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耀的北极星 ——第四张报表再观中小银行转型之路 德勤中国 2023年9月 2 目录 中小银行整体业绩回顾2 盈利能力:增速放缓,分化日益显著2 资产规模:稳健增长,结构亟需优化4 资本补充:渠道受限,长期发展承压5 中小银行价值管理框架8 前情回顾:第四张报表价值管理体系8 溯源观星:银行价值管理北极星9 拨云见雾:中小银行价值管理框架10 样本银行价值分析洞察13 ......................................................................................................................................13 ......................................................................................................................................17 ......................................................................................................................................24 ......................................................................................................................................32 中小银行价值管理建议38 主动布局绿色金融39 纵深推进交易银行40 积极探索科创金融41 持续深耕普惠金融42 精准拓展消费信贷43 双轮驱动财富管理44 ............................................................................................................................46 3 前言 朱磊 德勤中国 两年前,德勤中国发布《第四张报表:银行价值管理白皮书》(“白皮书”),深入探索了商业银行价值构成、驱动和增长之路,为展望中国银行业未来发展的新开局、新篇章、新征程提出了数字化时代下的新 “ 破局之道。 随着深刻影响历史进程的大事件接连发生,我们渡过了极不平凡的两年。 尽管面对异常复杂和不确定的国际、国内环境,以及多重超预期因素的冲击,中国银行业仍然展现出非凡的韧性,交付了一份令人钦佩的答卷。 创新数字化研发中心合伙人风险咨询数字工厂主管合伙人第四张报表产品合伙人 这其中,国有大行固然肩负稳定大盘的使命,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亦在坚持探索创新发展的路径。 而我们特别注意到,区域性中小银行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金融的重要新兴力量,通过深耕资源禀赋,积极推进特色化经营与数智化建设,也走出了一条条极具个性的转型之路。 两年以来,德勤第四张报表也在演进。 ” 在第四张报表2.0的价值管理体系中,我们创新性的引入了“北极星指标”的概念,期望帮助商业伙伴识别与战略、业务最相关的绝对核心指标,从而将价值管 理变得更明确、更聚焦、更可行。 现在,就让“北极星指标”如同在黑夜中指引旅人的方向一般,指引我们再观中小银行转型之路…… 4 研究对象 本报告围绕中国境内区域性商业银行[1](含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开展研究,并从中选取32家上市中小银行作为【样本银行】进行分析,信息和数据均来源于其披露的报告和公开信息,包括但不限于: 近三年年度报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网站、银行官方网站及公开媒体报道等提供的相关信息。 这32家样本银行包括(按拼音首字母顺序进行排序): 1.北京银行 12.江西银行 23. 盛京银行 2.成都银行 13.晋商银行 24. 苏州银行 3.重庆银行 14.九江银行 25. 天津银行 4.长沙银行 15.兰州银行 26. 威海银行 5.甘肃银行 16.泸州银行 27. 厦门银行 6.贵阳银行 17.南京银行 28. 西安银行 7.贵州银行 18.宁波银行 29. 重庆农商银行 8.哈尔滨银行 19.齐鲁银行 30. 广州农商银行 9.杭州银行 20.青岛银行 31. 郑州银行 10.徽商银行 21.上海银行 32. 中原银行 11.江苏银行 22.上海农商银行 注[1]:至本文截稿之日,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网站公开的金融许可证信息,全国共有城市商业银行125家,农村商业银行1,609家,合计1,734家。 5 6 术语释义 “中小银行” 如无特别说明,本文所称“中小银行”,泛指中国境内区域性商业银行,包括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 “样本银行” 如无特别说明,本文所称“样本银行”,均指代本文选取的32家上市中小银行 (名单请参见“研究对象”)。 “第四张报表” 第四张报表,全称为“第四张报表价值管理体系”,是德勤中国与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等专业机构联合研发的价值洞察、衡量和管理工具。 第四张报表从企业的战略、用户、产品、渠道和数智科技等维度入手,洞察价值驱动因素、识别价值衡量指标,助力价值管理落地。 “北极星”指标 北极星指标(NorthStarMetric),也叫作第一关键指标,是指与企业战略和各项业务发展最相关的绝对核心指标。 北极星指标的命名由来:这些指标一旦确立,就像北极星一样闪耀在空中,指引企业的业务团队向同一个方向迈进(提升这一指标)。 第一章中小银行整体业绩回顾 7 1中小银行整体业绩回顾 1.1盈利能力:增速放缓,分化日益显著 1.1.1盈利能力评价指标:1.利润增速 基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数据,2022年全国中小银行(指中国境内城市商业银行及农村商业银行,下同)净利润总额为4,634亿元,同比利润增速仅为2.4%。 