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发布新能源行业每周市场跟踪及我们的观点#中信建投新能源 #核心观点1)中国车企在欧电动车市占率8.4%,且主要由欧资背景车企贡献,中资市占率仅0.4%; 2)中国是欧洲车企主要出口国,相互制约较大; 3)同样车型在国内售价显著低于在欧售价,不符合倾销定义; 4)欧盟从启动调查到终裁需一年以上,短期无影响;长期看会综合考虑市场需求而决定措施有效期。 5)同时我们认为调查 我们发布新能源行业每周市场跟踪及我们的观点#中信建投新能源 #核心观点1)中国车企在欧电动车市占率8.4%,且主要由欧资背景车企贡献,中资市占率仅0.4%; 2)中国是欧洲车企主要出口国,相互制约较大; 3)同样车型在国内售价显著低于在欧售价,不符合倾销定义; 4)欧盟从启动调查到终裁需一年以上,短期无影响;长期看会综合考虑市场需求而决定措施有效期。 5)同时我们认为调查范围由车延伸至电池的可能性也较小。 #欧盟针对中国电动汽车展开反补贴调查9月13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宣布欧盟将对中国电动汽车启动反补贴调查(anti-subsidyinvestigation),声称以此保护自身免受受益于国家补贴的中国电动车生产商的影响。 #我们认为双反调查对国内电动车影响有限1)中国车企在欧电动车市占率较低。 2022/23年1-7月我国车企在欧洲电车销量为14.4、13.3万辆,市占率6.1%、8.4%(不含特斯拉),主要由欧资背景车企贡献,该类车企基本具备欧洲产能,预计受双反影响较小;中资品牌出口主力在东南亚市场,今年在欧市占率仅0.4%,不会对欧洲销量形成冲击。 Tesla上海工厂对欧洲出口量有限,预计今年出口约7万台;且并非集团属于中国就是中国出口,仍有部分产销是由欧洲本土工厂承担,预计1-7月国内出口欧洲电车仅15万辆,影响有限。 2)中国是欧洲车企的主要出口国,相互制约较大。 2022年中国进口车销量4.3万辆,同比+44%,其中德国、瑞典、英国等欧洲国家为主要出口国,此前德国反对启动双反正是出于自身对中国大幅出口的互利。 3)当前售价难以判定是倾销,同样车型在国内售价显著低于在欧售价,不符合倾销定义。 #复盘欧洲光伏“双反”调查,以签订最低价格承诺协议结尾,中国企业竞争力凸显,“双反”最终黯然收场。 1)流程时间长,影响滞后,欧洲光伏双反流程持续15个月,以此推断电动车进程来说若9-10月欧盟正式启动调查(先反倾销、再反补贴),则预计临时调查结果和初裁措施将在2024年6-7月发布,最终调查结果和终裁措施将在2024年12月-2025年1月发布。 2)短期来看欧洲“双反”影响光伏产品需求,加剧光伏产品价格下跌趋势,导致企业经营承压。长期来看,“双反”迫使企业持续技术创新、改善工艺,推动了我国光伏产业降本进程。 3)“双反”加快国内政策出台,促进国内光伏下游发展;光伏厂商主要通过海外建厂、开拓新市场和深耕国内市场。 4)欧盟也会综合考虑市场需求而决定措施有效期,参照对光伏电池板的双反措施,终裁提高关税仅为期2年(通常是5年),并在二次诉讼终裁时仅延长18个月至2018年9月,到期后选择结束措施,推断到电动车长期或许也有缓机。 #欧盟对动力电池启动双反调查的可能性很小。1)国内电池厂在欧洲市占率超过40%,定点逻辑下车企切换供应商需要2年以上验证周期,对应供应紧张和巨额赔偿。 2)国内电池厂在欧洲规划产能超过360GWh,其中宁德时代德国工厂已投产,能够通过启用欧洲本土工厂的方式进行规避。 3)欧洲没有成熟的电池产业链,不具备保护本土企业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