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未知机构]:中集车辆大区经理交流纪要-调研纪要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会议纪要/报告详情/

中集车辆大区经理交流纪要-调研纪要

2023-08-27未知机构李***
中集车辆大区经理交流纪要-调研纪要

专家背景: Ÿ职位:大区经理 Ÿ背景:顾问05年进入行业,2006年进入中集车辆(集团)股份任职,主要负责广东省,广西省和海南省针对经销商客户的危险品专用车辆的销售业务。对专用车,普货类,冷藏车,危险品,液罐车等都很熟悉,可以交流行业相关情况; Ÿ特长:中集车辆,危险品专用车销售 小结 1、国内重卡保有量的运力比需求约为2:1,许多“僵尸车”流通在二手市场,即使物流需求起来,专家保持悲观到27、28年。 2、出口美国数据好看是因为集装箱积压、疫情影响、美国制裁等因素带来的订单延后爆发,这部分订单目前已基本消化完,后续进入正常周期。 3、中集公布市占率算法为:中集上牌+不上牌(半挂车+专用车上装)销量/行业半挂车上牌量(公布数据19年7%,22年14%),销售总监考虑到不上牌的车中集市占率不到5%,感受市占率在下降,卖不出去车。 4、目前中集的电动化产品主要为特斯拉做配套,交付了不到20台,国内法律规定半挂车为不带动力的车辆,电动半挂车上路被举报会被罚款。专家认为氢能源半挂车更有前景,已经有氢能源发动机,氢能源半挂车下半挂车车尾仍然不带动力。 一、国内需求情况 Ÿ今年行业内普遍都看衰:不管是半挂车工厂,还是牵引头工厂。尤其对于国内经济的增速,上个季度出来二点几,在中国二点几的增速就是在忽悠老百姓,完全属于负增长,在中国不超过5个点就属于负增长。这个情况下除非后期国家对半挂的消费领域以及上游工程、建筑领域有所刺激才能导致行业销量上升。国内房地产这一波弄了后,如果找不到别的项目也就这样了。后续可能东北、西北、新 疆、内蒙等开发性质的地方需求大一些,但全国范围不会像以前那样好了。目前看来行业内普遍悲观,实际上我们预测这个情况到持续到27、28年。 Ÿ“僵尸车”现象普遍:有一个现象行内戏称“3000万卡友”。举个例子,在比较穷的地方,比如河南周口,农业大省种地赚不到钱就去跑运输,但刚开始跑运输的人有货源才买车,到后来一个村的人看到,(更多纪要加微:Syfbbd123)你家孩子20多岁买了台车,跑了3、5年挣了一百多万,觉得我家儿子也行,就去贷款买车,这时就是没有目的地跑了。跑到城市去找信息部、通信部问你有没有 货?别人8000干,我5000干,这种车越来越多,实际很多车没活干,都是僵尸车,一停停十几天甚至几十天,找着活了跑一趟,找不到活就停着休息,很苦。这种车在行业里就称为“僵尸车”,这种车有车主但没有活,不稳定。这种车越来越多就导致中国市面上车的保有量非常多,远远超出中国国内运输货运的上限。比如每个月只有1000万吨的货要运,实际车至少超过一倍以上,即有2000万吨运力需要释放。大量运力释放不了意味着大量僵尸车可以在二手车市场进行买卖,新车根本卖不掉。我们做过调研,19年以后的一个牵引车+一个半挂车,现在最低价出到十四五万就能卖掉,更狠的十一 二万就卖了,因为他还不起贷款,不卖不行。二手车性价比非常高,19年买的车又没怎么跑,相当于准新车买新车目前最低四十来万起步,可以买三套僵尸车。 僵尸车的现象在每个省都很普遍,每个运输大省都有。僵尸车和正常车的比例只能调研到上了牌的,套牌的比如一拖二、一拖三的我们查不出来,正常上牌的至少是1:1。 Ÿ30年发展历史中几波造富浪潮全是政策带来:特定的时间节点、特定的车型存在跟着政策大爆发的情况。比如,2019-2021年哪几款车比较爆?就是代替要装空气悬挂、碟刹车轴的,普通车轴的侧翻自卸车,前顶后翻自卸车;还有厢式车、可以再加装一个箱子的集装箱骨架车、轻量化的。为什么?因为国家政策导向,这不是正常业务发展模板。 