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技术创新引领检验检测高质量发展。1、12月7日,国务院印发《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行动计划》从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结构、强化面源污染治理、多污染物减排以及加强机制建设、能力建设、健全法律法规标准体系、落实各方责任、开展全民行动等九个方面,出台三十九项强有力的措施,聚焦氮氧化物和VOCs的减排,促进绿色低碳转型,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统筹兼顾空气质量改善与新能源、清洁能源发展,利好大气污染治理行业。 推荐关注大气治理板块龙头清新环境以及其他大气污染防控与清洁能源龙头公司。2、12月1日,浙江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检验检测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 《意见》提出“到2027年,全省行业总体规模达到600亿元,培育产值5亿以上检验检测机构20家”的目标,提出聚焦重点领域,完善技术创新机制,提升行业专业能力水平,增强集聚发展效益,优化发展环境等重点任务,推动检验检测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意见》有利于检验检测行业的发展,推荐关注检验检测行业龙头皖仪科技、禾信仪器等。 当周碳交易行情:本周(12.04-12.08)本周全国碳市场综合价格行情为:最高价72.90元/吨,最低价65.58元/吨,收盘价较上周五上涨0.26%。 本周挂牌协议交易成交量157.3万吨,成交额1.11亿元;大宗协议交易成交量222.4万吨,成交额1.51亿元。本周全国碳排放配额总成交量379.7万吨,总成交额2.62亿元。截至本周,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4.27亿吨,累计成交额238.60亿元。 景气度向上,关注整体资源回收新机遇。过去三年环保板块表现低迷,估值、持仓等仍均处于低位,当前环保景气度向上,节能降碳目标下资源回收有望加速,再生资源需求释放确定性高,看好细分领域资源回收板块。 推荐关注:1、切入危废资源化,业绩迎拐点的惠城环保;在手项目丰富,危废资源化技术强壁垒高的高能环境。2、检测、磁材并行的中钢天源。 行业新闻:1)广东省生态环境厅等7部门联合发布《广东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2)北京市人民政府网站发布《北京市建筑绿色发展条例》;3)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关于优化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加强生态环境源头防控的通知》。 板块行情回顾:当周环保板块表现不佳,跑输大盘,跑输创业板。当周上证综指跌幅为2.05%、创业板指跌幅为1.77%,环保板块(申万)跌幅为3.12%,跑输上证综指1.07%,跑输创业板1.35%;公用事业涨幅为0.10%,跑赢上证综指2.15%,跑赢创业板1.87%。环保子版块涨幅:监测(-3.77%)、大气(-1.53%)、水处理(-3.09%)、固废(-2.90%)、水务运营(-0.93%)、节能(-3.17%)。A股环保股涨幅前三的个股为龙净环保(1.74%)、洪城环境(1.36%)、渤海股份(0.79%),跌幅前三的个股为中创环保(-11.67%)、聚光科技(-8.81%)、宝馨科技(-8.45%)。 风险提示:环保政策及督查力度不及预期、行业需求不及预期、补贴下降风险。 重点标的 股票代码 1当周投资观点 1.1国务院印发《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 12月7日,为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以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国务院制定《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 总体要求: 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部署,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以改善空气质量为核心,以减少重污染天气和解决人民群众身边的突出大气环境问题为重点,以降低细颗粒物(PM2.5)浓度为主线,大力推动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减排;开展区域协同治理,突出精准、科学、依法治污,完善大气环境管理体系,提升污染防治能力。 重点区域。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汾渭平原。 目标指标。到2025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比2020年下降10%,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控制在1%以内;氮氧化物和VOCs排放总量比2020年分别下降10%以上。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PM2.5浓度分别下降20%、15%,长三角地区PM2.5浓度总体达标,北京市控制在32微克/立方米以内。 主要内容: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产品绿色升级。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上马。严禁新增钢铁产能。有序引导高炉—转炉长流程炼钢转型为电炉短流程炼钢。到2025年,短流程炼钢产量占比达15%。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继续实施“以钢定焦”,炼焦产能与长流程炼钢产能比控制在0.4左右。 优化能源结构,加速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发展。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20%左右,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30%左右。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到2025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煤炭消费量较2020年分别下降10%和5%左右,汾渭平原煤炭消费量实现负增长,重点削减非电力用煤。 优化交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运输体系。持续优化调整货物运输结构。 大宗货物中长距离运输优先采用铁路、水路运输,短距离运输优先采用封闭式皮带廊道或新能源车船。重点区域公共领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城市物流配送、轻型环卫等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80%; 强化非道路移动源综合治理。鼓励重点区域城市开展燃油蒸发排放控制检测。 强化面源污染治理,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深化扬尘污染综合治理。 推进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 强化多污染物减排,切实降低排放强度。强化VOCs全流程、全环节综合治理。高质量推进钢铁、水泥、焦化等重点行业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到2025年,全国80%以上的钢铁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任务; 重点区域全部实现钢铁行业超低排放,基本完成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 保障措施: 加强机制建设,完善大气环境管理体系。