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国金证券]:脆弱与反脆弱:2024年海外宏观与大类资产展望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脆弱与反脆弱:2024年海外宏观与大类资产展望

2023-12-05赵伟、陈达飞、赵宇国金证券起***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脆弱与反脆弱:2024年海外宏观与大类资产展望

2023年是疫后正常化“承启之年”:新冠疫情和地缘冲突引发的供给冲击基本消退,无风险利率上行和信用收缩产生的需求冲击尚未兑现;2024年或是正常化的“收官之年”:去通胀终要“交卷”;经济如何“着陆”的路径之争或见分晓;世界重回“长期停滞”,还是进入“长期滞胀”的范式之争或初见端倪。 表象与真相:迟到的“周期律”和被证伪的“东升西降” 2023年海外经济增长整体好于预期,结构上新兴与发展经济体好于发达经济体,前者的亮点在亚洲和拉丁美洲,后者美、日强,欧洲弱。商品贸易量、价两弱,同比增速均跌入负值区间。去通胀进程较为顺利,但“通胀战争”难言胜利。主要央行加息按下“暂停键”,资本市场金融压力最大的时期或已经过去,但银行信用收缩压力仍然偏高。2023年美国经济远超市场一致预期,消费是“稳定器”,投资是“软着陆”的信心来源。消费之“源”可归纳为四点: 1)劳动力市场紧张;2)超额储蓄+高平均消费倾向;3)财政减税+增加支出;4)家庭利率敏感性下降。但2024年, 上述4个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均出现了弱化。投资增速企稳的信号已经显现,但在高利率状态下能否回升仍需观察。 美国去通胀是全面的而非结构的,预计租金通胀下行趋势可延续到2024年3季度,未来2-3个季度内工资增速有望延续下行态势。美国劳动力市场的再平衡进程持续推进,但供给修复空间已非常有限,需求转弱的信号还将继续强化。美联储叙事的重点转向“longer”,先降息的概率大于再加息。财政2024年或成消费的拖累项。 着陆的坐标:周期放缓+信用收缩,谁是“变局者”? 美国、日本与新兴经济体(中国除外)均处于扩张周期尾声。2024年,周期向何处去?本文基于菲利普斯曲线和供求关系的动态变化,提出了“从供给修复到需求收缩”的分析框架,认为从2023年3季度开始,美国经济的运行已经转向需求主导阶段,将呈现出量、价同向向下的特征。美联储政策重点也将从抗通胀转向应对经济不确定性。2024年,谁是“变局者”?关键还是高利率状态下的金融脆弱性。我们的基准假设是:美、欧实体部门和金融体系出现系统性风险的概率偏低。金融机构的资产对应着实体部门的负债,而私人部门的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状态依然较好。央行“最后贷款人”和“最后交易商”职能和宏观审慎监管框架日臻完善,可更有效地应对流动性冲击。 美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边际上有所抬升,但整体可控,脆弱性集中在中型银行的商业抵押贷款和小银行的信用卡贷款。商业银行拖欠贷款总规模、拖欠率和坏账率都处于历史性低位。大中银行的商业地产贷款风险和小银行的信用卡贷款风险,两者的坏账率均已经升至疫情前水平。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有待出清,但目前看较难触发银行危机。 交易胜负手:历史“组合解”,基准是“有惊无险”; 本次加息周期,美国经济会如何“着陆”?1958至2023年,美联储共执导了13次加息周期。在前12次加息周期 中,美国经济共出现了9次硬着陆(即衰退)和3次软着陆。机械地认为衰退概率为75%,则高估了加息的负面效应,关键是加息周期中的宏观经济状态、以及是否会出现外生冲击。加息并非经济衰退的充分条件。 美国经济,这次如何着陆?我们倾向于认为,仅考虑金融风险,美国经济“软着陆”的概率更高(70%),主要特征是“有惊、无险”:“惊”指银行危机,“险”指衰退风险;场景二是“不着陆”——也可能是“迂回的硬着陆”(概率20%),主要特征是“无惊、无险”。场景三是“硬着陆”(概率10%),主要特征是“有惊、有险”。 不同的着陆场景基本决定了后疫情时代的“范式”。