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研究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 自从中国经济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期,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的配合就越加重要。并且随着房地产周期和债务周期进入调整阶段,对财政政策和货币 政策的相互之间争论越加增多。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分析中国当下 两大宏观政策之间的配合问题。 从理论方面看,我们运用经济学理论来分析最适合当下中国的政策组合。这里依据的理论是著名的封闭经济体下的IS-LM模型和开放经济体下的蒙代尔 -弗莱明模型,在封闭经济体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可以扩张或削减需求,但主要是维持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这样的内部平衡上,无法兼顾外部平衡。这两年我国利率不断走低,国内外利差不断扩大,但储蓄规模逆势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从理论上来说,最佳的政策就是鼓励对外投资并带动汇率贬值,扩大贸易顺差,国际收支差额缩小。这样通过外部平衡过程给财政支出减轻压力,甚至实现财政平衡,对于财政部来说是最乐于接受的方案。 在资本仍然不能完全流动的条件下,运用蒙代尔模型建议的政策组合就是双扩张,也即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均扩张。但蒙代尔模型中,汇率不是政策目标,而是政策工具。但在我国货币政策体系中,汇率有时是我们的政策工具,有时是我们的政策目标,由此无法实现的政策目标就是国际收支,也制约了我们宏观调控的政策选择。因此未来几年,我国财政赤字和国际收支盈余可能将持续存在。 从实践中看,我们对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各自如何发力考虑的会更多、更具体。我们根据重要性依次排序如下: 1.赤字货币化,但我们认为我国目前还不具备实施赤字货币化的境况。 2.合理利率水平。我们在之前的多篇报告里已经阐述了降低实际利率对稳增长的重要作用,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而重新锚定合理利率水平。 3.货币传导机制,早在2014年央行就已着手研究解决货币传导机制问题,推出《新预算法》、创设新金融工具和构建自己的利率定价曲线。 最后,对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中国的配合实践上,央行2023年第三季度货币执行报告的专栏《积极主动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同》总结为:熨平日常财政收支的影响;支持政府债券集中发行;协同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在过去三十年的发展中,中国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协同配合都比较成功,即使未来遇到更多困难,我们相信也能成功克服。 风险提示:国内宏观经济政策不及预期;统计口径误差;货币政策超预期;信用事件集中爆发。 证券研究报告|宏观经济研究*动态点评 2024年01月02日 作者 分析师蒋飞 执业证书编号:S1070521080001邮箱:jiangfei@cgws.com 相关研究 1、《对张五常通胀建议的思考》2023-12-27 2、《2024年全球大类资产配置展望》2023-12-27 3、《经济软着陆,美股爬新高——2024年美国经济展望》2023-12-19 宏观经济研究*动态点评 内容目录 一、理论中的政策组合3 二、实践中的政策组合5 1.赤字货币化5 2.合理利率水平6 3.货币传导机制7 参考文献:7 风险提示8 图表目录 图表1:储蓄与投资的差额与贸易顺差基本相同(%)4 图表2:预算盈余与利率关系4 图表3:经常账户与国际收支差额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5 图表4:经常账户与国际收支差额与中美2年期国债收益率5 图表5:日本净出口对GDP拉动及美元兑日元汇率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