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未知机构]:华为汽车:与长安汽车合资公司进展跟踪及鸿蒙智行车型展望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会议纪要/报告详情/

华为汽车:与长安汽车合资公司进展跟踪及鸿蒙智行车型展望

2024-02-19-未知机构周***
华为汽车:与长安汽车合资公司进展跟踪及鸿蒙智行车型展望

—、综述 1.华为携手长安汽车,开启新能源新篇章 华为与长安汽车宣布达成深度合作,计划拆分华为车标并共同组建一家合资公司。华为已投入约70亿元人民币的研发资金,并拥有近7000人的研发团队,预计未来2-3年内实现单车40万辆的出货量和约40亿销售收入。双方将致力于成为新能源汽车行业中的“博世”通过多元化的产材布局及最终上市目标,旨在定制行业标准、形成规模化效应,并循环支持其他业务的发展。 —、综述 1.华为携手长安汽车,开启新能源新篇章 华为与长安汽车宣布达成深度合作,计划拆分华为车标并共同组建一家合资公司。华为已投入约70亿元人民币的研发资金,并拥有近7000人的研发团队,预计未来2-3年内实现单车40万辆的出货量和约40亿销售收入。双方将致力于成为新能源汽车行业中的“博世”通过多元化的产材布局及最终上市目标,旨在定制行业标准、形成规模化效应,并循环支持其他业务的发展。 华为新公司的战略蓝图是首先以赛力斯车型作为自选示范或鸿蒙系统的应用典范,然后借助奇瑞、北汽和江淮等合作伙伴进行市场推广,长远目标则是在欧洲、日本等海外市场拓展,并覆盖除美国以外的全球范围。尽管华为有意让新公司独立运营,但考虑到目前其可产生正现金流且对长安汽车具有积极影响,华为在推动独立进程上采取了更为稳健的步伐 2.自动驾驶与智能座舱:前景广阔与挑战并存 新公司核心技术聚焦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领域,然而由于数据壁垒问题,北美市场的自动驾驶业务拓展或将面临阻碍。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智能座舱时,主机厂需支付5000万至1.5亿不等的开发费用并采购相应部件,具体金额取决于是否为首款车型配套以及过渡阶段的需求。目前,新公司在自动驾驶部门配备约1300名内部员工和2600名外包员工,在智能座舱部门则有约700名内部员工和1400名外包员工,雄厚的技术力量使新公司在行业内具备竞争力。 公司已成功取得奥迪的开发协议,并正在积极寻求与奔驰、宝马的合作机会。智能座舱客户包括华为Inside、东风、长城、广汽和红旗等品牌。基于当前开发人员配置,华为更倾-向于构建平台化解决方案,而非项目化运作,因此广汽和红旗的开发周期可能在2到5年左右。 3.销售渠道变革与品牌竞争优势提升 当前,长安汽车主要依托华为自营销售渠道,而未来可能会建立自己的销售网络,并与其他制造商如奇瑞、北汽和江淮联手,统一纳入中游小浦公司体系。不过,这一策略的具体实施方案仍有待赛力斯明确。 华为鸿蒙智行系统对其他车企并未造成过大冲击。尽管赛力斯目前仅专注于SUV细分市场,但由于产品定价在25万至56万区间,使得其在低端奇瑞、高端北汽及江淮之间具备一定的竞争实力。特别是因奇瑞S7交付问题引发消费者疑虑,赛力斯的M5和M7两款车型愈发受到关注。 赛力斯与理想汽车在5座和6座SUV市场存在一定竞争,但由于价格差异和产品定位的独特性,两者在市场上形成了错位竞争。对于旗舰车型 M9,赛力斯将采用华为最新 技术,并通过高价策略提升品牌形象。目前,赛力斯在增量市场的强劲表现及其产能持续增长表明其市场推广策略卓有成效,预计未来销量将超过内部预估的42万台。 4.鸿蒙智行伙伴生态及自动驾驶技术解析 华为鸿蒙智行合作模式已囊括四大核心伙伴。奇瑞、江淮、北汽和蓝谷。选择合作伙伴的标准在于能够与华为展开有效谈判,并在华为定义的车产品范围内满足特定要求。未来,随着鸿蒙智行品牌价值的提升,有望吸引更多合作伙伴加入。 华为与奥迪的合作焦点集中在自动驾驶业务,华为从中获取收入的方式主要有两部分:一是收取自动驾驶开发费用,二是销售激光雷达等硬件设备带来的销售收入。