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证券研报]:汽车域控制器行业研究:智能化迎来快速增长,域控制器相关增量可期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汽车域控制器行业研究:智能化迎来快速增长,域控制器相关增量可期

汽车域控制器行业研究:智能化迎来快速增长,域控制器相关增量可期

汽车 发布时间:2023-08-10 证券研究报告/行业深度报告 智能化迎来快速增长,域控制器相关增量可期 域控制器系列报告之二 报告摘要: 当前域控行业处于什么阶段?目前行业主要在域内集中的发展阶段,市场处于智能化渗透率快速提升、市场空间不断扩大的情况,虽然已经诞生了智能驾驶领域的英伟达这样的技术龙头且短期内无法撼动其地位,但市场容量的扩大、车企需求的多样化仍然能够为差异化竞争的芯片厂带来机会,行业格局亦未稳定清晰,其他芯片厂仍有机会。 哪些芯片厂会受益?行业在持续发展的阶段,龙头芯片厂最先受益,如英伟达、高通,二线芯片厂凭借低成本、高成熟度的产品能够成为车企的替代方案,但同时也要紧跟行业步伐、保持技术的领先性,如地平线、华为等。出于域集中的行业趋势等考虑,龙头芯片厂也在横向拓展,短期看英伟达通过与联发科合作切入座舱领域的路径相比高通切入智驾更有利,但目前为时尚早,芯片厂的发展仍有不确定性。 车企自研对Tier1价值的影响?车企自研的趋势仍会继续,但主要出现在头部车企,从行业整体角度看趋势会更慢一些。对于自研的车企,即使具备了人员和资金投入,自研也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短期内仍然需要依赖专业的Tier1的合作以及从中积累经验;长期来看,多数车企倾向采取采购通用标准化的硬件加基础软件,自研上层应用软件来实现差异化,中尾部则需要打包购买供应商的解决方案。因此,量产经验丰富、技术能力强的Tier1的价值将长期存在。 域控Tier1新秀能否后来居上?德赛西威在生态工具、量产经验、规模效应等方面占据优势,在英伟达阵营中短期内难以出现能够与之形成强力竞争的玩家。但华阳集团、均胜电子、东软集团等汽车电子Tier1布局清晰,与多家芯片厂建立合作,成为提供适配多种芯片的平台化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并且各自形成了自己的优势领域,在市场快速扩容、二线芯片厂迎来更多机遇的背景下,这些Tier1也能够充分受益行业红利。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智能化进入渗透率高增长期,市场空间迎来快速扩容。一方面,英伟达、高通等建立起了技术领先性和先发优势,地平线等后来者也在快速建立生态并不断追赶,上升趋势明显,因此与优质芯片厂深度绑定的供应商将伴随着芯片厂放量而不断受益,如英伟达与德赛西威、高通与中科创达、Mobileye与经纬恒润、地平线与IDH公司等。另一方面,部分Tier1前瞻布局,由汽车电子相关业务切入域控制器行业,积极投入研发并与芯片厂建立合作关系,形成了提供适配多种芯片的平台化解决方案的能力,随着技术能力和量产经验的积累不断建立竞争优势,在行业爆发的背景下亦能分得市场的蛋糕,如均胜电子、东软集团、华阳集团等。 风险提示:汽车销量不及预期;智能化渗透率不及预期。 优于大势 上次评级:优于大势 历史收益率曲线 汽车 沪深300 5% 0% -5% -10% -15% -20% -25% 2022/82022/112023/22023/5 涨跌幅(%) 1M 3M 12M 绝对收益 0% 13% -11% 相对收益 -4% 15% -7% 行业数据 成分股数量(只)287 总市值(亿)36498 流通市值(亿)14692 市盈率(倍)41.08 市净率(倍)2.33 成分股总营收(亿) 32606 成分股总净利润(亿) 859 成分股资产负债率(%) 60.07 相关报告 《重卡出口迎质变,看好中长期发展前景》 --20230629 《乘用车出口销量高增长,看好自主品牌出海》 --20230621 《充电桩行业深度报告(基础篇):从全球视角看整桩空间,出海大有可为》 证券分析师:李恒光 执业证书编号:S0550518060001021-61001510lihg@nesc.cn 目录 1.