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淘汰母猪价格加速下跌,反映产能去化速度加快。本周外三元生猪全国均价为15.6元/kg,环比+0.7%;15Kg仔猪全国均价为294元/头,环比-4.9%。10月猪价持续走弱,大部分二育群体始终按兵不动。11月中下旬南方腌腊需求即将启动,留给二育的时间窗口只有不到一个月。另外,二育进场拉动猪价的前提是与屠企争夺猪源,目前来看猪多的同时屠宰又尚未起量,简单来说就是消费不配合价格很难大幅上涨;而等到11月下旬消费回暖时,又与二育入场时间的出现了错配,因此我们预计未来单靠消费好转带动猪价反弹幅度或较为有限。本周淘汰母猪单价为9.5元/kg,环比-3.5%,淘汰母猪/商品猪的比例从年中80%目前已经下降至60%左右(2021年9月产能去化速度最快的时候这一比例最低接近50%),这意味着目前行业产能淘汰的速度已经在提速。目前养殖板块位于周期与估值双底阶段,建议积极布局,重点推荐巨星农牧、华统股份、唐人神、新五丰和温氏股份。 白鸡:9月肉鸡价格创年内低点,祖代更新量下滑。本周白羽鸡苗均价2.4元/羽,环比-7.8%;白羽肉鸡均价7.6元/公斤,环比-6.2%;白羽肉鸡养殖利润-2.7元/只,环比+6.2%。本周鸡源供应充裕,叠加下游需求不佳,白羽肉鸡价格下探至年内最低点,养殖端出现恐慌性加速出栏操作。9月主产区白羽肉鸡平均价创年内低点,一方面,9月肉鸡养殖难度低,养殖成活率高,叠加前期养殖端上鸡积极,肉鸡供应充裕。从上市公司情况看,益生股份(含父母代)、民和股份鸡苗均价3.0元/只、2.0元/只,环比-29.7%、-28.8%。另一方面,双节对鸡肉的提振效应不及预期,分割品价格下滑,持续压制肉鸡价格。从上市公司情况看,圣农发展、仙坛股份鸡肉均价11.1元/公斤、9.7元/公斤,环比-2.7%、-0.8%。展望四季度,前期引种短缺仍未传导至商品代阶段,引种结构性问题仍存。 我们预计2023Q3商品代鸡苗处于供应高峰,Q4或将逐步回落,意味着商品代鸡苗价格有上行空间,白鸡行业景气度有望向全产业链传导,利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 种业:转基因品种初审结果公示,商业化进程提速。转基因品种初审结果公示,商业化正式落地。2023年10月17日,农业部发布《关于第五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四次审定会议初审通过品种的公示》,共计37个转基因玉米品种和14个转基因大豆品种通过初审。种业成长空间广阔,行业红利有望兑现。在国内农产品实现进口替代和转基因政策逐步落地的双重驱动下,国内转基因商业化乘风而来。根据之前的试点试验结果,我国转基因玉米可实现增产6.7%~10.7%,大幅减少防虫成本。大北农公司总体核算每亩可为农民带来约200元以上的增值收入,同时转基因玉米种子价格较杂交玉米种子会提高20%~60%,参考海外市场的定价模式,价增部分将由性状公司、种子公司、渠道商等共享。目前我国玉米种植面积约6.5亿亩,若以美国当前90%左右的渗透率假设,从产业链分工来看。1)性状公司获利幅度取决于单亩收费水平,预计在转基因商业化初期可获得价增的40%左右(8-10元/亩),性状授权市场规模可达59亿元左右。性状公司的代表性企业为大北农、杭州瑞丰(上市公司隆平高科的持股子公司)、先正达等;2)品种公司代表企业为传统的龙头种子公司,负责制种及推广,按照当前常规玉米种子出厂价约30元/亩测算,我国的转基因玉米种子出厂价价格将大致位于36~50元/亩区间内,转基因玉米种子市场规模有望达280.8亿元。国内头部玉米种企包括隆平高科、登海种业、荃银高科等。 风险提示:生猪出栏量低于预期;农产品价格大幅波动;疫情影响超预期 1本周市场行情回顾 本周(2023年10月16日-10月20日)农林牧渔(申万)指数-4.2%,沪深300指数-4.2%,中小板综指数-4.7%,农业指数跑输沪深300指数0.08个百分点。 图1:本周各板块涨跌幅(%) 本周(2023年10月16日-10月20日),沪深300周涨幅为-4.2%,农林牧渔各子板块中,种植业板块涨幅最大,为0.3%;动保板块跌幅最大,为-6.9%。 