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肯锡全球银行业年度报告(2023) 银行业大变局 2024年1月 目录 序言2 概要4 1 成就与挫败8 并存 2银行业大变局29 3 把握时机的43 五大要务 序言 2023年,中国终于挥别疫情重启经济闸门, 各行各业摩拳擦掌,期待复苏。而年初突发的硅谷银行倒闭事件,不仅对全球金融业产生巨大影响,亦引发国内银行业的深度思考,从提升银行自身流动性的风险管理到降低行业系统性风险传导、乃至如何完善银行业监管等一系列活动由此展开。国内银行不仅开始关注市场动能和价值创造,更开始审视内部管理效能和风控水平。银行业大变局正式开启。 不确定性带来了经济环境大变局,改变了商业银行经营环境。一方面,净息差持续下滑,银行收入、盈利水平持续放缓。2023年国内银行业净息差全面步入2%以下时代,三季度国内银行净息差仅有1.73%,较去年同期的1.94%下降了21个基点1。另一方面,企业和消费者需求低迷,疫情带来的实体行业不景气滞后效应凸显,贷款需求潜力同比大幅下滑,金融同业竞争激烈,许多国内商业银行出现了流动性过剩,资产业务持续萎缩,盈利能力面临挑战。 受此影响,商业银行的风险经营和管理能力成为重要韧性指标。管理能力的差距带来不同类型银行和同类型银行内部的业绩表现分化。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大型商业银行 和股份制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29%,而城商行和农商行分别达到1.9%和3.25%,这一差距也使得银行的经营重点出现分化,不同银行的资产利润率存在近10~13个基点的差距,这也反映出不同商业银行在应对危机时的韧性能力差异2。 同时,技术突破推动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步伐持续加速。生成式AI对交互式互动的颠覆式变革、数字资产的价值挖掘深度不断提升、数字货币应用愈发广泛,国内商业银行开始将数字化转型提升至金融机构战略决策层面,从专注客户、产品、渠道体验的数字化,转向包括运营、财资、经营管理的全面数智化转型阶段。数字化人才的争夺和后备队伍的建设,逐步成为商业银行另一重要战场。 而全球宏观经济发展并不均衡,增长预期和利率变化也各异。中国作为世界重要的经济体,2023年金融行业预期收入占全球行业收入的24%。麦肯锡分析发现,过去五年,由于利润萎缩和资本生产率的下降与费用生产率的提高相互抵消,金融机构股东权益回报率持续下降。如何实现资本有效利用,提升股东价值是未来商业银行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1资料来源: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2资料来源: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2023年底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为金融机构高质量发展举旗定向。会议首次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给商业银行在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和服务实体经济上指明了方向。根据麦肯锡观察,国内商业银行已经开始布局赛道,深挖行业、构建相应机制和组织,改进业务模式,确保不确定性环境下持续提升自身竞争力,抢得市场先机。 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大环境下,银行业将持续出现两极分化甚至是整合并购,未来几年将是银行业的重要分水岭。要想在行业大分化中胜出,各银行需要在以下五大方面重点发力: 1.全面深化商业模式转型,打造可持续盈利能力。稳定利差贡献,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做大高收益资产业务和低成本负债;提高中收占比,交易银行、财富及金融市场产品服务升级,实现客户综合经营。 2.善用以生成式AI为代表的领先科技降本增效,快速推进新技术规模化应用,深挖数字资产价值,建立数字技术驱动的智能金融体系。 3.