这种商业模式有望随行业发展逐步普及。 尽管华为鸿蒙智行的合作车企可能存在芯片短缺问题,导致供应分配面临挑战,但这个问题会随着海思整体产能提高和良率改善而逐渐缓解,具体时间尚不确定。 5.未来战略布局及华为参与剖析 长安汽车计划于今年11月至12月启动新车型CX6该车型的量产(SOP)预计将于2025年实现。的生产工作,并计划于明年正式发布。 华为从终端、车BU到数字能源等多个业务板块深入参与到长安汽车的合作之中。其中,车BU的收入主要来源于软件硬件销售、开发费和服务费,服务费按销售车型数量及其车价比例计算,硬件则涵盖了激光雷达、摄像头等硬件设施以及与智能座舱相关的软件产品目前,车企通过华为VMall平台销售车辆时,需向华为支付约4%的销售服务费。未来,中游服务公司可能还将向华为提供一定比例的返点。 二、Q&A Q:公司现有的销售渠道和未来可能的变化有哪些? A:目前,长安汽车的销售渠道主要是通过与华为的合作进行代销,华为再进行自营引流到用户中心和体验中心。未来看,长安有可能选择自己建立销售渠道,并可能将其与奇瑞、北汽和江淮统一合并到中游小浦公司。这将取决于长安汽车自身的判断。值得注意的是,长安汽车前期建立的销售渠道已经比较充分,因此也有可能选择完全自建渠道进行销售。Q:华为的鸿蒙智行对赛事的影响如何? A:我认为华为的鸿蒙智行对赛事的影响并不特别大。尽管赛力斯目前可能只有SUV的布局,而其他如奇瑞、北汽、江淮都有轿车和SUV,但我认为这影响不会很大。一 方面是因为赛力斯的产品价格区间在25到56万,整体有重复的是低端的奇瑞和高端的北汽与江淮。对于低端,由于奇瑞S7的交付不正常,消费者对于奇瑞的供应有疑问。另一方面,华为针对高端市场也有一定的推广时间。因此,从整体上来看,我认为赛事的其他鸿蒙咨询影响并不是特别大。 Q:理想和赛力斯的竞争形势如何? A:在理想和赛力斯的竞争中,他们都主要致力于5座和6座的SUV。当我们对比M7和理6座与L8的6座都有7万的差价。这实际上形成了错位竞争。然而,理想L9的价格是低于的M9的。综上,实际上这两者的竞争还是较为激烈。 Q:赛力斯的未来产品规划如何? A:赛力斯的旗舰车型M9,采用了华为的所有最新技术,定位高端。华为的这样的定价也是希望能够整体推高自己的品牌竞争力。实际上,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数据看出,理想近一周的数据其实是有所下降,而赛力斯则是连续七八周都在上升。因此,我相信未来赛力斯的产品量应该会高于内部对他42万台的期望。 Q:华为计划剥离汽车业务的决策是否放缓? A:华为在剥离汽车业务的决策上的确有所放缓。这并不仅在于主体设立的问题,也包括一些相关的细节讨论以及人员切换的速度。实际上,初期的假定是争取到二三年年底就去建立新公司,并在三个完整的财报期进行上市冲刺,但是现在看来,整体进程有所放缓。但是无论如何,新公司中华为还是占有大部分股权,它还处于控股情况。 Q:华为剥离汽车业务后,对智选车的影响会是怎样的? A:华为剥离汽车业务后,我认为消费者会继续看到赛力斯是华为系的车。起初,消费者之所以会认为赛力斯是华为的车,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终端的赋能,另一部分则是因为车BU的赋能。但现在,无论是新公司最终是否会成立,整个鸿蒙之行都会继续。并且,我认为智选车的发展也会得到消费者的关注,因为它仍然会被看作是华为系的车。 Q:华为是如何看待赛力斯与阿维塔之间的关系的? A:赛力斯和阿维塔,他们两者同样都是使用华为的智驾驶座舱以及相关的车位服务。虽然他们都用了华为的技术,但实际上,赛力斯的销量远超阿维塔。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因为阿维塔的产品可能不太符合大众的口味;另一方面,因为赛力斯能进入华为的销售渠道,有终端和研发的支持,从而更容易获得消费者的青睐。所以,赛力斯的产品能否被消费者接受,更多地应该来自手华为终端的曝光。 Q:公司和鸿蒙之行在选择合作伙伴时的考虑是什么?