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国盛证券]:国内金属3D打印核心企业,颠覆传统制造打开巨大市场空间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公司研究/报告详情/

国内金属3D打印核心企业,颠覆传统制造打开巨大市场空间

2023-07-15余平、张一鸣、乾亮国盛证券北***
国内金属3D打印核心企业,颠覆传统制造打开巨大市场空间

3D打印是对传统减材制造方式的颠覆性创新,产业正从起步期迈入成长期,呈现出加速增长的态势。与传统减材制造相比,3D打印具备诸多传统精密加工无法比拟的巨大优势,如缩短新产品研发周期、成形复杂结构、实现一体化和轻量化设计、材料利用率高、优良的力学性能等,目前3D打印在航空航天、医疗、汽车等多个领域渗透率呈现快速提升状态。根据Wohlers统计数据,2021年全球/国内3D打印市场规模分别为152.4亿美元/260亿元,预计2021~2025年复合增速分别为18.3%/24.8%,远期看2030年全球3D打印市场空间将达到853亿美元。 1)航空航天:3D打印非常符合航空航天零部件对轻量化、高强度、高性能及复杂零件集成化的要求,根据铂力特招股书和WohlersReport2022,2021年全球3D打印航空航天零部件市场规模仅25.6亿美元,渗透率不足2%,目前3D打印已渗透进军/民机、航空发动机、无人机、导弹、火箭卫星等多个领域,未来成长空间巨大。 2)汽车等工业品:3D打印可帮助企业缩短产品研制周期、实现车身轻量化,目前逐步应用于功能部件制造,并向打造整车方向拓展。目前全球知名车企如奥迪、宝马、奔驰、通用、大众、丰田、保时捷均在大量推广使用3D打印技术,国内车企如奇瑞、长安福特、东风等也在汽车零部件研发设计和生产过程中使用3D打印技术。 铂力特是国内布局全产业链的金属3D打印龙头,短期高增长且长期成长空间巨大。 全球3D打印产业由欧美主导,中国经过加速追赶目前设备装机量已排名全球第二。 铂力特是目前国内最具产业化规模的金属3D打印企业,覆盖3D打印设备、零部件、原材料等,产品的关键技术性能与国外先进水平不相上下,2022年航空航天领域营收占比69.46%。 1)依托国际一流团队,研发和产业化能力强:公司拥有源自于西北工业大学的技术团队,目前公司核心技术团队均是国内3D打印领域领军人物。依托国际一流的研发团队,公司在国内航空航天3D打印金属零部件具备高市占率,与空客签署A350大型精密零件金属3D打印共同研制协议也证明了公司研发水平和产业化能力。 2)多个跟研型号批量列装,短期迎来高增长:公司覆盖军/民机、航空发动机、无人机、导弹、火箭、卫星等多个领域,近年来随着公司跟研的重点型号装备陆续定型、列装,航空航天领域营收由2018年的1.80亿元增至2022年的6.38亿元,期间复合增速高达37.11%,其中2022年同比增速高达101.71%。预计后续随着公司众多跟研型号陆续转批产,航空航天领域收入有望迎来高速增长。 3)长期成长空间巨大:我们认为随着公司产品在国内航空航天领域渗透率持续提升,叠加公司已经和空客、赛峰等全球航空产业巨头深度合作,未来成长空间巨大。 4)持续扩产提高供应能力:目前公司产能紧张,2022(1-9)月零部件和原材料的产能利用率分别高达80.24%、90.76%。公司近年持续扩产提高产能,2019年IPO募投项目对3D打印零部件、设备、原材料均进行了扩产,2021年公司通过“金属增材制造产业创新能力建设项目”扩大3D打印设备产能,2022年公司定增项目主要提升零部件、原材料产能,未来随着新产能释放公司营收规模将迎来持续高增长。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国内金属3D打印龙头企业且布局3D打印全产业链,稀缺性非常显著,短期业绩具备高弹性的同时长期成长空间巨大。我们预计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8亿元、4.76亿元、7.25亿元,对应的PE为68X、40X、26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3D打印产业化不及预期,公司扩产进度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财务指标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 现金流量表(百万元) 1.3D打印:颠覆传统制造业的千亿蓝海产业 1.13D打印是对传统制造方式的颠覆性创新 3D打印具备诸多优点,是对传统减材制造方式的颠覆性创新。