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IPE]:A股绿色周报|17家上市公司登环境风险榜 上海电力合营企业资不抵债又收环保罚单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A股绿色周报|17家上市公司登环境风险榜 上海电力合营企业资不抵债又收环保罚单

公用事业2020-12-11IPEM***
A股绿色周报|17家上市公司登环境风险榜 上海电力合营企业资不抵债又收环保罚单

17家上市公司登环境风险榜 上海电力合营企业资不抵债又收环保罚单 每经记者李少婷 实习生林姿辰 每经编辑梁枭 一家资不抵债企业被罚牵扯出两家上市公司,格力旗下智能装备公司大项目环评过关......12月第1周,哪些上市公司的环境保护与信披责任亮起了红灯?又有哪些企业项目获得环评绿灯?且看A股绿色周报第13期。 每日经济新闻联合环保领域NGO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自2020年9月起,基于31个省市区、337个地级市政府发布的环境质量、环境排放和污染源监管记录等权威数据来源,每周收集剖析中国数千家上市公司及其旗下数万家公司(包括分公司、参股公司和控股公司)的环境信息数据,发布“A股绿色周报”,旨在借助环境数据库及专业解析、传播能力,让资本市场的上市公司经营活动中的环境信息更加阳光透明。 根据12月第1周搜集到的数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共有17家上市公司在近期暴露了环境风险,主要分布在广东、上海等地。其中,10家属于国资控制企业,3家为千亿市值企业。在环境风险之外,有4家上市公司旗下公司的6个项目环评最终获得通过,投资额合计约2 3 . 2 6亿元。 一周绿鉴:17家上市公司登风险榜,天健集团、河钢股份、首创股份再登榜 总体来看,在12月第1周环境风险榜上,超标、违法等负面信息共关联到17家上市公司,且股权关系经过启信宝数据核查。其中,涉及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超标的上市公司数量为1家,16家上市公司涉及环境行政处罚及和环境相关的处罚。从分布区域来看,广东省、上海市占比较大。 环境风险榜涉及上市公司分布情况 (12月第1周) 值得注意的是,天健集团(000090,SZ)、河钢股份(0 00 7 0 9,SZ)、首创股份(600008,SH)等都不是首次登榜。其中,天健集团已是第5次登榜。 12月第1周上榜的17家上市公司背后,有多达1 9 8. 1万户的股东,环境问题或为他们的投资带来风险。在业绩表现上,17家上市公司中有10家公司今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滑。 市值方面,17家上市公司中有3家市值在1000亿元以上。12月第1周上榜的上市公司市值多处于100亿元~50 0亿元(含)区间。 股价表现方面,17家登上环境风险榜的上市公司中有12家企业在12月第1周股价下跌。其中跌幅最高的为美锦能源(000723,SZ),11月30日~12月6日间股价累计下跌7 . 0 6 %。 环保处罚:上海电力与申能股份合营公司被罚53.4万元,已陷资不抵债 在环保处罚方面,12月第1周,数据库搜集到12家关联企业受到环保部门行政处罚,涉及15家上市公司。 本周上市公司及其旗下企业因环境违规被罚金额前十名 从被罚款金额看,排名第一的是上海电力(600021,SH)和申能股份(600642,SH)合营的上海吴泾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吴泾)。处罚内容显示,2020年12月2日,该公司因未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标准贮存危险废物,将危险废物委托给无经营许可证的单位从事经营活动,分别被处以3 3 . 4万元和20万元的罚款,合计被处罚5 3 . 4万元。 根据上海电力2 0 20年半年报,上海吴泾的净利润为-51 1 0 . 4 1万元,净资产约为-4 . 2 2万元,已资不抵债。值得一提的是,上海电力和申能股份分别对上海吴泾持股50%,但两家上市公司均表示未将其做并表处理。“并表不并表要看会计师对控制权的认定,包括董事会席位等。”12月10日下午,上海电力方面接受电话咨询时表示。 上海吴泾在早期经营利润较好时也曾被纳入并表范围。申能股份2002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当期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利润增加的主要原因包括上海吴泾被采用比例合并的方法纳入财务报表合并范围。而如今经营业绩不佳的上海吴泾已被排除在财务报表合并范围之外。 从被罚款次数看,兴业科技(002674,SZ)、首创股份(60 0 0 0 8,SH)等旗下公司均受到2次处罚。 其中,兴业科技控股子公司徐州兴宁皮业有限公司收到2笔行政罚单。处罚决定书显示,2020年8月17日,经徐州市睢宁生态环境局与监测站的联合监督性检测,确认该公司氯离子排放超标;20 2 0年7月24日,经日常检查,确认该公司化学需氧量排放超标,雨水口检测出总铬0 . 0 0 5 m g /L。因存在上述行为,公司被罚款10万元两次,合计被罚款额20万元。 此外,华友钴业(603799,SH)因参股子公司乐友新能源材料(无锡)有限公司在今年9月23日和29日上午的执法查验中,因未经海事管理机构批准,船舶载运污染危害性货物进出港口、过境停留,被处罚款合计2万元;首创股份控股子公司四川青石建设有限公司因在施工现场有裸土无苫盖措施和主要道路积尘未清理现象,于2 02 0年9月30日和9月11日被合计罚款2万元。 同时,《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本次上榜企业中,河钢股份(000709,SZ)的控股子公司唐山中厚板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唐山中厚)与天健集团(0 0 00 9 0,SZ)的控股子公司深圳市市政工程总公司已有多次“前科”。 