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纤维行业分类 化学纤维产品可根据生产原料、产品形态、产品性能等分类标准进行划分。 按生产原料进行分类 化学纤维分类 指具有特殊物理化学结构或特殊性能(如耐高温、抗腐蚀、高强度、难燃烧、高模量、化学稳定性突出等)的纤维,又被称为特种纤维,主要品种包括耐高温纤维、抗腐蚀纤维、高强度纤维、抗燃纤维等,终端织成品主要应用于工业制造、工程、医疗、国防军工等领域。 高性能纤维 碳纤维先行,高性能纤维持续进步 以碳纤维为代表的高性能纤维将引领中国化学纤维行业持续发展。 高性能纤维由于长期受到政府与行业的重视,今后将作为化学纤维行业的尖端领域引领行业发展,其细分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以碳纤维为例,碳纤维是一种含碳量高于90%的无机高性能纤维,具有质量轻、强 度高、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性,在中国主要应用于体育休闲、新能源设备等领域。长期以来,欧美及日本 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碳纤维企业凭借技术及价格优势对中国碳纤维企业形成压制。2022年,中国碳纤维消费量为7.03万吨,自给率不到40%,市场呈现出高度对外依存的态势。未来五至十年,随着自主生产技术 与产业化的不断发展,中国国产碳纤维有望在航空航天、风电设备等高端领域实现多元发展。以碳纤维的率先发展为突破点,国产高性能纤维的持续进步将成为中国由化学纤维大国向化学纤维强国转型升级的重 要推动力。 启动期 20世纪80年代,装备了成套进口设备的四大国有化学纤维生产基地天津市石化总厂、辽阳化纤厂、 四川维尼纶厂、上海金山石油化工总厂二期以及特大型化学纤维企业仪征化纤工业联合公司陆续建成并投产,中国合成纤维单厂产能规模突破十万吨级。1983年,中国取消布票,在民用需求得到释放 的推动下,中国化学纤维产量迅速扩大,由1981年的52.7万吨扩大到1989年的148.1万吨。在化学纤维品种方面,为缓解民用服装布料供应紧张情况,适宜制衣及大规模生产的涤纶在政府的支持下快 速发展。 国有化学纤维生产企业规模迅速扩大,合成纤维产量规模突破万吨级,同时化学纤维品种丰富性大大 提高。 高速发展期 1990~2009 20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速推进,在国有化学纤维生产基地多期工程继续发展的同 时,中国化学纤维行业的组织结构、区域布局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下有所调整,以浙江恒逸集团为 代表的一批自主选址建厂的民营化学纤维生产企业得到发展,推动了行业产能的持续扩大。1998年,中国化学纤维年产量达到510万吨,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化学纤维生产国。2001年12月, 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超过100个国家及地区签署了双边市场准入协议,中国的化学纤维产品凭借价格优势在国际市场的份额不断扩大。在出口需求的带动下,中国的化学纤维产量由2001年 的841.4万吨扩大到2009年的2,747.3万吨,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6.0%,中国化学纤维行业经历了一 段高速发展期。 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中国化学纤维行业自主化程度不断增强,在国外市场的占比持续增加。 成熟期 2010~2023 受全球经济发展周期性波动的影响,2010年后中国化学纤维产量年增长率整体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近5年多保持在个位数水平,比起上一阶段的快速发展有所缓和。根据迈克尔·波特等管理学家的理 中国化学纤维产业链分析 中国化学纤维行业产业链由上至下依次可分为上游化学纤维原料及设备提供商,代表企业有三江化工、华鲁恒升化工和黔希化工等、中游化学纤维生产商,代表企业有桐昆控股、新凤鸣和恒逸石化等企业,以及下游纺织 品制造商,代表企业有三元纺织、鲁泰纺织和中泰纺织等企业。 中国化学纤维产业发展主要受到一些前端技术的限制,导致核心原料仍依赖进口,以碳纤维为代表的高性能 化学纤维为例,目前该国产技术水平较为落后,难以适应行业市场现有发展和消费者需求,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技术研发方面,中复神鹰、光威复材等企业实现多项碳纤维关键生产技术的突破进展;在产能增长方面,中国化 学纤维行业内多个万吨级别项目在近几年以及未来进行启动,为中国化学纤维产品供给提供保障;同时,多家化 学纤维企业开始利用规模化优势降低生产成本,从产量上看,中国国产化趋势在以极快的速度增长。 