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会 每日信息速递 证券研究报告 · 晨会 每日信息速递2023.12.19 · 【财经要闻速递】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工作进展的汇报研究部署推动疾病预防控制事业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审议通过《煤矿安全生产条例(草案)》等法规 今年中央财政增发1万亿元国债首批国债资金预算2379亿元已下达 市场监管总局部署开展两节期间重要民生商品稳价保质工作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关于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的若干意见》 市场监管总局姚雷:打破妨碍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地方保护和行业壁垒 【行业要闻速递】 中汽协:11月汽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29.4%和27.4% 十四部门:开展网络安全技术应用试点示范工作推动网络安全产业高质量发展 非银支付监管制度升级为行政法规 国家管网西气东输:日输气量已超过3亿方 宁波再发购房券:总价200万以下的可申领1万元500万以上可申领3万元 【个股重要公告】 中广天择:公司营业收入结构中不涉及短剧业务 新诺威:巨石生物与石药国际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铭利达:5亿元投资铝合金精密压铸件二期项目 复旦张江:公司药品获得药物临床试验申请受理通知书 中银绒业:全资子公司清洁生产升级改造停产 海思科:获得创新药HSK39297片《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 华大基因:全资子公司人粪便DNA甲基化检测产品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 蓝帆医疗: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诺泰生物:司美格鲁肽原料药取得FDAFALetter 维力医疗:公司产品获得欧盟MDR认证 分析师:徐伟 2023年12月19日 每日信息速递 证券研究报告-每日信息速递 资格证书:S1330514080001 联系邮箱:xuw@hxzb.cn 联系电话:028-86199181 相关研究 每日信息速递2023.12.18 2023.12.18 每日信息速递2023.12.15 2023.12.15 每日信息速递2023.12.14 2023.12.14 【财经要闻速递】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工作进展的汇报研究部署推动疾病预防控制事业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审议通过《煤矿安全生产条例(草案)》等法规 新华社北京12月18日电国务院总理李强12月1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工作进展的汇报,讨论通过《关于推动疾病预防控制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审议通过《煤矿安全生产条例(草案)》等法规。 会议指出,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畅通国内大循环、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也是释放内需潜力、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基础的重要抓手。要加快完善市场准入、产权保护和交易、数据信息、社会信用等方面的基础性制度,积极稳妥推进财税、统计等重点领域改革,加大先行先试探索力度,把有利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各项制度规则立起来。要深入开展市场分割、地方保护等问题专项整治,加大典型案例通报力度,把不利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各种障碍掣肘破除掉。 会议指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是保护人民健康、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维护经济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动疾病预防控制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整体谋划疾控事业发展、系统重塑疾控体系、全面提升疾控能力,更好发挥疾控事业在国家整体战略中的重要作用。要健全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加强传染病监测预警、应急处置、救治等能力建设,健全分级分层分流救治机制,毫不放松抓好当前传染病防控工作。 会议审议通过《煤矿安全生产条例(草案)》、《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的决定(草案)》和《国务院关于修改〈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的决定(草案)》,要求深入组织普法宣传,切实抓好法规实施,加强监督检查执法,把各项法规落到实处。 会议指出,最近全国多地出现强雨雪强寒潮天气,对群众生产生活带来较大影响。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防范应对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好防范应对处置,切实加强气象信息监测研判,深入排查整治交通、能源等重点领域风险隐患,做好能源保障和保暖保供,加强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冬、安全过冬。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新华社) 今年中央财政增发1万亿元国债首批国债资金预算2379亿元已下达 今年中央财政增发1万亿元国债,专项用于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能力。不久前,由发改委、财政部会同相关部门建立的增发国债项目实施工作机制已经确定第一批项目清单。记者从财政部最新了解到,第一批国债资金预算2379亿元已经下达。 据介绍,根据工作机制确定的第一批2900多个项目,财政部已经下达第一批国 债资金预算2379亿元,其中: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能力补助资金1075亿 元、东北地区和京津冀受灾地区等高标准农田建设补助资金1254亿元、重点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工程补助资金(气象基础设施项目建设)50亿元。(央视新闻客户端) 市场监管总局部署开展两节期间重要民生商品稳价保质工作 据市场监管总局12月18日消息,元旦春节将至,且近期强雨雪寒潮天气频发, 为充分保障人民群众度过欢乐祥和的新年,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重点做好2024年元旦、春节两节期间重要民生商品稳价保质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围绕全力保障群众安心过节,建立食品、工业产品、生活服务、药品四大类监管清单,部署开展2024年元旦、春节两节期间重要民生商品价格质量监管工作。 《通知》要求,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高度重视近期强雨雪寒潮天气对重要民生商品价格和质量的影响,做好分析预警和风险研判。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对可能出现的市场价格异常波动、商品供应短缺等情况提前做好应对准备。加强巡查检查和统筹调度,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保障群众生活需求,切实维护市场价格稳定、质量安全。 