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经济与社会》白皮书 展望和6G发展概念 中国移动研究院 Introduction 自20世纪80年代初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诞生以来移动通信技术不断升级、一路演进 向连接万物的5G发展深刻改变了人类社会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近十年来,移动通信技术推动了世界数字经济的快速增长,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随着5G的发展,中国有望在全球率先实现数字化社会转型。5G和数字技术正在推动数字经济进入新时代,但5G仍不能完全满足数字化进程中的巨大需求。如今,业界已经开始了下一代通信网络(6G)的研究。6G将全面升级网络,推动信息化发展进入新阶段。一般认为6G将在2030年左右上市。2030时期将与全球第六经济周期的爬坡阶段实现历史性交汇,6G或将成为领先的创新技术之一。以6G的商业化为契机,基础技术创新将催生众多新兴支柱产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本白皮书将从经济和社会角度对6G进行研究。首先,它将探索2030年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包括技术创新,经济发展,人口发展,产业转型,城市化趋势和可持续发展。然后,从多个维度提出6G发展的经济和社会需求。最后,它将为6G提出五个新概念:“全空间互连”,“超智能信息网络”,“智能社会”,“绿色可持续发展”和“从通用服务到通用智能”。 6G的全球发展还处于早期研究阶段尚未达成共识本白皮书旨在鼓励讨论 2030经济社会发展与6G相结合的思考为6G科技创新提供参考。 本白皮书版权归中国移动所有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授权不得复制、复制本建议书的任何部分或全部内容。 Contents 1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20305 11数字技术创新是未来经济的核心驱动力Development5 12数字经济创造新的全球竞争力Landscape7 13人口增长放缓和老龄化加剧趋势11 14全球工业调整模式14 15城市化进程不断Accelerating16 16绿色低碳是全球共同目标Development17 26G的经济和社会需求发展18 21对数字经济的需求Development18 22对数字鸿沟的需求消除20 23工业升级的需求结构21 24社会治理需求效率23 25可持续发展的需求Development24 36G开发概念25 31所有空间互连26 32超智能信息网络26 33智能Society27 34绿色可持续性29 35从普遍服务到普遍情报:6G30 4Conclusion31 列表缩写33 参考文献34 12030年以上经济社会发展趋势 11数字技术创新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20世纪80年代初,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诞生于美国芝加哥。此后,移动通信技术不断更新,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信息服务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目前,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G)已经大规模商用,全球对下一代网络通信(6G)的探索和研究已经开始。根据通信技术的迭代规律,每一代通信技术的开发周期都在十年左右,一般认为6G将在2030年左右实现商用。 根据经典的长经济周期理论,如Kodratieff周期、熊彼特周期、弗里曼长波、佩雷斯技术涌动周期等,世界正处于第五个长经济周期的末期(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6G时代即将在2030年左右开启,恰逢第六周期长经济周期上升阶段的历史交集。通用技术 (GPT)理论认为,像通信技术这样的重大技术变革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的推动作用,成为长经济周期波动的根源。影响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长经济周期所反映的因素有别于短周期基钦周期(可变资本投资)、朱格拉尔周期(固定资本投资)、库兹涅茨周期(基础设施投资)。它着眼于基于技术创新的45至60年的长期经济和社会上升,稳定和下降的整个过程。 数学、物理学、生物学等基础学科的创新,将与6G网络通信、量子计算、新材料、智能体的发展保持一致,有望成为下一个长经济周期的主导创新技术,产生众多新兴支柱产业。6G时代与下一个经济长周期的交汇是长期经济社会发展中科技创新、传播、应用的集中爆发。在基础创新领域的持续深耕和积累,将成为未来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杠杆 ,全球各经济体将共享时代机遇。 回顾过去发达经济体长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掌握核心技术创新的国家通常成为世界体系的中心国家。例如,在第四个长经济周期中,美国依靠汽车工业中绝对先进的机床制造技术,提高了生产效率,并超过英国成为世界体系的中心。而在第五个长经济周期中美国正在继续引领信息技术革命巩固其作为经济发展中心的地位。 表1长期经济周期的发展 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横向力量如何改变能源, 《经济与世界》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杰里米里夫金系统论述了数字基础设施创新赋能经济重塑的新经济发展模式特别强调了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设施支撑的必要性和意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覆盖广泛的6G网络相得益彰,将共建新基础设施通用技术平台,开启技术创新、人力资本革命、产业转型、基础设施重构的新时代。 12数字经济创造新的全球竞争格局 1212030世界格局将走向多极化 随着新兴经济体的不断发展世界格局正在从美国作为超级大国的单极转向多极。 1随着亚洲经济的崛起,中国有望成为最大的经济体。 预计2030年全球经济增速整体放缓,亚洲将成为新的全球经济中心。预计2021年至2030年全球经济平均增长率约为34亚洲平均增长率为45比欧美高2个百分点左右。亚洲经济的高增长率将使其成为全球经济最活跃的地区。随着亚洲经济实力的增强更多的资金将用于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本投资等方面以促进经济长期增长赶超欧美。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长期增长”课题组在《新乘数战略》一书中所做的预测预计2021年至2030年中国GDP平均增速在5左右1虽然增速将呈现下降趋势但中国经济总体趋势仍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平均增长率 图120212030年全球实际GDP增长率预测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IHSGlobalInsight、牛津经济学、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提出的新倍增战略 中国有望在2030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根据世界银行、IHSGlobalIsight、牛津经济等机构的预测到2030年中国经济有望达到247万亿美元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中国强大的经济实力将对气候变化、国际安全、全球经济治理等国际问题产生更大影响重塑世界格局。 