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头豹研究院]:头豹词条报告系列:计算机主板 - 发现报告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计算机主板

信息技术2023-12-05张津钰头豹研究院机构上传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计算机主板

计算机主板行业分类 计算机主板按应用可分为台式机、笔记本和服务器三类。笔记本主板根据机型定制,各型号间通常不可互换,而约90%的台式机主板基于ATX标准,具有较高互换性。相较于台式机主板,笔记本主板在排线、散热等方 面有特定需求,高端版本甚至性能超越部分台式机主板。而服务器主板针对服务器应用设计,至少支持双处理 器,拥有独特的芯片组配置。 按应用平台分类 台式电脑的主板,也是市面上最常见的主板类型。它通常包括CPU插槽、内存插槽、扩展插槽、SATA接口、USB接口、网卡接口等,能够支持桌面级别的CPU、显卡和存储设备。桌面主板性能强劲,价格相对低廉,适合普通用户和游戏玩家使用。 台式电脑主板 笔记本电脑主板是应用于笔记本电脑的主板,因为需要考虑体积和散热问题,所以相比较桌面主板而言,笔记本追求便携性,其集成度非常高,设计布局也十分精密紧凑。 计算机主板分类 笔记本电脑主板 服务器主板是专门为满足服务器应用(高稳定性、高性能、高兼容性的环境)而开发的主机板。由于服务器的高运作时间,高运作强度,以及巨大的数据转换量,电源功耗量,I/O吞吐量,因此对服务器主板的要求是相当严格的。 服务器主板 [2] 1:企业官网,百度百科 [3] 计算机主板行业特征 中国计算机主板行业近年来保持着波动增长的态势,市场规模逐步扩大,随着智能化、个性化等需求不断提 升,主板产品也在不断升级换代,出现了更多高性能、多功能、定制化的主板产品。同时,在有着较高准入门槛的情况下,依然有许多厂商进行着激烈的竞争,围绕价格、产品品质等不断角逐,抢占市场份额。因此,在未来 需求变迁 新技术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推动主板等计算机刚性需求向着定制化与多功能化进一步增长。 随着IT和互联网的发展,计算机及其主板的需求持续增长,并表现出定制化、小型化和多功能化的趋势。 未来数字经济将更注重用户中心和产品个性化设计,以满足特定消费者需求。 竞争环境 计算机主板行业的竞争非常激烈,市场内参与者较多,对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有着不小的挑战。 计算机主板行业的竞争较为激烈,处于红海市场。目前,龙头企业已经形成,华硕,微星,技嘉垄断了中国计算机主板行业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其余企业大多规模较小,产品价格较低。整体上,计算机主板行 业厂商较多,形成了激烈的价格战。同时,消费者对于产品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品牌认可度也成为了竞争的重要因素。 准入门槛 计算机主板需要较高的技术门槛和资金门槛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 中国计算机主板行业整体准入门槛特征主要包括技术壁垒、资金门槛和市场需求。首先,由于主板行业涉及到芯片设计和生产等核心技术,因此技术壁垒比较高。其次,成本较高的生产线和设备需要巨额投资, 产品不断的迭代更新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因此还存在着资金门槛。最后,该行业市场需求的波动性较大,竞争也非常激烈,企业需要有稳定的销售渠道和客户群体。新进入者需要具有足够的实力和资源才可 以进入到这个行业中。 [3] 1:企业年报、国家统计局 [4] 计算机主板发展历程 计算机主板行业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阶段:1980-1990年为行业萌芽期。在这个阶段,电脑刚 刚进入中国市场,当时计算机硬件设备主要由国外厂商主导,中国计算机主板技术水平较为落后,不能满足中国市场对高性能计算机的需求。1990-2000年为行业高速发展期。随着个人电脑市场的快速增长,计算机主板行 业也迅速发展,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大量制造商涌现,竞争也日趋激烈。