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混沌学园]:如何看待今天的中国与世界——做自己与靠自己 - 发现报告

如何看待今天的中国与世界——做自己与靠自己

2023-12-01李丰混沌学园华***
如何看待今天的中国与世界——做自己与靠自己

峰瑞资本 混沌在线会员入学福利 �福利一:加入/续费,可先私信班主任领取专属优惠 �福利二:成功入学后,即送商学课必备资料包 �福利三:再送会♘专属AI资料包,手把手教你入门chatGPT、Midjourney 混沌老同学,如何查看自己的班主任?【混沌App-我的-专属班主任】 新同学可扫右侧二维码,添加班主任 *注:此福利为班主任专属通道入学享有新同学扫码添加班主任私信享专属优惠福利 扫码查看更多介绍 一个有意思的历史角度 ——生产力革新与社会组织形态的变迁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会有不同的社会组织形态,来配合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发展与大国竞争 生产力的蔓延和扩张 生产力的积累 一代强国 生产力的下一次积累下一代强国 科技生产力 社会组织形态 相互适应 农业科技发展 规模经济 战争 种植、养殖、灌溉、水利、工程、道路、冶炼 向全世界蔓延/扩散 从唐代沿用至今的水利工程天宝陂 相互适应 帝国 古丝绸之路 罗马、汉唐 释放个人创造力 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宗教信仰 瓦特改良蒸汽机 蒸汽机 释放个人创造力 向全世界蔓延/扩散 相互适应 殖民 航运 第一次工业革命 英国君主立宪 第二次工业革命 美国民选政府 相互适应 内燃机 爱迪生与电 向全世界蔓延/扩散 扩张 铁路 美国第一条横贯大陆铁路于1869年竣工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百度百科 农业科技发展 两次工业革命 ? 接下来,会发展到什么新阶段? 谁会成为下一个阶段生产力爆发中的最新一代的强国? 科技生产力的变化 (知识产权) 公司组织形式的变化 (激励机制) 中国的改革开放 (集体主义之上的个人创造) 图片来源:诺贝尔奖官网、华为官网、人民网 1960年代以来,美日英德法中占世界GDP比例的变化 数据来源:Wind 中美对世界GDP贡献率的对比 数据来源:Wind 但是,中国自2008年贡献69.54%后,没有�现比之前更快的下滑,近20年保持在30.85%的世界增长贡献率。 然而,美国贡献率一直延续从2000年以来的下滑趋势,2005年后经济增长从第一滑落到第二位。 新兴亚洲国家对世界GDP的贡献 数据来源:Wind 近三十年,新兴亚洲国家是主要GDP增长的推动力。 1960年代以来,生产力的扩散与蔓延——全球贸易趋势 生产力的扩散与蔓延——全球贸易趋势背后 官贸总协定世界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影响我们看待世界和中国的其他因素 1.能源结构 2.地缘政治 3.金融、债务,贫富差距 4.媒体 5.资本市场 中国经济的昨天与今天 ——靠别人靠自己 1960年代以来,生产力的扩散与蔓延——全球贸易趋势 集装箱对海运业的影响 1.世界贸易的增长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急剧加速,世界贸易从 1960年代初期的0.45万亿美元实际增长到1990年的3.4万亿 美元,增长了大约7倍。 2.麦肯锡(1972)对集装箱化在英国和西欧采用后的前五年的影响进行了定量评估: ①码头劳动力的生产率从每小时1.7吨提高到30吨。 ②减少了在散装运输时代非常普遍的偷窃、损坏和盗窃,保险成本从平均每吨24便士降至每吨4便士。 ③通过集装箱化�现的劳动力的替代,结束了这些罢工造成的航运频繁延误和不确定性。 1970-1980年代,规模效应成为海运主旋律 1.20世纪70年代,全球范围内的集装箱海运能力增长了4倍,每年增加超过20%。集装箱船的总载货能力在1970年是190万吨,在1980年则达到了1000万吨。 2.