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Contents 01引言 02绿色供应链CITI指数 03CITI指数十年评价(2014-2023) 3.12023年度CITI指数评价结果 3.2CITI指数十年评价回顾 04CITI指数十年观察(2014-2023) 4.1中国环境治理和信息公开有力推动绿色供应链建设 4.2绿色供应链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05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良好实践 5.1龙头企业借助环境信息公开推动大批供应商做出改善 5.2领先企业探索产业链上下游协同管理新模式 5.3PRTR与碳数据披露,见证供应链减污降碳进展 06挑战和展望 6.1挑战:绿色供应链建设的理想与现实仍有巨大差距 6.2展望:绿色供应链事关全球环境和气候安全 07附录 附录I中外企业披露在华供应链环境和碳管理工作附录II2023年度CITI指数评价完整得分 附录Ⅲ绿色选择倡议(2007年3月21日) 50多年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供应链大规模迁移和扩展,给全球很多地区带来经济发展和收入增长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转移,给供应链中心地区的生态环境带来破坏,甚至影响到当地社区的健康安全。 1 引言 2006年,为应对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推动信息公开和多元参与,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在北京成立,并于当年发布水污染地图,后续升级为蔚蓝地图网站。 2006 2007 2010 2013 2014 供应链的环境管理有其特殊性:全球采购,层层外包,品牌企业常常不再是主要的直接污染者;供应商数量大,且与品牌企业没有直接的法律关系;污染沿价值链向上游延伸,品牌企业固有的环境管理模式鞭长莫及,仅靠第三方验厂效率低下,且常常陷入猫鼠游戏困境。 2007年,针对数据收集中识别的供应链污染问题,IPE联合20家环保组织发起绿色选择倡议,倡议大型企业主动加强供应链的环境管理,对照环境不达标企业名单对供货商进行筛选;倡议消费者关注品牌企业的环境表现。 通过前期绿色选择倡议的实践,我们看到政府公开发布的监管记录,可以为各方直面供应链污染问题提供切入口。而跟进解决供应链环境问题,则需要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加强自身环境信息披露,并不断向供应链上游延伸,直至实现全价值链的有效管理。因此我们开发的绿色供应链评价指数,定名为企业信息公开指数(CorporateInformationTransparencyIndex,简称“CITI”)。 2010年,针对重金属污染造成的环境和健康风险,IPE联合多家环保组织伙伴开展IT产业供应链调研,首期与29家IT行业品牌企业沟通;2012年,为解决印染等环节对水环境的严重影响,IPE与合作伙伴又将供应链调研延伸到纺织业。 回首十年,我们看到中国环境信息公开所取得的历史性进展,为企业加强在华供应链环境管理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数据基础设施。2015年正式实施的新《环境保护法》史无前例地设立了“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专章,代表着环境信息公开形成社会共识;而蔚蓝地图收录的污染源环境监管记录数量,也从2014年CITI指数首次评价时的15万条,跃升至2023年9月的总计近300万条。 2013年,中国启动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之后又启动水污染和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同年,IPE与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合作研发绿色供应链CITI指数。 回首十年,我们见证环境信息公开一步步打破上下游市场主体间、市场主体与监管部门和公众之间的信息壁垒,助力各方合力构建环境和碳数据基础设施,开发基于数据的评价体系和数字化的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建设的绿色供应链体系,在采购中纳入环境和气候标准,形成正向的约束和激励机制,通过公平竞争和优胜劣汰,推动供应商企业提升环境和气候表现。 回首十年,我们见证供应链需开展环境管理的认知逐步成为主流:从2014年第一期评价时仅有37%的企业主动承诺绿色采购,到今天评价范围大幅扩展的条件下,高达 73%的企业通过供应商守则或年度报告,披露供应链环境与气候风险管控要求1;我们见证了龙头企业借助公开的监管信息,推动大批供应商企业做出改善:从首期参评企业推动500余家供应商作出回应,到今天累计推动2.5万余家供应商交流、整改或披露。 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通过了《关于建立APEC绿色供应链合作网络的倡议》,首次强调供应链发展的绿色化议题。同年,IPE首次发布绿色供应链CITI指数,并连续十年开展CITI指数评价。 1.注:2014至2023年CITI指数评价范围、评价要求与参评企业的数量变化请见本报告第二章表2-1。 01信息公开引导供应链绿色转变CITI指数十年回顾(2014-2023)02 回首十年,我们看到领先企业从推动环境合规,到逐步推进超越合规:从首期评价中供应商仅说明违规问题,到近年来供应商企业累计填报并公开披露上万份污染物排放与转移登记(PRTR)数据;从首期评价时仅涉及环境违规整改,到近年来核算和披露企业碳排放和产品的碳足迹,设定减排目标,披露减排进展;从前期被动回应,到主动关注自身环境表现:在绿色江南等伙伴机构的共同推动下,3.2万余家企业借助蔚蓝生态链工具追踪自身环境风险,供应链环境管理效率得到提升。 回首十年,我们看到绿色供应链建设,恰与中国持续加强环境治理的大潮相契合。在污染防治攻坚的过程中,中国主管部门积极推动绿色供应链建设,生态环境部门建立双绿联盟,工业和信息化部门主导形成中国绿色供应链联盟,推出“绿色供应链服务企业行”等项目,帮助企业构建和完善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引导多利益方形成良性互动,通过绿色采购引入正向的市场压力,推动供应链污染减排,助力中国的空气质量和地表水水质十年间取得显著改善。 回首十年,我们看到绿色供应链涵盖的议题不断拓展。在联合国提出可持续发展目标 (SDGs)、全球194个缔约方加入《巴黎协定》2、中国提出“双碳”目标的背景下,CITI指数的评价指标从首期的环境污染为主,逐步扩展到气候变化、减塑、生物多样性保护、绿色消费等议题。其中应对气候变化指标的权重大幅提升,并作为企业气候行动指数(CATI)进行独立评价。 回首十年,我们看到供应链环境治理取得积极进展,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的绿色供应链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仍有很多行业的供应链龙头企业,未能有效落实供应链环境管理;绿色供应链管理仍有待进一步向环境影响大、资源和能源密集的产业链上游延伸;很多公开做出环境和气候承诺的企业,尚未将其落实到环境和气候足迹最大的供应链环节;更有品牌企业在宣传达成碳中和产品的同时,在供应链碳披露问题上出现倒退。 