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北京中建协认证中心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行业装配式建筑发展研究报告(2022)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中国建筑行业装配式建筑发展研究报告(2022)

中国建筑行业装配式建筑发展研究报告(2022)

中国建筑行业装配式建筑 发展研究报告 (2022) 北京中建协认证中心有限公司 -1- 北京建工建筑产业化投资建设发展有限公司2022年12月编制 序言 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已成为现阶段我国重要的建筑产业政策之一。自2016年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1号)以来,在我国建筑业产业规模迭创新高的形势下,装配式建筑相关的大量政策文件相继发布,各种标准逐步完善,发展指标更加明确且要求越来越高,各种结构体系百花齐放,全国各地呈现齐头并进的高速发展态势,重点发展地区率先进入高品质和绿色低碳发展阶段。 毋庸讳言,我国近年装配式建筑的爆发式发展源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和国家政策的推动,并不是装配式建筑技术进步“水到渠成”的结果,成本主导的市场阻力依然很大。国内众多高校、研究、设计、生产、施工单位积极应对挑战,在前期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基础上,依托国家、地区及企业自主创新项目涌现出大量高水平研究成果和高品质示范项目,装配式工程质量稳步前行,亟待解决问题逐步厘清,发展趋势和攻关方向日益明朗。 我们要清醒认识到,纵观全世界整体经济发展史,建筑业的自动化、智能化发展速度远低于汽车、电子等制造业。现阶段,我国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主要特征、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等政策、工程建设总承包管理模式推广应用、BIM与信息化应用等,在落地实施阶段的总体效果并不理想,突出体现在建造成本增加、工期延长、劳动生产率没有明显提升,甚至还出现了一些新的功能隐患和安全隐患。 在装配式建筑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北京中建协认证中心有限公司从2020年开始,按年度组织编制《中国建筑行业装配式建筑发展研究报告》,系统梳理装配式建筑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案,总结分享典型企业的发展战略、创新技术和成功经验,汇总最新政策和标准信息,传递引导行业良性发展的专家建议,涉及面广、信息量大,尤其是在目前疫情严重情况下可帮助企业了解行业信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工业化、绿色、智能、现状、解决思路 目录 第一章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1 一、国内装配式建筑1 (一)发展现状1 (二)发展趋势5 (三)装配式建筑政策7 (四)装配式建筑技术体系概况16 (五)装配式建筑标准体系建设27 (六)香港北部都会区装配式建设31 二、国外装配式建筑35 (一)欧洲装配式建筑概况35 (二)北美装配式建筑概况39 (三)亚洲装配式建筑概况42 (四)德国和日本的装配式建筑认证制度45 第二章创新技术研究与应用53 一、装配式技术体系与智能制造54 二、SPCS装配整体式叠合混凝土结构技术体系与智能建造58 三、装配式纵肋叠合剪力墙结构体系关键技术与应用69 四、螺栓连接装配式低层框架结构深化设计与施工试验研究78 五、大型多层物流仓库建造技术(先张快装免撑体系)88 六、装配式内装的十四大体系107 七、固碳技术在混凝土构件中的应用117 (一)CCUS技术助推全国首个施工期内实现碳中和项目落地117 (二)日本NEDO启动“使用二氧化碳的混凝土制造技术开发项目”119 第三章经典案例赏析121 一、香港装配式建筑超高层东京街MIC(模块化)项目介绍121 二、全国首座装配式“摩天工厂”122 三、德国的装配式公共建筑案例126 四、纽约3D打印预制混凝土外墙在高层楼中的应用130 第四章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134 一、存在的问题134 (一)发展水平不齐,体系机制待完善134 (二)标准化程度低,装配建造成本高135 (三)专业人才短缺,专业队伍需培育135 (四)产业链协同差,EPC模式推进慢136 (五)监管力度薄弱,质量管理漏洞多137 (六)宣传力度不足,社会接受度不高139 二、解决思路和方案139 (一)提升装配式建筑企业质量管理水平139 (二)降低装配式建筑的建安成本144 (三)实施标准化设计150 (四)装配式建筑构件绿色建材认证150 (五)工人职业技能培训和资格认证155 (六)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157 第五章总结和展望159 附1:装配式建筑相关标准清单160 附2:住建部装配式建筑发展可复制推广经验清单(第一批)2022.11174 附3:论文分享182 一、装配式建筑企业运营浅谈182 二、装配式建筑高质量绿色低碳发展思路探讨190 三、装配式建筑--再论设计标准化198 附4:中建协认证中心装配式建筑业务介绍202 第一章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一、国内装配式建筑 (一)发展现状 2022年上半年,全国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超过25%,装 配式建筑建设面积累计达到了24亿平方米。 在装配式政策驱动和市场引领下,装配式建筑的设计、生产、施工、装修等相关产业能力快速提升,同时还带动了构件运输、装配安装、构配件生产等新型专业化公司发展。至2022年底,全国现有48个国家级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328个国家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908个省级产业基地。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企业有2493家,其中装配式混凝土预制构件企业1261家,装配式钢结构构件企业 1122家,装配式木结构构件企业110家。装配式建筑专业技术从业人员约300万 人,装配式建筑其他上下游相关企业约1.35万家。 2022下半年受疫情反弹和建筑业投资速度放缓的影响,装配式建筑的快速发 展受到一定影响,预计全国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与2021年持平。经调研,京津冀地区的装配式构件生产企业关停并转约10-20%,产量下降了约20-30%。生产企业重新洗牌,有的与去年产量持平,有的关停并转;有的企业资金雄厚,趁机快速发展,研发了自动化生产设备、创新了装配式技术体系,后来居上,成为了行业翘楚。