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策略 展望2024年,通信板块建议关注通信与计算加速融合下的新机遇,重点看好三个方向:一、关注国产化技术和生态突破带来的结构性机会,包括华为智能计算产业链、华为智能汽车生态链,以及新型通信技术商用崛起的新生态赢家包括5.5G/6G、卫星互联网、星闪等领域;二、关注长期趋势确定同时短期具备安全估值边界的细分板块,包括行业渗透率较低并处在加速趋势下的AI+散热、边缘计算(模组+边缘算力)、车载激光应用等;三、数据要素价值即将充分释放,关注运营商战略配置价值。 重点标的:中国移动(运营商)、英维克(液冷散热),东土科技(工业互联网),移远通信(通信模组),长安汽车(智能汽车) 行业观点 中心侧AI算力驱动细分板块技术升级和国产替代机会。1)服务器:关注国产算力崛起、高性能AI服务器占比提升 等结构变化。服务器作为算力硬件核心环节,存在高端演进的趋势,并加速向边缘侧扩散,鲲鹏+昇腾生态有望在AI时代崛起,关注服务器、交换机以及软件配套厂商投资机遇。2)液冷散热:液冷趋势确定,是0-1的增量市场,芯片功耗与机柜功率密度提升,叠加能耗要求,必然会带来散热技术由风冷向液冷的升级,行业渗透处在10%的快速爬坡期,关注在技术+产能+生态领先布局的厂商。3)光模块:光通信市场探底回升,光网络升级和数通业务齐振,800G光模块升级带来结构性机会,持续关注订单获取节奏,数通光模块龙头有望维持逐季向好趋势。 边缘侧新技术+场景带领连接层走出底部,工业互联网步入发展快车道。当前物联网产业整体处于“爆发前期向爆发 期的过渡阶段”,看好智能家居、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大颗粒场景带动连接数重回20%+增长,感知连接层模组和智控器领域景气度提升。围绕AI终端的云边协同优化算力分配将成为AIGC时代计算升级的趋势,同时5GRedCap、星闪等通信新技术有望打通生态、提高交互,带动模组厂走出周期底部。工业领域信息化与智能化加速,物联网通信模组、工业通信网关、工业专网专线、标识解析、云网络等,有望迎来新一轮部署周期。 智能汽车行业竞争战略控制点由三电成本转向智能化差异。自主崛起与出海加速趋势已成,三电成本优势奠定行业集 中格局,未来智能化差异将助攻品牌向上,同时华为智能汽车生态产业扩容,智能化多渠道赋能自主品牌。建议关注:1)智能驾驶:L1/2仍是市场主流,多地政策催化下L3渗透率开始提升,关注ADAS向低价位车型渗透带来的国产替代机遇,以及自动驾驶升级带来的价值量提升。2)智能座舱:车载与车控操作系统是座舱核心部分,重点关注华为鸿蒙OS及座舱生态伙伴。3)智能网联:车载模组由4G数传向5G/V2X智能模组升级,提升产品的单价和毛利空间,关注龙头厂商盈利释放。 运营商基本面仍处于向好趋势中,5G-A、卫星通信产业化有望加速。运营商在云计算市场大有可为,通过构建“云+ 数据”的能力,有望实现商业模式从“管道+流量”向“连接+算力+能力”的转型。数字化转型和数据要素落地打开运营商市值成长空间,中国移动盈利指标继续保持全球领先水平。主设备商市场份额提升、盈利逐季改善。截至23年十月底,我国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318.9万座,占移动基站总数近30%。5G-A、卫星通信等新技术逐步演进,有望拉动天线射频厂商新一轮成长周期。卫星互联网尚处早期,但产业发展明显提速,卫星制造和地面终端建设是率先受益环节,重点关注上海星链和国家星网产业链中价值量高、竞争格局较好的环节 风险提示 5G商用进展不及预期,公有云发展放缓,智能驾驶产业发展不及预期 内容目录 一、关注通信+计算加速融合下的新机遇5 二、中心侧AI算力关注细分技术升级和国产替代机会8 2.1AI应用爆发,带动智能算力规模高速增长8 2.2液冷散热:0-1增量市场,处在渗透率快速爬坡阶段10 2.3AI算力带来传输瓶颈,驱动高速率光模块和交换机需求12 2.4行业重点公司13 三、边缘侧新技术+场景带领连接层走出底部,工业互联网步入发展快车道13 