3D打印(又称增材制造)以三维模型数据为基础,通过材料堆积的方式制造零件或实物,不同于传统制造业通过切削等机械加工方式对材料去除从而成形的“减”材制造,3D打印通过对材料自下而上逐层叠加的方式,将三维实体变为若干个二维平面。虽然目前3D打印在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加工效率等方面与传统精密加工技术相比仍有差距,但是其具备诸多传统精密加工无法比拟的巨大优势,如缩短新产品研发及实现周期(由三维模型直接驱动,无需模具、夹具等辅助工具)、可高效成形更为复杂的结构、实现一体化和轻量化设计(将复杂结构重新设计成简单结构从而减重)、材料利用率高、优良的力学性能(制件内部冶金质量均匀致密)。 图表1:金属3D打印和传统加工对比 图表2:3D打印技术分类 粉末床选区熔化(SLM为主)和定向能量沉积(LSF为主)两大工艺均可生产达到锻件标准的金属零件,是目前金属3D打印的主要工艺。目前粉末床选区熔化技术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3D打印技术,其中激光选区熔化技术(SLM)占据了金属3D打印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其由德国弗劳恩霍夫激光技术研究所提出并于1996年申请专利,后由德国EOS公司商业化。SLM采用激光依据设定参数有选择地分层熔化烧结固体金属粉末,在制造过程中金属粉末加热到完全融化后成形,具备可打印极端复杂内腔结构、制件尺寸精度高、显著减重等优点,目前在全球航空航天多个领域应用,且渗透率正快速提升。 图表3:SLM工作原理 图表4:LSF工作原理 图表5:两大主要金属3D打印工艺介绍 1.23D打印千亿市场空间,目前正处于加速成长期 3d打印产业正从起步期迈入成长期,呈现出加速增长的态势。由于3D打印相比传统制造方法具备诸多优势,因此在航空航天、医疗、汽车等多个领域渗透率呈现快速提升状态。根据Wohlers统计数据,2021年全球3D打印市场规模高达152.4亿美元,2012~2021年复合增速为23.6%,预计2021~2025年复合增速为18.3%,2021~2030年复合增速为21.1%。国内方面,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2021年中国3D打印产业规模为260亿元,预计2021~2025年复合增速达到24.8%。 图表6:全球3D打印市场规模 图表7:2021年全球3D打印下游领域 图表8:中国3D打印市场规模 1.2.1航空航天:3D打印是提升设计与制造能力的关键核心技术,未来市场空间巨大 3D打印零件非常符合航空航天零部件对于轻量化、高强度、高性能及复杂零件集成化的要求,目前渗透率较低,未来成长空间巨大。3D打印零件具备缩短研产周期、实现复杂结构设计、提升零部件强度和耐用性、轻量化等多个优点,是航空航天零部件提升设计与制造能力的关键核心技术。根据铂力特、华曙高科招股书和WohlersReport2022,目前全球航空航天零部件市场空间超过1500亿美元,但是2021年全球3D打印航空航天零部件市场规模仅25.6亿美元,3D打印渗透率不足2%。我们认为随着3D打印技术的逐步成熟,其未来有望在航空航天领域大放异彩。 图表9:3D打印在航空航天领域的优势 3D打印技术已经渗透进军/民机、航空发动机、无人机、导弹、火箭卫星等多个领域,未来成长空间巨大。 1)飞机:3D打印零部件在国内外多个型号飞机上实现应用。空客已经和利勃海尔合作,采购后者的3D打印零部件用于A380客机,可以显著降低重量;国产大飞机C919装载了23个3D打印件,主要由飞而康科技生产,用在C919前机身和中后机身的登机门以及前后货舱门上;铂力特生产的飞机格栅舱门类零件、中央翼上、下缘条也应用于国内飞机上。 图表10:利勃海尔为空客A380机队提供的3D打印件 图表11:C919舱门3D打印零部件 2)航空发动机:3D打印件已经用于国内外多个型号航空发动机。