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问题对美国人金融生活和关系的影响
关键发现:
一、社会问题对品牌选择的影响
- Z世代与千禧一代:约三分之一的消费者会因品牌在社会问题上的立场而改变购买习惯,如停止购买、切换品牌或减少消费。
- 社会立场:在10个千禧一代中,4人会基于提供者在社会问题上的立场选择金融服务。
二、金融决策中的社会意识
- 财务决策与社会地位:接近六成的Z世代和一半的千禧一代希望其金融服务提供者公开声明对关键社会议题的立场。
- 环境行动:超过一半的Z世代和近一半的千禧一代重视金融服务提供者的环保行动,期望看到其在数字银行业务平台上的改善措施。
三、社会问题对金融服务的影响
- 消费者知识与透明度:大多数美国人对金融服务提供者在社会问题上的立场缺乏了解,但60%的Z世代和50%的千禧一代希望了解更多。
- 对争议性行动的反应:15%的消费者可能会因金融服务提供者采取某些争议性社会政策而更换服务提供者。
四、金融机构的应对策略
- 沟通与产品调整:金融机构应更新沟通策略,利用数字渠道更频繁地分享其在社会、政治和环境问题上的行动。
- 明确的环保与社会责任:消费者偏好具有明确环保举措和慈善贡献的金融服务,特别是通过数字平台展示。
- 灵活的金融服务:针对社会问题,如气候问题,金融机构可能需要提供更高利息贷款、额外的电动车充电激励或更高的保险费用。
总结:
社会问题已成为影响美国人金融生活和关系的重要因素。消费者越来越关注品牌和社会责任的联系,尤其是Z世代和千禧一代。金融机构需适应这一趋势,通过透明的沟通和创新的产品设计,反映其在社会、环境和政治议题上的立场和行动。这不仅包括明确的环保措施,还涉及到消费者对其金融服务提供者在社会问题上的态度和行动的期待,以及可能对金融服务价格的影响。通过数字化手段加强与客户的沟通,提供与社会价值观相契合的金融服务,将是金融机构在未来成功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