第一个政策:栏版车跟仓栅车必须安装空悬碟刹,这一套东西约3万块,后期维护成本又高,所以大量涌现出来:第一买新车首选侧翻支线,轻量化的,比以前老的栏版车重半吨or一吨,但这个半吨一吨可以用多样化的货源弥补。仓栏车要装空悬碟刹,就买以前老式鼓刹车轴的厢式车,也完美避开3万的成本。而且买轻量化的厢式车可以做长一点,大概是45英尺(13米75),以前还有14米6的,车轻量化在7吨左右,比仓栏车就重了半吨。这个半吨随便找货源就补过来了,3万块钱就不用掏了。运输公司和个体户的账算得很细,因为运营费越来越少了。 第二个政策:17m5的大板、53英尺的车,这两个车型最早的一批07年上牌,用15年报废,在那两年就要基本全部报废。有些公司提前准备,还换同批次的,比如53还换53。政策不允许后,一换二,全换成13m的栏板or厢式车,也有一换1.2/一换1.5的,换成13米多的厢式车or45英尺的轻装或骨架再加个箱,这种当时也爆发过。专车、专用的特种类型的车越来越多,不像以前车什么都能拉,这种情况以后会越来越难出现。 去年加前年很多钢厂做国五转国六的整治,钢厂运输车一般都要专用,又是新的增长点。不要看一个钢厂量小,我一位同事做的福建钢厂运输车辆一报废就是2000台。多地钢厂随便搞搞一个产品一年就是一万多的增量。 原先都是平板车装上拉钢材的专用支架就可以拉,后来不行,因为路上出了很多问题,再加上国V转国VI,国V的头不能进钢厂,干脆全部换新单,从国V换成国VI的头,再换成新的专门拉钢的半挂车,那一批车也换了好多。 几个增长点加总一年至少2、3万的量,就导致量的上升,或者说你们看起来数据好看。但是可能你们不知道。 二、美国和欧洲需求情况 Ÿ美国这次爆发在我们预料之中,因为前期集装箱在港口滞留、疫情,集装箱已经爆发过一次,但车没爆发,爆发肯定是迟早的事。正常每年对欧美国家出口4、5万台。 Ÿ美国集装箱积压原因:美国不像我们,我们这边不上班没饭吃,美国那边不上班政府有最低生活补贴。在这个情况下美国很多司机因为疫情不干活,所以这些集装箱大部分滞留当地,有一些愿意干活的司机又没车。美国大型的物流公司都是自有车辆+加盟系统制,但是自有车辆很少,而且因为美国人找司机不像中国待遇那么低,美国找司机成本很高,相当于中国高级白领的月薪了,一个月3-5万人民币。上班时间8小时制,不管车开到哪里就开8小时,超过这个时间就不干了,导致大量的集装箱带货滞留在港口。这时有一些新司机想干活但没车,因为公司自有车辆少,都是司机给公司打钱,打钱 后公司帮司机买+货源公司搞、司机负责开,月底工资和分红一起给司机。这个模式下新司机没钱买车,运输公司既要接货又要给新司机找钱,但那时很多公司不上班,所以一直拖到美国疫情完全放 开。美国、欧洲都在2021年年中完全放开,放开后当地货运公司给新司机找地方贷款买车,才陆续把滞留的集团箱挨个通过新车、老车的配比全部拉走。 Ÿ欧洲经济这几年下行,消费力不行货运量也不高,整体量上不来。 三、中集销量及份额1、今年销量 Ÿ中集之前预计今年所有品类车辆在国内销售12万台,国外8万台,总共20万台。5月底6月初重新做了份预算,国内外合计15万台,目前进度与预算相符(8个月卖了8、9万台)。 Ÿ到目前为止,国内的12万台做到了3万多(不到4万),目前来看除非国家出台相关道路运输政策进行刺激,(更多纪要加微:Syfbbd123)或者有一些行业的刺激(比如房地产继续升温),才有可能完成第二次半挂车的预期目标。 Ÿ国外8万台相对可观,做到了5万台左右,但其中很大一部分不是今年生产的,而是去年年底生产及今年初生产的陆续交付。6月以后基本没有来自国外的订单。国外订单今年差不多就是在打住在5万左右这,8万绝对不可能。 2、美国出口数据亮眼原因 Ÿ中集出口数据好看是从哪时候开始的?2021年10月。 Ÿ为什么是这个时候?因为2021年10月之前贸易战、美国经济制裁、疫情的阻碍,中国的出口一直增长,但美国因为中集车辆的销售态势越来越好搞了反垄断,车出口不能从中国走,必须从中国以外的地区走。