开展韧性资产负债管理,实现资本有效配置,坚持资本有价原则,优化资本管理及定价管理,提高资产负债表灵活性。 4.提升风险经营能力,健全风险管理能力,适应不断变化的宏观趋势、监管要求、技术变革等相关风险;建立数字化风控能力,提升端到端信用风险管理自动化、智能化程度。 5.董事长、CEO牵头推动转型变革管理和人才兴行战略。全行上下一盘棋,强化跨条线协同及总分支传导,充分发挥机构潜力的同时,建立所需硬实力和软实力;培养新一代金融人才和创业文化,建立价值导向的人才管理体系,将组织力提升为银行核心竞争力。 未来已来,大变局下的不确定性让商业银行同时面临机遇和挑战。随着商业银行服务实体行业的定位逐步清晰,业务模式回归本源,区域特色更加明显,中国银行业将加速积聚转型发展新动能,为建设金融强国助力添彩,更会凭借数字化能力、市场规模和科技发展等方面的优势,在全球经济体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概要 过去几年,由于监管加码、数字创新和新竞 争对手出现,加之利率在历史低位徘徊,银行业经受了重重挑战。过去几个月,流动性危机和银行破产等各类问题也浮出水面。但目前整体而言,风向似乎已出现逆转,为行业带来利好:随着利率上升,信贷业务环境改善,行业利润不断增加,过去18个月是全球银行业自2007年以来最幸福的一段时期。 不过在此表象之下也发生了更深刻的变革:表内业务和交易逐渐从传统银行向非传统 机构转移,流向轻资本且通常具备不同监管模式的市场板块,例如数字支付企业和另类资产管理公司等私募市场。虽然银行表外业务AUM(资产管理规模)增长已非新鲜事,但我们的分析表明:银行业的传统核心(即资产负债表)现已行至节点。例如,在2015年到2022年间,70%以上的金融资金净增长并非来自表内业务,而是由保险与养老基金、主权财富基金和公共养老基金、私人资本、其他另类投资以及零售和机构投资者贡献1。考虑到这一转变规模庞大,我们扩 1这反映了一大长期趋势。例如,投资者有时会发现更具吸引力的机会,将增量现金流投入货币市场基金中(而非银行存款产品内)。或借贷方更倾向于向非银行机构借贷。本报告所指内容不包括美国目前的存款情况。美国的存款状况导致银行资金外流,银行内或银行间表内负债构成(如存款和债券)出现变化。 大了今年《全球银行业年度报告》的覆盖范围,将除保险公司外的所有金融机构均定义为银行。 在今年的报告中,我们将重点关注“银行业大变局”,分析其成因与影响,并对2022-2023年行业绩效的改善以及多个经济体近期的利率增长能否改变行业动态展开探讨。报告最后,我们为金融机构提出了五大战略建议,帮助金融机构重塑自我,迎接未来挑战。 这五大战略要务包括:善用领先技术(包括AI),提高资产负债表灵活性、乃至分拆资产负债表,做大或退出交易性业务,持续升级销售渠道,适应不断变化的风险。所有金融机构均需审视其各项业务,评估自身在资产负债表、交易性业务和销售这三大核心银行活动中的竞争优势。随着技术和AI影响力渐增、宏观经济环境转变、地缘政治风险加剧,金融机构更应做到这一点。 美国自2022年第二季度以来已将利率上调500个基点,其他发达经济体也有类似举措,推动近期行业回暖。净息差终于有所扩大,使得银行业2022年利润增长2800亿美元左右;自2010年以来均值一直维持在仅9%的净资产收益率(ROE),也在2022年上升至12%,预计2023年将攀升至13%。过去一年,银行业成本状况持续改善:2022年,成本收入比率从2012年的59%下降7个百分点,至52%左右(部分受利润水平变化影响),这一趋势也体现在成本资产比率的变化中(从1.6降至1.5)。 过去18个月,银行业在ROE增长的同时,也经历了剧烈波动,美国多家知名银行垮台或 亟需援助,瑞士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庞大的银行之一也在政府出面后被接管。在此大环境下,包括金融科技公司和加密货币公司在内,过去几年的绩优企业也都举步维艰。 按细分市场来看,同类金融机构的业绩情况也参差不齐、差异明显。各类市场中都有部分金融机构ROE超强、利润强势增长、市盈率(P/E)和市净率(P/B)高于均值,但也不乏业绩落后的企业。在支付服务领域,ROE在14%以上的企业占比超过40%,但还有近35%的企业ROE不足8%。财富和资产管理公司的利润率一般在30%左右,其中逾1/3的企业ROE在14%以上,而还有超过40%的企业ROE不到8%。各银行间也存在较大的业绩差距。这些差异表明,成本、效率和客户留存方面的运营水平与决策等因素对行业绩效的重要性更甚于以往。