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金融运行报告(2023) 中国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1 货币政策分析小组 [内容摘要] 2022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等多重压力挑战,吉林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效应对超预期因素冲击,全力推动经济回稳向好发展。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万亿元,同比下降1.9%,降幅较一季度收窄6.0个百分点。全省金融业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根本要求,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为稳住吉林经济社会发展大盘营造了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全年实现社会融资规模增量2537亿元,表内融资占比68.4%,同比提高7.9个百分点。 经济运行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经济呈现持续恢复的好势头。地区生产总值累计降幅从一季度的 7.9%收窄至全年的1.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6.4%,但降幅较上半年收窄5.1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2.4%,但降幅较上半年收窄11.9个百分点。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08亿元,同比下降9.7%,但降幅较上半年收窄2.0个百分点。外贸进出口金额同比增长3.6%,其中,出口金额 同比增长42.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1.6个百分点。二是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全力打造万亿级汽车 产业,汽车产业完成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41.1%。石化产业加快转型,石化行业实现产值同比增长17.4%。医药健康产业88项重大产业化项目加快推动落地,实现投资192亿元。新能源和清洁能源产业加快发 展,全省新能源(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突破1500万千瓦大关。粮食总产量达到816亿斤,同比 增加8亿斤。“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实施产业化项目209个,全省肉牛饲养总量发展到653万头,同比增长12.4%,全产业链产值达到2000亿元。三是创新型省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长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吉林长春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成功获批并启动建设。吉林省、长春市两个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成运行。新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1804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5家、 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09家。四是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全省空气质量继续保持在全国第一方阵,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3.4%。国考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81.8%,同比上升4.3个百分点。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占比达78.0%,同比提高13.6个百分点。 金融运行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提质增效。金融机构扩投入、优结构、降成本,支持实体经济效果明显。2022年末,全省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6万亿元,同比增长7.0%。涉农贷款增速同比提高5.0个百分点,普惠小微企业贷款、绿色贷款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分别高于各项贷款 平均增速8.1个、14.0个和46.4个百分点。支农、支小再贷款发放额创历史新高,运用结构性货币政 策工具发放贷款204亿元。贷款利率实现稳中有降,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同比下降40个基点。二是 1自2023年8月18日起,中国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改名为中国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本报告主要反映2022年的经济金融情况,正文中涉及的相关机构表述仍沿用2022年名称。 银行、证券、保险业稳健发展。银行业资产负债规模稳步增长,信贷资产规模持续扩大,地方法人银行资本补充渠道进一步丰富,银行业盈利能力有效提升。证券市场交易投资活跃,融资功能较好发挥。保险业保额持续增长,农业保险保障作用进一步增强。三是金融业运行总体稳健。金融机构积极克服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加大清收处置不良资产力度,不良贷款率与上年基本持平,信贷资产质量保持稳定。积极推进金融风险处置化解,加强金融风险监测,坚持“一行一策”制定高风险机构化险方案。四是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完善。征信系统覆盖范围持续扩展,征信查询服务便捷性不断提升,地方征信平台助企融资作用日益显著,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有序推进。金融消费者权益得到有效维护,消费者投诉规定时限办结率100%。 2023年,吉林省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抢抓推进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的历史机遇,全面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2,加快塑造发展新优势,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助推吉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吉林省金融业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稳健货币政策精准有力的工作要求,保持贷款合理增长,优化信贷结构,着力增强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效能。深化金融改革创新,开展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点,推进地方中小法人金融机构改革化险,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2“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一主”是充分发挥长春辐射主导作用,“六双”为“双廊”“双带”“双线”“双通道”“双基地”“双协同”。 