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B5G/6G终端 摘要 伴随着5G的商用化,2019年通信界已广泛开启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6G)的研究工作。根据国际电信联盟,下一代移动通信预计在2030年开始商用。据ITU网络2030工作组介绍,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将包括三大场景:甚大容量(VLV)与极小即时通信(TIC),超越尽力而为 (BBE)与高精度通信(HPC),融合多类网路(ManyNets)。从上述场景可以看出,未来网络将提供更高速率、更低时延、更多连接数、更广覆盖的通信服务。 但对于未来终端(B5G/6G终端),目前业界尚未提供清晰地描述。本白皮书试图初步探索B5G/6G终端,希望通过本白皮书抛砖引玉,能引起业界广泛讨论探讨B5G/6G终端,为后续明晰地定义B5G/6G终端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白皮书的第二章节,首先对B5G/6G终端形态发展趋势和需求展开分析,而后分别从面向消费者和面向工业这两个层面介绍了B5G/6G终端类型和具体需求。第三章节,从通信能力、计算能力、显示/交互/传感能力、续航能力四个方面探索B5G/6G终端应具备的能力。第四章节,重在探索未来终端技术发展路线,试图明晰出一些潜在的技术发展路线。 目录 摘要1 1引言3 2终端形态3 2.1B5G/6G终端形态发展趋势和需求分析3 2.2B5G/6G终端分类与具体需求5 2.2.1面向消费者的终端5 2.2.1.1个人处理中心5 2.2.1.2可穿戴设备9 2.2.1.3消费物联网设备11 2.2.2面向工业的终端12 2.2.2.1智能机器设备12 2.2.2.2多智能体系统14 2.2.2.3微型传感器18 3终端能力19 3.1通信能力19 3.2计算能力20 3.3显示/交互/传感能力21 3.4续航能力22 4终端通用技术23 4.1高频通信技术23 4.2多SIM卡技术24 4.3半导体工艺技术26 4.4计算架构技术27 4.5柔性显示材料30 4.6机电一体化31 4.7惯性导航33 4.83D传感技术34 4.9新材料电池37 4.10新型充电技术40 4.11终端省电技术42 5参考文献44 致谢45 缩略语45 1引言 1973年,马丁库伯发明了第一部手机,蜂窝移动通信技术快速普及并在近年加速发展。手机形态的终端 主宰了2G/3G/4G时代,经历了模拟手机,数字键盘手机,到智能手机时代,手机越来越轻薄、易用,而且美观时尚、功能强大。可以预测地是,到了5G时代,智能手机将越来越变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且终端类型将更为多样化。 随着5G商用化,通信业界已开始转向下一代通信技术研究。比如:由UniversityofOulu联合其他大学、机构成立的6GFlagshipEcosystem,已于2019年3月份召开了第一届6G无线峰会,并于2019年10月份发布了据称为世界第一本6G白皮书;ITU-T成立的Network2030网络焦点组(FocusgrouponNetwork2030),旨在探索面向2030年及以后的网络技术发展,从2018年起至今已召开了5次相关讨论会。 但目前甚少有关于未来终端的探讨,更多是在网络层面进行探索,或者探讨的不够全面。本白皮书立足于终端,试图勾绘出未来终端形态,并结合未来应用场景,明确出未来终端在通信、计算、显示/传感/感知、续航方面的能力需求,最后列举出一些潜在的技术路线以满足上述能力需求,包括高频通信技术、多SIM卡技术、半导体工艺、计算架构、柔性显示材料、机电一体化、惯性导航、3D传感技术、新材料电池、节电技术等。 作为B5G/6G终端白皮书第一版,本文或许还不够全面,或许还存在某些不准确的地方,欢迎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也欢迎业界同仁后续加入B5G/6G终端讨论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研究内容可能会被加入到后续的版本中。 