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开放数据中心委员会]:数据中心弱电系统建设技术规范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数据中心弱电系统建设技术规范

数据中心弱电系统建设技术规范

数据中心弱电系统建设技术规范ODCC-2022-06002 [编号ODCC-2022-06002] 开放数据中心标准推进委员会 2022-019发布 [编号ODCC-2022-06002] 数据中心弱电系统建设技术规范 开放数据中心标准推进委员会 2022-09发布 数据中心弱电系统建设技术规范ODCC-2022-06002 版权声明 ODCC(开放数据中心委员会)发布的各项成果,受《著作权法》保护,编制单位共同享有著作权。 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ODCC成果中的文字或者观点的,应注明来源:“开放数据中心委员会ODCC”。 对于未经著作权人书面同意而实施的剽窃、复制、修改、销售、改编、汇编和翻译出版等侵权行为,ODCC及有关单位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感谢各单位的配合与支持。 I 数据中心弱电系统建设技术规范ODCC-2022-06002 编制说明 本报告由万国数据牵头撰写,在撰写过程中得到了多家单位的大力支持,在此特别感谢以下参编单位和参编人员: 参编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万国数据、腾讯、京东科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中国信通院(云大所数据中心团队)、深圳市中电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参编人员(排名不分先后): 刘昱彤、刘晨辉、柳斌、居鹏、安康、肖克、王栋、姜楠、岳上、颜小云、王林、白涛、李忠科、王月、许可欣、刘大闯、苏德幸 项目经理: 刘昱彤liuyutong@gds-services.com II 数据中心弱电系统建设技术规范ODCC-2022-06002 前言 在数字经济的驱动下,新时代的数据中心向着绿色和智能的方向不断发展,目前行业内主流IDC运营商均已在智能运营、智能节能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在此背景下,数据中心的智能监控与管理将成为数据中心绿色智能发展的重要基石。众所周知,智能化发展的第一步是做好数字化,那么如何确保数据中心智能化系统的运行稳定、覆盖全面、数据准确、高时效性成为了我们不懈追求的方向。由于动环、BA等数据中心基础智能化系统品牌众多、功能各异,同时各IDC厂商对于智能化系统的建设理念、建设质量也不尽相同,导致数据中心实现数字化难易不一。 为推动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数字化实现与标准应用,在开放数据中心委员会 (ODCC)的组织下,由万国数据主导,联合相关单位共同编写了本规范,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所限,错误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欢迎各位读者批评指正。如有意见或建议请联系dceco@caict.ac.cn。 III 数据中心弱电系统建设技术规范ODCC-2022-06002 目录 版权声明I 编制说明II 前言III 一、引言1 二、管线施工1 (一)线材选型1 (二)管线规划3 (三)管路敷设工艺4 (四)线缆敷设制作工艺9 三、弱电机柜建设12 (一)机柜安装12 (二)机柜内设备安装14 (三)机柜内布线15 四、通用标识标签16 (一)服务器标签格式16 (二)交换机标签格式16 (三)弱电机柜标签格式16 (四)传感器(温湿度/漏水控制器/氢气等)标签格式17 (五)漏水绳标签格式17 (六)线缆标签格式17 五、标识标签模板18 (一)机柜标签模板18 IV 