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未知机构]:林毅夫:中国式老龄化6个方面的18个新见解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会议纪要/报告详情/

林毅夫:中国式老龄化6个方面的18个新见解

2023-11-16-未知机构程***
林毅夫:中国式老龄化6个方面的18个新见解

林毅夫:中国式老龄化6个方面的18个新见解 60s要点速读: 1、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依然有较大的经济增长潜力,预计2020-2035年均增长能够达到5.0%-6.0%,2036-2050年均增长能够达到 3.0%-4.0%,2025年中国人均收入水平可以跨过13205美元的门槛成为高收入国家,2035年达到22400美元、略高于2020年的一番, 2049年达到38900美元、达到美国的一半,经济体量超过美国的两倍。 2、中国式老龄化将形成全球最大的银发经济与银发市场。目前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世界的比重已高达到25%,银发经济和市场已占世界四分之一。现在生活在高收入国家的人口占全世界的比重约为16%,中国人口占全世界的比重约为18%,即将顺利跨过高收入国家门槛,全世界生活在高收入国家的人口将翻一番多;随着中国式现代化与老龄化的推进,中国的银发经济与市场即将超过发达国家。 正文: 中国式老龄化:为全球共享新经验与新机遇报告摘要 《中国式老龄化:为全球共享新经验与新机遇》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是应用新结构经济学提出中国式老龄化6个方面的18个新见解:一、中国之问与中国之治 1.中国拓展了人类预期寿命和老龄化可能性边界。从全世界不同发展阶段国家的预期寿命与老龄化可能性边界来看,中国均处于人类预期寿命可能性边界和老龄化可能性边界的最前沿。中国65岁及以上的老龄人口从1960年的0.26亿增加到2022年的1.94亿,占世界的比重对应从17%增加到25%。65岁及以上的老龄人口所占比例从7%翻番到14%所用的时间,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法国用了115年、最发达的美国用了69年、最早实现工业化的英国用了45年,而中国在21世纪的第一个四分之一时期内就实现。 2.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式老龄化齐头并进。中国将分“两步走”,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人口规模巨大的中国式现代化将与人口规模巨大的中国式老龄化齐头并进。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依然有较大的经济增长潜力,预计2020-2035年均增长能够达到5.0%-6.0%,2036-2050年均增长能够达到3.0%-4.0%,2025年中国人均收入水平可以跨过13205美元的门槛成为高收入国家,2035年达到22400美元、略高于2020年的一番,2049年达到38900美元、达到美国的一半,经济体量超过美国的两倍。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两个大局目标能够实现,世界就会有一个新的稳定的格局。从2020年到2035年,1960年到1975年出生的人口将陆续步入老龄阶段,目前这个队 列的人口合计达到3.5亿人;从2035年到2050年,1975年到1990年出生的3.4亿人口也将陆续进入老龄阶段。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式老龄化将史无前例! 3.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是老龄化首要任务。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而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则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式老龄化的首要任务。中央明确提出将老龄事业发展纳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加快建立健全相关政策体系和制度框架,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老传统美德,促进老年人养老服务、健康服务、社会保障、社会参与、权益保障等统筹发展,推动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道路。 二、中国式老龄化的成因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中国健康奇迹。“未富先老”的中国式老龄化反映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健康奇迹。我国目前规模巨大的老龄人口主要是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健康水平大幅提高,带来人口预期寿命革命的结果,健康奇迹则是符合当时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医疗卫生健康体系的伟大成就。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2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总数中出生于1950-1960年的60-69岁的低龄老人就达1.47亿人、占老龄人口的55.83%。 5.新中国的预期寿命革命与中国式老龄化。新中国成立之后人口死亡率迅速从1949年的20‰下降到1965年的9.55‰,一直低于出生率,也一直低于世界死亡率水平;1965年之后低于经合组织成员国,1966年之后低于美国,在整个20世纪后半叶均远低于印度。与死亡率急速下降相伴随的是中国预期寿命的大幅提升,从1949年刚解放时的35岁提高到1978年的66岁,已经接近经合组织成员国家1960年的水平,虽然1978年时中国的人均GDP尚不及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国家的三分之一。新中国创造了30年内预期寿命增加30岁的奇迹,堪称人类历史上的创举,曾被世界银行称之为“第一次健康革命”。 6.新时代健康中国战略与中国的长寿时代。按《“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目标,到2030年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 16万亿。随着新时代健康中国战略的推进,中国即将进入长寿时代,老龄化水平将比肩发达国家。三、中国式老龄化的影响 7.中国式老龄化是人类发展奇迹而非拖累。老龄化是现代化的伟大成就而非障碍。预期寿命是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HDI)的基本构成指标。“未富先老”是在低收入水平上预期寿命大幅提高的结果。一个社会如果预期寿命都达不到60岁,则不会出现所谓的老龄化现象。在前现代社会人类在出生时的预期寿命只有30岁左右,西方发达国家也仅仅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才普遍超过60岁。 8.中国式老龄化不会拖累中国的经济增长。我们分析了世界157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发现重度老龄化没有拖累增长。全球有53个国家和地区进入了重度老龄化阶段,即65岁以上人口高于14%,其中27个人均GDP已经达到美国的人均GDP一半或更多,另外26个人均GDP小于美国人均GDP的一半。比较进 入重度老龄化前十年和后十年的经济增长率,发现前一组国家除个别国家之外,在进入重度老龄化后的十年间,GDP增速仅略微下降,而后一组国家的反而是上升的居多。我们基于历次人口普查和1%人口抽样调查的微观数据和加总数据对过去二十年中国各省的分析也发现,人口规模缩减和人口老龄化也对经济增长没有显著的负面影响。 