图2:农林牧渔子板块涨跌幅(%) 本周(2023年10月16日-10月20日),农林牧渔中,隆平高科涨幅最大,为11.5%;*ST佳沃跌幅最大,为-12.81%。 图3:本周涨幅前五个股(%) 图4:本周跌幅前五个股(%) 2生猪:淘汰母猪价格加速下跌,反映产能去化速度加快 本周外三元生猪全国均价为15.6元/kg,环比+0.7%;15Kg仔猪全国均价为294元/头,环比-4.9%。10月上旬双节假期导致生猪销售的部分压力后移至下旬,需求依然疲软,猪价持续走弱。伴随产业对猪价的一致悲观预期不断发酵,大部分二育群体始终按兵不动,即使肥标价差走阔也未吸引其大量入场。11月中下旬南方腌腊需求即将启动,留给二育的时间窗口只有不到一个月。另外,二育进场拉动猪价的前提是与屠企争夺猪源,目前来看猪多的同时屠宰又尚未起量,简单来说就是消费不配合价格很难大幅上涨;而等到11月下旬消费回暖时,又与二育入场时间的出现了错配,因此我们预计未来单靠消费好转带动猪价反弹幅度或较为有限。 淘汰母猪价格加速下跌,反映产能去化速度加快。淘汰母猪作为另一种形式的肉类来源,其定价是在商品猪价格的基础上以一定折扣比例销售,两者在价格趋势上往往是一致的,当淘汰母猪数量增加时,这一折扣比例相应会出现下降。我们观察到近期淘汰母猪价格下降的幅度较商品猪更大,本周淘汰母猪单价为9.5元/kg,环比-3.5%,淘汰母猪/商品猪的比例从年中80%目前已经下降至60%左右(2021年9月产能去化速度最快的时候这一比例最低接近50%),这意味着目前行业产能淘汰的速度已经在提速。目前养殖板块位于周期与估值双底阶段,建议积极布局,重点推荐巨星农牧、华统股份、唐人神、新五丰和温氏股份。 图5:外三元生猪15.6元/公斤,周环比+0.7% 图6:15kg外三元仔猪均价294元/头,周环比-4.9% 图7:生猪出栏均重123.5公斤,周环比+0.3% 图8:生猪屠宰开机率30.3%,周环比+0.3PCT 图9:白条鲜销率88.9%,周环比-3.2PCT 图10:冻品库容率29.7%,周环比-0.1PCT 图11:淘汰母猪均价9.5元/公斤,周环比-3.5PCT 3白鸡:肉鸡价格年内新低,关注海外引种州疫情变化 本周白羽肉鸡种蛋均价1.2元/枚,周环比持平;白羽鸡苗均价2.2元/羽,环比-5.9%;白羽肉鸡均价7.3元/公斤,环比-3.6%;白羽肉鸡养殖利润-3.6元/羽,环比-33.0%。本周鸡源供应充裕,叠加下游需求不佳,白羽肉鸡价格下探至年内低点,养殖端出现恐慌性加速出栏操作。10月鸡苗和肉鸡价格持续走低,双节假期导致白鸡销售的部分压力后移至下旬,而且市场鸡源供应充裕,甚至局部出现供应过剩,造成屠宰端货源一直充足。叠加国庆后需求出人意料的低迷,工厂库容率高位运行,分割品价格不断下滑,压制肉鸡价格持续探底。 9月祖代更新量偏充裕,在产祖代鸡减量明显,父母代鸡苗供应有所恢复。根据中国畜牧业协会禽业分会数据,23年1-9月,祖代鸡更新99.2万套,同比+31.0%,其中9月更新9.4万套,同比-23.6%。9月全球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野禽+家禽)相对平稳,共计发生117起,同比-69.3%。10月引种计划仍是4万套(AA+和利丰),四季度进入海外禽流感高发期,关注海外引种州疫情变化。 9月后备祖代鸡平均存栏66.3万套,同比+48.1%,环比+11.4%,在产祖代鸡平均存栏113.8万套,同比-0.6%,环比-15.3%。2023年初以来祖代更新量充裕,支撑后备存栏增长,但尚未传导至在产,2022年下半年引种短缺问题仍制约在产存栏维持相对低位。9月父母代鸡苗销量508.8万套,同比-0.5%,环比+8.1%,周均销量有所回升,达127.2万套。 展望四季度,前期引种短缺仍未传导至商品代阶段,种鸡产能释放效率存在不确定性。品质上:2020~2022年,受多年禽流感影响,在产祖代鸡生产效率有所下滑,由57套/年下降到53套/年。2023年1-8月海外祖代鸡更新量占比下降至56.4%,国产品种祖代鸡更新量占比上升,但后续国产品种生产性能仍待观察。 