后疫情时代“范式”或可归纳为“三高”:高通胀、高利率和名义高增长。通胀中枢的上移源自4个结构性转变,新冠疫情冲击起到了催化作用:1)去全球化和产业链重构;2)人口老龄化;3)资本开支长期收缩;4)“财政主导型”政策。但是,我们暂不建议类比“大滞胀”时代。 风险提示 俄乌战争持续时长超预期;稳增长效果不及预期;疫情反复。 内容目录 一、表象与真相:迟到的“周期律”和被证伪的“东升西降”5 (一)全球经济与金融状况:一次“反经验主义”的复苏,真相还是表象?5 (二)美国经济:人为制造的“低效繁荣”,稳态或非稳态?8 二、着陆的坐标:周期放缓+信用收缩,谁是“变局者”?14 (一)一个解释框架:“周期律”缘何失效,去通胀与充分就业能否并存?14 (二)绕不开的周期:经济扩张周期尾声+信用收缩周期“下半场”,谁是“变局者”?16 三、交易胜负手:寻找历史“组合解”,基准假设是“有惊无险”19 (一)历史“组合解”:美国经济,这次如何“着陆”?资本市场如何演绎?19 (二)疫后“新范式”:重回“长期停滞”,还是“长期滞胀”?22 风险提示24 附录:美联储暂停加息与开始降息其后大类资产的表现24 图表目录 图表1:IMF世界经济展望(2023-2024年为预测值)5 图表2:制造业与服务业从分化到收敛6 图表3:全球服务业景气度已下滑至枯荣线附近6 图表4:全球商品贸易增速:量、价均落入负区间6 图表5:全球贸易与制造业景气更为相关6 图表6:发达经济体CPI扩散指数7 图表7:新兴与发展经济体CPI扩散指数7 图表8:从加息到降息的转换——IMF预测7 图表9:从加息到降息的转换——市场一致预测7 图表10:银行信贷供求两弱8 图表11:美、欧商业银行“缩表”8 图表12:美国实际GDP增长及结构8 图表13:美国经济增长预测8 图表14:美国个人收入与支出同比增速9 图表15: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分解9 图表16:加息周期与非住宅投资9 图表17:加息周期与住宅投资9 图表18:企业贷款需求与非住宅投资10 图表19:银行贷款标准与住宅投资10 图表20:美国“去通胀”的进程顺利推进10 图表21:通胀的结构(商品、住房与超级核心服务)10 图表22:租金通胀下行趋势或延续到2024年3季度10 图表23:工资增速下行趋势或将继续10 图表24:工资增速与中期通胀中枢11 图表25:美国劳动力市场的“再平衡”过程持续推进11 图表26:失业人数的增长有所加速12 图表27:Sahm规则:衰退信号“一步之遥”12 图表28:1958年以来美联储13次加息周期的细节12 图表29:2023年美国财政赤字的扩张源自增收减支13 图表30:2023年美国财政“顺周期”扩张13 图表31: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周期的“冲突”13 图表32:美国“菲利普斯曲线”的陡峭化14 图表33:美国“去通胀”与充分就业并存14 图表34:一个解释框架:后疫情时代去通胀的牺牲率为何偏低?15 图表35:通胀的供给侧与需求侧分解(PCE)15 图表36:通胀的供给侧与需求侧分解(核心PCE)15 图表37:美国再通胀与去通胀的结构(PCE)16 图表38:美国再通胀与去通胀的结构(核心PCE)16 图表39:核心PCE通胀的分解:周期与非周期16 图表40:美国“去通胀”进入需求主导阶段16 图表41:美国商业银行贷款拖欠率维持低位17 图表42:美国商业银行坏账率维持低位17 图表43:商业地产坏账率有所抬升17 图表44:商业地产违约主要集中在前100大中银行17 图表45:CMBS违约率(整体)18 图表46:CMBS违约率(分类型)18 图表47:2023年商业地产债务到期规模最大18 图表48:商业地产贷款到期规模里,银行比重最大18 图表49:信用卡拖欠率(分年龄段)18 图表50:汽车贷款拖欠率(分年龄段)18 图表51:AEs非金融企业杠杆率趋于下行19 图表52:AEs非金融企业还本付息压力有一定分化19 图表53:主要AEs家庭杠杆率稳中有降19 图表54:还本付息压力分化,美、德、英持续下降19 图表55:这次如何着陆?1958年以来美联储的13次加息周期和美国经济的9次硬着陆、3次软着陆20 图表56:“软着陆”和“不着陆”场景20 图表57:“硬着陆”场景20 图表58:不同“着陆”场景下、美联储暂停加息前后大类资产的表现21 