巴拿马级轮船(巴拿马运河允许通过的最大尺寸)能以更低的单位成本运载集装箱。 3.相对于容量来说,这些船的单位建造成本也更低了:与一艘可以运载1500♘集装箱的轮船相比,建造一艘可以运载3000♘集装箱的轮船并不需要两倍多的钢铁和两倍大的引擎。 4.这些新轮船有更高的自动化程度,更大的轮船并不需要更多的船员,所以分摊到每♘集装箱上的船员工资要低很多。 1980-1990年代,全球航行与及时生产概念 1.在散件航运时代,环球服务基本上是一个不可能概念。由于船速慢、停靠港口的时间长,这样的一次航行在当时最少得花上6个月的时间。规模效应催生的更快的轮船和更短的港口停靠时间,让三个月的环球航行成了可能。 2.在全球化航行之前,垂直一体化是制造业的标准。随着货运成本在20世纪 70年代后期开始直线下降,而且货物在不同运输业者之间的移交也渐渐变 得平常,一体化生产让位给了分散化生产。 3.20世纪80年代早期,丰田汽车公司最先提�一个概念“及时生产”,涉及通过消除大量的库存来提高质量和效率。 4.到了1985年,由于有了现代的通信手段和集装箱航运,零售商可以自己设计产品,利用他国工厂、人力,以及材料完成生产,再运到大市场销售。全球供应链已经变得非常普遍。 5.得益于全球分工,中国在20世纪初有3家港口进入了世界前十。 近十年中国港口的效率提升最大 1.港口学研究中的港口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最终形成为技术、规模和纯技术变化率的乘积。 2.地区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很明显发展中地区在过去十年中的表现并不相似。例如中国港口全要素生产效率2000-2010年提高 99.02%,而欧洲♘提高50.70%,拉美♘提高5.07%。 3.中国港口有相对来说较低的人工成本、较短的清关天数,较好的基础设施和低装卸费用。 4.2022年全球港口吞吐量前十的港口中国占七个,得益于全球顶尖的港口效率。 全球十大港口:2000vs2022 2000年全球十大集装箱港口,中国大陆仅占1个2022年全球十大集装箱港口,中国大陆占6个 *来源:《2000年全球十大集装箱港口》,2001年第3期,水运文献信息,世界港口 *来源:pureevasion《Biggestportsintheworld2022》 从加入贸易体系,到推动搭建新的贸易体系 RCEP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推动加入CPTPP *来源:新华社《RCEP“满月”了,“朋友圈”里好热闹》 *来源:外交部《中国有意愿、有能力加入CPTPP》 从加入贸易体系,到推动搭建新的贸易体系 从海洋的全球化,到陆地为主、海陆联运的全球化 *来源:新华社《“一带一路”建设向所有国家开放》 美国铁路行业带来生产消费结构的变化 1.美国铁路的修建,带来了生产模式的转变、城市化的加快,以及消费结构的变化。 2.消费结构中,1840年日用品中低价值易耗品占比80%,耐用品仅占4%,而到了1899年后,低价值易耗品占比下降到64%,耐用品提升到13%。 3.生产结构中,1860年前十增加值最高的行业是绵纺织、制鞋、服装,面粉等附加值较低的行业,而铁路发展后,机器制造行业变成了增加值最高的行业。 美国铁路带来劳动力结构的变化 1.铁路不仅刺激了市场经济的扩大,同时也推动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制作和服务业与商业的发展,因而带来了大批工业领域的就业人数增加和农业人口的减少。1850年,美国主要职业中农民占比有44%,而到 1900年,农民占比下降到19.8%,更多的是白领、蓝领,服务业岗位就业。 2.在北太平洋铁路铺设后,人们向西北部地区移民的速度惊人。东部沿海地区可耕种的土地已经基本分完了,而西部人口稀少,定居在西部还可以从铁路公司处得到铁路沿线的土地。 3.以西北部的明尼苏达为例,在仅仅40年间,明尼苏 达的人口增加了4.7倍。 成渝等中西部地区受益于内陆型�口 1.2021年,成都和重庆以“成渝号”统一运行呼号。2022年,中欧班列(成渝号)合计开行量超过西安,超过5000列。 2.