实施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管理,国家统筹推进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继续发挥长三角地区协作机制、汾渭平原协作机制作用。国家加强对成渝地区、长江中游城市群、东北地区、天山北坡城市群等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的指导,将粤港澳大湾区作为空气质量改善先行示范区。 加强能力建设,严格执法监督。提升大气环境监测监控能力。完善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基本实现县城全覆盖,加强数据联网共享。加强移动源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国家和重点区域省份建设重型柴油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远程在线监控平台。 健全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完善环境经济政策。完善价格税费激励约束机制。完善高耗能行业阶梯电价制度及环境保护税征收体系,加快把VOCs纳入征收范围。 政策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促进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从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结构、强化面源污染治理、多污染物减排以及加强机制建设、能力建设、健全法律法规标准体系、落实各方责任、开展全民行动等九个方面,出台三十九 项强有力的措施,聚焦氮氧化物和VOCs的减排,促进绿色低碳转型,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统筹兼顾空气质量改善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利好大气污染治理行业。推荐关注大气治理板块龙头清新环境以及其他大气污染防控龙头公司。 1.2《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检验检测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发布 为进一步促进检验检测服务业高质量发展,12月1日,浙江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检验检测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征求意见,意见征集截止日期为2023年12月11日。 总体要求 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及我省实施意见要求和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百千万”工程部署,深化改革创新,加强能力支撑,提升服务水平,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示范带动,推动检验检测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集约化、规范化发展,为建设制造强省、质量强省和“两个先行”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撑。 发展目标。到2027年,全省行业总体规模达到600亿元,培育产值5亿以上检验检测机构20家,建设一批高能级检验检测技术服务平台,新增国家及省级质量标准实验室、质检中心、产业计量测试中心10家以上,打造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较强综合竞争力的检验检测服务业集聚高地,构建适应新时代浙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检验检测服务业新格局。 重点任务 聚焦重点领域,提升供给水平。研究发布重点领域检验检测能力建设指导目录,积极发展氢能、光伏、风电、核电、新型储能设施等领域检验检测服务。加强节能、环保、绿色、低碳、有机、碳汇等领域标准、检验检测、认证技术储备。以纺织、电池、光伏、化纤等行业为重点,统筹推进碳领域产品、过程、体系、服务认证和审定核查、检验检测等协同应用。完善温室气体排放核查相关标准,加强碳核查认证认可关键技术攻关,加快建设碳排放核查检测技术实验室;开展温室气体排放、用电信息推算碳排放量、碳追踪、碳足迹核算等测量技术研究与应用,完善生态系统碳汇监测和计量体系,支撑服务“双碳”目标。 深化创新驱动,强化能力支撑。加大支持检验检测等质量基础技术研发,组织实施省重点科技研发专项,研究出台加强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支持开展大型仪器国产化替代、计量测试、检验检测等基础公益性和产业共性技术攻关。推进智能精密测量、智能化仪器仪表功能安全测评等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完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促进科研成果加速应用转化。培育扶持一批检验检测知识产权示范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单项冠军”“隐形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优化发展环境,激发市场活力。优化市场准入机制,进一步便捷检验检测机构市场准入。鼓励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并购、重组、联盟、融资等方式,跨行业、跨部门、跨区域整合检验检测资源,加速市场拓展。鼓励民营企业和其他社会资本投资检验检测服务业。 提升服务能级,促进协同开放。完善质量基础设施“有感服务”机制,深化质量管理、计量测试、标准创新、检验检测、品牌培育、认证认可、知识产权等集成式、免申式、情景式服务。支持检验检测机构积极嵌入全产业链上下游,推进检验检测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支持检验检测龙头骨干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开拓国际及港澳台市场。 加强要素供给,增强发展动能。指导和帮助机构用好用活技改奖补、数字化绿色化改造奖补政策,以及增值税抵扣、加速折旧、专用设备税额抵免、高新企业所得税减免、技术转让减免税等税收优惠政策。加快引育高层次领军人才和紧缺急需人才,鼓励建设一批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创新团队。 加强规范管理,提升治理质效。建立健全部门联合监管机制,持续开展跨部门联合监管执法活动,形成行业监管和资质管理的工作合力。 探索推进检验检测数字化监管,引导机构通过数字化系统提升实验室检验检测人员、设备、样品、方法、环境等要素的质量控制水平,加强检验检测资质和能力管理。 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将检验检测纳入质量强省和制造强省建设总体规划,同谋划同部署。加强质量督查考核,积极推动工作落实。 强化部门协同。充分发挥市场监管联席会议作用,联合有关部门定期会商,分行业分领域出台支持检验检测发展专项政策,形成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合力。 加强舆论引导。深入开展“质量月”“世界认可日”等主题活动,积极组织开展实验室开放、科普宣传、便民检测、技术培训等服务活动,增进社会公众对检验检测行业的了解和信任。 政策重视技术创新及人才培养,推动检验检测行业高质量发展。《意见》提出“到2027年,全省行业总体规模达到600亿元,培育产值5亿以上检验检测机构20家”的目标,提出聚焦重点领域,完善技术创新机制,注重人才建设,提升行业专业能力水平,增强集聚发展效益等重点任务,推动检验检测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意见》有利于检验检测行业的发展,推荐关注检验检测行业龙头皖仪科技、禾信仪器等。 1.3持仓、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板块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