《通知》指出,要紧盯“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火炉子”等民生消费重点领域,围绕米面油菜肉蛋奶、年夜饭、文化娱乐、酒店住宿、交通物流、煤电油气及感冒发热、冻伤、跌打损伤类药品等商品服务做好线上线下价格监测,强化价格数据采集,密切关注价格波动趋势,做好跟踪分析研判。 《通知》要求,要密切关注前期已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提前预估可能影响市场秩序的潜在风险,切实加大重点民生商品价格监管力度。要提高市场巡查频次,严厉查处哄抬价格、价格串通、价格欺诈、不按规定明码标价等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岁末年初市场价格秩序。 《通知》强调,要充分发挥末端发力终端见效工作机制作用,压紧压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精准防控风险,坚决杜绝销售过期、腐败变质、假冒伪劣等问题食品,严防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食品安全问题。要加大重点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排查力度,以产业集聚区、批发市场和农村市场为重点,实行“台账式”管理,有效防范化解重点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督促生产销售单位严格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机制要求,严把产品质量安全源头关。加大“一老一小”用品等重点消费品流通领域抽查力度,对产品质量安全隐患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预警、早处置。(上海证券报)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关于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的若干意见》 新华社北京12月18日电近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关于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的若干意见》,要求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重要论述精神,加强对政务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政务公众账号和工作群组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意见指出,“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是形式主义在数字化背景下的变异翻新,是加重基层负担的主要表现。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对于推进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向上向好具有重要意义。 意见明确,要坚持规划统筹、集约高效、便民减负、安全可靠原则,强化建设、使用和安全管理,让广大干部有更多时间精力抓落实,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坚强作风保障。(新华社) 市场监管总局姚雷:打破妨碍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地方保护和行业壁垒 市场监管总局认证监管司负责人姚雷12月18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持续推进国内国际标准衔接,加快推进合格评定领域国际合作与互认,打破妨碍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地方保护和行业壁垒,加强CCC认证绿色快速通道政策宣传,确保惠企政策落到实处,为企业进入两个市场、用好两种资源营造良好环境。(上海证券报) 【行业要闻速递】 中汽协:11月汽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29.4%和27.4% 据中汽协12月18日消息,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23年11月,汽车产销环比同比均实现增长,乘用车延续良好态势,商用车保持较快增长,新能源汽车和汽车出口引领行业增长。 2023年11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09.3万辆和297万辆,环比分别增长7%和 4.1%,同比分别增长29.4%和27.4%。 2023年1-11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11.1万辆和2693.8万辆,同比分别增 长10%和10.8%,增速较1-10月分别提升2和1.7个百分点。(上海证券报) 十四部门:开展网络安全技术应用试点示范工作推动网络安全产业高质量发展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12月18日消息,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加强网络安全先进技术应用引导,推动网络安全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四部门现决定开展网络安全技术应用试点示范工作。其中提到,以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数字化应用场景安全、安全基础能力提升为主线,面向公共通信和信息服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水利、卫生健康、应急管理、广播电视、金融、交通运输、邮政等重要行业领域网络和数据安全保障需求,从基础网络安全、云计算安全、人工智能安全、大数据安全、信创安全、商用密码、车联网安全、物联网安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安全、网络安全共性技术、网络安全创新服务、教育技术产业融合发展联合体、网络安全“高精尖”创新平台等13个重点方向,遴选一批技术先进、应用成效显著的试点示范项目。(上海证券报) 非银支付监管制度升级为行政法规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后首个金融领域行政法规发布。《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下称《条例》)12月17日正式公布,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 《条例》明确,对于非银行支付机构按照“先证后照”原则实施准入管理,非银行支付机构要健全业务管理等制度,加强用户权益保障。适应最新监管实践,《条例》将支付业务重新划分为储值账户运营与支付交易处理两类。 支付市场主要机构普遍认为,作为近年来支付领域效力层级最高的制度安排之一,《条例》为支付机构的未来发展打下了良性竞争和规范健康发展的基础。 加强机构监管和穿透式监管 为更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保护用户合法权益,《条例》从四个方面对相关业务进行了规范。 一是坚持持牌经营,严格准入门槛。《条例》按照“先证后照”原则实施准入管理,明确支付机构注册资本、主要股东、实控人、高管人员等准入条件,对其重大事项变更也实施许可管理,同时建立健全严重违法违规机构的常态化退出机制。 “《条例》的出台为支付服务市场提供了更加全面、有效的监管工具和制度保障。”中国银联执行副总裁谢群松称,《条例》加强机构监管和穿透式监管,有助于提升非银行支付机构的资本实力和治理能力;加强功能监管,坚持“同一业务、同一标准”原则,避免监管套利、消除监管空白;加强行为监管和持续监管,规定了非银行支付机构及其人员的违规责任,并明确退出情形,实现对支付机构的全周期、全链条管理。 二是完善支付业务规则,强化风险管理。《条例》规定支付机构应当健全业务管理等制度,具备符合要求的业务系统、设施和技术;强化支付账户、备付金和支付指令等管理制度,明确支付机构不得挪用、占用、借用客户备付金,不得伪造、变造支付指令;压实支付机构用户尽职调查、风险监测等责任。 三是加强用户权益保障。《条例》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