这一时期主要有ASUS、MSI等厂商逐 萌芽期 - 1980年,清华大学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微型计算机——清华-1号,它采用了自行设计的16位微处理器芯片和自行开发的操作系统和编译程序。 - 1985年,电子工业部计算机管理局研制成功与IBM PC机兼容的长城0520CH微机,这是中国第一台兼容PC机的微型计算机。 - 1986年技嘉成立,以科技建厂的技嘉在当时由技嘉马孟明先生的带领下,开始从事主机板的研发工作,孕育出技嘉第一块286主板。 - 1990年,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64位微处理器芯片——DJS-200。 上世纪80年代初,电脑刚刚进入中国市场,当时计算机硬件设备主要由国外厂商主导。随着技术的不 断进步和市场DIY的需求,主板市场也逐渐向零售市场转移,中国厂商逐渐进入计算机主板行业。 高速发展期 1990~2000 - 1996年,华硕推出了支持Intel Pentium Pro处理器的主板——P/I-P65UP5。 - 1998年,微星推出了支持Intel Pentium II处理器的主板——MS-6119。 主板行业经历了快速增长期,这一时期主要有ASUS、MSI等厂商逐步崛起,并提供了各种不同类型 的主板产品。同时,计算机主板行业也在技术上取得了重大进展,支持快速差分总线(FSB)的主板、具有超频能力的主板以及内含USB接口、声卡、网卡等多种功能的主板都相继问世。 成熟期 2000~2023 - 2006年,英特尔推出了Core 2 Duo处理器,采用了Core微架构和65nm工艺,大幅提升了性能和 能效比,打破了AMD在桌面市场的领先地位。 - 2010年,华硕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支持USB 3.0和SATA 6Gb/s的主板——P7P55D-E Premium。 - 2013年,AMD发布了Piledriver微架构的FX-9590处理器,是世界上第一款主频达到5GHz的桌面 处理器。 - 2023年,AMD发布了Zen 4微架构的Ryzen 6000系列处理器2,采用了5nm工艺和AM5接口,支 持最多24个物理核心和48个逻辑核心,首次支持DDR5内存和PCIe 5.0接口。 2000年后,随着笔记本、一体机、平板电脑等多模态计算机设备的不断普及,计算机市场逐渐饱 和,计算机主板行业进入了成熟阶段。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主板的功能和性能得到了大幅提升,同 计算机主板产业链分析 计算机主板行业的产业链整体包括上游半导体业(IC设计、晶圆代工、封装测试等)、电子零组件业(被动元件、整流二极体等)及其他(发光二极体、印刷电路板、连接器等)生产企业,中游主板设计和制造企业,下 游计算机及其周边产品制造商和销售商。 半导体芯片是主板关键部件,约占总成本一半以上。考虑到高质量原材料和加工需求,供应商具备强议价能力。主板行业中游关乎整体发展,与上下游存在紧密依赖,因此厂商需深化与合作伙伴的沟通,确保供货和品质 稳定。当前,中国主板中游市场主导厂商为华硕、技嘉、微星等,这些企业在市场中占据稳定份额。下游厂商如技嘉、华硕、微星等覆盖应用领域如笔记本、台式机和服务器。运营上,主板厂商主要采用B2B模式,与电脑品 牌和电商平台合作。 上 产业链上游 生产制造端 原材料供应商 上游厂商 东莞市世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超威半导体产品(中国)有限公司 AMD Fine Arts Limited 查看全部 产业链上游说明 上游产业包括半导体业(IC设计、晶圆代工、封装测试等)、电子零组件业(被动元件、整流二极体 等)及其他(发光二极体、印刷电路板、连接器等)等。 从成本占比分析,半导体芯片是主板最核心的部件之一,包括处理器、内存、芯片组等,约占主板总成本超50%。电子元器件包括电容、电阻、二极管、三极管等,是主板上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约占 主板总成本的10%左右。PCB板是主板的基板,负责将所有芯片、元器件等固定在一起并传导信号, 产业链中游 品牌端 品牌商 中游厂商 华硕电脑(上海)有限公司 華碩電腦有限公司 技嘉科技有限公司 查看全部 产业链中游说明 计算机主板行业产业链中游是核心环节之一,它直接关系到上下游企业的发展,对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都有着重要的依赖程度。 首先,中游环节与上游芯片厂商、电子元器件厂商等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主要表现在研发、生产以 及供货方面。