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 银行 手把手教你看懂银行股 ——银行业入门研究框架 证券研究报告 2023年07月02日 作者: 分析师郭其伟SAC执业证书编号:S1110521030001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行业评级:强于大市维持上次评级:强于大市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2 摘要 我国是以银行为主体的金融体系。读懂银行业有助于了解整体经济逻辑。 银行业的研究说简单不简单,说难不难。其中既涉及宏观经济政策,又涉及微观的商业模式。大多数初学者都能快速掌握银行的基础概念。但是在各类逻辑框架勾稽之后,整体行业图谱往往变得晦涩难懂。传统的银行研究框架过于注重指标拆解和专业词汇的罗列,阅读门槛比较高。初学者在入门以前,可能就先被劝退了。 因此我们希望采取更为深入浅出的讲述方式,让读者对银行业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如果对报告中提到的概念感兴趣,可以参考更为专业的报告进行研究分析。在这篇报告中我们试图给读者浅尝辄止地了解现在银行业研究所关注的重点,掌握银行业的基本投资思路。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恢复不及预期,稳增长政策持续时间不及预期,信用风险波动 目录 第一节什么是银行? 第二节银行怎么赚钱?第三节银行的财务要点第四节长期投资价值第五节银行估值分析 我们通常所说的“银行”主要指商业银行。但实际上商业银行只是银行业金融机 构的一部分而已,后者的概念要丰富得多。 银保监会管辖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一共包括22类机构,截至2022年末共有4567家。 这里面除了我们关注的商业银行以外,还包括部分政策性机构和非银金融机构,比如国开行、政策性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用社、信托公司、金融租赁、消费金融公司等等。 图:2022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名单 序号 机构名称 数量 序号 机构名称 数量 1 开发性金融机构 1 12 外资法人银行 41 2 政策性银行 2 13 农村资金互助社 37 3 国有大型商业银行 6 14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5 4 股份制商业银行 12 15 货币经纪公司 6 5 住房储蓄银行 1 16 企业集团财务公司 252 6 城市商业银行 125 17 贷款公司 4 7 民营银行 19 18 信托公司 67 8 村镇银行 1645 19 金融租赁公司 71 9 农村商业银行 1606 20 汽车金融公司 25 10 农村信用社 548 21 消费金融公司 30 11 农村合作银行 23 22 其他金融机构 41 资料来源:银保监会,天风证券研究所 其中商业银行包括6类机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 行、农村商业银行、民营银行、外资银行。 前4类银行是商业银行的主体,也是我们重点研究的对象,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和农商行。 图:2023年一季度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 (合计397万亿元) 图:2023年一季度持股市值占基金股票投资市值比例 资料来源:wind,天风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wind,天风证券研究所 图:商业银行简单对比 4类银行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区位特征的不同。按照经营区域的范围可以分为全国 性银行和区域性银行两种。 全国性银行是指6家国有行以及12家股份行。特点是可以在全国范围内设立分支 机构。区别在于前者的业务体量、政策职能和监管力度都要高于后者。 区域性银行是指125家城商行和1606家农商行,两者通常只能在省内(城商行)或者地级市(农商行)范围以内设立分支机构。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区位下的金融和政治环境造就了城农商行的模式差异。 国有行 股份行 城商行 农商行 数量 6 12 125 1,606 资产(万亿元) 166 69 52 33 业务地理范围 全国,拥有海外分支机构 全国,多数拥有海外分支机构 省内,少数拥有省外分支机构 市内,少数拥有市外分支机构 监管机构 银保监会 银保监会 银保监局 银保监局 股东背景 汇金、财政部、邮政 国资、民资 地方国资,少数二股东为外资,民资 地方国资,民资 典型公司 工农中建交、邮储 招行、兴业、平安 宁波、杭州、江苏 常熟、张家港 资料来源:银保监会,天风证券研究所注:农商行资产为2020年数据,其他均为2022年数据 目录 第一节什么是银行? 第二节银行怎么赚钱?第三节银行的财务要点第四节长期投资价值第五节银行估值分析 图:银行派生货币的过程 货币创造能力使银行资产能够成倍地扩张,天生拥有加杠杆的空间。 我们假设基础货币是100元,存款准备金率是10%,不考虑现金漏损。那么在理论模型中,那么利用初始100元的负债最多可以派生到1000元的资产规模。如果初始资产负债利差是1%,那么加到10倍杠杆后变成10%,理论中的“一本万利”。 但是实际情况真的有那么顺利吗? T T+1 准备金 10 存款 100 准备金 19=10+9 存款 190=100+90 贷款 90 贷款 171=90+81 总资产 100 总负债 100 总资产 190 总负债 190 T+2 最终 准备金 27.1=19+8.1 存款 271=190+81 准备金 100 存款 1000 贷款 243.9=171+72.9 贷款 900 总资产 271 总负债 271 总资产 1000 总负债 1000 实际的货币派生过程会遇到很多问题。加杠杆的过程远不是理论模型那么理想。 理论模型的底层假设:资产和负债能够一一对应,ROA大于零因此加杠杆一定 获利,可以扩大到存款准备金率对应的资产理论上限。 实际的影响因素:贷款投不出去的资产荒,负债回不来的负债荒,不能提前预知的信用风险,宏观微观政策限制。 