排名上升排名下降排名不变 图2按实际GDP划分的世界十大经济体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IHS全球洞察、牛津经济预测 2新兴国家人均GDP增速较快,中国将动进入高收入国家。 到2030年以上,新兴国家的人均GDP预计将大幅增长。中国和越南预计将实现5的年均增长率,从而实现人均收入的大幅增长。新的中产阶级将在未来推动全球消费增长 。根据世界数据实验室的数据,到2030年,将有53亿人被归类为中等收入国家,高于目 前的32亿。这些人很大一部分将来自新兴经济体,特别是中国和印度。到2030年,超过 10亿亚洲人将加入全球中产阶级,来自亚洲国家的中产阶级人数将占全球总数的一半以上 。预计到2032年,他们的实际消费将从全球中产阶级消费支出的41增加到50。 图320202030年人均GDP增长数据来源: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IHS全球洞察、牛津经济预测 中国政府为中国制定了高质量的战略目标 2030经济发展。《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到2035年的远景目标》提出,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将显著扩大。根据世界银行设定的高收入国家门槛,预计2035年高收入国家门槛的名义价值将在18200美元左右。根据新乘数 战略预测,到2035年,中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将达到89亿人,人均实际GDP水平将比 2020年翻一番,大幅超过高收入国家门槛值,全面向高收入国家迈进。 122数字经济是经济增长的新推动力 1全球数字经济的扩张对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 数字经济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也是全球生产要素重新排序、全球经济结构重塑、全球竞争转型的关键力量。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之后的一种新型经济,其内涵随着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而不断变化。主要包括技术创新和数据因素创造的新产业 、新业态、新模式以及传统产业与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深度融合带来的经济增长。数字经济的扩张是弥补经济增速放缓、引领经济复苏的关键力量。全球数字经济不断扩大,对全球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预计到2030年,全球数字经济占GDP的比重将从2020年的437提高到70左右。 2数字经济将为中国经济增长释放新动能。 数字经济将推动质量、效率、动力的变革性变革,助力中国在2030年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新机遇的战略选择。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392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86,增速超过GDP增速的 3倍,对我国保持经济稳定增长起到关键作用。预计到203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将达到 80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速74高于GDP增速2个百分点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13人口增长放缓和老龄化趋势加深 131人口增长放缓 1全球人口增长率正在放缓 未来,世界人口将继续增加,但人口增长速度将逐渐放缓。从总人口来看,全球人口将从2021年的787亿增加到2035年的889亿,2050年的974亿。在人口增长率方面全 球人口增长率将从过去30年的近15的增长率逐步下降到每年1以下。从2020年到 2035年,从2035年到2050年,全球人口增长率将分别下降到每年088和063左右。 图419502100年全球人口变化趋势(单位:十亿人)数据来源:联合国人口司 2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正在接近高峰,而发展中国家将继续增长。 从整个世界来看,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将是全球人口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未来30年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将以年均09的速度增长而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率仅为002。目前人口负增长的国家主要是发达国家包括德国、意大利、波兰、西班牙等国家。这些国家的人口负增长将导致劳动力减少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图520212050年人口增长率(按发展水平)数据来源:联合国人口司 3中国人口增长势头减弱 到2030年,中国人口规模将达到顶峰。根据联合国人口司的预测中国人口将在2030年左右达到146亿左右的峰值之后将继续下降。由于人口发展朝着避免婚姻、老龄化、少子化的趋势发展中国的人口增长势头正在减弱。预计2020年至2035年间平均增速在01左右保持低速增长转负增长的态势。 图620202035年中国人口总量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联合国人口司 132老龄化趋势不断加深 1全球老龄化趋势 到2030全球老龄化程度将继续加深劳动力供给占比将继续下降影响经济的长期发展全球老龄化人口占比65将从2020年的93上升到2035年的130和2050年的158总抚养比也将 逐步从2020年的533提高到2035年的557和2050年的591。 图719502100年全球年龄结构变化(单位:十亿人)数据来源:联合国人口司 2中国老龄化趋势 2030年后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将加深,儿童比例下降,劳动力年龄呈老龄化趋势 结构。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加快,到2030年将达到17左右,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数不断增加。014岁儿童的比例将下降,到2030年达到16左右。从2020年到 2030年,老年人抚养比将从17提高到25,年均增长4。2020年至2030年,劳动年龄人口将迅速减少,劳动年龄人口将趋于老龄化。到2030年,4565岁的老年劳动力比例将达到35左右。 图820202030年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趋势(单位:百万)数据来源:联合国人口司 14全球工业格局的调整 141制造业回归发达国家 新技术革命引发的智能化生产打破了飞雁模式,制造业回归发达工业国家的趋势明显 。20世纪30年代,日本学者赤松提出了飞雁模型,认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正从工业化国家向工业化程度较低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