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国信证券]:中秋国庆双节跟踪快评:假期人均旅游消费恢复提速,目的地城市分散多元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中秋国庆双节跟踪快评:假期人均旅游消费恢复提速,目的地城市分散多元

休闲服务2023-10-09曾光、钟潇、张鲁国信证券F***
中秋国庆双节跟踪快评:假期人均旅游消费恢复提速,目的地城市分散多元

联系人: 杨玉莹 0755-81982942 yangyuying@guosen.com.cn 事项: 2023年中秋国庆黄金周后,国家文旅部、各地文旅厅及重点公司陆续披露相关数据。 国信社服观点:1)2023年中秋国庆假期国内游:出游人次较2019年增长平稳,客单价恢复良好。假期8天,国内游客流和收入按可比口径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04%/102%,创历史新高,但略低于文旅部此前9月底预测。其中国内游客流恢复较五一/端午客流量恢复119%/113%相对平稳,但客单价恢复95%,较五一/端午恢复84%左右有所提速,主要系长途游占比提升和停留时间延长所致。2)出游方式:自驾游、高铁出行较疫前增长领先。假期8天,自驾、铁路客流较2019年增长20%+,增速领先且占主导,航空客流增13%相对次之,且节前机票尾盘价格略有下调。3)出境游:航班运力渐进修复,出入境客流恢复八五成。 假期8天,全国口岸出入境客流恢复85%,略低于国家移民管理局此前9月底预测(90%);国际航班恢复略提速(从暑期恢复近50%提升至57%),中国港澳及亚洲目的地为主。4)子行业:①景区:假期出游目的地更多元分散,传统名山大川景区日均较2019年同期高基数下基本表现平稳;宋城演艺全国各大千古情演出场次较2019年同期增25%,预计新项目等贡献主要增量。②免税:海南离岛免税相对平稳,假期8天销售金额13.3亿元(海关口径),比2022年同期增长117%;日均销售额约1.7亿元,较今年五一下降5.9%;客单价7824万元,较今年五一下降3.4%。③餐饮:假期前7天,商务部重点监测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近两成,宴会聚餐等相对火热。5)投资建议:维持板块“超配”评级。整体来看,消费仍然处于渐进复苏,且四季度国内多数区域系旅游淡季,出行链整体贝塔趋势仍待跟踪,但目前板块整体估值也已逐渐反映悲观预期。我们建议三条主线配置选股:1、产品迭代领先且经营效能提升的公司;2、国企改革背景下有业绩释放能力的公司;3、顺势而为静待经济企稳β属性强的公司。立足未来3-6个月,兼顾业绩确定性、复苏次序、政策预期、主题投资、估值水平等,优选中国中免、北京人力、王府井、海底捞、东方甄选、携程集团-S、华住集团-S、峨眉山A、同庆楼、学大教育、行动教育、同程旅行、海南机场、中教控股、宋城演艺、米奥会展、三特索道、君亭酒店、黄山旅游、广州酒家、海伦司、天目湖、九毛九、锦江酒店、首旅酒店、科锐国际、BOSS直聘、传智教育、中青旅、长白山、奈雪的茶等。 评论: 今年中秋国庆假期综述:整体恢复超2019年同期,客流量恢复相对平稳,客单价恢复提速 今年中秋国庆8天假期旅游收入与旅游人次可比口径略超2019年同期,创历史新高。根据文化旅游部,今年中秋、国庆假期,国内旅游出游人数8.26亿人次,按可比口径+71.3%,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增长4.1%; 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534.3亿元,按可比口径+129.5%,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增长1.5%。整体来看,8天长假推动下,今年中秋国庆国内旅游出游客流和旅游收入整体创历史新高,但相对略低于文旅部数据中心此前9月底预测(此前预计中秋国庆国内出游人次将达8.96亿人次/+86%,国内旅游收入7825亿元/+138%)。 与五一/端午的恢复相比,今年中秋国庆客流量恢复相对更平稳,但8天长假下客单价恢复明显提速。今年五一/端午国内出游人次较2019年同期各恢复119%/113%,国内游收入各恢复101%/95%。与之相比,今年中秋国庆假期客流恢复更平稳(104%),而收入恢复则与五一基本相当(101.5%)。其中今年中秋国庆假期客单价912元,按可比口径估算恢复98%,较五一/端午时旅游客单价恢复85%/84%左右明显改善。