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自然资源保护协会]:绿色金融支持林业碳汇机制和模式创新研究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其他报告/报告详情/

绿色金融支持林业碳汇机制和模式创新研究

2023-04-15-自然资源保护协会北***
绿色金融支持林业碳汇机制和模式创新研究

绿色金融支持林业碳汇机制和模式创新研究 1 nrdc.cn 2023.04 编制机构介绍 兴业经济研究咨询股份有限公司 兴业经济研究咨询股份有限公司(CIBResearchCo.,Ltd.)(中文简称“兴业研究公司”)2015年6月成立于上海,为兴业银行成员机构,是国内首家银行系独立法人研究公司,按照市场化机制运作。 兴业研究公司布局“战略研究、市场研究、行业研究”三大研究板块,围绕宏观市场、绿色金融、金融行业、外汇商品、固定收益、细分行业等领域开展专业研究,持续拓展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全面提升研究服务质效。 兴业研究公司始终以服务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使命,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致力于推动专业研究与金融实践相结合,积极为我国经济转型贡献研究智慧。 兴业碳金融研究院 兴业碳金融研究院(CIBInstituteforCarbonNeutralityandFinance,ICNF)由兴业银行成员机构兴业研究咨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业研究公司”)发起成立。兴业银行作为国内重要系统性银行,研究院的成立是支持国家双碳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绿色银行”集团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院以服务国家“双碳”战略为宗旨,以成为中国银行业领先的国家绿色金融智库为目标,深化双碳金融研究,重点开展绿色金融、气候变化与环境经济学、能源与产业低碳转型方面研究。 研究院致力于为政府部门和金融监管部门“双碳”战略决策提供智力支持,成为中国绿色金融政策制定的积极参与者;对标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服务重点区域绿色低碳发展;为兴业银行集团“双碳”及绿色金融战略提供更有前瞻性的方向指引,强化集团在绿色金融领域领跑地位。 支持机构介绍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是一家国际公益环保组织,成立于1970年。NRDC拥有700多名员工,以科学、法律、政策方面的专家为主力。NRDC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起在中国开展环保工作,中国项目现有成员40多名。NRDC主要通过开展政策研究,介绍和展示最佳实践,以及提供专业支持等方式,促进中国的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NRDC在北京市公安局注册并设立北京代表处,业务主管部门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更多信息,请访问www.nrdc.cn。 本报告是NRDC支持兴业研究开展的“绿色金融支持林业碳汇研究”项目成果。项目开展和报告撰写过程中,感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生态保护修复司的支持和指导,感谢国家林草局生态修复司应对气候变化管理处张国斌二级调研员对项目的指导,感谢以下来自林草、金融、生态环境等领域的专家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中国林业科学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朱建华研究员,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宿海颖研究员,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授信管理部授信政策处张明哲处长,兴业银行三明分行绿色金融廖佳庆高级专家,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咨询事业部孟兵站副总经理。 兴业研究课题组:鲁政委、钱立华、尹春哲、方琦NRDC课题组:华宁、曾楠、吴琪、程渝欣、李伦阳 兴业研究课题组成员介绍 鲁政委博士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兴业研究公司副总裁 中国金融学会理事,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气候投融资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CIFA),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CCEF)理事,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特邀成员,福建省政府经济顾问。 