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西南证券]:产投融合美美与共,内外循环达济天下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公司研究/报告详情/

产投融合美美与共,内外循环达济天下

2023-11-14胡光怿、龚梦泓西南证券一***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产投融合美美与共,内外循环达济天下

投资要点 推荐逻辑:1)]2023年10月份中国大宗商品指数为102.8%,当前国内经济仍处于恢复进程,未来行业景气度有望持续复苏。2)公司为国机集团控股,国企运营稳定,发展路径清晰。3)截至今年第三季度公司船舶制造在手订单超57艘,高价造船订单明年持续放量将对公司形成业绩支撑。 “供应链+产业链”联合舰队,打造“千亿集团”。公司是国内领先的供应链运营商和产业链服务商,位列2023年财富中国上市公司500强第97位。公司不断优化供应链运营板块的产品结构和商业模式,同时重点推进科技研发、实业建设、供应商管理、数字化赋能,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8.95亿元,同比增加13.78%。第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3.83亿元,同比增长14.80%。 大宗商品供应链静待复苏,大消费大制造方兴未艾。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判断,我国大宗商品市场底部支撑较为强烈,未来行业景气度有望出现反弹。 今年9月中国棉纺织景气指数为50.1%,纺织产业复苏在望。截至9月底,全国手持船舶订单量同比增长30.6%,船舶制造迎来新机会。前三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1.72亿千瓦,同比增长93%,光伏发展前景广阔。 深耕国内国外双循环,做精做专未来可期。公司积极打造数字化驱动的国际化产业链和供应链,现已成为国内国际相互促进的双循环标杆企业,主营业务包括产业链、供应链两大类。公司融汇全球资源,打造“苏美达达天下”平台,助力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公司是国内纺织服装龙头,海内外拥有12家全资及控股实业工厂和近600人的服装研发设计人才,是中国校服行业领军者;公司先进制造板块主要涵盖动力工具与船舶制造与航运等业务,2018年收购新大洋船厂进军造船星辰大海;公司积极参与大环保,助力国家迈向更高质量发展。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秉持多元化发展理念,大力推动产融结合发展,创新实施“产业+投资”双轮驱动。同时通过投资发展补齐现有产业链关键环节,培育战略性新兴板块。我们选取大宗商品贸易供应链行业中两家A股上市企业,两家公司2024年平均PE为11倍,考虑未来公司产业链业务不断深化和拓展有望享受更高收益,综合公司2024年10倍PE,对应市值127亿元,对应目标价9.70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商品价格风险,宏观经济衰退风险,贸易保护主义和地缘政治风险,汇率风险等。 指标/年度 1“供应链+产业链”联合舰队,打造“千亿集团” 苏美达是国内领先的供应链运营商和产业链服务商。1978年,苏美达的前身中国机械设备出口公司江苏省分公司成立,1989年创立SUMEC品牌,随后公司完成了集团化改组,发展的步伐迅速加快变快。2006年更名为江苏苏美达集团公司,2012年完成公司制改造,更名为江苏苏美达集团有限公司。2016年在上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600710)。经过40多年的蓬勃发展,公司已发展成为一家在产业链拓展与供应链运营领域颇具市场规模和品牌影响力的国际化、多元化企业集团,位列2023年财富中国上市公司500强第97位。 图1:公司发展历程 国机集团为实控人,为公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国机集团,国机集团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目前拥有29家直接管理的二级企业,12万余从业人员,13家上市公司,是世界500强企业,连续多年位居中国机械工业百强首位。如此强大的实控人背景为公司提供了强大的信用背书,实控人的全面赋能与投入支持使得公司可以借助更强大的资源背景与平台,发挥行业领军效应,为投资者创造更大价值。 