化学纤维行业的中下游环节互相依存,前者提供原材料和生产技术,后者则是化纤产品的主要消费市场。近 年来,中国化学纤维行业的产业链发展趋势主要有三个方面:(1)节能环保在化学纤维生产中的应用:加强环保意识,推动行业绿色化发展。随着环保政策的日益严格,化学纤维生产企业需要采用更为环保的生产工艺和原 材料,如生物基材料、再生纤维等,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2)化学纤维生产技术创新: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升级,化学纤维企业需要加强技术创新,推出更为高端的化纤产品,如功能性 化纤、智能化纤等,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3)国产化趋势逐渐增强:如今,中国已达成接近一半的化学纤维自给率,国产化进程不断加速。未来中国化学纤维企业应保持产能增长趋势,同时在核心技术上取得 突破,全力推动碳纤维国产化趋势。 上 产业链上游 生产制造端 化学纤维原料及设备提供商 上游厂商 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洛阳永龙能化有限公司 浙江三江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 陕西榆能化学材料有限公司 查看全部 产业链上游说明 中国化学纤维行业产业链上游的主要参与者为化学纤维生产原料及设备提供商,两者的发展情况如 下:(1)原料提供商:化学纤维上游原料主要包括生产涤纶所需的PTA(精对苯二甲酸)、MEG(乙二醇)及生产锦纶所需的己内酰胺等。①在PTA方面,由于中游化学纤维生产商多以自行制备 PTA的生产方式为主,因此上游原料对行业的影响实际可追溯至制备PTA所需的PX(对二甲苯)环节。2022年中国的PX进口量为1058.2万吨,对外依存度连续第四年下降,主要进口源为韩国、日本 及台澎金马关税区。2019年是中国国内PX项目投产的元年,主要投产方为民营企业,随着中国民营大炼化项目进程的推进,中国本土的PX产能将得到大幅提升,日本、韩国等国际PX出口商的议价地 位将被弱化。②在MEG方面,中国对国外进口的依赖程度较高,根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数据,2022年中国MEG进口量约为1220万吨,进口依存度下降超过10%。以生产工艺为标准进行分 类,MEG可分为油制MEG及煤制MEG两类,中国由于原油资源的长期短缺,自产MEG大部分为煤制 MEG。目前中国煤制MEG项目整体运行稳定性欠佳,实际产量及质量水平不高,在短期内仍将保持较高的进口依存度。③在己内酰胺方面,由于其下游产品锦纶切片市场出现了供应过剩的情况,中国 己内酰胺产品价格呈现下行趋势。(2)设备提供商:化学纤维上游设备主要包括聚合、纺丝、拉 伸、卷绕、后处理等关键工序设备及喷嘴、喷丝板、卷绕头等设备组配件。目前中国化学纤维设备市 场呈现出本土与国际品牌共存的局面。凭借下游化学纤维产业发展时间早带来的技术先发优势,国际化学纤维设备厂商在中国化学纤维设备高端市场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代表性企业有德国欧瑞康集团旗 下的欧瑞康巴马格(Oerlikon Barmag)及欧瑞康纽马格(Oerlikon Neumag)、日本的TMT公司(TMT机械株式会社)等,本土设备厂商在高端市场中仍处于较弱势的地位。在中低端设备市场,国 产设备经过多年的发展,自给率大幅上升,代表性市场有聚酯设备、化学纤维长丝设备等。聚酯设备领域,在国产聚酯技术及硬件水平提升背景下,中国在21世纪初建设的聚酯产能中,装备国产化率已 达到75%以上,目前行业中已全面普及国产聚酯技术及设备。在化学纤维长丝设备领域,随着国产设 备整体水平的提高,以北京中丽制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郑州纺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国内大型厂商推出了与国际技术水平接轨的高质量产品,国产化学纤维长丝生产设备的市场份额已达到30% 以上。 