中游企业需要与上游企业紧密合作,共同研发出适应市场需求的主板产品,并及时订购高品质的芯片、电子元器件等原材料,保证产品的稳定供应。中游企业的生产成本占其总成本的比例,平均达到60%以上,所以,生产计算机主板的品牌商对上游企业的依赖程度很高。 其次,从市场竞争格局分析,目前,中国计算机主板市场的中游制造商包括华硕、技嘉、微星等企业,这些企业在市场上的份额相对稳定,并且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其中,华硕占比28.26%,微 星占比16.92%,技嘉占比16.66%,七彩虹占比15.36%。 下 产业链下游 渠道端及终端客户 渠道商 渠道端 产业链下游说明 计算机主板的下游主要指使用主板作为核心组件的企业和最终消费者。 从各应用领域占比来看,计算机主板行业产业链下游各应用领域主要包括笔记本电脑、台式机、服务器等。其中,笔记本电脑的市场占比最大,约为60%;台式机占比约为30%;服务器市场占比较小,约为10%。 在计算机主板的用户需求分析,游戏玩家是支付意愿较强的消费者。游戏爱好者对主板的消费意愿更 强,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以换取更优质的主板性能、散热和功能扩展功能以来满足大型游戏的流程性和可玩性。在计算机主板市场中,游戏主板的占比达到15.8%,平均价格在1,100元左右,远高于普 通主板的500元左右的平均价格。 中国计算机主板市场规模震荡波动,2017年至2022年,行业市场规模由1,534.8亿元增长至2,763.6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12.5%。预计2023年至2027年,中国计算机主板市场规模将由3,055.7亿元增长至4,534.1亿 元,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0.4%。 过去五年,中国计算机主板行业的市场规模整体处于稳步增长阶段,市场规模在2022年达到了2,763.6亿元。首先,从需求角度来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对于计算机的需求逐渐增加,作为计算机的 核心零部件,计算机主板的需求也不断上升。同时,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从2018年的28,228元人民币上升到了2022年的36,883元人民币,体现了人均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电脑主板等非生活必需品的购买能力 上升,导致计算机主板市场规模上升。从供给角度来看,中国计算机的出货量在过去五年上升速度明显。2017年,中国计算机的出货量为3亿台。到2022年,计算机出货量已上升至4.3亿台,年复合增长率达7%。供给端计 算机出货量的增加带动了计算机主板行业市场规模的增长。 预计到2027年,中国计算机主板将继续维持当前的增速增长,市场规模在2027年将达到4,534.1亿元。首先,随着技术与性能的提升,计算机主板的市场均价也在逐年升高,从2017年的500元左右上升至2022年的700 元。其中,高端的主板受DIY人士喜爱,需求强劲。在计算机出货量较为稳定的现状下,价格的上涨将会带动计算机主板市场规模的增长。其次,随着人工智能和云计算技术的深入演进,中国消费者对高性能计算机的渴求持 续上升,将拉动主板的技术迭代。回顾2015年,4G内存和128G硬盘仍是市场标配,但到2022年,8G内存的配 中国计算机主板市场规模 计算机主板行业规模 [7] 1:发改委 [8] 计算机主板政策梳理 政策名称 颁布主体 生效日期 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019-01-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 常务委员会 该法规定了电子商务市场的运营规则和电子商务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明确了电子商务交易、支付、物流、 政策内容 纠纷处理等方面的相关规定。强调了电子商务市场的公平竞争,规范电商交易行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 益。 在计算机主板行业中,该法对于电商渠道销售计算机主板的规范化程度有着重要的影响。企业需要遵守电 政策解读 子商务法规的相关条例,规范其在网络渠道上的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