数据中心弱电系统建设技术规范ODCC-2022-06002 (二)服务器标签模板19 (三)控制柜/阀控箱标签模板19 (四)摄像头标签模板20 (五)门禁控制器标签模板20 (六)传感器标签模板21 六、工艺参照表21 七、动环监控系统建设22 (一)温湿度传感器安装22 (二)漏水检测线安装25 (三)氢气传感器安装27 (四)采集服务器安装27 (五)数据采集要求28 (六)组态页面展示30 (七)动环监控系统功能74 (八)BA系统建设82 (九)CCTV系统建设99 (十)门禁系统建设102 (十一)周界防范系统建设105 (十二)电池监控系统建设106 V 一、引言 本规范涵盖了数据中心弱电系统建设工艺说明、动环监控系统、BA系统、CCTV系统、门禁系统等系统的架构、功能实现、监控指标、组态要求、软硬件性能、安全等方面的要求。本规范适用于数据中心弱电系统的施工建设,在符合国家相关现行标准或规范的前提下,可参照本规范执行。 二、管线施工 (一)线材选型 线缆选型应考虑线缆用途、线缆敷设条件、线缆荷载及安全性(耐压、绝缘性),确定线缆绝缘护套类型、线缆横截面积、机械强度,确定选用线型。 1.通讯线选型原则 常见通讯方式及对应线缆选型、线缆使用场景如下图图1所示: 设备名称 线缆线型 传输距离 线色定义 RJ45 UTP6 ≤100m T56B RS232 RVVP3*0.5 ≤10m RXD:棕TXD:蓝GND:黄绿 RS485 RVVSP2*0.75 ≤800m RS485+:棕RS485-蓝 模拟量硬接线 RVVPN*1.0 ≤50m 两线信号 信号+:棕信号-:蓝 两线制传感器 电源+:棕信号:蓝 三线制传感器 电源+:棕电源-:蓝信号:花 色 数字量硬接线 RVVP2*1.0 ≤50m 电源+:棕信号:蓝 Wiegand26 RVVP4*0.75 ≤100m 12V:棕GND:蓝D0:绿 D1:黄 图1常见通讯线缆选型 线缆选用原则上优先使用ZR-RV**系列线缆,线缆敷设长度为实际中保险使用长度,超过此长度时可能存在通讯故障、数据跳变、信号衰减等现象;线缆线色的定义应遵从上图约定。 2.供电缆选型原则 确定电线、电缆的使用规格(导体截面)时,应考虑发热、电压损失、机械强度等选择条件。 监控系统供电:应考虑监控系统监控模块功率,线缆多选用ZR-RVV3*1.0 (电流7-8A,功率1.5kW),模块箱供电满负载允许接10个工业电源。 控制类线缆:控制类线缆工作在设备工作回路中,应根据设备自身运行功率合理选择线缆。铜缆载流量对照关系如图2-1-2所示,使用计算公式:P=220*最大载流量*0.4。 导线面积(mm²) 线芯结构 长期负荷最大载流量(A)30℃ 股数 单芯直径 成品外径 明敷设 穿金属管条数 穿PVC管条数 2 3 4 2 3 4 1 1 1.13 2.6 18 13 12 10 11 10 9 1.5 1 1.37 3.3 22 18 16 15 15 14 12 2.5 1 1.76 3.7 30 24 22 21 22 20 18 4 1 3.24 4.2 39 33 29 26 29 26 23 6 1 2.73 4.8 51 44 38 35 38 34 30 10 7 1.38 6.6 70 61 53 47 52 46 41 图2BV/RV铜缆载流量参照 12V低压线缆:常规截面积0.5mm2(注1),功率800W,线芯数根据需要确定。长距离传输要求设备侧供电电压不得低于11.75V。 注:截面积为最小界面,选型线缆界面不应小于此数值,本数值不代表线缆选型的必须数值。常规使用应结合接线端子、传输距离、机械和绝缘等特性合理选择。 (二)管线规划 1.供电原则 监控系统中所有设备的供电须按集中供电原则布放电源线,不允许就近取电。供电应统一优先采用双路UPS供电。 2.管线分类敷设原则 不同系统、不同电压等级的线路应分类规划,电力线缆、消防线缆和弱电信号线缆严禁穿在同一管内。信号传输、供电和控制线路为交流25V以上、50V及以下或直流60V以上、120V及以下电压时,其线缆应独立穿导管或在槽盒内敷设。 3.管线敷设容量原则 单根25对及以上的大对数对绞电缆、12芯及以上光缆或单根其他弱电主干线缆,当在1根直线导管内敷设时,其管径利用率不宜大于50%;当在1根弯曲段导管内敷设时,其管径利用率不宜大于40%。 