3.1新技术产业化落地有望带领下游大颗粒场景复苏14 3.2工业互联网:步入发展快车道,首先关注网络层工业通信设备及模组15 3.3展望:新场景+新技术带领模组赛道复苏17 3.4行业重点公司18 四、智能汽车:竞争战略控制点从三电成本转向智能化差异18 4.1降低三电成本突出价格优势,打造智能化差异助攻品牌向上18 4.2关注智能化配置率升级带来的增量机会20 4.3行业重点公司22 五、5G投资转向需求驱动,新型基础设施5G-A、卫星通信建设加速22 5.1运营商板块基本面呈现趋势性好转,云业务有望迎来价值重估23 5.2设备和网络侧全球领先,关注5G-A、卫星通信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24 5.3行业重点公司27 六、重点标的27 七、风险提示28 图表目录 图表1:关注通信+计算融合机遇5 图表2:中国5G终端渗透率6 图表3:全球云计算市场渗透率(全球公有云市场收入/全球IT支出)6 图表4:全球物联网渗透率(连接数/1000亿潜在总连接数)7 图表5:中国L2及以上智能汽车渗透率7 图表6:中国智能算力规模CAGR超50%8 图表7:中国通用算力规模CAGR接近20%8 图表8:全球服务器市场需求较弱8 图表9:预计23年AI服务器出货量近120万台8 图表10:昇腾芯片已经实现和英伟达相近的算力功耗比9 图表11:以鲲鹏CPU为核心,提供服务器、存储、OS、数据库以及行业应用等软硬件生态9 图表12:昇腾生态软硬件伙伴10 图表13:芯片算力与功耗同步提升,带来散热方式升级11 图表14:冷板式液冷整体链路图11 图表15:多种液冷技术的比较11 图表16:IDC预计国内液冷服务器市场将增至95亿美元12 图表17:浪潮、超聚变和宁畅在国内液冷服务器份额领先12 图表18:第四代NVLink,网卡速率升级至800G12 图表19:英伟达Superpod网络拓扑架构增加高速率交换机用量12 图表20:国内光模块厂商份额提升13 图表21:硅光(SiP)已是全球光模块市场主流技术之一13 图表22:2Q23全球以太网交换机市场收入118亿美元13 图表23:思科在全球交换机市场份额领先13 图表24:全球物联网连接数与占比14 图表25:国内蜂窝物联网“物超人”步伐持续扩大14 图表26:星闪+鸿蒙打通生态、提高交互14 图表27:全球智能家居出货量及市场规模15 图表28:国内智能家居出货量及市场规模15 图表29:中国工业互联网形成以PaaS为核心、带动多垂直行业应用的产业格局,政策导向、AI发展将加速辐射规模15 图表30:工业互联网直接产业向垂直行业渗透16 图表31:平台和网络是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主要价值16 图表32:平台侧市场规模未来四年CAGR30%16 图表33:平台侧市场份额分散,未来分化明显16 图表34:工业以太网通信协议占比增加17 图表35:工业通信设备国产替代空间广阔17 图表36:全球蜂窝物联网模块制式及出货量预测(百万台)17 图表37:5GFWA连接数快速提升(百万)18 图表38:24年5GRedCap模组及终端上市,开启规模商用18 图表39:高通引领HybridAI架构18 图表40:AI推理重心持续向边缘转移18 图表41:国内汽车自主品牌市占率不断提升19 图表42:国内整车出口趋势已成19 图表43:新能源车市场份额集中(万辆、%)19 图表44:问界整车销量(辆)19 图表45:华为车BU与自主品牌车企合资,赋能产业智能化发展20 图表46:汽车智能化关注方向21 图表47:国家及地方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政策出台21 图表48:23年仍以L1/2为主,24年L3渗透率开始提升21 图表49:手机OS市场份额变化(%)22 图表50:车企打造操作系统22 图表51:5G主题下的三波投资机遇22 图表52:三大运营商历年资本开支走势及预测(亿元)23 