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dleo.com 客服电话:400-072-5588 维生素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田 田牧歌 2023-03-21未经平台授权,禁止转载版权有问题?点此投诉 综合及概念/综合/综合及其他未列明 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保健及康复食品制造 消费品制造/医疗保健 行业: 维生素 关键词: 行业定义 维生素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生理机能而从食物中获取的… AI访谈 行业分类 维生素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生理机能而从食物中获取的… AI访谈 行业特征 维生素行业发展至今,已较为成熟具体表现为国内维生素… AI访谈 发展历程 维生素行业 目前已达到3个阶段 AI访谈 产业链分析 上游分析中游分析下游分析 AI访谈 行业规模 从维生素整体市场规模来看,近年来市场基本保持稳定增… AI访谈数据图表 政策梳理 维生素行业相关政策5篇 AI访谈 竞争格局 经过近60余年的发展,中国已成为全球维生素生产与出… AI访谈数据图表 摘要维生素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生理机能而从食物中获取的一类微量有机化合物,主要运用于饲料、医药及食品生产与加工领域。维生素行业经历了激烈的市场竞争,已形成龙头企业垄断维生素市场的竞争格局,头部企业通常以联合控量保价的方式维持较高的行业利润。维生素属于刚性需求产品,应用场景广泛,下游市场需求稳步增 长,有助于维生素市场规模持续增长,预计到2023年,中国维生素产量将达到46.0万吨,市场规模将达到44.5亿美元热点一:下游需求量平稳增长维生素广泛地应用于饲料、医药、化妆品及食品加工生产领域,下游需求行业与经济形势及居民消费能力紧密相关。在经济与消费增长背景下,下游行业发展必将带动维生素需求增长。热点二:环保政策影响增大维生素属于大宗原料药行业,长期存在高消耗、高污染特点,是供给侧改革的重点行业。自2015年新《环保法》实施,环保监管全面趋严,许多维生素生产企业被迫减产或停产,导致维生素整体供应萎缩,此外工业“三废”处理增加企业生产成本,中小生产企业生存压力上升,甚至逐渐退出维生素行业。热点 三:生产企业向下游延伸维生素生产企业依托成本与品牌优势,通过自主研发或收购兼并的方式向产业链下游延伸,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产品销售渠道,寻求业绩增长与生产转型。 中国维生素行业定义 维生素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生理机能而从食物中获取的一类微量有机化合物,主要运用于饲料、医药及食品生产与加工领域。维生素行业经历了激烈的市场竞争,已经形成了龙头企业垄断维生素市场的竞争格局,头部企业通常以联合控量保价的方式维持较高的行业利润。维生素属于刚性需求产品,应用场景广泛,下游市场需求稳步增长,有助于维生素市场规模持续增长,预计到2023年,中国维生素产量将达到46.0万吨,市场规模将达到44.5亿美元。[1] [1]1:https://www.leadleo.c… 2:news.chemnet.com/de…3:https://www.huaon.co…4:公开资料整理 中国维生素行业分类 维生素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生理机能而从食物中获取的一类微量有机化合物。这类物质不是构成细胞组织的原料,也不为身体提供能量,而是作为一种调节物质,辅助体内物质新陈代谢。虽然人和动物对维生素的需求量很小(《中国居民膳食营养参考摄入量》明确18-49岁成年人每日需摄入维生素A700-800μg,维生素B9400μg,维生素C100μg,维生素E14mg),但不可或缺。常见的维生素共有13种,依据分子结构与物质性质不同,维生素主要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其中,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3、维生素E、维生素K3,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族中的B1、B2、B3、B5、B6、B7、B9及维生素C。