2终端形态 2.1B5G/6G终端形态发展趋势和需求分析 随着蜂窝通信系统连接能力的提升,终端形态也逐渐的扩展和变化,预计B5G/6G时代,手机将不再是蜂窝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终端,未来的B5G/6G终端将呈现如下趋势:泛在化,智能化,轻量化,共享化,融合化的趋势。 1)趋势1:泛在化 随着蜂窝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应用的领域和范围逐渐扩展到社会各行各业,未来B5G/6G终端形态呈现泛在化的趋势。除去手机外,将出现AR/VR眼镜,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由于B5G/6G系统吞吐能力更强,家庭/社区网关设备等网关型产品将成为连接万物的重要设备;B5G/6G将连接汽车、机器人、工厂设备等众多行业终端,一方面需要结合行业终端应用场景、满足诸如低时延高可靠等特定需求;另一方面,终端的模组化成为趋势,可以尽量最大化的提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B5G/6G将进一步扩大连接范围,构建数字化的物理信息系统,未来大量低成本低功耗小尺寸的物联网终端将散布在我们周围,提供智能家居、环境监控、公共服务、资产监控等众多功能。 2)趋势2:智能化 计算能力一直按照摩尔定律飞速发展,B5G/6G时代,终端的计算能力将进一步提升几百到1000倍。终端算力的提升,为智能化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同时,借助B5G/6G系统大带宽低延迟的特点,可以把更强运算需求的任务放到云端或者网络的边缘。借助边缘计算、云计算和本地的CPU/GPU以及专用AI加速硬件,未来的终端在泛在化的同时,将更加智能化。借助AI技术的持续发展,未来的终端将具备强大的智能和智慧,提升服务体验,提高生产效率,完成更多的任务。 3)趋势3:轻量化 B5G/6G通信终端将应用在各种场景,在很多移动场景和野外场景下,受到应用场景的限制,终端的重量、体积、功耗以及成本都有严格要求,所以终端技术在增加天线数目,增加带宽,提升发射功率的同时,轻量化成为B5G/6G终端的重要发展方向。通过增强的系统设计和优化的链路预算,实现终端在轻量化的同时,尽量不降低速率、时延等用户体验是终端轻量化的重要研究方向。 4)趋势4:共享化 随着共享经济模式的成熟,和B5G/6G带来的万物互联能力的成熟,B5G/6G终端将出现并具备日益成熟的共享化能力。在原来私有终端的基础上,配合以生物识别,个性化场景的智能自动配置以及隐私保护技术,B5G/6G终端可以便捷快速和无障碍的授权给使用请求人,使得请求人可以随时随地的享用共享终端。共享B5G/6G终端形式可以包括供租用的汽车,供租用的含智能家居的酒店住房,或者其他在公共场所可以供租用的拥有显示和运算能 力的终端设备。5)趋势5:融合化 随着B5G/6G通信领域的不断扩展,包括从地面蜂窝移动通信扩展到广播通信系统,空域无人机/高空飞艇平台通信系统,天域卫星通信系统,并且信息设备功能不断丰富、性能不断提升,B5G/6G终端将迎来进一步融合化的趋势。B5G/6G终端的单个终端将可以胜任以前若干不同种类终端的能力,包含融合以前不具备通信能力的终端和具备通信能力的终端,以及融合以前具备不同通信能力的多种终端。 2.2B5G/6G终端分类与具体需求 2.2.1面向消费者的终端 2.2.1.1个人处理中心 目前个人处理中心主要包括三大智能终端设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个人电脑(PC)。智能手机目前已基本进入全屏化、AI化时代:全屏幕手机逐渐取代市场存量非全屏手机,成为市场上智能手机的主流。异形屏、伸缩摄像头、屏下指纹、屏下摄像头等新技术的崛起逐步使能全屏智能手机。此外,AI语音助手亦已成为主流智能手机的标配,智能手机芯片均已AI化。 平板电脑逐步由娱乐化场景向生产力方面进行演进,生产力功能和性能朝个人电脑逼近。随着智能手机全屏化、AI化之后,平板电脑亦有全屏化和AI化的趋势。为了增强平板电脑的生产力能力,相关生产力配件已逐步成熟,例如蓝牙鼠标、蓝牙键盘、电子笔、绘图转盘、绘画板等。 另一方面,个人电脑作为发展时间最长的终端设备,目前仍是能力最全面的个人处理中心,覆盖影音娱乐、生产、办公、差旅、游戏等各个应用场景。个人电脑中笔记本电脑已发展为个人电脑中的主流,台式机电脑已逐步退化到游戏和部分办公场景。