图表53:从2011年开始的十年强监管周期已经结束23 图表54:23H1天翼云在国内公有云IaaS份额top324 图表55:23H1天翼云在国内公有云PaaS份额top524 图表56:运营商算网资本开支持续提升(亿元)24 图表57:运营商云业务保持高增速(亿元)24 图表58:全球通信设备市场份额25 图表59:R18标准将冻结,开启5G-A发展阶段25 图表60:国内卫星互联网尚处早期,产业发展明显提速26 图表61:全球在轨卫星多用于通信领域26 图表62:中国在轨卫星多用于遥感领域26 图表63:我国向ITU申请低轨星座建设计划27 图表64:星网集团卫星招标公告27 图表65:国金通信年度十大标的估值表28 一、关注通信+计算加速融合下的新机遇 回顾2023,我们看到在大模型、AIGC产业的推动下,ICT产业加速跨界和重构,带动通信和计算架构走向融合,全球算力产业初步形成三大阵营。一是华为引领打造大模型时代国产化AI算力底座,硬件开放+软件开源,与数据中心从X86走向ARM产业趋势共振,未来“鲲鹏+昇腾”有望占据中国通用和智能算力市场半壁江山。二是中心侧计算GPU是核心,全球龙头英伟达通过构建CPU+GPU协同、CUDA软件生态、AI集群高速通信网络架构三大优势继续引领全球数据中心算力市场。三是边缘侧计算通信是刚需,高通公司基于强大的无线通信产品和生态,通过通信+算力的融合,赋能更多的汽车、机器人、可穿戴设备、网络和边缘计算场景,加速从通信公司转型为“智能边缘计算”公司。 图表1:关注通信+计算融合机遇 来源:国金证券研究所 站在当前节点,我们对5G、云、物联网、智能汽车这四个赛道所处的位置进行了判断和展望。2023年是中国5G规模建网的第四年,5G移动电话用户占比已超过40%,理论上已到达加速渗透的中场。考虑到基于5G的杀手级应用和场景仍在孵化之中,我们认为未来5G、4G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将长期共存,5G的规模拓展将更多依赖于应用驱动。云计算市场,以公有云收入占IT支出占比的视角看,2022年全球云计算市场渗透率处于10%-15%的位置,仍属发展早期。物联网领域,以全球潜在1000亿连接作为分母,截至2022年底的全球渗透率刚超过10%的水平。智能汽车方面,2022年中国L2及以上智能汽车渗透率超过25%,预计25年将达到50%。 图表2:中国5G终端渗透率 来源:工信部,GSMA,国金证券研究所(注:21年12月起,工信部更改5G用户数统计口径) 图表3:全球云计算市场渗透率(全球公有云市场收入/全球IT支出) 来源:IDC,Gartner,国金证券研究所 图表4:全球物联网渗透率(连接数/1000亿潜在总连接数) 来源:IoTAnalytics,国金证券研究所 图表5:中国L2及以上智能汽车渗透率 来源:IDC,汽车之家,国金证券研究所 展望2024年,我们重点看好三个方向:一、关注国产化技术和生态突破带来的结构性机会,包括华为计算产业链、华为智能汽车生态链,以及新型通信技术商用崛起的新生态赢家包括5.5G/6G、卫星互联网、星闪等领域;二、关注长期趋势确定同时短期具备安全估值边界的细分板块,包括行业渗透率较低并处在加速趋势下的AI+散热、边缘计算(模组 +边缘算力)、车载激光应用等;三、数据要素价值即将充分释放,关注运营商战略配置价值。 二、中心侧AI算力关注细分技术升级和国产替代机会 AI算力需求带来超算、智算和边缘等数据中心新一轮建设周期,有望带动IDC市场探底回升,板块总体存在低估值修复机会。 1)服务器&交换机:关注国产化算力崛起、高性能AI服务器占比提升等结构变化。服务器作为算力硬件核心环节,存在高端演进的趋势,并加速向边缘侧扩散,鲲鹏+昇腾生态有望在AI时代崛起,关注服务器、交换机以及软件配套厂商投资机遇。 2)液冷散热:液冷趋势确定,是0-1的增量市场,芯片功耗与机柜功率密度提升,叠加能耗要求,必然会带来散热技术由风冷向液冷的升级,行业渗透处在10%的快速爬坡期,关注在技术+产能+生态领先布局的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