目录 一、金融运行情况5 (一)银行机构稳健运行,信贷规模稳定增长5 (二)证券市场稳步发展,交易额快速增长7 (三)保险机构资产规模扩大,保障作用持续发挥7 (四)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少增,金融市场运行平稳8 (五)金融生态环境不断完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深入开展9 二、经济运行情况9 (一)政策效果持续显现,经济社会稳定发展10 (二)创新发展步履坚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11 (三)物价水平总体平稳,劳动力成本有所下降12 (四)财政收入降幅明显,民生支持力度加大13 (五)房地产低位有所走稳,特色产业发展延续较好态势13 三、预测与展望14 附录:16 (一)2022年吉林省经济金融大事记16 (二)2022年吉林省主要经济金融指标17 专栏 专栏1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四位一体”全力支持文旅产业恢复发展6 专栏2吉林省银行机构“四个强化”着力深耕农户金融服务12 表 表12022年银行业金融机构情况5 表22022年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各利率区间占比6 表32022年证券业基本情况7 表42022年保险业基本情况8 表52022年金融机构票据业务量统计9 表62022年金融机构票据贴现、转贴现利率9 图 图1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增长变化5 图2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长变化5 图3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增速变化6 图4社会融资规模分布结构8 图5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9 图6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率10 图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率10 图8外贸进出口变动情况10 图9外商直接投资额及其增长率11 图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际增长率11 图1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变动趋势13 图12财政收支状况13 图13商品房施工和销售变动趋势13 图14主要城市新建住宅销售价格变动趋势14 一、金融运行情况 2022年,吉林省金融机构深入贯彻落实稳健货币政策,认真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统筹发展金融服务工作,资产规模持续扩大,融资结构进一步优化,证券交易活跃,保险保障作用有效发挥,金融生态环境不断完善,金融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一)银行机构稳健运行,信贷规模稳定增长 1.资产规模持续扩大。2022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有所增长,同比增速分别为9.0%和3.8%;资产规模持续扩大,资产总额达到4.2万亿元,同比增长8.8%。营业网点和法人机构数量分别为5264个和129个,从业人数 96486人。 表12022年银行业金融机构情况 注:营业网点不包括国家开发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总部数据;大型商业银行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小型农村金融机构包括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包括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其他”包含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货币经纪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 数据来源:吉林银保监局。 2.存款增速稳步提升。受疫情影响,居民家庭担心未来收入下降,储蓄意愿增强,存款增速同比上升。2022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3万亿元,同比增长10.6%,增速同比提 高2.0个百分点,全年新增存款3137亿元,同比 多增787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同比增长 14.7%,高于各项存款平均增速4.1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同比增长1.6%,低于各项存款平均增速9.0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 图1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增长变化 3.贷款结构不断优化。2022年末,全省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6万亿元,同比增长7.0%,较年初新增1726亿元。贷款总量实现稳定增长的同时,对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全省涉农贷款、普惠小微企业贷款、绿色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速分别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2.2个、8.1个、14.0个和46.4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 图2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长变化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 图3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增速变化 4.存贷款利率稳中有降。积极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作用,推动省内地方法人银行机构合理确定存款挂牌利率水平,降低负债成本,为进一步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创造有利条件。全省共有21家银行业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通过合格审慎评估,成为全国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成员。2022年,全省定期存款加权平均利率为2.43%,同比下降6个基点。全省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02%,同比下降40个基点。其中,小微企业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同比分别下降39个和41个基点。 5.信贷资产质量总体稳定。金融机构积极应对疫情对信贷资产质量的冲击,制定化险方案,开展不良资产清收攻坚战。2022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质量总体上变化不大,不良贷款率与上年基本持平。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流动性保持稳健,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和村镇银行年末流动性比率分别为68.7%、 69.8%、92.2%和130.1%,同比均有所提高。 6.跨境人民币业务稳步发展。2022年,吉林省银行机构共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422亿元,占同期本外币收支总额的25.0%,占比同比提高 1.2个百分点。其中,经常项目跨境人民币收付额391亿元,直接投资跨境人民币收付额18亿元。积极拓展人民币在周边国家的使用,全年对俄和对韩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同比分别增长672.0%和32.3%。 表22022年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各利率区间占比 单位:%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 专栏1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四位一体”全力支持文旅产业恢复发展 为深入贯彻落实人民银行总行关于做好文化和旅游行业金融支持工作的要求,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靠前发力、精心谋划、综合施策,以“用心、用智、用功、用力”等一体化措施着力促进金融要素向文旅产业聚集,推动全省文旅产业链整体升级优化。2022年末,吉林省文旅企业贷款余额441亿元,同比增长13.1%,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6.1个百分点。 一、在机制建设上“用心”,着力夯实工作基础保障 一是完善工作协调推进机制。会同省文旅厅出台《金融支持吉林省文化和旅游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措施》,从加大文旅产业信贷支持力度、强化货币政策工具保障作用、深化政银企融资对接等方面制定10条具体措施,着力强化文旅企业金融服务。二是组织12家银行与省文旅厅签署合作协议,明确未来 �年为重点文旅项目提供意向融资安排1200亿元。三是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强化政策引领,制定出台金融支持吉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将文旅产业作为银行机构信贷支持的重点领域。 二、在政策工具上“用智”,精准增加资金供给 单列30亿元再贷款和30亿元再贴现额度,专项用于支持银行机构扩大文旅产业信贷投放。建立“文旅企业票据再贴现直通车”,优先为文旅企业办理再贴现。指导银行机构开发“再贷款+旅游普惠贷”“再贷款+个人经营贷”等产品,引导低成本资金精准滴灌文旅小微企业。2022年,银行机构运用再贷款为文旅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