中 产业链中游 品牌端 化学纤维生产商 中游厂商 桐昆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恒逸石化股份有限公司 新凤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查看全部 产业链中游说明 中国化学纤维行业产业链中游的主要参与者为化学纤维生产商,中游化学纤维生产商的议价地位根据 不同的产品品种有所分化,产量规模较大的品种(以涤纶为代表)及差别化品种的生产商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第一类议价能力较强的中游化学纤维生产商为大体量合成纤维品种的生产商,主要代表为 涤纶长丝行业的龙头企业。中国涤纶长丝行业在近几年的洗牌重整后初步形成了寡头格局,2022年前6大企业产能在行业中的占比超过40%。随着落后产能的淘汰,未来一至三年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 高。在应用端行业高度分散的情况下,涤纶长丝龙头企业的议价权高于下游。第二类议价能力较强的中游化学纤维生产商为差别化化学纤维品种生产商,代表性企业如差别化聚酯纤维生产商苏州龙杰特 种纤维股份有限公司,该类企业数量较少且产品创新性强、可替代性低,对下游的议价能力强。 下 产业链下游 渠道端及终端客户 纺织品制造商,包括纺织、服装、家纺、汽车内饰、工业织物 渠道端 魏桥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三元纺织有限公司 查看全部 产业链下游说明 化学纤维产品的直接下游为纺织品制造商,包括纺织、服装、家纺、汽车内饰、工业织物,这一环节 整体处于弱势的议价地位,其中,纺织和经编行业是化学纤维行业的主要消费领域,占比约70%以 上。家纺、汽车内饰、工业织物等领域的消费占比较小,但随着消费升级和技术升级,这些领域的消费也在逐渐增加。根据中国化纤协会发布的数据,2022年中国化学纤维行业实现销售收入41.09万亿 元,其中纺织、服装行业的消费占比达到了73.5%,分别为32%和41.5%。家纺、汽车内饰、工业织物等领域的消费占比分别为9.7%、4.7%、12.1%。其中,家纺、汽车内饰、工业织物等领域的消费 占比随着消费升级和技术升级而逐渐增加。以经编行业为例,虽然在近年中的产业规模有所扩大,但行业的集中度依旧不高,企业平均体量小,在A股市场中目前仅有宏达高科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一家上 市公司的主营业务之一为经编业务。在行业集中度及企业规模均小于中游的情况下,下游企业的议价能力弱于中游。 中国化学纤维行业规模 随着下游终端应用领域服装服饰、家用纺织品等行业增长放缓,中国化学纤维市场进入了增长率较低的成熟 阶段。2017年至2022年,中国化学纤维年产量由4877.05万吨上升至6697.8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6.6%。 中国化学纤维市场规模增长主要有两大动力因素,其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中国消费者对纺织品、衣物等日常用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进一步推动了化学纤维行业的需求增长,根据中国纺织工 业联合会数据,2022年中国纺织品出口总额达到3409.5美元,同比增长2.5%,其中,化学纤维制品同比增长超过5%。这表明化学纤维行业的需求依然处于持续增长的状态,市场规模也会呈现出相应的增加趋势;其二,近 年来政府逐渐收缩环保政策,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对化学纤维行业的环保要求也日益严格,中国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新能源、环保产业发展的政策,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这些政策的出 台将有助于推动化学纤维行业向更加环保、绿色的方向发展。另外,随着化学纤维规模化和智能化生产实现,未 来化学纤维成本将显著降低。 未来5年,在高性能纤维、产业用纤维等领域增长的带动下,中国化学纤维市场整体规模仍将保持上升态 势,有望保持6.6%的复合增长率,在2027年达到9219.73万吨。 中国化学纤维行业规模 化学纤维行业规模 计算规则:数据选自于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 中国化学纤维政策梳理 现高质量发展。 推动化纤工业高质量发展,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巩固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