9.中国式老龄化引发经济结构系统性变革。事实上,预期到老龄化的到来,和中国一样各国会增加教育投资,老龄化反而提高了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不仅提高了按教育程度加权的有效劳动力数量,而且,增加了有利于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所需的较高的人力资本。在“七普”数据中,2020年全国15岁-59岁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已提高至9.91年,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高达2.18亿人,而60岁及以上的 2.64亿老龄人口中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仅仅1050万人、占老龄人口的比重不足4%。随着要素禀赋结构的变化,更依赖经验丰富劳动者的产业和人力资本密集型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将显著上升。老龄化并未使中国失去经济发展的人口红利,反而使得中国正迎来一种全新的、有利于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更高质量的人力资本红利,中国需要牢牢抓住机遇。 四、中国式老龄化的治理 10.适宜于中国国情的中国式老龄化社会治理。老龄人口规模巨大的中国式老龄化是一场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既有各国老龄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道路,统筹与协同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与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老龄化社会治理现代化,必须立足反映中国新时代基本国情的要素禀赋结构、老龄人口禀赋结构、产业结构与社会文化禀赋结构。学术界要加快构建真正能够指导认识好和改造好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式老龄化现实问题的自主知识体系。 11.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应立足老龄人口禀赋。老龄人口禀赋结构是由老龄人口生命历程所经历的过往经济社会文化变迁所塑造的老龄人口家庭结构、性别结构、教育结构、就业结构、健康结构、城乡结构与区域结构等结构特征决定,是客观的约束条件。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有情社区与有爱家庭更好地结合,充分发挥老龄人口禀赋结构的比较优势,构建和改革与之相适宜的老龄就业体系、养老保障体系、养老服务体系、健康支撑体系、适老产业体系,完善基本养老服务,壮大银发经济,是实现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12.重塑适宜的养老体系再创中国的养老奇迹。目前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主要在于养老体系的结构性矛盾:养老资金过度集中在少部分享受高额养老保险的人群,养老服务过度集中在仅服务少数群体的养老机构,农村养老尤为失衡。应加快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推进基本养老服务均等化。可以借鉴新中国创造健康奇迹的基层医疗卫生体系的“三大法宝”:一是县有医院、防疫站和妇幼保健院,乡有卫生所,村有卫生室,负责从县到村的卫生防疫与医疗;二是生产队、公社推行合作医疗,农民看病可以报销。三是在农村还有赤脚医生,能够处理一般小病,构建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体系、合作养老制度及养老护理员应该成为宜于中国基层养老体系的“新三大法宝”。尤其需要加快形成以区县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为统筹,以街道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为主体,以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和村级邻里互助点、农村幸福院为延伸的合作养老制度以及养老护 理员的“新三大法宝”,引导养老服务资源流向居家养老,形成与常住人口挂钩,城乡全覆盖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 五、可资世界借鉴的经验 13.阿拉木图宣言与新中国初级卫生保健经验。新中国靠县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合作医疗制度及赤脚医生“三大法宝”就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健康成就。符合发展中国家实际条件的新中国初级卫生保健经验因此还写入了1978年的《阿拉木图宣言》,并对提升发展中国家预期寿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事实上加快了发展中国家老龄化进程。此后,除了中国之外的非经合组织成员国家65岁及以上的老龄人口总数历史性地超过了经合组织成员。而在此之前,1960年世界人口的预期寿命只有52.58岁,相比于1960年,1978年中国的预期寿命增加了29.94岁,而绝大多数低收入国家与中低等收入国家增加的预期寿命均不及中国的一半,不少国家的预期寿命甚至还是出现了倒退。 14.发展中国家应对“未富先老”的中国经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比重与老龄人口比重存在倒置,2022年经合组织成员以占世界45.2%的经济仅负担世界31.8%的老龄人口,而非经合组织成员以占世界54.8%的经济负担了世界68.2%的老龄人口。发展中国家不能照搬发达国家资本密集型的养老模式,而必须采取适合于“未富先老”养老模式,中国经验更适合发展中国家积极应对老龄化。最关键的经验是保持持续的经济增长和建立适宜于国情的养老体系。 15.在老龄化进程中保持经济增长的中国经验。按照国际上65岁及以上的老龄人口占比超过7%的标准,中国在2001年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然而此后“未富先老”的中国却被各界渲染得越来越悲观。但事实上,中国2001-2022年基于不变价本币的GDP年均增长率达到8.43%,2022年末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超过10.53亿人,在全球养老金指数排名中超过日韩等东亚发达国家。新结构经济学就是对中国经验的总结,认为一个经济体自身的禀赋结构决定了其最适宜的生产结构和上层建筑及基础设施结构,包括养老体系;通过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有效结合,发挥禀赋结构的比较优势,充分利用后发优势,能够实现最大的经济增长潜力;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适当超前发展教育,人力资本结构升级与产业结构升级相互促进;从而可持续地在老龄化进程中同时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与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 六、可供世界分享的机遇 16.中国共同富裕进程中规模巨大的银发经济。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国式老龄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老龄化;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中国式老龄化是全体老年人共同富裕的老龄化;中国式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