罗罗公司TrentXWB-97发动机采用3D打印生产钛合金翼型,生产效率提高1/3且交货周期缩短30%;GE利用3D打印技术为GE9X商发生产铝化钛(TiAl)叶片,重量只有传统镍合金涡轮叶片的一半并且大幅缩短生产周期;2022年赛峰3D打印卓越中心投入使用,赛峰表示目前只有不到1%的产品采用3D打印件,计划下一代航空航天发动机引擎中采用约25%的3D打印件。国内来看,3D打印龙头铂力特的3D打印机匣、燃油喷嘴、叶片均已用于国内航空发动机上。 图表12:采用3D打印零部件的TrentXWB-97发动机 图表13:GE公司使用的3D打印发动机涡轮叶片等零部件 3)无人机:3D打印可用于生产低成本的无人机。2012年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利用3D打印技术制造了一架巡航速度可达83km/h的无人机;英国皇家海军在HMSMersey号军舰上测试了一款成本仅为数千美元的3D打印SULSA无人机;俄罗斯Rostec公司也推出一款3D打印多用途两栖无人机,从概念到原型仅花费两个半月,生产时间约为31小时,费用不到20万卢布(约3700美元)。 图表14:弗吉尼亚大学3D打印无人机 图表15:3D打印的SULSA无人机 4)导弹:3D打印技术已经用于生产国内外导弹零部件。2016年美国海军在三叉戟IID5潜射弹道导弹试射中成功测试了首个使用3D打印的导弹部件(连接器后盖),3D打印使得零件设计和制造时间缩短一半。国内来看,航天科工三院开始使用3D打印生产导弹燃气舵(尾部发动机后,通过改变发动机燃气流产生改变导弹飞行姿态的侧向控制力),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 图表16:3D打印的三叉戟IID5潜射弹道导弹连接器后盖 图表17:航天科工3D打印导弹燃气舵 5)火箭卫星:3D打印技术在全球航天领域应用取得了重大进展。早在2014年,SpaceX就首次在Dragon3上使用3D打印主氧化剂阀;SpaceX于2016年试车的“缩比猛禽”发动机中有至少40%的部件是3D打印制造的,甚至还包括涡轮泵的一些组件;新西兰RocketLab于2017年成功发射装载3D打印发动机的火箭。 图表18:宣布2023年3月发射的全球首款“全”3D打印火箭 图表19:2022年,NASA在3D打印领域的成就 3D打印技术在中国商业航天领域的亦得到广泛应用,主管路3D打印机重量占比高达90%。星河动力在其可重复使用中大型液体运载火箭“智神星一号”的主动力装置“苍穹”发动机中大量使用3D打印技术,这是实现低成本和快速研制的重要因素。 图表20:星河动力在“苍穹”发动机中大量使用3D打印技术 图表21:3D打印技术在中国航空航天领域应用情况 1.2.2汽车等工业品:助力企业大幅缩短新产品研发、验证时间周期 3D打印可帮助车企缩短产品研制周期、实现车身轻量化,目前逐步应用于功能部件制造,并向打造整车方向拓展。3D打印帮助车企缩短产品概念模型的设计及制作周期,有助于企业实现快速小批量定制,降低成本并缩短产品上市时间,同时3D打印可提升零件的制造效率和生产质量,实现零件轻量化制造。目前全球知名车企如奥迪、宝马、奔驰、通用、大众、丰田、保时捷均在汽车设计、零部件开发、内外饰应用等方面大量推广使用3D打印技术,国内车企如奇瑞、长安福特、东风等在柴油缸体、缸盖、变速器以及齿轮等汽车零部件研发设计和生产过程中也都使用3D打印技术。 图表22:部分车企3D打印件使用情况 1.3欧美保持领先,铂力特是国内少数达到全球先进水平的企业 全球3D打印产业目前由欧美地区主导,中国正处于加速追赶阶段。美国率先将3D打印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发展高度,引领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欧盟及成员国注重发展金属3D打印技术,产业发展和技术应用走在世界前列。俄罗斯凭借在激光领域的技术优势,积极发展激光3D打印技术研究及应用。日本全力振兴3D打印产业,借助3D打印技术重塑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中国政府高度重视3D打印产业,已经出台多个政策支持3D打印产业发展,目前中国大陆3D打印设备装机量已经排名全球第二,根据Wohlers统计数据,预计2021~2025年全球/中国3D打印市场规模复合增速分别为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