2010年12月被上海市金融工作委员确定为“上海金融领军人才”。2011年7月在新华社上海分社举办的评选活动中荣获“首届沪上十大金融创新人物”称号。2011年和2012年连续两年被香港专业投资者杂志《TheAsset(财资)》评为亚洲“人民币债券最佳分析师”。2014年《证券市场周刊》“远见杯”中国宏观数据月度预测第一名。2016年度路透社中国经济指数预测调查第一名。2017年获得《证券市场周刊》“远见杯”全球市场预测第一名。2018年《证券市场周刊》“远见杯”中国经济年度预测第三名、季度预测第二名、月度预测第三名。2019年《证券市场周刊》“远见杯”中国经济月度预测第一名,财新数据资讯“杰出成就分析师”,路透社“中国经济指数预测调查第一名”。2020年《证券市场周刊》“远见杯”中国经济季度预测第一名。2021年度CEIC“绿色金融研究领军人物”。 鲁政委曾在《经济研究》、“TheChineseEconomy”等专业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著有《预测背后的逻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年8月),《聚焦需求侧》(人民日报出版社,2021年10月),《碳中和与绿色金融创新》(中信出版社,2022年4月)。 钱立华 兴业碳金融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兴业研究首席绿色金融分析师、世界银行集团国际金融公司(IFC)前项目官员 中华环保联合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场外大宗商品衍生品协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委员。具有15年绿色金融和银行经验,在绿色金融政策、市场、标准、产品、业务及国际国内实践方面具有丰富经验。曾参与了业内第一款绿色金融产品的推广和营销,参与了中国第一个绿色金融专营机构的筹建,同时深度参与了金融监管机构绿色金融相关制度的起草和制定。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部委和国际机构的绿色金融课题,部分研究成果两度获得《亚洲货币》评选的2019年、2021年“中国绿色金融最佳研究成果奖”(唯一获奖成果),CFA协会与中国绿金委2019年评选的“绿色金融论文”三等奖,蝉联中华环保联合会2019年、2020年、2021年“年度绿色金融十大案例奖”等,数十篇研究成果发表在人民银行主管的《中国金融》等专业期刊。2022年最为主要作者,出版专著《碳中和与绿色金融创新》。 尹春哲 兴业研究绿色金融高级分析师 主要从事碳市场政策分析、碳排放核算和碳金融相关研究等。具有多年碳排放盘查与核查、碳管理咨询、低碳相关标准编制、碳管理系统开发等相关工作经验。曾为多家大型能源公司低碳管理服务,提升企业低碳管理能力,并为多种不同类型的客户和项目提供低碳转型和碳中和服务综合解决方案。 方琦 兴业研究绿色金融分析师 主要从事气候金融、绿色金融理论与市场研究。参与了多项国家部委和国际机构的绿色金融课题,研究成果获得《亚洲货币》评选的2019年2021年“中国绿色金融最佳研究成果奖”、CFA协会与中国绿金委2019年评选的“绿色金融论文”三等奖、中华环保联合会2019~2021年“年绿色金融十大案例奖”等,并在《Sustainability》、《金融监管研究》、《中国金融》、 《中国银行业》、《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期刊杂志发表多篇绿色金融相关文章。 同时感谢原兴业研究绿色金融高级分析师熊程程的大力支持。 摘要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不断加速,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负面影响逐渐增多,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在此背景下,人类一方面需要不断提高气候适应能力,另一方面需要努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全球升温速率,加快碳中和进程。基于森林、农田、草地、荒漠、湿地以及海洋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的自然解决方案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认可和发展。这其中,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其碳汇能力将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出举足轻重的作用。截至2021年底,全球森林总面积为40.6亿公顷,占全球土地面积的31%,森林碳 贮量高达6620亿吨,几乎占到了陆地碳库总量的一半。 在此基础上,林业碳汇概念被提出。