按照2022年的�口金额排名(除了发达沿海地区),四川高达900多亿美元,排名第一。 3.2022年,重庆、河南、湖南、江西,安徽五个省市的�口都是700多亿美元,相差不大,位居第二到第六名。 4.总的来说,除沿海地区以外,川渝地区的外向型经济最为发达,2022年加起来�口金额超过了1700亿美元,成为中国经济第四极。 中国产业链向西部转移多过向外部转移 1.根据CEIC数据,自2018年初以来,工厂生产向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以外的地区扩展,中国中西部15个省份的�口同比增长了94%。 2.截至今年8月份,前十五省份的�口总额达到 6300亿美元(前十4532亿美元),超过了同期印度的4250亿美元、墨西哥的5900亿美元和越南的3460亿美元。 3.与中西部15个省份的�口同比增长94%相比 ,印度的�口♘增长了41%,墨西哥的�口增长了43%,越南的�口增长了56%。 新的�口方向,带动了中国中西部的产业的升级 1.欧洲地区是我国高附加值产品的主要�口地,今年以来41%的汽车�口至欧洲国家。 2.从�口结构看,电气设备是我国对欧盟国家�口占比最大的产品,其次是机械和车辆。电气设备中又是手机、半导体、蓄电池等相关高附加值产品。 3.而中西部地区是承接新型制造业的位置,比如河北省2022年第一大�口商品是机电产品,而机电产品里面有四分之一是汽车和汽车零配件。湖南的工程机械相关�口,江西的锂电光伏�口。 4.不♘是产业转移,内陆地区原有的产业也在新�口增长的带动下实现了产业的升级。 新疆自贸区?东北振兴? 中国经济结构正在经历巨大的调整 自有住房消费 外贸 内需 房地产 基建 制造业 银行贷款 政府资源配置 廉价劳动力 内需(消费品和服务 ) 外需与国际 化 金融 基础设施 行业附 加值 房地产 工程师 中国现阶段国内的很多情绪,其实是因为 中国经济在经历上图所示的巨大的结构调整和转折— — 惯性的挑战, 新周期V或U的左侧与右侧,“新富”与“新贵”, 过去和未来。 中国宏观杠杆率 数据来源:Wind 中国增量金融结构里的变化——新增信贷 金融机构新增信贷,工业信贷从2019年的0.59万亿上升到2022年3.61万亿,房地产信贷从2019年15.33万亿下降到2022年3.02万亿。 2023年上半年累计新增工业信贷3.19万亿,房地产0.82万亿。预计23年全年新增工业贷款6.38万亿,房地产贷款减少到1.65万亿。 中国增量金融结构里的变化——贷款余额 拆开看2023年上半年房地产贷款余额情况,分为个人购房贷款和房地产开发贷款,个购房贷款仍然有38.6万亿元,多于中长期工业贷款的20.2万亿元。从2022年二季度起 ,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12.3万亿,又低于工业贷款。 中国增量金融结构里的变化——央行信贷结构数据 从2019末-2022年上半年,房地产贷款主要流�到普惠小微贷,其次是制造业,接下来是基础设施。 截至2022年6月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206.35万亿元,其中普惠金融领域贷款、工业中长期贷款、涉农贷款、房地产贷款余额分别为29.91万亿元、15.25万亿元、47.1万亿元、 53.11万亿元。 中国增量金融结构里的变化——央行信贷结构数据 房地产占比从2019年Q4的29%,下降到2023年Q2的23.15%。小微企业贷款从7.57%上升到12.01%。中长期工业贷款从6.03%,上升到8.76%。涉农贷款从22.98%,上升到23.7%。 从公布数据看,房地产贷款减少流向主要是小微企业贷款,其次是工业,其次是涉农贷款。 美国长周期的全要素生产率(TFP) 全要素生产率TotalFactorProductivity,是指“生产活动在一定时间内的效率”。全要素生产率、资本、劳动等要素投入,都对经济增长有贡献。 过去20年,美国进入低技术增长、“大停滞”周期,创新局限于数字世界(计算、互联、移动互联)。 在互联网周期里,美国逐渐将工业企业或者制造业企业转�美国,完成了去工业化。 美国全要素生产率(1947—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