未来可能会有哪些变化,比如增加新的合作伙伴或者淡化现有的合作关系吗? A:至于为何选择现有的四家合作伙伴,包括奇瑞、江淮、北汽和赛力斯,一方面是因为华为与这四家进行了相应的一些谈判,定义了华为在车产品的一个范畴。同时这四家能够 答应华为相关的一些要求。至于未来是否会有新的车企的一个加入,我认为是有一定的可能性。这具体上看,只要能够享有华为品牌的价值,车的产品质量又能得到保证,消费者有认可度,高附带华为鸿蒙智行的标志,这对于未来整车企来看,销量也会有所上升。然而至少在短期,就目前车BU的规划来看,主要合作伙伴仍是这四家。 Q:关于长安汽车与奥迪的合作,能否谈谈现阶段的合作进展,以及如何从中获利? A:目前和奥迪主要的合作在于自动驾驶业务板块,预计这一合作车型可以定位类似于Q5,是整体的自动驾驶开发费收入,另一方面是华为通过出售激光雷达和其他相关、硬件给奥迪获得的收入。 否谈一谈这种情况?这个问题何时能缓解? A:首先,华为与奇瑞合作的风波中,低产量可能一方面受智能座舱芯片和自动驾驶MDC相关芯片产能受限影响。另外奇瑞新纪元的开发和发射时间都比GGS7长,导致GGS7抓住上市机会,忽略产品验证点和质量控制,导致问题。不过在未来一个季度内,这类问题应有所缓解,因为ST交付时间较长,一个季度后应有所改善。 Q:后期是否会存在芯片不足导致分别给予不同的合作伙伴?目前芯片的瓶颈在哪里?A:首先,目前车BU正在加强交付,并随着公司本身良率提升,芯片问题将逐渐改善。但具体改善时机我不能给出一个明确的时间段,因为这一决策主要由海思负责,基于整个良率和芯片分配考量,如何平衡云业务和车业务。 Q:为什么在2024年推出纯视觉M7,有什么原因和内在规划? A:推出纯视觉M7主要有两个目的。第一,纯视觉能够降低自动驾驶软件运用的门槛,推广整个自动驾驶的技术。随着总体自动驾驶技术推出,华为可以采集更多的数据以帮助其进行更新迭代。第二,推动纯视觉的发展能够降低整个自驾能力的价格门槛,推动18到25万元价格段的自驾能力。华为车BU目前整体的智能驾驶路线规划,更多的是偏向于融合方案,使用激光雷达、毫米波和摄像头,因为华为认为人身生命安全 是最重要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安全度,所以有必要加入冗余的激光雷达。Q:江淮和长安汽车的首款车辆预计何时发布? A:首款车辆的发布时间预计在试生产之前,具体的发布时间还需等待后续的官方信息。Q:公司计划何时推出整车产品,是否有预热计划? A:长安汽车计划在今年11-12月启动生产,预计明年推出一款名为“叉6”的整车产品。在推出前,可能会进行一些预热活动,但具体的产品售价和细节在预热期可能并不会透露。最终的正式生产(SOP)预计将在2025年。 Q:华为的收入来源和模式? A:华为有三个主要的收入来源,分别是车辆业务部(车BU),终端业务和数字能源等其他业务。首先,车BU主要的收入来自于软件和硬件的销售,以及一部分服务费。其中,硬件销售包括激光雷达、摄像头以及智能座舱相关的软件等。另一部分收入来自于开发费和集成费用的收取,但这部分收入相对较小。再有就是以销售量作为基准,按照车价的一定比例收取服务费。其次,对于终端业务,其主要收入是通过华为Vmall商城进行销售,以收取一定比例的服务费,这个服务费大概占4%。对于数字能源等其他业务,主要是通过直接售卖零部件来实现收益。 Q:公司与华为合作的业务模式是什么? A:关于与华为的合作,其中一部分会是依赖华为Vmall商城进行销售,从中收取一定比例的服务费。然后对于中游公司来看,他们将与华为合作,通过场地自建或租赁, 最终将产品交付到消费者手中。我认为这种合作模式在未来可能会延续,华为将在中游支付一定的返点。 Q:你们对于新公司的未来展望是什么?有没有可能进行拆分? A:关于我们的新公司,我们现阶段尚未公布具体的拆分计划或展望。想了解更多的具体情况,请联系华星汽车团队。 Q:关于产品规划方面,能否透露更多信息? A:由于时间原因,我可能不能详细的解释我们的产品规划。但我可以确定的是,我们有详细的产品规划,并且对于合作伙伴和产品合作的时间节点都安排得当。如果你对私家合作伙伴的产品或合作时间节点感兴趣,也欢迎与我们华星汽车团队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