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未知机构]:大宗商品专家会议学习–20230916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会议纪要/报告详情/

大宗商品专家会议学习–20230916

2023-09-18未知机构ζ***
大宗商品专家会议学习–20230916

商品指数创新高背后逻辑及后续推演日期:2023年9月16日 核心要点: 1、2021年以来,世界进入新一轮周期(6-10年),2023年上半年走完第一个中周期,中国在第二轮复苏中还是领涨。 2、对于中国经济的拉动,重点在投资和消费;国家保持刺激强度,消费仍有上行空间;投资目前偏低,但在本轮复苏中依然会发挥巨大作用, 2023H2-2024H1依然具备上行动力。 3、中国当前处于被动去库阶段,预计持续到2024年H1,大宗商品价格会呈现趋势性上行,当前位置不是本轮高点,或有小幅调整后,会再次拉升。 核心要点: 商品指数创新高背后逻辑及后续推演日期:2023年9月16日 1、2021年以来,世界进入新一轮周期(6-10年),2023年上半年走完第一个中周期,中国在第二轮复苏中还是领涨。 2、对于中国经济的拉动,重点在投资和消费;国家保持刺激强度,消费仍有上行空间;投资目前偏低,但在本轮复苏中依然会发挥巨大作用, 2023H2-2024H1依然具备上行动力。 3、中国当前处于被动去库阶段,预计持续到2024年H1,大宗商品价格会呈现趋势性上行,当前位置不是本轮高点,或有小幅调整后,会再次拉升。 4、股市不宜悲观,要大宗商品维持强势,待本轮被动去库完成,进入主动补库阶段,企业利润回升带动股市估值修复。 5、有色:价格预计高位震荡,一旦突破前高,可以跟进;能化:价格位于低位,主要系近年来新增产能较多,供给天花板逐步形成,价格会有较大补涨空间;黑色:相当于整个商品大贝塔,强度看国内经济恢复力度。 大类资产复盘(沪深300、商品、人民币兑美元、十年期国债):国内资产表现: 2023年以来,10年期国债是唯一取得正收益的大类资产(1.5%),股市目前仍处水下偏深的位置 商品在6月跌幅最深,之后默默上行,本周五收盘收复全部跌幅,但相较于前两年,目前仍处于相对底部全球视角(OECD领先指标): 上一轮长周期持续了10年(2009-2020年),其中包括3个中周期,背后驱动就是工业库存 2021年以来进入新一轮周期: 如果是6年长周期,那就出现2个中周期;如果是10年长周期,就会包括3个中周期;目前第一个中周期已走完(2023年上半年)领先指标显示2023年H2至2024年H1是第二个中周期的上行阶段,中国在第二轮复苏中还是领涨的 产业链构成: 上游:投资(产能)*开工率=产出 大宗商品都在上游,要么是产出的原材料,要么在投资端本身形成产能越是上游,对于经济波动,自身调整越慢 中游:产出品库存 按先后顺序,分为四个阶段:主动去库-被动去库-主动补库-被动补库,这是由于企业在应对价格变动时采取措施通常是滞后的原因造成,同时受到上下游两端影响 主动去库: 降价促销,同时降低开工率减少产出 价格呈现单边或者趋势性下行,2022年中美整体处于主动去库的过程,所以大宗商品去年一直下跌,直到今年上半年被动去库: 下游需求启动,但上游供给并没有增加价格呈现趋势性上行 商品领先股市:因为价格上行,但是规模在收缩,总体利润不足主动补库: 价格呈现高位波动 股市开始上涨:价格高位,规模扩张,利润形成 库存低,通胀容易上行;相反高库存,会对价格形成压制美国最新CPI反弹,向4%靠近,也是因为库存在下降 下游:消费 中国经济运行综述: 长期来看,如果不出现十年大周期波动(09、20),中国GDP运行走势相对稳定虽然现在疫情本身已结束,但对于整个宏观经济的影响依然在,经济呈现高波动影响边际减小,波动性在收敛,预计2025年以后疫情的影响才会被完全吸收 环比体现复苏节奏,累计同比体现方向性 2023年GDP增速目标5%,也就是今年要达到127万亿,上半年完成了59万亿 