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公司公告2023H1实现营收233.83亿元同增15.99%;实现归属净利润7.74亿元同增45.12%;实现扣非归属净利润7.23亿元同增46.33%。并且公司公告半年度计划现金分红3.14亿元,现金分红比例达40.63%。 经济较发达地区营收快速增长,市政、能源订单同比高增。分业务看,施工业务是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2023H1营收194.76亿元同增21.09%;设计服务/基础设施运营业务/投资业务分别实现收入6.68/12.63/11.18亿元同比变动-39.9%/20.64%/0.68%,基础设施运营业务增速相对显著;分地区看,上海、广东、福建、浙江、新加坡、印度在贡献相对较大体量营收同时实现快速增长,分别实现营收136.85/13.56/2.93/34.29/11.03/3.07亿元同增49.95%/55.7 8%/52.74%/22.41%/61.02%/250.37%,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收入占比超过80%。 2023H1年公司新签订单422.84亿元同增5.71%,其中施工业务中轨交、市政、能源、道路、房产及其他工程分别实现新签84.89/88.25/47.26/21.87/81.14/22.4 5亿元,同比19.43%/64.49%/199.04%/-79.37%/29.24%/38.07%,市政和能源工程新签订单增速明显;设计、运营业务分别新签38.03/38.94亿元,同比变动-3.55%/11.37%;分区域看,施工业务中上海市内、市外新签217.67/128.19亿元分别同比35.82%/-22.47%,工程新签稳中有增,有力保障营收持续增长。 投资收益增厚业绩,经营现金流同比改善。公司毛利率为11.72%同降2.54pct略有承压;期间费用率10.56%同增1.17pct;其中公司销售/管理及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01%/7.38%/3.18%,同比变动0pct/2.05pct/-0.88pct;资产及信用减值损失率1.41%同增0.82pct;投资收益13.24亿元(Q2单季度9.46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5.66%;归属净利率3.31%同增0.66pct;公司期内经营性活动现金净流出5.19亿元,较上年同期少流出9.4亿元,系应收账款收回增加;公司期内收现比131.72%同减7.52pct;付现比133.97%同减19.48pct;截至6月底公司应收账款及票据、存货+合同资产、应付账款及票据、预收账款+合同负债规模分别为194.2/337.4/606.5/94.5亿元 , 较年初同比变动-2.84%/2.53%/-1.69%/23.77%。 夯实核心主业,多元化业务有序推进。公司持续向“内外部资源全面协同融合的城市建设运营资源集成商”目标升级迈进:1)保持基建核心主业强劲竞争力,成功完成北横通道VIII标段的15米超大直径盾构“纵横号”穿越上海14号线,“银龙号”掘进黄埔江底,国产“沪驰号”盾构顺利穿越黄浦江防汛大堤;2)积极探索数字信息业务,所成立的上海城建数字产业集团的主要业务及产品从项目级建筑信息化技术应用到城市级智能监管平台,覆盖数字化咨询、智慧基建、智慧交通、智慧环境、韧性城市、智慧医疗、数据治理、智能化安装等多个领域;3)推进产业结构优化,整合水环境板块,并研究基建资产证券化,公司申报50亿元资产证券化产品,首期产品发行18.7亿元,为主业提供资金支撑;4)在城市更新领域也占有一席之地,公司近期承接了虹口区四川北路街道17街坊、杨高北路改建、北蔡南新地区等旧改项目;5)积极开展投资业务,公司参与的股权投资基金业务主要围绕基建主业进行上下游适度延伸,同时兼顾投资市场前景广阔、国家重点扶持的朝阳产业。 投资建议:公司巩固主业稳定增长,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当前公司在手订单充足,未来收益有望继续增长;公司旗下投资业务仍在逐步兑现。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2.40/37.33/44.39亿元,对应当前PE估值分别为5.71/4.95/4.16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稳增长力度不及预期风险;宏观经济波动风险;下游需求萎靡风险。 盈利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