历史数据显示,今年8月13日,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对唐山中厚进行调查,发现该公司存在多项环境违法行为,包括烟气无组织排放,烟气直排外环境,块矿和球团矿露天堆放、未完全苫盖、地面未硬化,粉尘无组织排放等。自10月15日至今,该公司收到处罚5次,合计罚款金额56万元。而根据河钢股份2020年半年报,唐山中厚于2 01 7年11月30日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有效期限为3年,目前已到期。 在上述登榜企业之外,振华重工(600320,SH)、盐田港(000088,SZ)、海峡股份(002320,SZ)、珠海港(00 0 5 0 7,SZ)、上港集团(60 0 0 1 8,SH)、重庆港九(600279,SH)、杰赛科技(002544,SZ)也因为直接或间接参股企业登上本期环境风险榜。 自动监测数据超标:中信特钢控股子公司一周两次超标 作为执法依据之一,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反映企业是否存在部分环境风险,但数据显示超标需经过环境监管部门进一步认定才可能构成事实超标。 1家上市公司旗下企业自动监测数据显示超标 一周日均值超标天数:统计期的一周时间内,取企业各指标实时在线数据计算日均值,当天存在有日均值超过对应排放标准的记存在一个超标天数,统计周期内有几天存在日均值超标情况,记几个超标天数。 一周日均值超标累计次数:统计期的一周时间内,取企业各指标实时在线数据计算日均值,超过对应排放标准的,记一次日均值超标,所有监测点涉及指标的日均值超标次数累计为该企业“一周日均值超标累计次数”。 12月第1周,1家企业出现了自动监测数据超标的情况。即中信特钢控股子公司青岛特殊钢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特钢)出现一周日均值超标两天的情况。具体而言,监测数据显示,青岛特钢在12月2日、3日分别出现氮氧化物超过标准值的情况。 青岛特钢官网介绍,该公司始建于20 1 3年,是青岛市十大企业集团之一青岛钢铁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十二五”期间通 过环保搬迁新成立的大型钢铁企业,产能417万吨,20 1 5年11月一期全面建成投产。2017年5月,青岛特钢正式加入中信特钢。 记者注意到,青岛特钢属于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该公司2018年时有多条监管记录,自动监测数据显示,该公司2018年6月~8月间多次出现二氧化硫超标排放的情况。青岛特钢是2018年度山东省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的红标企业,根据《山东省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办法》有关规定,当年累计记分12分以上的企业为环境信用红标企业,以红牌标识。不过,2019年度青岛特钢表现好转,为黄标企业,环境违法违规行为已整改完毕,且通过环保部门的核销。 项目环评:格力电器总投资8.54亿元项目迈过环评关 项目环评即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是大多数项目开工建设的前置条件,也是项目建设或投产后的环保依据。对上市公司来说,要投资建设新项目,环评审批也是必须经历的考验。 12月第1周数据显示,A股上市公司及旗下公司共有36个项目进入受理公示及拟审批公示状态,6个进入环评审批公示的项目揭晓了结果。 4家上市公司旗下6个项目环评获通过 值得注意的是,格力电器全资子公司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格力智装)旗下的“上冲基地工业建设项目”取得了原则同意,这意味着项目将很快进入到建设阶段。该项目亦是本次迈过环评关的6个项目中总投资额最大的,达到8 . 5 4亿元。根据格力电器的公告,格力智装是旗下专业性的智能装备公司,致力于智能装备的研发、生产和服务。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显示,“上冲基地工业建设项目”(以下简称现项目)是基于格力智装2017年9月获批通过的“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生产项目”(以下简称原项目),原项目生产规模为年产各类智能装备240台,为提高市场竞争力,优化生产环境,格力智装决定搬迁原项目。现项目主要 从事数控机床、节能环保设备、工厂自动化设备、物流仓储设备、机器人集成应用设备、核心零部件等研发和生产,年产各类智能装备17139套。 马钢股份旗下三个项目取得了原则同意,三个项目总投资共计7 . 8 4亿元,其中“2 #E型焦煤筒仓工程项目”在本次迈过环评关的6个项目中总投资额排名第二,达到7 . 5亿元。 明德生物(0 0 2 9 32,SZ)旗下“武汉明德生物科技产业园”取得了实行告知承诺制的项目类别下的通过。明德生物公告显示,武汉明德生物科技产业园项目于2019年9月获得股东大会通过,原计划开工时间为今年10月,项目总投资不超过6亿元,其中自筹资金不超过人民币2 . 7亿元,明德生物预计项目建成后年产值达9亿元。 明德生物今年8月25公告披露,自公告之日起6月内开工建设,自开工之日起36个月内竣工。据此计算,武汉明德生物科技产业园项目将最晚在2021年2月底前开工,最晚在2024年2月底前竣工。 此外,金新农(0 02 5 4 8,SZ)控股子公司福建天种森辉种猪有限公司旗下“长汀县天种森辉种猪养殖项目”也取得了实行告知承诺制的项目类别下的通过,项目总投资0 . 8 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