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头豹研究院]:建筑垃圾综合利用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建筑垃圾综合利用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公用事业2023-08-29头豹研究院机构上传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建筑垃圾综合利用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Leadleo.com 客服电话:400-072-5588 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李卿云 2023-05-29未经平台授权,禁止转载版权有问题?点此投诉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环境治理业/建筑施工废弃物治理 综合性企业/综合企业 行业: 建筑垃圾 建筑垃圾综合利用 再生建材 关键词: 行业定义 建筑垃圾(constructionanddemolitionwaste)… AI访谈 行业分类 根据建筑垃圾的再生处理场所,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可分… AI访谈 行业特征 中国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相较于环保产业其他项目,当前投… AI访谈 发展历程 建筑垃圾综合利用行业目前已达到3个阶段 AI访谈 产业链分析 上游分析中游分析下游分析 AI访谈 行业规模 中国建筑垃圾综合利用行业规模整体呈稳步上升态势,… AI访谈数据图表 政策梳理 建筑垃圾综合利用行业相关政策6篇 AI访谈 竞争格局 建筑垃圾综合利用行业竞争格局较为分散,根据瑞泰环保… AI访谈数据图表 摘要建筑垃圾(constructionanddemolitionwaste)是工程渣土、工程泥浆、工程垃圾、拆除垃圾和装修垃圾等的总称,建筑垃圾综合利用指将建筑垃圾处理转化成为有用物质的方法。中国建筑垃圾综合利用行业规模整体呈稳步上升态势,2022年中国建筑垃圾综合利用量为11.4亿吨,综合利用市场规模为463.9亿元,预计2027年建筑垃圾综合利用量有望达18.2亿吨,市场规模突破800亿元,达856.3亿元。建筑垃圾综合利用行业竞争格局较为分散,随着“十四五”期间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相关政策的密集发布,建筑垃圾综合利用行业前景广阔,参与者将持续增多。企业与政府合作的PPP模式的推广有利于政府与社会主体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共同体关系,降低社会主体的投资风险,该模式在建筑垃圾综合利用领域的延续将推动更多社会主体主动投入市场竞争,促使行业竞争加剧。 建筑垃圾综合利用行业定义[1] 建筑垃圾(constructionanddemolitionwaste)是工程渣土、工程泥浆、工程垃圾、拆除垃圾和装修垃圾等的总称。包括新建、扩建、改建和拆除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以及居民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所产生的弃土、弃料及其他废弃物,例如废混凝土、废竹木、废木板、废砂浆、砖瓦碎块、渣土、碎石块、沥青块、废塑 料、废金属、废防水材料、废保温材料和各类玻璃碎块等,不包括经检验、鉴定为危险废物的建筑垃圾。建筑垃圾综合利用指将建筑垃圾处理转化成为有用物质的方法。 [1]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 建筑垃圾综合利用行业分类[2] 根据建筑垃圾的再生处理场所,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可分为固定式再生处理模式与临时再生处理模式。 建筑垃圾综合利用行业分类(按再生处理场所分类) 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分类 固定式再生处理模式 临时再生处理模式 固定式建筑垃圾再生处理设施的设计使用年限不小于10年,是采用一定工艺手段、利用建筑垃圾生产再生产品的固定场所。固定式再生处理模式的特点是工艺环节完备、审批流程长、建设周期长、投资规模大、占地面积大、环保水平高,可作为城市基础配套设施,一般与拆建类建筑垃圾生产线协同建设。 临时建筑垃圾再生处理设施的设计使用年限在3-5年之间,临时再生处理模式的特点是工艺环节简单、以人工拣选为主、建设周期短,处理场所多为临时用地,占地面积较小,便于灵活设置,适合装修垃圾中转分拣,以及建筑垃圾的就地集中处置。 [2]1:中环协建筑垃圾管理与… 建筑垃圾综合利用行业特征[3] 中国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相较于环保产业其他项目,当前投资规模较小,综合利用率相较于欧美发达国家较低。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价值巨大,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兼具经济与环保效益。目前中国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主要用于生产以粗骨料、再生细骨料、再生微粉、再生园林土等为代表的中间产品,以及再生砖、再生预拌混凝土、再生混凝土制品、再生复合筑路材料等再生系列终端产品,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后的再生产品应用场景广泛。 1投资规模较小 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相较于环保产业其他项目,当前投资规模较小。 根据《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状况报告2021》,2021年1-6月,全国垃圾焚烧中标项目共计90项,总投资金额共计234.56亿元;全国餐厨垃圾处理处置市场中标项目共计183项,总投资金额共计94.84亿元;全国土壤修复市场中标项目共计1,838项,中标金额共计135.44亿元;而全国建筑垃圾处理处置中标项目共计173项,总投资金额仅51.96亿元。相较于环保产业其他项目,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相关项目当前投资规模较小,投资热度较低。 2综合利用率较低 中国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率相较于欧美发达国家较低。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资料显示,2013年中国建筑垃圾产生量约为10亿吨,综合利用量5,000万吨,资源化利用量仅为5%,同年德国的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率已达89.1%。2020年中国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上涨至50%,距欧美发达国家的利用率仍存在一定差距。 3兼具经济与环保效益 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价值巨大,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兼具经济与环保效益。 据推算,每利用1亿吨建筑垃圾可以生产标砖243亿块、混合料3,600万吨,减少占地1.5万亩,节煤27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30万吨,新增产值84.6亿元。以建筑垃圾再生材料生产路面砖为例,对比使用再生料与天然料,每平方米路面砖节约1.31元,即生产100万平方米路面砖,使用再生料比天然料节约131万元,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不仅更加环保,也显著降低建筑材料生产成本。 4应用场景广泛 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后的再生产品应用场景广泛。 目前中国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主要用于生产以粗骨料、再生细骨料、再生微粉、再生园林土等为代表的中间产品,以及再生砖、再生预拌混凝土、再生混凝土制品、再生复合筑路材料等再生系列终端产品。建筑垃圾再生材料应用广泛,如再生混凝土、砂浆、砌块、砖、板材等应用于建筑工程,再生透水混凝土、透水砖、无机混合料、级配碎石、回填材料等应用于市政交通工程,再生骨料作为渗蓄材料用于海绵城市建设领域,再生混凝土制品用于地下管廊等。 [3]1:https://www.china… 2:《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状… 启动期2013~2019 2013年1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绿色建筑行动方案》,提出“研究完 善财政支持政策,研究制定支持绿色建材发展、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等工作的政策措施。”