总体来看,经历了五一出行补偿性需求等的集中释放,今年中秋国庆假期客流恢复相对更平稳,但8天超长假期推动下,中出途出行占比提升和停留时间略有增加,故客单价的恢复相对此前节假日明显提速,按可比口径计算基本接近2019年同期水平。 图1:2021年至今节假日旅游人次恢复情况 图2:2021年至今节假日旅游收入恢复情况 图3:2021年至今节假日旅游客单价情况 图4:2023年中秋国庆假期短中长途出行占比 人均消费恢复有所改善的原因:中长途占比相对提升,停留时间增长等推动。根据央视网,按中国移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今年中秋国庆假期(9月29日至10月6日)短途游热度不减,中长途游持续升温。200公里以内的短途游占比达到38%;200—500公里的中等距离出游占比32%;500公里以上长途游占比为30%。从游客出游天数上看,3天及以上的出游人数占比最高,达到60%。同时,中旅院分析今年中秋国庆长途游占比以及出游3天及以上人群占比均高于五一。此外,中秋国庆假期期间,中旅院跟踪数据住宿、娱乐、康养花费较五一假期各可比增长3.5%、2.0%、1.0%,除了价格水平的变化影响,居民追求品质生活也有助于人均消费的提升。 需要说明的是,中线来看,国内旅游出行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本次中秋国庆假期居民出行创历史新高,达8.26亿人次,但结合中旅院公开会议分享,其中人均出游次数达2.42人次,故国内实际出游人数在3.4亿人左右,占国内总人口的比例为24%,仍有较多人群尚未出游。中线来看,随着人均收入提升和旅游产品的丰富升级,国内旅游出行人数预计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 出游方式的改变:自驾、铁路出行增速领先且占据主导,航空出行增速次之,节前尾盘价格略有波动 据交通运输部9月27日预计,9月29日至10月6日预计全国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包括营业性旅客运输人数和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非营业性小客车出行人数)累计21.97亿人次,日均约2.57亿人次,比2019年同期日均增长11.5%,比2022年同期日均增长58.8%;预计铁路、公路、水路、民航营业性客运总量(不含自驾出游等)将达4.9亿人次,较2019年同期日均下降27.9%。 自驾、铁路出行占据主导,且增幅明显领先,航空出行增速相对次之,节前尾盘价格略有波动。2023年双节假期8天,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发送旅客总量日均5,681万人次,比2019年同期日均下降35%, 比2022年同期日均增56%。 其中 , 铁路/民航/公路/水路日均客运量比2019年同期+23%/+13%/-48%/-40%,核心渠道铁路和民航均超疫情前,而营运性公路和水路客流下降主要是出游方式的变化(自驾、高铁日益主导影响)。此外,今年中秋国庆假期,全国高速公路日均流量达6050万辆,比2019年同期日均增22%,比2022年同期日均增55%,自驾游、长途游仍良好增长。并且,如假设每辆车人员平均2-3人,则高速客流量1.2-1.8亿人次,远超铁路、民航等交通工具,占据绝对主导。结合中旅院《预期的增长和理性的繁荣——2023年中秋、国庆假日旅游市场特别评论》,假期民航系统计划执行总航班量近14万班,日均航班量比2019年同期增长约20%。但截至9月25日,中秋国庆长假期间的机票预订量仅基本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我们预计与出游更重视性价比等因素相关(转向高铁或自驾出行灯)。鉴于此,节前部分航线机票价格有所调整,预计后续供给调整将更加精细化,量价变化或更加理性。 图5:十一各交通方式客流量变化情况 出境游:全国口岸出入境客流恢复85%,国际航班恢复略提速,出游目的地以中国港澳及亚洲区域为主 出境游持续向上修复。今年以来,文旅部分三批恢复138个ADS国家和地区的团队旅游和机酒业务,但因受国际航班运力、签证周期等因素影响,出境游渐进修复。根据国家移民管理局数据,今年中秋、国庆假期全国边检机关共查验出入境人员1181.8万人次,日均147.7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约2.9倍,是2019年同期的85.1%。