后备祖代种鸡存栏下滑大致会影响2Q后父母代鸡苗的供应量,再经过3Q后商品代鸡苗供应量,因此我们预计2023Q3商品代鸡苗处于供应高峰,Q4或将逐步回落,意味着商品代鸡苗价格有上行空间,白鸡行业景气度有望向全产业链传导,利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 图12:白鸡养殖周利润-3.6元/羽,环比-33.0% 图13:全球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图14:主产区鸡苗周售价2.2元/羽,环比-5.9% 图15:主产品肉鸡周售价7.3元/公斤,环比-3.6% 图16:后备祖代种鸡周存栏量68.9万套,环比-1.5% 图17:在产祖代种鸡周存栏量117.0万套,环比+2.9% 图18:后备父母代种鸡存栏1661.9万套,环比+0.9% 图19:在产父母代种鸡存栏2220.1万套,环比+2.7% 4种业:转基因品种初审结果公示,商业化进程提速 转基因品种初审结果公示,商业化正式落地。2023年10月17日,农业部发布《关于第五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四次审定会议初审通过品种的公示》,共计37个转基因玉米品种和14个转基因大豆品种通过初审。本次品种审定中,共有9个性状的51个转基因品种初审通过。初审通过的37个玉米转基因品种中,共有来自4家公司的7个性状获得转化,其中北京大北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3个,合计转化品种22个;杭州瑞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隆平高科持股23.2%)1个,合计转化品种9个;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2个,合计转化品种2个;北京粮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个,合计转化品种4个。 种业成长空间广阔,行业红利有望兑现。我国始终坚守粮食安全、保住18亿亩耕地不动摇这一目标,但在耕地使用效率基本超过100%的严重饱和情况下,提高作物单产成为实现农产品自给自足目标重要且唯一的手段。在国内农产品实现进口替代和转基因政策逐步落地的双重驱动下,国内转基因商业化乘风而来。根据之前的试点试验结果,我国转基因玉米可实现增产6.7%~10.7%,大幅减少防虫成本。大北农公司总体核算每亩可为农民带来约200元以上的增值收入,同时转基因玉米种子价格较杂交玉米种子会提高20%~60%,参考海外市场的定价模式,价增部分将由性状公司、种子公司、渠道商等共享。目前我国玉米种植面积约6.5亿亩,若以美国当前90%左右的渗透率假设,从产业链分工来看。 1)性状公司获利幅度取决于单亩收费水平,预计在转基因商业化初期可获得价增的40%左右(8-10元/亩),性状授权市场规模可达59亿元左右。性状公司的代表性企业为大北农、杭州瑞丰(上市公司隆平高科的持股子公司)、先正达等; 2)品种公司代表企业为传统的龙头种子公司,负责制种及推广,按照当前常规玉米种子出厂价约30元/亩测算,我国的转基因玉米种子出厂价价格将大致位于36~50元/亩区间内,转基因玉米种子市场规模有望达280.8亿元。国内头部玉米种企包括隆平高科、登海种业、荃银高科等。 表1:我国转基因玉米种子市场规模测算(亿元) 表2:我国转基因性状市场规模测算(亿元) 表3:转基因品种审定(玉米) 5风险提示 1)生猪出栏量低于预期。 生猪养殖上市公司出栏量若低于预期或反映了公司经营不善,或反映了行业景气程度不及预期。 2)农产品价格大幅波动。 农产品价格大幅下跌会导致相应种植企业业绩下滑;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会导致养殖饲料成本大幅跟涨,导致养殖端盈利受损。 3)疫情影响超预期。 突然出现大规模养殖疫情,会导致养殖端生物性资产受损,进而传导至动保行业,使得兽用疫苗产品销量大幅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