关于域控制器行业的几点思考5 1.1.当前域控制器行业处于什么发展阶段?行业格局有哪些变化?5 1.2.芯片厂的存在哪些机会和挑战?哪些厂商会受益?5 1.3.车企自研的趋势如何?对供应商有哪些影响?6 1.4.域控Tier1新秀能否后来居上?7 2.智能化升级,需要全新电子电气架构7 2.1.智能化进入快速增长期7 2.2.EE架构升级10 2.2.1.EE架构升级的背景10 2.2.2.EE架构升级的方式10 3.域控制器产业链13 3.1.从域控制器架构看域控软、硬件13 3.2.产业链分工变化,智能硬件和软件成为价值高地15 3.3.OEM选域控制器本质上是选芯片,SoC的算力是关键指标17 3.3.1.自动驾驶芯片:高壁垒,英伟达技术领先,地平线后起之秀17 3.3.2.座舱芯片:高通占据领先优势18 3.4.量产能力成为OEM选择供应商的核心依据19 3.5.终局:Tier1的价值将长期存在20 4.域控制器相关重点公司梳理20 4.1.芯片厂20 4.1.1.英伟达:高算力智驾芯片领军者20 4.1.2.高通:座舱芯片占优势,拓展智驾领域23 4.1.3.Mobileye:ADAS先行者,由“黑盒模式”逐渐走向开放24 4.1.4.地平线:国产芯片后起之秀,持续丰富生态矩阵27 4.1.5.其他芯片厂29 4.2.Tier130 4.2.1.德赛西威:域控时代执牛耳者30 4.2.2.经纬恒润:实力强劲的智能汽车电子厂商33 4.2.3.华阳集团:智能座舱优质标的,HUD加速渗透34 4.2.4.均胜电子:座舱电子核心玩家,切入自动驾驶域36 4.2.5.中科创达:全球领先的操作系统服务商38 4.2.6.东软集团:拥有软件基因的智能汽车Tier141 5.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42 5.1.投资建议42 5.2.风险提示42 图表目录 图1:2023Q1中国乘用车L2+及以上ADAS域控主芯片市场份额5 图2:2023Q1中国乘用车L2+及以上ADAS域控主芯片市场份额(不含特斯拉)5 图3:2019-2025E全球和中国智能座舱新车渗透率8 图4:2022年中国汽车不同价位智能座舱装配率8 图5:自主车企智能驾驶路径布局和规划9 图6:2018-2023Q1我国L2及以上智能驾驶渗透率10 图7:博世对汽车电子电气架构的演进阶段划分11 图8:特斯拉model3电子电气架构13 图9:大众MEB平台电子电气架构13 图10:长城汽车电子电气架构发展路径13 图11:自动驾驶域控制器架构示意图14 图12:智能驾驶域控制器软件架构14 图13:英伟达基于最新的CPU和GPU技术构建的SoC——DriveThor15 图14:域控制器产业链15 图15:智能汽车产业链分工模式发生变化16 图16:微笑曲线:价值链两端的智能化高地成车企竞争关键16 图17:2023Q1中国乘用车L2+及以上ADAS域控主芯片市场份额18 图18:2023Q1中国乘用车L2+及以上ADAS域控主芯片市场份额(不含特斯拉)18 图19:2023H1中国乘用车智能座舱市场格局19 图20:长城汽车自动驾驶芯片选择策略19 图21:NvidiaDriveXavier系统架构21 图22:英伟达智能驾驶芯片产品路线图22 图23:DriveThor有望实现在单个SoC上整合智能汽车所有功能22 图24:联发科与英伟达合作开发智能座舱解决方案23 图25:高通4代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发展历程23 图26:高通SnapdragonRideFlexSoC24 图27:高通收购维宁尔软件部门Arriver,补齐软件短板24 图28:MobileyeEyeQ4系列25 图29:MobileyeEyeQ5系列25 图30:2019-2022年MobileyeEyeQ系列分产品出货量25 图31:Mobileye的EyeQ6L、EyeQ6H、Ultra产品26 