2013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提出“拉动环保产品及再生产品消费。落实相关支持政策,推动粉煤灰、煤矸石、建筑垃圾、秸秆等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应用。”2014年以来,北京市、宜昌市、青岛市、南昌市等地方政府陆续颁布建筑垃圾管理与资源化政策,对建筑垃圾的排放管理、运输管理、处置管理、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等作出明确规定。 在此阶段,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务院等部门相继发布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相 关支持政策,推动综合利用产品落地,地方政府陆续出台建筑垃圾管理的具体政策,有效增强了责任主体对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意识。 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发展历程[4] 中国建筑垃圾综合利用行业迄今主要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在2005-2012年的萌芽期,中国建筑业处于大规模增量建设时期,房屋施工面积飞速扩张,从2005年的352,744.70万平方米迅速增长至2012年的986,427.45万平方米,对应产生大量建筑垃圾,《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的出台明确了建筑垃圾的涵盖范围,强调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及居民的主体责任,鼓励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在2013-2019年的启动期,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 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务院等部门相继发布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相关支持政策,推动综合利用产品落地,地方政府陆续出台建筑垃圾管理的具体政策,有效增强了责任主体对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意识。在2020年至今的高速发展期,建筑垃圾减量化工作机制逐步建立健全,建筑垃圾综合利用被列入《“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 萌芽期2005~2012 2005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并宣布自2005年6月1日起施行。《城市 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将建筑垃圾定义为“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和拆除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以及居民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所产生的弃土、弃料及其它废弃物”,提出“建筑垃圾处置实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谁产生、谁承担处置责任的原则。国家鼓励建筑垃圾综合利用,鼓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优先采用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产品。” 在此阶段,中国建筑业处于大规模增量建设时期,房屋施工面积飞速扩张,从2005年的352,744.70万平方米迅速增长至2012年的986,427.45万平方米,对应产生大量建筑垃圾。2005年《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的出台明确了建筑垃圾的涵盖范围,强调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及居民的主体责任,鼓励 建筑垃圾综合利用。 划》,同时中国城市开发建设的重点由房地产主导的增量建设,逐步转向以提升城市品质为主的存量提质改造,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有所提升。 高速发展期2020~至今 2020年5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推进建筑垃圾减量化的指导意见》提出“2020年底,各地区建筑垃圾减量化工作机制初步建立。2025年底,各地区建筑垃圾减量化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实现新建建筑施工现场建筑垃圾(不包括工程渣土、工程泥浆)排放量每万平方米不高于300吨,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建筑垃圾(不包括工程渣土、工程泥浆)排放量每万平方米不高于200吨”的具体目标,加强建筑垃圾源头管控,有效减少工程建设过程建筑垃圾的产生和排放。2021年7月,《“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达到60%”的明确目标,提倡实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示范工程,建设50个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示范城市。2022年全国建筑业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56.45亿平方米,同比上年减少0.70%,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0.55亿平方米,同比上年减少0.69%。 在此阶段,建筑垃圾减量化工作机制逐步建立健全,建筑垃圾综合利用被列入《“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同时中国城市开发建设的重点由房地产主导的增量建设,逐步转向以提升城市品质为主的存量提质改造,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有所提升。 [4]1:https://www.zhjsw.… 2:https://www.thepa… 3:http://www.gov.cn… 4:http://www.gov.cn… 5:http://www.gov.cn… 6:http://www.gov.cn… 7:中国政府网,国家统计… 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产业链分析[5] 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产业链上游包括建筑施工企业和建筑垃圾处理设备制造企业,代表性施工企业有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等,代表性设备制造企业有浙矿重工股份有限公司、郑州鼎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山美环保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等。产业链中游为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企业,代表性企业有中原环保、瑞泰环保、盈峰环境等。产业链下游为再生建材销售企业,代表性企业有上海青 浦再生建材有限公司、青岛绿帆再生建材有限公司、黄石市环投再生建材科技有限公司等。 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产业链上游作为垃圾的生产方,为资源再生利用提供原材料,2022年中国房屋建筑施工面积、房屋建筑竣工面积均有所下降,全国新开工改造老旧小区5.25万个、876万户,城市开发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转向存量提质改造,为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开辟新的增长点。建筑垃圾处理设备中的除铁器和振动给料机技术较为成熟,且产品同质化严重,机械生产企业议价能力较弱,而移动型建筑垃圾破碎机制造企业议价能力较强。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企业广泛寻求开展企业与政府合作的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