中集之前在东南亚、泰国、西亚、沙特都布局了工厂,这时就把那边的工厂从只能组装的状态,重新组建成生产车间,10月份才具备了投产条件,10月后当地政府颁发了进出口许可证才能从那出口,导致21年10月以后所有出口车辆打的产地标签都在泰国工厂。这时是中集,但出口地不在中国,避开了制裁才完全把数据做上去。 Ÿ这也是真实的数据,但这一批数据的车大概10万台,包括2021年交的、2021年10月以后在国外生产的、2022年交的、一直到今年一季度以及第二季度的上半个季度,大概一个半月,其实所交付的车辆都是在2021年10月后接收到的、或者说在国外完全投产的订单。 Ÿ之前有没有单?有单,但被憋死了不能做,所以我们就通过一些手段说服客户等我们,等到了2021年10月,整个爆发。从那以后你们看公布的数据才开始逐月、逐季度爆发,一直到今年的3、4月,但是这一批车对应什么时候?这批车对应的整个三年疫情期间,特别是2021年之前的订单,积压的订单全部放到2021年10月以后去爆发,就延续到了中集生产的前后1年7、8个月的时间,就是2021年的后3个月+去年一年+2023年前4个月。 Ÿ可以查一查我们中集在2021年10月之前到底有多少集装箱出口了以后没有回来,你们如果做过调研的话就是这个理论。我们中集在2021年10月之前有很多集装箱是新箱,从国内买了后带上货出口到了美国。内部数据:20尺的箱子,即40尺的骨架,一个拉两个的,超过了40万个。40尺的箱子(一台车只能拉一个的)也超过了20万个。 Ÿ美国那边换车频率大概是3~4年,不管车好车坏基本都要换一批,因为那边用车没有国内那么爱惜,很暴力,因为车在那边不值钱。一台车在国内卖10万人民币,在当地退了税再换成美元,一台车万儿八千就够了。司机又不换车头就换挂车,万二八千还不到差不多也就别人一个月工资,无所谓。 3、中集的市场份额逐年降低,尤其在国内(专家口径) Ÿ中集做了文章,拿自己的半挂车+专用车上装销量去除以全行业纯半挂车的销量,因为专用车上装不用上险无法统计全行业数据。 如果算上不上牌的(上装、罐箱)、套牌(买一辆中集+自己做几台/找路边摊做几台,分摊保险)、禁止上牌但买别人的手续来跑不上牌(如17m5大板)等情况,中集能占中国专用车行业总销量的5%就很不错了。中集在西北、东北的市占率很低,有陆平、常通、四平等本地品牌,量也不小。 Ÿ专家明显感受到中集的车现在很难卖。 Ÿ其他较大的玩家:中集是由多家不同地区的分子公司合并成的集团,所以整体销量大。如果看单个工厂销量,很多工厂都不次于中集。中集华骏里出来几个人,分别在当地干了天俊、俊通等,现在这几个厂单个产品的销量都不小于中集任何一个工厂的产量(厂都是单一产品,一个专门做栏板、一个专门做舱栏等); 梁山还有梁山华宇、梁山杨家、猎牛,他们一年设计产能两三万台,产量好的时候一两万,差的时候大几千,不比中集东岳差。 还有九州,锣响也是隶属于重汽的一个品牌。锣响主业栏板、舱栏、普通半挂车,一年两三万台的量。 4、新兴市场开拓情况 Ÿ5、6月时高管出来交流时说新兴市场是今年最大的增量来源。 Ÿ在积极开拓,但不确定性大,包括巴基斯坦、非洲、东南亚等。每个国家政策不同,开拓的时间长短不一,对公司产品的接受程度不一。新兴市场特别是东南亚和非洲看价格,要便宜货,不在乎品牌,所以量上不去。意料之外的事也较多。比如越南,中集曾经有段时间卖得不错,但前两年有个反华事件,就对中国的车不感兴趣,便宜了其他的第三方国家。原来对缅甸出口,缅南还好,后来打仗、政府换届,有些车去了钱没回或者直接被骗,但找当地代理费用过高,在很困难地开拓。 Ÿ东南亚中集的东西太贵了,不一定接受。当地也不能靠我们自己人做,因为当地政府说不定就没了,都要靠当地有一定实力的代理商去搞。 Ÿ今年一季度卖得不错,肯定会有好的时间,但不确定性太多,对新兴市场只能尽力开拓,但无法保证保障销量增长。 五、电动化情况1、中集进展 Ÿ一直在做,卖到海外的都卖给特斯拉,和他们的车头配合,不到20台。 Ÿ2018年特斯拉推出了纯电重卡和纯电半挂车,我们当时看过了所有的宣传片、车辆分析、随后进行了研发。特斯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