[2] 维生素分类 脂溶性维生素 水溶性维生素 脂溶性维生素溶于脂肪,进入人体会被胆汁乳化,再被小肠吸收,然后被人体利用。最常见的脂溶性维生素为以下这几种:①维生素A:维生素A在维持视觉功能、皮肤黏膜完整性以及维持和促进免疫功能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维生素A广泛存在于动物肝脏、胡萝卜、绿叶蔬菜中。②维生素D:维生素D可以帮助人体吸收 钙、磷,保证骨骼的生长需要,同时维生素D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维生素D存在于蛋、鱼、肝、奶中。③维生素E: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性,可减少自由基对身体的伤害;维生素E对维持正常的免疫功能,特别是对T淋巴细胞的功能很重要。维生素E广泛存在于植物油和绿色蔬菜中。 水溶性维生素溶于水,进入体内后,会被小肠吸收,运到身体所需的部位,剩下部分会随着排泄物排出。最常见的水溶性维生素为以下这两种:①B族维生素:B族维生素大概有8种,分别为维生素B1、B2、B6、 B12、烟酸、泛酸、叶酸、生物素等。B族维生素是推动体内代谢,把糖类、脂肪、蛋白质等转化为热量时不可少的物质,在促进体内新陈代谢、维持神经系统正常功能等方面作用重大。B族维生素广泛存在于瘦肉、果仁和粗粮中。②维生素C是一种强大的抗氧化剂,不仅可以维持皮肤和黏膜的健康,还可以维持骨骼和牙龈的健康,并且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维生素C广泛存在于各种新鲜水果蔬菜中。 [2]1:https://baike.baidu.co… 2:https://zhuanlan.zhihu…3:https://www.sohu.com…4:公开资料整理 [3]1:https://www.zhihu.co… 2:https://www.leadleo.c… 3:https://baike.baidu.co… 4:公开资料整理 中国维生素行业特征 维生素行业发展至今,已较为成熟具体表现为国内维生素企业生产不断标准化,技术积累有较为丰富的经验,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环保问题突出、出口依赖度高。[4] 1环保问题突出 部分维生素生产企业迫于环保压力而减产或停产,进行整顿或技术改造。 [5 维生素属于大宗原料药制造行业,长期存在高消耗、高污染的特点,是供给侧改革的重点行业。部分维生素生产企业陆续进行停产检修。由于单品种维生素生产格局集中,头部企业减产或停产将导致相关品种维生素整体供应紧缺,加之废水、废气、废料处理增加生产成本,中小型生产企业生存压力上升,甚至被迫出局,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价格主导市场发展,导致生产、技术创新活力不足,不利于维生素行业转型与长远发展。 2出口依赖度高 中国维生素产量超过70%用于出口,主要出口到欧洲、北美等地区。 长期来看,中国维生素出口依赖度高,抬升市场风险,主要表现在:①中国维生素市场受欧美等国家需求影响,呈现明显的淡季与旺季。通常欧洲6-8月假期多,导致第二季度成为维生素行业淡季,年末圣诞节、新年等节日导致消费需求增加,肉制品价格上涨,导致四季度成为维生素行业传统旺季。淡旺季直接影响国际维生素市场需求,从而影响维生素产品生产与出口业务,具体表现为:旺季时,维生素市场需求旺 盛,生产企业超负荷生产,同时物流运输压力增大。淡季时,维生素市场需求下降,大量产品囤积,企业维生素产品储存及资金周转压力增大。综上所述,国际维生素市场季节性变化直接影响中国维生素出口业务,不利于中国维生素行业稳定发展;②中国维生素市场受国际政策影响较大。国际贸易政策变化直接影响中国维生素出口业务,导致地区维生素产品流通成本上升,压缩维生素行业利润空间,不利于行业发展。 3生产标准化与技术积累 近二十年,中国维生素行业保持快速发展,生产与应用标准体系逐步完善,推动生产技术规范化发展,同时生产技术及装备迭代升级,促进维生素产能不断提升,同时提升产品质量。 ①在生产标准方面,团体标准的制定有助于推进维生素生产标准化。