经济增速要保持稳定,如果三季度超额完成任务,Q4任务轻一些,对于大宗来说偏空;如果三季度不及预期,Q4任务更重,刺激政策会更加强,对于大宗来说利好 三季度累计同比要达到6.5%,当季同比要达到9.56%,环比10%,才算完成93万亿的中值目标,因此7月初政治局会议之后,国家政策持续加码根据调研情况,三季度完成目标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四季度政策刺激强度可能更高 7月以来,大宗商品的回升很大程度上就是政策逐步刺激的结果 中国经济运行展望: 消费、资本形成、进出口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但今年上半年的表现差异较大进出口:不做重点关注。就目前中美博弈来看,拉动经济依靠出口,不切实际。 消费: 国家对消费刺激保持力度,整体来讲社零依然有上行的空间,但个人认为正在接近上限,预计今年底到明年上半年维持稳定,明年下半年可能出现见顶回落的过程 2019年中国居民消费构成:食品28%,居住24%,衣着6%,家庭设备6%,交通通信13%,教育文化娱乐12% 食品(权重最大)是刚性需求,无论拉动与否,每年10%增速 居住(地产):弹性大,-10%到+30%,且权重高,拉动之后对消费贡献度较大。同时还有很强的带动作用,买房之后需要装修、买车等教育文化娱乐:其实核心是科技(芯片),在美国那边占比高达24.5%,我们现在12%,以后对教育、科技的投入还会继续增长 资本形成(投资): 当前偏低,在本轮复苏中依然会发挥巨大作用 2023H2-2024H1,依然具备上行动力。 当前中国处于被动去库阶段: 工业产出在回升但仍不足,处于早期阶段,价格尚未达到高位,企业利润不足,因此开工率不会显著提升,但下游需求已启动,所以目前中国处于被动去库阶段 参考历史,当前周期与2020年下半年、13-14年相似,都属于被动去库阶段。不同于13-14年,当前供给侧没有限制政策,因此商品走势会大有不同 整个价格体系回升到了今年3月的相对高位,十一前后乃至到11月份大宗商品应该会有一个调整的过程,利润达到预期之后多头会出现松动,调整空间不会很大 对于商品及股市的看法: 中国目前库存水平快接近长周期的最低点,预计到Q4会达到最低水平,商品价格仍有上行空间,当前位置绝不会是本轮的最高点,调整之后会再次拉升(看到2022年高点) 本轮商品领先于股市的原因: 中国与美国经济结构不同,中国是工业利股,在2020年率先走出疫情时,中国强调的是复产复工、以工代振,按就业-收入-消费的顺序传导,而美国直接通过放水刺激消费,大批热钱会直接进入股市 股市定价是估值,而估值是远期利润折现,因此估值提升需要商品价格先行,达到高位之后,企业扩大产出规模形成利润,估值才会体现股市不易悲观,只要大宗商品维持强势,待本轮被动去库完成,进入主动补库阶段,企业利润回升带动股市估值修复 有色金属: 从中证金属期货价格综合指数来看,当前价格位于06年以来的高位 供给存在天花板,增量较少,需求在新经济发展模式下保持旺盛,库存预计会持续走低,价格突破指日可待往后看,价格预计高位震荡,一旦突破前高,可以跟进;趋势性下跌只会出现在下一波危机时期 能化: 与有色相反,价格位于低位,主要系近年来新增产能较多 根据调研,到明年上半年,依然会有新增产能进入市场,价格承压;但中长期来看,再往后的3-5年无新增产能往后看,在供给天花板逐步形成的过程中,价格会有较大的补涨空间 原油: 需求启动,价格上行,工业企业利润增加之后会扩大产出规模(提高开工率),对于原材料(原油)需求会逐步提升基于对宏观经济、消费及库存判断,OPEC+选择减产挺价 价格预计趋势性上行,看到整数位 美联储加息对商品的影响在边际减弱,现在最重要的是供需基本面 9月可能不动,11月再加25bp 如果CPI不突破4,美联储按兵不动的概率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