其中,入境587万人次,出境594.8万人次。预计有望较五一及暑期进一步提速。 图6:国际航班较2019年恢复情况 图7:赴港澳游及较2019年变动情况 国际航班恢复较暑期略提速,出行目的地以亚洲等近程区域为主。航班运力方面,截至10月5日,双节假期期间国际航班量日均执行量约1527班次,恢复至疫情前的57%(暑期恢复近5成)。从出行目的地看,“十一”期间,热门机票目的地仍集中在中国港澳地区及泰国、新加坡、日韩等亚洲国家,其中假期前7日,境内赴中国澳门游旅客日均9.48万人次,恢复至2019同期的84%;赴港游预计已超疫前水平。同时,根据10月6日,携程发布的《中秋国庆旅游总结报告》:“十一”假期,出境游同比增长8倍多,增长较快。 出游特点:传统名山大川高基数下平稳恢复,反向旅游、新型citywalk、夜经济等表现活跃 从出行目的地看,相比五一,今年中秋国庆假期旅游市场需求更趋多样化、个性化,传统名山大川等热门景区高基数恢复平稳,反向旅游、新型city walk、夜经济、文化+旅游等表现活跃。 表1:2023年五一假期部分重点景区接待旅客数及收入表现 传统一线旅游目的地客流恢复相对平稳。从国内传统一线旅游目的地景区来看,中秋国庆假期峨眉山风景区接待游客22.83万人次,同比2019年增长59.14%,日均客流增40%(预计按峨眉山大景区客流口径);实现门票收入2117.73万元,同比2019年增长14.43%,日均门票收入较2019年同期持平。 黄山风景区假期8天接待游客19万余人次,日均接待游客2.4万人,同比2022年增长65%,估算恢复至2019年的99%。主要系黄山为了保持游客体验,仍维持此前下调后的3万人承载上限,但综合来看客流仍已恢复至疫前水平。截至9月30日,黄山风景区2023年接待游客量已突破历史最高点350万,提前3个月超过2019全年接待量(2019年系过去多年高点)。与此同时,假期乌镇估算接待游客约41万,恢复至19年小长假85%,其中西栅已恢复至2019年水平,且乌镇整体营收预计较2019年同期增长;古北水镇接待游客约18万,恢复至19年小长假73%,预计营收暂未完全恢复至疫情前; 两镇客单价均呈现持续提升趋势。天目湖:原有老项目预计与2019年同期(国庆7天+中秋1天)基本持平,新项目推动下整体收入可比增长15-20%。三特索道:假期前7天游客接待量/营业收入分别较2019年国庆黄金周增长15.64%/8.13%,均创下历史同期新高。 旅游目的地城市扩容,供给端提升&追求性价比理性消费带动。相比五一热点更加聚焦的情况,十一出游目的地更多元分散。去哪儿数据显示此次长假国内热门城市酒店预订量较疫情前增长2倍,同时经过3年发展,小城市旅游服务提升、高星酒店价格相对更便宜,超50个城市高星酒店房价低于500元。涨幅平缓且性价比优势更为突出的高星酒店,成为用户反复比价之后的新选择。湖北为例,假期前5日,武汉A级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220.09万人次,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90%;而襄阳/荆州A级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109/47万人次,较2019年增长134%/102%。 城市新型citywalk、夜经济等表现活跃,亚运带动杭州旅游增长突出。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假期游客在节假日选择商业综合体、文博场馆和历史文化街区者占比高达20%以上,假期前半段城市旅游休闲街区热度明显高于远程景区热度,东中部地区城市旅游热度整体高于西部地区。同时,各地积极开发夜经济市场,根据中国联通数据监测,9月28日18时至10月6日6时,243个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夜间客流量1.12亿人次,平均每个集聚区每夜5.76万人次,较2022年国庆节假期增长68.7%。双节叠加亚运,假期杭州涉旅消费193.289亿,按照可比口径较去年增长64%,较2019年增长16%。假期三特旗下千岛湖项目实现营收可比口径较2022年、2019年分别增长52.72%、19.43%。 免税:假期海南离岛免税日均销售较五一略下滑,进出岛客流较疫前延续双位数高增长 海南进出岛客流维持高位。从海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