展望下一个十年,一方面全球面临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环境污染的三重危机,一方面各主要经济体还要面对能源安全、粮食安全和供应链安全挑战,以及仍在加剧的地缘政治紧张。我们认为绿色供应链可以成为中国工业领域协同落实双碳战略、协同降碳减污的重要抓手。从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3提出构建绿色供应链,实现产品全周期的绿色环保,到《“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和多部委政策文件,均提出将打造绿色供应链作为构建绿色循环发展生产体系的重要一环。 而在国际层面,供应链尽职调查和环境信息披露,正在从企业自愿履行的社会责任变为必须履行的强制义务。欧盟《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指令(CSRD)》4要求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中的尽职调查内容应披露价值链污染物排放转移、范围3温室气体排放等内容;国 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2023年6月发布的《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第2号——气候相关披露》5要求报告主体披露其全价值链(范围1、2、3)温室气体排放情况。 我们看到,中国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工作正在不断加强。排污许可证制度的落实,有力推动了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规范化。《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和《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办法》有效推动了纳入碳排放权交易的企业披露年度碳排放信息。中国证监会2021年修订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6,也鼓励企业披露碳减排的措施与成效。在这些政策、法规的推动下,蔚蓝地图收录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信息大幅扩展,其中企业公开披露的碳数据数量已达11600条。 展望下一个十年,我们呼吁各方完善环境信息公开,加强企业信息披露,夯实环境、生态和气候数据基础设施;开展科学评价,推动龙头企业开展绿色采购,沿供应链不断向上游传导正向约束和激励;以数字创新驱动低碳转型,通过大数据、云计算、AI、IoT、区块链等技术,为企业端和产品端环境足迹的核算、披露和验证提供高效解决方案,赋能供应链企业科学设定目标和绩效评估,以环境和气候信息助力采购方、投资者和消费者做出绿色选择。 展望下一个十年,我们预期中国仍将在全球供应链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绿色供应链建设应得到更多关注和加强。与此同时,全球供应链新一轮的变迁正在发生,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南亚、南亚转移,而新能源产业相关的原材料开采,也正在向非洲和南美延展,对当地环境监管和基础设施带来严峻挑战。我们建议推动绿色供应链建设向更大区域乃至全球扩展,压实全球企业责任,将大型品牌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减排承诺真正落实到供应链核心地区;同时帮助新兴供应链地区提升环境管理能力,通过构建区域乃至全球的企业环境责任平台,提高供应链气候韧性,创造公平竞争环境,避免新一轮污染转移和生态破坏,打造环境和气候友好、生态可持续的全球供应链,合力保护唯一的地球家园。 CITI指数十年回顾(2014-2023)04 2.联合国.气候行动[EB/OL].[2023-10-09].https://www.un.org/zh/climatechange/paris-agreement. 3.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EB/OL].2021-02-22:[2023-10-09].https://www. gov.cn/zhengce/content/2021-02/22/content_5588274.htm?5xyFrom=site-NT. 4.THEEUROPEANPARLIAMENTANDTHECOUNCIL.CorporateSustainabilityReportingDirective[EB/ OL].2022:[2023-10-09].https://www.consilium.europa.eu/en/press/press-releases/2022/11/28/council-gives-fi-nal-green-light-to-corporate-sustainability-reporting-directive/. 5.ISSB.IFRSS2Climate-relatedDisclosures[S/OL].2023:[2023-10-09].https://www.ifrs.org/projects/completed-pro- jects/2023/climate-related-disclosures/. 6.中国证监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EB/OL].2021:[2023-10-09].http://www.sse.com.cn/lawandrules/regulations/csrcannoun/c/5533573.pdf.gov.cn/zhengce/con-tent/2021-02. 03信息公开引导供应链绿色转变 2 绿色供应链CITI指数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二十一世纪初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积极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成为“世界工厂”。然而,企业环境责任长期未能有效延伸至其产品制造过程。由于全球供应链的复杂性,可持续发展相关的评价和指标体系也很少涵盖供应链环境管理。 2014年,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基于多年开展绿色供应链工作的研究和实践,与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联合开发了全球首个基于企业在华供应链环境管理表现的量化评价体系——绿色供应链C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