图:实际货币派生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ROE 资产收益率ROA: 资产收益率足够安全吗? 负债成本率足够稳定吗? 现在没风险,以后会不会暴雷? 是波段操作还是持有至到期? 是投资未来,还是投资当下? 杠杆率L: 投出去的贷款一定能变成存款吗? 真的可以晴天打伞,雨天收伞? 除了准备金率以外还有资本金约束 规模增长、投向受到宏观政策限制 “大而不能倒”的监管问题 目录 第一节什么是银行? 第二节银行怎么赚钱?第三节银行的财务要点第四节长期投资价值第五节银行估值分析 图:贷款增速和GDP增速变动方向相反 在商业利益驱使下,银行规模增长往往是晴天打伞、雨天收伞。也就是呈现为顺 周期的商业模式。 但是中国逆周期政策的影响较强,因此银行贷款、规模的增长往往是逆周期的。 在经济下行期,信贷额度宽松、基建地产等投资需求旺盛导致银行资产规模加快增长。在经济向好时,信贷额度收紧、投资需求减弱,资产规模增长放慢。 为保证政策目标落实到银行的具体行为,中间手段包括贷款额度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管控以及其他制度体系等等。 17.00 16.00 15.00 14.00 13.00 12.00 11.00 10.00 2012-122014-122016-122018-122020-122022-12 金融机构:本外币:资金运用:各项贷款:同比%GDP:现价:当季值:同比(右)% 20.00 15.00 10.00 5.00 0.00 -5.00 资料来源:wind,天风证券研究所 微观层面银行资产扩张的约束除了存款准备金率以外,另一个主要是资本充足率。 资本充足率相当于是调整后的资产权益比率(=净资产/总资产),资本充足率需要持续高于监管底线,限制银行的杠杆率。分子一般还要加上发行的资本工具。分母是风险加权资产,根据资产的风险水平赋予不同的权重再加总求和而成。 2016年提出的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还引入了宏观审慎资本充足率的概念,将资本充足率和广义信贷的增速挂钩,将资本约束延伸到表内外资产的增速上。因此静态规模和动态增速都一起被纳入到资本监管框架之中。 图:总资产增速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变动方向相反 图:资本充足率算法 19.00 17.00 15.00 13.00 11.00 9.00 7.00 5.00 总资产:按法人:商业银行:同比% 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右)% 11.10 实体企业 从左到右 银行 ÷ 净资产 加上可转债(权益部分)优先股、永续债、二级资本债、超额拨备等 ÷ 资本 总资产 对资产根据风险水平赋予不同的权重,加总之后再计入经系数调整的表外资产,再考虑市场风险、操作风险 风险加权资产 = 资产权益比率 = 资本充足率 11.00 10.90 10.80 10.70 10.60 10.50 10.40 资料来源:wind、天风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天风证券研究所 房地产贷款 结构性存款 助学贷款 按产品 批发零售业贷款 定期存款 汽车贷款 制造业贷款 活期存款 经营性贷款 个人贷款 个人存款 消费类贷款 按种类 贷款 存款 对公存款 个人住房贷款 按种类 信用卡 票据贴现 固定资产贷款 对公贷款 流动性贷款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租赁商务服务业贷款 按行业 保证金 资料来源:天风证券研究所 银行主要的收入来自于利息净收入,即资产端生息部分生成的利息收入,减去负债端付息部分生成的利息支出。我们通常将利息净收入除以平均生息资产,得到净息差这 个指标,反映银行在资产配置方面的盈利能力。这是研究银行最关键的财务指标之一。在近似条件下,净息差约等于净利差,即生息资产收益率和计息负债成本率的差值。资产收益率越高,负债成本率越低,净息差越高。 净息差主要取决于存贷利率,其中贷款利率是主导因素。 图:净息差计算公式的演变 图:2022年工商银行生息资产和计息负债(万亿元) 净息差= 利息收入−利息支出40 生息资产35 融机构存放和拆入款项 客户贷款及垫款 4.05% 款项1.93% 及其他金融机构 存款1.75% 1.86% 同业及其他金 投资3.32% 存放和拆放同业 存放中央银行款 项1.52% 已发行债务债券3.17% 利息收入 =生息资产− 利息收入 ≈生息资产− 利息支出 计息负债× 利息支出计息负债 计息负债30 生息资产25 20 15 10 =生息资产收益率−计息负债成本率 =净利差 5 - 平均资产 平均负债 贷款定价可以拆分为政策利率(2019年以后为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和银行在前者基础上的自主加点。前者反映监管目标,后者反映的是贷款的供求关系。 当经济向好的时候,贷款供不应求,银行可以提高点差。同时监管为防范经济过热,货币政策收紧,提高政策利率。因此贷款利率往往跟随经济周期同步上升。 存款利率对经济周期的敏感度低于贷款利率。因为存款包含了结算、财富管理的配置需求。因此净息差主要跟随贷款利率呈现周期性波动(约6个月时滞)。 图:贷款定价机制 8.50 8.00 7.50 7.00 6.50 6.00 5.50 5.00 4.50 4.00 3.50 3.00 2.50 2.00 1.50 2004-122007-122010-122013-122016-122019-122022-12 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一般贷款% (停止)商业银行人民币1年期贷款加权平均利率% 建设银行:净息差%(右) 图:净息差与市场贷款利率趋势一致 银行自主加点 银行自主加点 LPR 基准利率 贷款 利率=+ =+ 监管因素供需因素 风险偏好 信用利差 按利差 实际利率 十年期国债收益率 无风险利率 通胀预期 消费需求 消费类贷款利率 流动性需求 一般性贷款利率 对公贷款 固定资产投资需求 按种类 票据贴现 票据贴现利率 流动性需求 贷款利率 个人贷款 住房贷款利率 购房需求 基准利率 LPR MLF 市场供需 加点差 监管指导 按定价机制 利率变化预期 期限利差 资料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