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中国金融改革开放2023年度报告 中国金融改革开放 2023年度报告 前言 2023年,国际形势变乱交织,地缘冲突不断加剧,地区热点此起彼伏,全球挑战层出不穷,全球经济下行压力犹存,国内外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加。 尽管面临着来自国际国内新的困难挑战,但中国金融改革与对外开放的步伐并未停歇,并且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为全球经济增长和金融市场繁荣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这一年里,中国政府坚定推进金融业改革,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稳步扩大金融领域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本报告将对2023年中国金融市场改革与对外开放的主要政策、事件和趋势进行梳理,以期为关注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的各界人士提供有益参考。 2023年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着力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确保国家金融和经济安全,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稳步扩 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来华展业兴业。金融开放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2023年,中国金融市场开放力度显著加大,对外开放产品体系日益完善,沪港通、深港通、沪伦通、债券通、跨境理财通及ETF互联互通等机制平稳运行。随着我国金融行业开放持续推进,金融市场开放成绩得到了国际市场的充分认可,外资加速抢滩中国。有的境外金融机构在境内设立证券、基金等公司,有的境外金融机构看好中国市场发展,持续增加对证券基金公司的投资。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末,国内共有18家外资参控股证券公司以及9家外商独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 2023年人民币国际化稳中有进,人民币国际支付和储备货币功能进一步提升。2023年7月,人民币在我国跨境交易中占比升至51.1%,首次超过美元及其他货币。同时,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越来越快,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的能力增强,“一行一局一会”的监管新格局形成。在区域方面,国内国外“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出台一系列措施不断强化长三角、大湾区、京津冀、海南自由贸易港等区域试点对接相关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本期上海高能级全球资管中心建设专题以“资产管理机构集聚、高水平互联互通、产品创新活跃、行业交流紧密”等四大视角,透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全球资产管理中心建设进程,从而更好地驱动上海资产管理行业的未来新发展。 作为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重要方面,2023年,中国金融改革对外开放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外资机构在华投资和业务拓展创造了更加开放和有利的环境,并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为中资机构走出去带来新的契机,进一步提升中国金融机构竞争力。2024年,随着中国政府继续推动金融改革开放更上一层楼,中国金融市场将不断迎来更多的机遇和发展空间,继续为全球经济增长贡献力量。 1中国金融改革开放2023年度报告 忻怡安永大中华区金融服务首席合伙人 22017-2022中国进一步开放金融市场五周年回顾白皮书 目录 前言 2023年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大事记3 市场建设 ……………………..……………………………………..……………………………………..……………..………… 行业发展 ……………………..……………………………………..……………………………………..………………………… 机构引进 ……………………..……………………………………..……………………………………..………………………… 机构出海 ……………………..……………………………………..……………………………………..………………………… 业务开展 ……………………..……………………………………..……………………………………..………………………… 监管改革 ……………………..……………………………………..……………………………………..………………………… 区域开放 ……………………..……………………………………..……………………………………..………………………… 4 7 10 13 14 16 17 专题:上海高能级全球资管中心建设20 展望……………………………………………………………………………………………………………………21 附录 附录(一)安永深度解码横琴、前海“金融30条”重磅新政……………………….………………23 附录(二)上海市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试点外汇管理新政扩围解读32 安永提供的服务35 2023年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大事记 2023年,中国发生了一系列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大事件,不仅包括政策上的关键调整与政府组织层级的改革,还见证了多家机构的首次落户。其中,政策及制度层面的调整旨在构建更完善、高效且国际化的金融体系,而多家金融巨头的首次落户则为中国金融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一年在政府、金融机构和其他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描绘出了中国金融市场更加成熟、稳定和富有创新力的崭新篇章。我们挑选了2023年中的部分金融业对外开放大事记并在下表中列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023年12月 国务院印发《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中国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总体方案》 2023年10月 发布《非银行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 2023年9月 进一步优化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推进大湾区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2023年8月 管理规模超万亿美元的黑石正式获得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资格 2023年8月 《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加大吸引外资投资 力度意见》发布 2023年2月 五部门联合发布“前海金融30条” 2023年1月 