表现最好的企业往往会有效利用资产负债表,以客户为中心,在技术应用方面也领先一步。 我们在前几年注意到的地域差异也在继续扩大;全球业绩最佳的银行中,有一半分布在环印度洋地区,包括新加坡、印度、迪拜、东非部分地区等。在其他地区,许多银行近期业绩回暖,可再次展开投资。但在欧洲、美国、中国和俄罗斯,银行业整体表现不 佳,难以负担资本成本。 但银行业的市净率并未出现变化,2022年的数值为0.9。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银行业这一指标一直维持不变,与其他行业拉开了历史性差距,表明资本市场预计银行业ROE将持续低于股本成本。虽然市净率可以反映出该行业面临的一些长期系统性挑战,但也体现出潜在的上行空间:市净率每上升0.1,该行业的附加值将增加逾1万亿美元。 展望未来,金融机构的前景可能会受到四大全球趋势影响。首先,宏观经济环境已发生剧烈变化,世界多地的利率和通胀率上升,中国经济增速可能放缓。这些变化引起多种潜在结果,预示着我们可能即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宏观经济时代。其次,技术进步不断加速,客户越来越习惯于、也越来越希望获得由技术驱动带来的体验提升。生成式AI的出现尤其可能带来颠覆性影响,根据我们的估算,该技术可将生产力提升3%至5%,削减2000亿至3000亿美元的运营支出。第三,随着宏观经济体系承压严重,新技术、新玩家和新风险不断出现,政府正在扩大并加深对非传统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的监管审查。例如,近期发布的《巴塞尔协议III》最终条款新规提高了对大中型银行的资本要求。第四,日益恶化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导致波动性增加,在实体经济内引发了贸易和投资限制,因此系统性风险的性质正在发生改变。 在这一背景下,银行业大变局的未来走势对于银行业整体而言至关重要。关于这一大变局和相关业务分拆,证据比比皆是。在美国,金融资金75%的净增长由表外业务贡献;而在欧洲,这一比例在55%左右。与此同时,私募债权的资金流入量在直接贷款的驱动下于2022年达到峰值,增幅为29%。除资产负债表外,支付和市场交易活动等交易也在发生变化:例如,专业化支付服务企业的消费者数字支付处理量在2015年至2022年间增长了50%以上。 利率环境变化会对银行业大变局产生影响,但具体影响方式还有待观察。目前,银行业 可能正在经历一段特殊时期:长期宏观经济迎来转折点——包括将进入长期高利率环境、资产价格超级周期走到尽头,这让某些旧环境下应运而生的模式魅力顿失,而其他结构性趋势(尤其是技术趋势)仍将继续。根本上而言,银行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在目前风险容量扩大、客户纷纷追求高存款收益率的情形下,银行能在何种程度上提供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 无论宏观经济如何发展,所有金融机构均需进行调整,适应银行业大变局之下不断变化的环境,特别是技术、监管、风险和规模趋势的变化。并购可能会变得更加重要。 在金融机构思考如何进行变革之际,我们提出了五大战略要务——这五大要务并非面面俱到,彼此之间也可能有所重合;我们希望能够借此抛砖引玉。具体包括以下五点: 1.善用技术与AI提振效能、改善人才利用效率并优化产品与服务交付。其中包括抓住AI和高级分析带来的机遇,实现流程自动化、部署平台和生态系统;效仿科技公司运营模式,扩大产品和服务的交付规模;培养以云端为基础的平台导向型架构;提高解决技术风险的能力。独特的技术开发和部署能力对于银行获取差异化优势将变得愈发关键。 2.提高资产负债表灵活性乃至分拆资产负债表。提高灵活性意味着,积极运用联合机制、OTD资产证券化方式、第三方机构资产负债表(例如,加入“银行即服务”应用)并重新关注存款。资产负债表的分拆可按照不同程度、分不同阶段展开,进一 步提高灵活性。银行可将面向客户的业务从“银行即服务”业务中拆分出来,利用技术彻底实现成本重构。 3.做大或退出交易性业务。扩大市场份额或做大产品是成功的关键,但其中可能包含多个层面:机构可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