团体标准作为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的补充,是支持生产标准化的良好示范,有助于市场优胜劣汰,促进维生素行业健康发展。②在技术积累方面,维生素生产企业重视科研投入与自主知识产权积累。③在科研投入方面。维生素生产企业积极通过自主研发与合作研发相结合的方式,持续加大维生素产品研发投入,强化技术积累与创新,有助于维生素整个行业创新发展。 4寡头形成“价格同盟” 维生素行业属于周期性行业,行业寡头垄断生产格局下,供应方对市场有极大的话语权,主要生产企业形成定价默契,尤其是市场低迷时行业内“价格同盟”强势有效。 在行业格局及盈利情况稳定时,行业寡头之间互不侵犯,市场难有新进入者;一旦偶发企业生产事故或运动式环保检查导致行业产能被动明显收缩,相关产品价格暴涨,寡头稳步提价,市场开始出现新进入者, 但由于新进入者在原材料、成本、工艺等方面并不具备优势,其公布新建产能所带来的预期效应通常大于实际产能投放时对原有市场产生的冲击;当停产产能恢复生产,相关产品价格将回落,或者当新增产能投放时,相关产品“价格战”开启,价格下降,直到形成新的竞争格局,产品价格才继续稳定运行。 [4]1:https://ishare.ifeng.co… 2:https://www.huaon.co…3:https://caifuhao.eastm…4:公开资料整理 [5]1:https://www.leadleo.c… 2:news.chemnet.com/de…3:www.znmy88.com/arti…4:公开资料整理 中国维生素行业发展历程 公元前1150年,因维生素缺乏导致的坏血病、夜盲症等疾病引起广泛关注,在生活中人们发现柠檬、面包等食物中存在人体维持健康所需要的某类物质,直到1911年,波兰化学家丰克将此类物质命名为维生素。在维生素行业的100多年发展历程中,多个单品种维生素先后被发现并逐步应用到饲料、医药、化妆品和食品等多个领域。整体来看,维生素行业发展历程可划分为以下三大阶段:全球维生素探索发现期:20世纪上半叶、中国维生素工业化发展初期:1959-2005年、中国维生素发展成熟期:2006年至今。[6] 萌芽期1910~1948 20世纪上半叶,全球维生素行业处于探索发现期,美国、英国及荷兰等国家的科学家深入研究维生素 领域,多个单品种维生素先后被发现。1913年,美国化学家麦科勒姆和戴维斯在黄油和蛋黄中发现了一种肌体所需的脂溶性微量因子,将其命名为“脂溶性物A”,英国生化学家德拉蒙德于1920年将其改称为“维生素A”。1926年,英国生物化学家罗森海姆发现阳光能将麦角甾醇转变为维生素D。1929年,荷兰生理学家艾克曼和英国生物化学家霍普金斯凭借在维生素领域的研究贡献,被授予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1932年,美国科学家凯恩和沃从柠檬中成功分离出维生素C。1933年,瑞士科学家里克斯特研制出人工合成维生素C。1936年,美国科学家伊万斯从麦胚油中成功分离出维生素E。1938年,美国科学家莱普科夫斯基获得了维生素B6结晶。1948年,美国学者瑞切尔、英国学者史密斯与帕克等人从肝浓缩物中分离出维生素B12晶体。 维生素是生物史上的里程碑式的发现,真正的“维生素探索之旅”从二十世纪初开始蓬勃发展,此后 逐渐进入维生素工业时代。 [7 启动期1959~2005 1958年,东北制药厂建成中国第一个维生素C生产车间并投产。1975年,中科院微生物所和北京制 药厂联合研发出维生素C两步发酵技术,在国际市场引起广泛关注,该技术成果在1986年以550万美元转让给瑞士罗氏集团。1994年,瑞士罗氏集团在上海投资建立上海罗氏制药公司,在中国开展维 生素A、C、E及维生素混合物等多种产品生产与销售业务。2003年,荷兰帝斯曼公司以19.5亿欧元收购罗氏维生素业务后,帝斯曼占有全球维生素40%以上的市场份额。此后,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和成”)分别于1996年、1998年先后实现维生素E中间体三甲基氢和异植物醇工业化生产,并于1999年运用自主创新生产工艺实现维生素A规模化生产。同期,浙江医药、金达威、东北制药和兄弟科技等一批有实力的企业陆续进入维生素生产领域,全面推进中国维生素行业发展进程。 中国维生素工业以生产医药原料为主,维生素生产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