经过近40年的研究和发展,林业碳汇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并取得了一定效果。全球各方通过建立各种交易或金融支持机制,支持林业和林业碳汇的持续发展。 林业碳汇市场交易机制不断发展。国际上,碳定价机制在全球广泛兴起,全球已有13个国家及区域碳定价体系中纳入了林业碳汇抵消机制,包括碳市场机制和碳税机制,管制市场成为森林碳汇最主要的资金来源;自愿市场方面,森林碳汇项目已超过可再生能源项目,成为交易量最大的自愿减排项目类型,但森林碳汇项目交易价格仍有待提升。非市场机制下的林业碳融资最初主要针对的是REDD+项目,目前也在向其他林业碳项目拓展。在国内,林业碳汇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我国目前参与的林业碳汇项目既有国际层面上的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国际核证减排标准(VCS)项目和黄金标准(GS)项目,也有国家级层面的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林业碳汇项目,还有省级层面的福建林业核证自愿减排量(FFCER)项目和广东普惠核证自愿减排量(PHCER)项目等,初步形成了林业碳汇项目全球、国内和省级的多层次市场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 金融支持林业和林业碳汇的机制和业务创新不断发展。金融支持林业和林业碳汇发展主要发展为三大资金模式:公共资金主导模式、社会资本模式和混合融资模式。国际上,林业碳汇融资模式向多元化发展,森林碳基金、森林碳汇挂钩债券、基于森林碳汇减排量预核证的碳期货、碳期权等创新模式层出不穷。在国内,监管部门将林业和林业碳汇均纳入了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的支持范围,商业银行、保险公司、交易所、碳资产公司等推出了林业碳汇远期交易、林业碳汇债券、林业碳汇质押贷款、林业碳汇回购、林业碳汇保险、林业碳汇基金等多种金融工具支持手段。 目前我国林业碳汇和绿色金融支持林业发展仍然处于初期阶段,仍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技术标准方面,我国林业碳汇方法学开发时间久远,需要更新完善,同时数量不足,难以满足快速发展的实际需要,且碎片化问题普遍,需要整理统一,林业碳汇金融产品标准有待出台。二是政策体系方面,林业碳汇政策体系尚需完善,暂缺相关框架、机制与 措施等;碳汇权属问题突出;绿色金融支持林业碳汇的政策体系亟待完善。三是市场机制方面,CCER市场停滞制约林业碳汇发展;林业碳汇开发成本相对较高,而价格偏低;碳汇交易缺乏流动性,地方林业碳汇交易市场之间互不联通,交易机制有待完善。四是碳汇管理方面,统一的林业碳汇交易与管理规范尚需建立,基础设施建设还需加强,林业碳汇信息披露机制缺失,林业碳汇收益分配方式还需完善,林业碳汇行业面临人才缺失。五是社会认知方面,对林业碳汇的认识和非碳效益关注需要进一步加强。 针对我国林业碳汇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我们对林业发展中涉及的政府相关部门和金融机构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提出建议: 针对林草部门,第一是加快林业碳汇方法学、标准的开发和完善,包括完善现有方法学、开发新方法学、规范统一全国和地方的各类方法学;第二是出台林业碳汇及产业发展激励政策;第三是推进建立林业碳汇多元化价值核算评估体系,为丰富林业碳汇等绿色生态金融产品奠定基础;第四是加强林业碳汇产品价值实现的保障机制建设,包括加快推进林业碳汇权属法规建设、林业碳汇信息披露机制建设等;第五是完善林业碳汇产品价值实现利益分配机制;第六是加强林业碳汇知识宣传。 针对生态环境部门,第一是完善林业碳汇政策体系;第二是积极推进CCER重启,奠定林业碳汇全国交易基础;第三是完善林业碳汇交易规则,打破地域限制,创新林业碳汇交易主体,纳入政府、企业、个人等多元化的购买主体;第四是严格规范中介组织发展,严格管理第三方核证机构;第五是建立部门间合作机制,共同促进林业碳汇发展;第六是推进林业碳汇参与全球多种机制下的碳定价行动,提升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中的国际话语权;第七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信息披露。 针对金融监管部门,第一是加强林业碳汇金融路径的理论研究,结合林业碳汇的特征,加强林业碳汇领域不同金融工具的应用机制研究;第二是进一步细化与林业碳汇相关的金融产品和工具的制度规范;第三是构建绿色金融支持林业碳汇的评价体系及激励机制,推动包括环境信息披露在内的各类信息披露工作。 针对金融机构,第一是完善绿色金融支持林业碳汇的产品创新体系,加快产品与服务体系创新,探索不同产品的业务模式和特点;第二是探索多层次的绿色金融支持林业碳汇发展的金融服务体系,充分发挥金融机构资源配置、风险控制和市场定价三大功能;第三是加强人才培养,强化绿色金融支持林业碳汇的专业能力;第四是加强金融机构内部对碳金融和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