图2:公司股权结构(截至2023年Q3) 公司主营业务结构:根据公司发展战略,公司聚焦供应链运营、大消费及先进制造、生态环保与清洁能源等三大业务板块,重点培育孵化医疗健康、数字化产业两大新业务领域,致力于打造一支分则能战、合则能胜的联合舰队,持续推动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目前供应链运营是公司第一大业务,营收贡献接近80%,大消费及先进制造则为第二大业务,合计营收贡献超过10%。而毛利方面,供应链运营贡献主要毛利。 图3:公司2023年H1主营业务结构情况 图4:公司2023年H1主营业务贡献毛利情况 公司业绩状况:公司经营状况整体稳健,供应链运营方面公司积极应对国内大宗商品需求波动影响,产业链板块加速融入“双循环”发展格局,价值不断凸显。受到大宗商品景气度下行和经济复苏不及预期等影响,2023年前三季度营收约960.61亿元,同比减少16.44%,但公司不断优化供应链运营板块的产品结构和商业模式,同时重点推进科技研发、实业建设、供应商管理、数字化赋能,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8.95亿元,同比增加13.78%。 图5:公司营业收入及增速 图6:公司净利润及增速 2大宗商品供应链静待复苏,大消费大制造方兴未艾 2.1大宗商品市场底部支撑较为强烈,行业景气度恢复带动需求 大宗商品是指可进入流通领域,但非零售环节,具有商品属性并用于工农业生产与消费使用的大批量买卖的物质商品。在金融投资市场,大宗商品指同质化、可交易、被广泛作为工业基础原材料的商品,主要包括3个类别,即能源商品、基础原材料和农副产品。 今年上半年百川盈孚对主要行业涉及351个商品的产能及供需情况进行了统计和梳理。 当前整体供大于求的商品占比达到81%,近期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调查、发布的2023年10月份中国大宗商品指数(CBMI)为102.8%,较上月回落0.8个百分点,指数在连续两个月上升后出现回落。各分项指数中,供应指数、库存指数双双上升,供应指数连续三个月上升,且本月升幅加大,销售指数则自一年来的高位回落,显示当前国内经济仍处于恢复进程,在存量需求释放后新增需求不足,市场需求并未如预期般继续恢复。 图7: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国产能供需格局占比 图8:2023年10月份中国大宗商品指数(CBMI)为102.8% 当前,全球市场复杂动荡,各类风险交织叠加,但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判断,我国大宗商品市场底部支撑较为强烈,未来行业景气度有望出现反弹。同时,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大宗商品供应链行业的集中度较低,行业龙头盈利能力未来仍有较大的成长空间。 图9:中国大宗供应链CR4市场占有率 图10:海外大宗商品龙头企业利润率高于国内企业 2.2纺织产业链有望逐渐复苏,船舶制造迎来新机会 纺织业是我国传统支柱产业、重要民生产业和创造国际化新优势的产业,自2012年后东南亚成本优势及关税优势显现,中低端产业链不断向低人力成本的国家和地区迁徙,但国内中高端品牌服装的产业链配套成熟,仍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今年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我国纺织行业产销形势较上年总体更显严峻,但在内需市场稳步恢复、国家一系列政策有力支撑下,纺织企业发展预期及信心稳步改善,根据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数据,9月中国棉纺织景气指数为50.1%,分项指数看,企业信心指数高于临界点。 图11:中国棉纺织景气指数 图12:中国纺织行业企业信心指数 今年以来纺织行业生产规模有所下降,但产能利用率逐季回升,前三季度纺织业、化纤业产能利用率高于同期全国工业74.8%的水平。根据海关总署11月7日发布的最新数据,2023年1-10月,纺织服装累计出口同比下降9.2%,出口同比降幅扩大背后主要由同期的高基数、前期积压订单效应结束、海外需求仍在放缓、全球供应链格局调整加速等因素影响。 综合来看,虽然当前宏观总需求不足、微观主体信心欠缺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但我国纺织产业链仍具诸多积极因素,就出口而言,一是美欧市场库存消化基本结束,二是国内主要贸易和生产商也在注重多元化发展,同时加速海外布局,提升国际竞争力。未来我国纺织产业链在短暂的困难过后,有望实现行业绿色生态和可持续发展。 