同一根导管内敷设多根4对对绞电缆或多根4芯及以下配线光缆或多根其他弱电线缆时,其管径截面积利用率不应大于30%。 同一根槽盒内可同时敷设多根电缆或光缆,其电缆槽盒截面积利用率不应大于50%。管径利用率和截面利用率计算公式如图所示。 图3管径与截面利用率公式 4.管线敷设冗余原则 管线敷设应考虑后期维护,做适当敷设冗余规划。 (三)管路敷设工艺 1.桥架及线缆安装 桥架固定紧固,不能出现晃动现象,使用吊筋或膨胀螺栓两种方式进行固定,水平安装的桥架,每隔不超过2米需用吊筋进行固定,垂直贴墙安装的桥 架,每隔不超过2米需用膨胀螺栓进行固定,桥架转弯处前后1米增加吊筋或膨胀螺栓进行固定,桥架应有明显的弱电桥架标识,通过桥架颜色、宽度、标签等识别。 线缆敷设严禁有绞拧、杂乱等现象,护层断裂和表面严重划伤等缺陷。线缆桥架穿墙处如有防火要求,应采取防火隔离措施。 桥架内走线应成束捆扎,同一设备进线捆扎成一束,例如:采集服务器、DDC、交换机等不同设备的接线,分别捆扎成一束,且桥架内走线不得用任何物品压制线缆。 桥架与机柜或箱体接口处,线缆不能破皮,线缆需进机柜或箱体后才能剥线,不得在桥架内剥线,线缆必须整齐,线缆无绞拧,需要采用绝缘材料处理,并进行防火封堵,防止线缆刮伤。 2.暗管敷设 暗配管路宜沿最近路线敷设,以横平竖直为原则,并尽量减少弯曲,如需要弯折镀锌管,弯折幅度不得超过90度。 管路固定紧固,不能出现晃动现象,使用吊筋或膨胀螺栓两种方式进行固定,水平安装的镀锌管,每隔不超过2米需用吊筋进行固定,垂直贴墙安装的 镀锌管,每隔不超过2米需用膨胀螺栓进行固定,镀锌管转弯处前后1米增加吊筋或膨胀螺栓进行固定。 埋入墙体或顶板内的钢管,离表面净距不小于15mm。 管路敷设应距设备300mm-400mm,不防碍主体设备的拆卸。管口到设备应套线缆保护管(金属软管)过渡。 敷设于多尘、潮湿、室外场所的管路,管口处均应做密封处理。埋入地下的管路不宜穿设备基础。 落地式箱(柜)内的管路(下方)应排列整齐,管口应高出基础面50mm—80mm。 管路的弯曲半径至少在6D以上,弯扁度在0.1D以下。Φ25及以下的管弯采用冷煨法,用手动煨弯器加工。管子切断处平齐、无毛刺,管内无铁屑,长度适当。 盒箱安装平整、中正、牢固,盒箱口封堵完好,当盒箱保护层小于3mm时,为防止墙体空裂,需加金属网面然后再抹灰。 盒箱开孔整齐、与管径相适配,要求一管一孔,不得开长孔。 钢管进入盒箱必须套锁母,管口应套防护套,管口进入箱盒长度为2-4扣。 两根以上管入盒箱时,进入盒箱要求长度一致、间距均匀,排列整齐有序。管路超过一定长度需加装接线盒,以便于穿线,底盒加装对照图如图所示。 序号 需加接线盒情况 1 无弯曲,管路长度超过30m 2 有一个弯曲,管路长度超过20m 3 有两个弯曲,管路长度超过15m 4 有三个弯曲,管路长度超过8m 图4底盒加装对照图 3.明管敷设 管路防腐、防尘、封堵、进盒箱、预制加工、盒箱安装参照后文,同暗管工艺。 管卡固定点间距均匀,管卡与终端、转弯处、接线盒边缘的距离为150~300mm。 同房间、同列管路管卡应标高、间距一致,管卡间距应满足下图间距关系。 序号 管径(mm) 卡距(mm) 1 15~20 1500 2 25~32 2000 3 32~40 2500 图5管卡固定间距参照 4.吊顶内敷设 管路的固定采用支架、吊架,吊杆直径不小于6mm。 固定卡距应满足下文管卡要求。 盒箱固定及管路进盒箱同暗管敷设部分。管口距设备距离同暗管敷设部分。 水平管路应采取防晃措施。 5.盒箱固定 盒箱要坐标位置准确,平整牢固,开孔整齐并与管径相吻合,一管一孔,管进盒箱要套锁母。 盒箱固定原则上应满固定孔位,最少不得少于固定孔位数的75%。 6.管路敷设与连接 水平和垂直敷设的明配管要横平竖直、整齐、美观。 安装顺序应先安装固定支架、吊架,再敷设管路,管卡应逐个拧紧,固定后的管路无松脱、晃动; 严禁将钢管与支架、吊架焊接。 管路不能直接延申至UPS、空调等设备内部。在室外或者

你可能感兴趣

hot

数据中心弱电系统验收技术规范

信息技术
开放数据中心委员会2022-09-07
hot

电梯运行监测系统技术规范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1-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