图表59:不同“着陆”场景下、美联储开始降息前后大类资产的表现22 图表60:美国非农商业部门劳动生产率增速22 图表61:美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连续负增长22 图表62:全球化的起落23 图表63:大危机后,全球资本流动规模大幅收缩23 图表64:全球人口老龄化的拐点已经出现23 图表65:中国人口结构老低龄化的“斜率”更陡峭23 图表66:美联储估计,中性利率已经升至2.3%23 图表67:债务是后危机时代推升中性利率的主要变量23 图表68:基于ACM模型预测的10年美债利率路径24 图表69:美联储暂停加息前后美股的表现25 图表70:美联储开始降息前后美股的表现25 图表71:美联储暂停加息前后10年美债利率的表现25 图表72:美联储开始降息前后10年美债利率的表现25 图表73:美联储暂停加息前后美元汇率的表现25 图表74:美联储开始降息前后美元汇率的表现25 2023年是疫后经济正常化的“承启之年”:新冠疫情和地缘冲突引发的供给冲击基本消退,“加息潮”继续演绎,但无风险利率上行和信用收缩产生的需求冲击尚未兑现;2024年或是“收官之年”:去通胀终要“交卷”;经济“着陆”之争或见分晓;世界重回“长期停滞”还是“长期滞胀”的范式之争或初见端倪。 一、表象与真相:迟到的“周期律”和被证伪的“东升西降” (一)全球经济与金融状况:一次“反经验主义”的复苏,真相还是表象? 2023年海外经济增长整体好于预期,结构上新兴与发展经济体(EMDEs)好于发达经济体(AEs),前者的亮点在亚洲和拉丁美洲,后者美、日强,欧洲弱。截止到3季度,全球经济持续“爬坡”,呈现出前低后高形态。10月IMF全球经济展望(WEO)预测2023年全球实际GDP增速为3.0%(2015-2019年均值3.4%),较2022年10月和2023年4月预测分别上修0.3和0.2个百分点,较2022年小幅下行0.5个百分点;分经济体而言,预计AEs增速为1.5%(均值2.1%),EMDEs增速4.0%(均值4.3%),差值2.5%(均值2.2%)。市场机构(彭博一致预测中位数)对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测略低于IMF,2023年增速为2.8%。分季度而言,市场认为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增速从2023年4季度开始明显下行(从 2%下降到0.8%),新兴市场经济体增速也有所下行,但斜率更为平缓。 图表1:IMF世界经济展望(2023-2024年为预测值) 来源:IMF世界经济展望(2023年10月更新1)、国金证券研究所 行业结构上,服务业明显好于制造业。EMDEs的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景气都好于AEs。AEs制造业整体偏弱,PMI始终运行于“荣枯线”以下,但内部明显分化。美国相对更有韧性,稳中略有抬升,欧洲最弱,呈持续下行态势,日本基本持平。但从疫后修复的整体水平上看,欧元区与美国相当,均回到了2019年底水平。欧洲核心国服务业PMI已经领先美、日跌入50以下,其中法国45.2,意大利47.7,德国48.2,西班牙、爱尔兰等边缘国的服务业仍高于50(西班牙51.1,爱尔兰52.6)。 1说明:10月26日-11月17日,IMF将中国2023年GDP增速预期从5.0%上调至5.4%,2024年增速预期从4.2%上调至4.6%。 图表2:制造业与服务业从分化到收敛图表3:全球服务业景气度已下滑至枯荣线附近 来源: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 全球商品贸易量、价两弱,同比增速均跌入负值区间。荷兰经济政策分析局(CPB)全球商品贸易指数显示,2023年2月以来,商品价格增速跌入负值区间,主要受大宗商品价格下行的拖累。数量上,2022年9月是疫情后全球贸易景气复苏的高点,其后则处于下行态势,至2023年3季度累计跌幅4%,但主要跌幅发生在2022年4季度。分经济体看,发达经济体进口量持续收缩,2023年前3季度累计下行3%。新兴经济体基本持平,除中国(5%)和中、东欧(1.5%)外,其它地区均有所下行。 从相关性和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