多家国际金融巨头在华设立外商独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 2023年7月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推出“全额汇划”新功能 2023年12月 扩大金融开放,沪新ETF互通正式启动 2023年11月 深圳证券交易所与沙特交易所集团签署合作备忘录,中东资金频频布局中国资本市场 2023年11月 《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期货投资资金管理规定 (征求意见稿)》正式发布 2023年10月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明确金融工作目标任务 2023年7月 《关于贯彻落实金融支持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意见的实施方案》正式发布 2023年6月 《关于加快推进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的实施细则》发布,上海开设全球再保险分入业务交易市场 2023年5月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正式挂牌 2023年4月 《内地与香港利率互换市场互联互通合作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发布 2023年3月 进出口银行与沙特国家银行成功落地首笔人民币贷 款合作 2023年2月 《关于金融支持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的意见》正式发布 2023年2月 国家外汇局发布关于上海市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 (QFLP)试点外汇管理新政区扩大至全上海市 2023年1月 渣打证券成立,成为国内首家新设外商独资证券公司 2023年以来,我国资本市场制度型双向开放稳步扩大。围绕境内外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机制优化,监管层面陆续出台了拓宽境内外市场互联互通范围、深化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合作、提升境外资金投资内地便利度等扩大开放的务实举措。 沪深港通 根据中国证监会数据,截至2023年12月末,近一年内,沪股通日均成交额为502.00亿元,深股通日均成交额为577.64亿元;港股通(沪)日均成交额为144.43亿元,港股通(深)日均成交额为135.95亿元。 近一年内日均交易额 单位:人民币亿元 债券通 债券通作为一项重要的金融互联互通机制,旨在深化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的合作互通。其中,北向通和南向通是债券通的两个重要分支。北向通于2017年7月3日上线,南向通于2021年9月正式开通。 债券通业务发展至今,已经成为境外投资者参与中国债券市场的主流渠道。根据债券通公司数据,2023年11月,债券通北向通交易量为9,856亿元人民币,月 港股通(深)港股通(沪) 深股通 沪股通 136 144 502 578 度日均交易量为448亿元人民币。其中,国债及政策性金融债交易量最大,分别占月交易量的48%和35%,入市投资者819家,月度交易笔数7,773笔,近一年内交易量达98,749亿元。截至2023年7月底,报价行已达59家。 2023年债券通北向通月交易量 数据来源: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香港交易所,安永整理 10,897 单位:人民币亿元 香港和海外投资者通过沪深股通所持有的内地股票总额不断攀升,已由2014年底的865亿元人民币目前增至2.1万亿元人民币。内地投资者通过港股通投资港股的持股总额也不断增长,增至2.3万亿港元。截至2023年末,沪股通累计净流入2.33万亿元人民币, 5,552 7,438 9,562 8,010 9,729 7,5338,002 8,979 7,431 9,856 深股通累计净流入2.25万亿元人民币。香港交易所与沪深两地交易所共同创建的沪深港通已经成为国际投资者进入内地股票市场的主要通道。 基金互认 2015年7月1日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机制正式实施以来,目前,已有39只香港基金获得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注册并发售,截至2023年10月末,内地与香港互认基金在内地销售累计净汇出约170亿元人民币。 互认基金机制的实施,一方面促进了境外证券投资基金的引入,为境内投资者提供了更多样化的投资管理服务,同时也有利于境内基金管理机构学习先进经验,促进基金市场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境内基金的走出去,有利于吸引境外资金投资境内资本市场,促进了境内基金机构与国际接轨,增强国际竞争力。 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 数据来源:债券通公司,安永整理 互换通 2023年5月15日,内地与香港利率互换市场互联互通合作(简称“互换通”)正式上线运行。“互换通”境内外投资者可经由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基础设施机构在交易、清算、结算等方面互联互通的机制安排下,便捷地完成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和集中清算。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截至2023年末,共有境内报价商20家,境外投资者51家,累计成交2,000多笔,名义本金超9,000亿元。互换通交易正式上线,象征着两地金融市场融合的又一重要里程碑。互换通将与债券通形成协同效应,为境外投资者开通更加便利、安全的渠道以参与在岸人民币利率互换,提升国家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释放境内资本市场的潜力。 人民币国际化 2023年,人民币国际化的脚步开启了加速模式,2023年 3月,人民币在我国跨境交易中占比升至48.4%,超过美元;7月,占比首次超过50%,升至51.1%。 在一批重量级的国际交易中,开始用人民币结算。2023年2月22日,欧佩克第二大产油国伊拉克宣布与中国的贸易将直接以人民币结算。2023年3月28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和法国道达尔能源公司在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完成了首次以人民币结算的进口液化天然气采购。 国家级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取得了新的进展。2023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与蒙古银行续签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互换规模为150亿元人民币/7.25万亿蒙古图格里克,协议有效期三年。2023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与沙特中央银行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互换规模为500亿元人民币 /260亿沙特里亚尔,协议有效期三年。 从货币的收支、储备、外汇交易等各个角度来衡量,人民 债券市场制度型开放稳步扩大 除股票市场外,中国债券市场的规模也同样在不断扩大。根据人民银行最新数据,截至2023年10月末,境内各类债券的余额合计155万亿元,较去年年末增加了11万亿元,增幅达到了8%。 中国债券对外资的吸引力也在增强,截至2023年11月末,已有1,115家境外机构进入中国债券市场,持债规模3.54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