图32:Mobileye的产品组合26 图33:EyeQKit允许车企构建自己的应用程序来进行差异化定义和开发27 图34:地平线征程系列芯片27 图35:地平线认为现阶段软件和算法的制约使芯片算力冗余28 图36:地平线征程5芯片官方授权硬件IDH合作伙伴28 图37:华为MDC智能驾驶计算平台29 图38:HarmonyOS车机操作系统29 图39:华为MDC整体架构图30 图40:TeslaFSD芯片30 图41:零跑凌芯01芯片30 图42:德赛西威的智能座舱业务31 图43:德赛西威智能驾驶生态布局33 图44:经纬恒润先进辅助驾驶系统ADAS产品33 图45:经纬恒润先进辅助驾驶系统(ADAS)销量增长迅速34 图46:经纬恒润智能驾驶域控制器ADCU34 图47:经纬恒润车载高性能计算平台HPC2.534 图48:智能座舱产品应用场景示意图35 图49:智能驾驶及网联产品应用场景示意图35 图50:华阳集团HUD方案35 图51:华阳集团电子内外后视镜方案35 图52:华阳座舱域控制器应用场景36 图53:均胜电子提供智能座舱整体解决方案37 图54:均胜电子构建智能驾驶全栈能力38 图55:高通SnapdragonRide平台生态丰富40 图56:未来座舱域和自动驾驶域趋于融合40 图57:2022年我国乘用车智能座舱(单芯片)域控制器前装市场份额榜单41 图58:东软睿驰NeuSAR升级4.0版本42 表1:智能驾驶相关政策梳理8 表2:五大域控制器技术要求对比11 表3:不同车载软件的单车软件IP授权费估算17 表4:德赛西威智能驾驶域控制器产品体系32 表5:部分搭载高通骁龙座舱芯片的车型39 1.关于域控制器行业的几点思考 1.1.当前域控制器行业处于什么发展阶段?行业格局有哪些变化? 随着汽车电子与智能化的发展,传统分布式架构难以满足更高级别的智能化功能,EE架构沿着分布式架构→域集中式架构→车辆集中架构的路径进行演进。目前除少数车企如特斯拉、大众MEB平台发展到了跨域融合阶段,大多数车企处在域内集中的阶段。 作为降本增效的有效途径,尽管车辆集中架构的趋势是确定性的,但仍需要数年甚至十年的时间维度来落地。以座舱域控和智驾域控为例,二者在运算能力和硬件需求、功能安全等级、操作系统等方面有不同的技术需求,两个维度的适配仍然需要一定时间的发展。 此外,伴随着汽车智能化的加速发展,行业格局也在发生变化。以智驾芯片为例,英伟达从Xavier到Orin都是行业领先者,在业内处于龙头地位,尤其是中高端旗舰市场,其地位仍难以撼动;早期的Mobileye凭借芯片和软件打包的交付模式推出了能够帮助车企快速落地的成熟方案,在L1-L2时代奠定了领先地位,而这种“黑盒模式”同时也限制了车企自研、差异化的需求,芯片算力的不足进一步拉开了劣势,在行业需求变化的情况下,也被迫转型、逐渐走向开放;地平线作为国产芯片厂也是行业的后来者,于2021年、2022年分别量产了J3、J5来面向不同需求,随着行业持续的扩容以及车企出于降本、地缘因素、战略规划等考量,逐渐打开了局面,市场份额得到了提升。 图1:2023Q1中国乘用车L2+及以上ADAS域控主芯片市场份额 图2:2023Q1中国乘用车L2+及以上ADAS域控主芯片市场份额(不含特斯拉) 华为 2.2% 德州仪器6.2% 地平线 12.9% Mobileye 27.8% 大华瑞萨 1.0%0.2% 英伟达 49.7% 英伟达Mobileye地平线德州仪器华为 大华 瑞萨 数据来源:佐思汽研,东北证券数据来源:佐思汽研,东北证券 我们认为,目前行业主要在域内集中的发展阶段,市场处于智能化渗透率快速提升、市场空间不断扩大的情况,虽然已经诞生了智能驾驶领域的英伟达这样的技术龙头且短期内无法撼动其地位,但市场容量的扩大、车企需求的多样化仍然能够为差异化竞争的芯片厂带来机会,行业格局亦未稳定清晰,其他芯片厂仍有机会。 1.2.芯片厂的存在哪些机会和挑战?哪些厂商会受益? 智能化不断渗透,包括智能座舱升级、L2渗透率不断提升、L3落地呼之欲出等,芯片作为域控制器的核心将最先受益,竞争也在不断加剧。一方面,尽管已经出现英伟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