图13:纺织业和化纤业产能利用率高于全国工业水平(单季度)图14:我国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亿美元) 造船工业可谓中国最古老的行业之一,但上世纪70年代的中国造船水平却远远落后于世界,三十年中仅出口船舶16万吨,而且其中大多数是“无偿援助、性能落后的小马力拖轮、渔轮和驳船”。1978年5月,日本三菱重工高级顾问古贺繁一到中国造船厂考察后曾评价,“中国的造船水平至少落后世界25年”。但到2010年,中国造船三大指标先后超越日本、韩国,成为世界造船第一大国,中国造船业的道路开始行稳致远。 图15:全球造船完工量(万载重吨) 图16:中日韩造船完工量(万载重吨) 造船是典型的周期型行业,景气度主要受宏观经济、全球贸易、大宗商品价格、旧船更新等因素影响,周期的盛衰更替往往长达20年之久。上一轮造船行业的高景气期发生在2001-2008年,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并逐渐成为世界工厂,全球贸易量快速增长,各国经济也出现持续繁荣景象,国际大宗商品的大幅上涨刺激航运和船舶需求不断增长。 2008年之后,以美国次贷危机和中国经济转型为标志,全球经济和贸易量增速出现逐渐下行趋势,船舶需求也随之进入了10多年的低迷期,船舶行业的下行周期直到2021年后逐渐迎来逆转。今年我国船舶工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国际市场份额保持全球领先,转型升级成效明显。2023年1-9月,全国新承接船舶订单量573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76.7%,其中海船为2161万修正总吨。截至9月底,手持船舶订单量1339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0.6%,其中海船为5797万修正总吨,出口船舶占总量的93.3%。 图17:全国新承接船舶订单量(万载重吨) 图18:全国手持船舶订单量(万载重吨) 2003-2008年航运运费市场的大牛市促进了造船市场空前的繁荣,但是雷曼兄弟破产,金融危机放大了产能过剩的危机,克拉克森统计2008年-2020年期间,全球共有40%的造船产能退出市场。而当前大型船厂交船期已排至2026年,部分排至2027/2028年。 未来几年增加产能中,中国作为全球最大造船国,其产能的增加最为显著。据克拉克森统计,截至到今年8月底,中国共计有120万修正总吨的产能重启和90万修正总吨的产能扩张,净增加产能占2021年产能的13%。韩国船厂产能的增加主要为之前关停船厂的重启,而船厂产能的减少依然主要来自日本船厂,日本船厂持续提升产业集中度以改善船厂利润 。 据中国船舶经研中心,今年1-10月,全球承接新船订单1324艘、8637. 1万载重吨、3368.8万修正总吨、946.3亿美元。全球完工交付新船1307艘、7320. 3万载重吨、2774.1万修正总吨,以修正总吨计同比增长6.1%;截至今年10月底,全球手持订单量为4715艘、25935. 5万载重吨、12296. 7万修正总吨,以修正总吨计同比增长5.0%,较年初增长4.4%。 图19:全球船舶在手订单明显增长但交付量整体平稳(艘) 由于船舶的建造周期约为2年,而自2021年初以来船价持续上涨,这意味着从2023年开始,高价船舶将陆续交付。钢材是造船的主要成本之一,目前造船板价格有所回落,随着时间的推移,成本进一步降低的趋势有望更加明显。产能释放的滞后性叠加成本的下降将为船厂带来更多利润,中国造船在全球的市场份额将呈现持续提升的态势。 图20:中国新造船价格指数(CNPI) 图21:造船板价格(元/吨) 2.3能源转型大势不可变,光伏新增装机同比大增 近年来,在全球低碳目标和俄乌冲突引发能源危机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纷纷加速能源转型进程。而中国向来大力推动能源绿色发展,积极壮大清洁能源产业,推动能源清洁高效利用,不断释放创新发展动能,积极推动能源转型,中国清洁能源整体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生产开发规模不断扩大。 据国家能源局数据,前三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1.72亿千瓦,同比增长93%,占新增装机的76%。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不断实现新突破,截至9月底,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约13.84亿千瓦,同比增长20%,约占我国总装机的49.6%,已超过火电装机。 图22:全国新增装机(万千瓦) 图23:全国火电新

你可能感兴趣

hot

和水共济,达善天下

信息技术
华安证券2021-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