纵向来看:利润增速对标上年大幅下降8个百分点; 横向来看:该增速也显著低于大型国有银行(5.0%)及股份制银行 (8.8%)的表现。(图1.1A) 净利润增速 (当年净利润/上年净利润-1)*100% 14.0%13.2% 12.0% 10.4% 10.0% 8.8% 8.0% 6.0% 5.0% 4.0% 2.4% 2.0% 0.0% [图1.1A]2022年全国中小银行净利润增速分析及对标 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中小银行存贷利差逐步收窄;伴随大行服务重心下沉,中小银行的手续费 等中间业务收入亦明显承压,中小银行创利能力“雪上加霜”,利润增速分化显著,银行业的马太效应 逐步显现。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反观我们选取的32家样本银行,其平均利润增速达13.2%,显著高于中小银行整体平均水平,甚至高于全国股份制银行的平均值,值得深入研究。 编者注:32家样本银行2022年录得净利润总额为2,257.5亿元,占全国中小银行净利润总额的48.7%。 1.1.2盈利能力评价指标:2.净息差 截至2022年末,我国商业银行整体净息差下行至1.91%,较上年同期降低了17个基点。 而中小银行面临资产端利率下行、负债端成本刚性的“两端挤压”,其净息差更是收窄至1.67%,较上年同期下降24个基点,降幅显著高于行业水平。(图1.1B) 由于中小银行对利息收入的依赖更高,息差收窄对其盈利能力的影响更大;而影响的主要原因可 能是其相对而言在渠道数量和获客成本等方面不 具优势,规模效应有限。 同时,缺乏鲜明的客户定位和特色产品也导致中小银行普遍在营销及议价能力上欠缺相应支撑。 1.1.3盈利能力评价指标3:资产利润率 资产利润率方面,中小银行同样显著低于国有行及股份行(图1.1C),并呈同比下降趋势。 值得关注的是,2023年4月10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发布金融机构《合格审慎评估实施办法(2023年修订版)》,其中明确了商业银行资产利润率(ROA)不低于0.50%的要求。 截至2022年末,城、农商行的平均值均已非常接近该临界下限值。 净息差 2.1% 1.99% 2.0% 1.91% 1.90% 1.9% 1.8% 1.7%1.67% 1.6% 1.5% 资产利润率 1.0% [图1.1B]2022年中小银行净息差分析及对标 0.5%0.0% 国有行 股份行 城商行 农商行 2020 0.89 % 0.75 % 0 .55 % 0 .62% 2021 0.92 % 0.78 % 0 .56 % 0 .60% 2022 0.88 % 0.79 % 0 .54 % 0 .53% 3 [图1.1C]2022年中小银行资产利润率分析及对标 1.2资产规模:稳健增长,结构亟需优化 截至2022年底,全国中小银行资产规模达99.9万亿元,同比增长10.1%,增 速较上年提升0.2个百分点,低于大型商业银行(12.9%),但高于股份制商业银行(6.9%)。 从占比来看,中小银行资产规模在银行业金融机构中占比已达26.3%,已然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金融的重要新兴力量。 [图1.2A]2022年中小银行资产情况分析 99.9万亿 10.1% 26.3% 资产规模 同比增长 整体占比 1.2.1资产结构评价指标:1.普惠贷款增速、2.普惠贷款份额 普惠贷款份额 (各类型余额/总额)*100% 60.0% 50.0% 43.8% 45.7% 40.0% 36.5% 17.2% 普惠贷款增速 (当年末余额/上年末余额-1)*100% 40.0% 31.2% 30.0% .5% 17.9% 20.1% 近年来,在服务实体、回归主业的政策导向下,国内银行纷纷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尤其是普惠金融、“三农”贷款等领域。其中,国有大行凭借资金成本、服务网络和信息科技优势,重点发力中小银行传统业务领域,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小银行形成“挤出效应”。 从指标上反映,中小银行无论是增速还是份额都受到了相应的冲击。 横向来看,2022年中小银行的普惠贷款增速显著低于国有大行12.7个百分点;纵向来看,中小银行的普惠贷款份额则较上年下降了1.9个百分点。(图1.2B) 18 20.0% 30.0% 10.0% 20.0%10.0% 0.0% 0.0% [图1.2B]2022年中小银行普惠贷款分析及对标 1.3资本补充:渠道受限,长期发展承压 2.2.2资本补充能力评价指标:资本充足率 截至2022年末,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为 15.17%,其中国有大型银行资本充足率达到 17.35%,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从中小银行来看,2022年末城商行资本充足率为 12.61%,农商行为12.37%,均低于行业均值。 长期趋势显示,该差距在2017年以后还有所加大 (图1.3A)。 资本充足率 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 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 18% 14% 10% [图1.3A]2017-2022年中小银行资本充足率分析及对标 导致中小银行资本充足率偏低的原因是多样化的。 首先,外源性融资难是核心原因。外 源性融资工具(如增资扩股、公开发行上市、发行二级资本债等)是商业银行补充各类资本的重要来源,但这些工具对银行资质本身也有着较高的要求,多数中小银行难以满足,或者需要更高的融资成本。 其次,利润增速下滑也导致中小银行自身造血功能减弱,主要来源于利润留存的内源性融资能力亦显不足。 在资本监管框架之下,财务表现趋弱的上市中小银行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股权再融资补充资本也受到制约,而非上市中小银行的股权对民间资本的吸引力亦下降。再加上大型商业银行纷纷发行二级资本债补充资本,对中小银行发债形成挤压。同时,中小银行往往追求规模快速发展,不够重视资本的集约使用,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