个人笔记本电脑逐步轻薄化、高性能化,并吸收了智能手机全屏化和AI化的优势。世界第一款搭载折叠屏幕的笔记本电脑(属于LenovoThinkPadX1系列),和世界第一款5G化的笔记本电脑(由美国高通和Lenovo在COMPUTEX2019展会上公布)均已出现。目前看来,三大智能终端设备的功能和性能已有趋同的苗头。 B5G/6G终端将以个人为中心,提供各种融合多功能终端,除了个人私有终端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个人电脑等外,还将广泛存在泛在共享终端,如图1所示。 泛在共享终端作为个人处理中心,拥有输入输出设备,为个人提供随时随地的超高清、浸入式、大数据速率、超低时延、超高可靠的通信能力。比如交通工具上配置的终端,包含私家车、公共交通工具(出租车、公共汽车、火车、飞机等);办公室用智能显示与交互系统、智能白板;其他公共场所的共享终端,如路侧智能显示与交互系统、公共空间(公园,医院,商场等)智能显示与交互系统。其输入技术包括并不限于声音输入、图像输入、键盘指令输入、触摸输入、脑电波输入等;其输出技术包括并不限于超高清屏幕、AR/VR/MR技术、全息影像、3D音场输出、触觉输出、脑电波输出等。作为个人处理中心,其使用信息处理和传输过程需保证个人信息保护,适当使用用户身份识别、数据远程安全存储和调用、用户使用痕迹可擦除等技术。 图1个人处理中心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未来B5G/6G时代的个人处理中心会出现多形态、泛连接、以及云雾化的发展趋势: •多形态化 在B5G/6G时代,三大智能终端设备的形态将随着材料技术、软件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而持续演进,并呈现出以下的几大类特点: •超高清显示技术及全息影像:屏幕以及显示技术将会持续快速发展,超高清屏幕显示, 悬浮3D显示,全息影像等技术将会涌现、成熟并普及到智能终端设备上。多种形态的显示技术会适用于不同的智能终端设备和场景,例如悬浮显示或全息投影可扩展智能手机的屏幕,个人电脑的超高清显示将有利于图像/视频处理,工业设计,以及影视娱乐。全息投影更有助于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交流、会议。 •进阶柔性屏幕:目前柔性可折叠屏幕已开始应用于智能手机,并将应用于个人电脑。在未来时代,柔性屏幕技术将成熟化,并将普及于所有三大智能设备之中。柔性屏幕技术将使得智能终端设备更加便携,更适应于不同场景的应用 •高可持续电力:电池已成为制约智能终端设备发展的一大障碍。特别是小型化智能终端设备,电力的不足会阻碍智能终端计算力、超高清显示、高速无线连接等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未来随着物理学和材料学的发展,超高容量电池例如使用石墨烯技术的电池将成熟化商业化,大幅提升电池能量密度,使能智能终端设备的高可持续性使用,并助力智能终端其他技术的发展。 •包含多种生物识别的安全技术:目前生物识别主要为指纹识别和3D面容识别。在未来,多种生物识别技术将融合使用,将个人终端设备的安全性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例如虹膜识别,植入体内芯片的细胞识别等生物识别技术将全面发展 •多形态交互方式:目前交互方式主要依靠触摸、配件设备、语音等方式。未来随着悬浮3D显示技术和全息投影技术的发展,手势交互将成为主流交互方式的一种。此外,脑电波、眼球动作等交互方式也将迎来快速发展,并可应用于例如需要高度安静的场景,或提升残障人士与智能设备交互的便利程度 •高级人工智能:目前人工智能已落地应用到个人智能终端设备,并已完成了初步的发展。未来智能终端上的人工智能将更加高级,除了对人的各种需求进行被动反馈外,人工智能会主动与人进行交互,主动帮助人进行各项事务的处理,主动为人提供各类建议。 •除了三大智能设备的持续演进,个人处理中心也将扩展到其他形态的设备,例如机器人,汽车,智能家居设备,智能穿戴设备等,未来多种形态的个人智能终端将协同工作,形成多形态智能终端设备支持的逻辑上的个人处理中心 •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