这充分体现出了行业危机之下的风险和机遇共存。企业只有勇于未雨绸缪、积极策划、敢于逆流而上,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比如中铁十四局房桥、三一筑工,异军突起、中建科技,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水平引领行业潮头;中建一局发展、中铁六局、中建三局、中建八局、北京建工、北京市燕通、深圳现代营造等大型企业,装配式创新技术和业绩遥遥领先。 装配式建筑大致可分为预制混凝土结构(PC)、钢结构和木结构等三大类,目前我国应用仍以PC为主。“十四五”规划进一步明确了装配式建筑方向以及相关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绿色等趋势,各省市纷纷出台装配式建筑和绿色建筑推广政策和目标。装配式的相关顶层政策框架持续添砖加瓦,政策面逐步走向成熟。总的来看,近年来装配式建筑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在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城乡建设领域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1年,全国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达7.4亿平方米,较2020年增长18%,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为24.5%,重点推进地区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全国的比例为52.1%,积极推进地区和鼓励推进地区占47.9%,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项目约为15000个。其中:装配式混凝土预制构件设计产能达到2.4亿立方米,较上年提升16.5%,产能利用率为51.1%;装配式钢结构构件设计产能达到7231万吨, 产能利用率达58.2%。重点推进地区、积极推进地区和鼓励推进地区装配式建筑发展均有所提高,呈现齐头并进、继续快速增长态势。 从结构类型来看,2021年的新开工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4.9亿平方米,占新开工装配式建筑的比例为67.7%;钢结构建筑2.1亿平方米,占新开工装配式建筑的比例为28.8%,其中,装配式钢结构住宅项目150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5%。其余为木结构建筑及其他混合结构形式装配式建筑。 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国家战略,是住建行业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绿色高质量发展要求的重要举措之一。各地在发展装配式建筑过程中,以高品质、高质量为发展目标,以提质增效为核心,通过发展新型建造方式,促进建筑业的转型升级。下图为2018-2021年四年的装配式建筑构件产业发展情况,总体保持持续上升态势: 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离不开经济基础的支撑,华东地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同时拥有较为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在政策支持推动之下,装配式建筑产业得到良好发展,是国内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和装配施工最多的地区。2021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推进地区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全国的比例超过了55%。以下是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CCPA发布的全国重点混凝土构件企业产量(含装配式建筑构件和市政构件): 序号 企业名称 产量(万立方米) 1 上海建工建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62.37 2 建华建材(中国)有限公司 56.20 3 江苏和天下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3.00 4 陕西凝远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2.32 5 北京榆构有限公司 28.53 6 北京市燕通建筑构件有限公司 28.12 7 有利华建筑产业化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26.00 8 亚泰建材集团有限公司 25.16 9 青岛新世纪预制构件有限公司 20.91 10 北京建工新型建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53 合计 333.14 1.2022年国内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企业调研 2022年,工程总承包企业、施工企业、构件生产企业受到了一定影响,构件工厂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倒闭,但是广东福建一带发展迅速。我们做了部分省市构件生产企业的调研,每个省市的状况有很大区别,具体情况如下: 1.至2022年底,京津冀地区有十几家规模较大构件厂停产倒闭,还有10多家小规模的关停并转。关停并转或者倒闭的工厂数量在10-15%。2022年构件产量下降20-30%,其中规模较大的暂停生产企业有:北京住总万科、远大启程、远大兴辰、百利环保、高碑店市国益新型材料公司等。 2.三一筑工和中铁十四局丰桥公司,异军突起,成为自动化生产智能化后起之秀。北京燕通生产规模大,研发投入大,产量与2021年持平,28-30万立方米混凝土构件。 3.美好置业:武汉江夏、重庆、成都、青岛、长沙的工厂一直正常生产,但是受环境影响,产量有所下降。其中武汉江夏工厂下半年生产了3万多立方混凝土构件。 4.珠三角市场比较健康,也很乐观。PC构件厂相比其他省市比较稳定,业务红火,关停并转的工厂极少。深圳、广州及周边地区大型混凝土构件生产企业约40家,港资混凝土构件生产企业约20家,钢结构构件生产企业约20家。 珠三角地区的预制构件的需求量在持续增长。尤其是最近两三年,除深圳外,广州、惠州都有一定的构件需求量增长。十年前构件厂较少,近年有所增加。但是没有像北方、长三角地区去集中建厂。因为构件市场需求增长缓慢,投资建厂回款慢,存在一定投资风险,其中珠海较理性地投资建厂,极好地规避了风险。 珠三角由供需双方状况决定的构件供需市场非常理性,市场调节作用明显,符合装配式发展的实际规律。构件价格平稳,总体上缓慢下降;付款方式,也未出现特别差的情况。 珠三角有一些构件厂承接香港的订货单。中央政府大力支持香港的基本建设,大力建保障房。特别是香港北部都会区的建设启动,会有更大规模的构件需求。珠三角地区因为制造业类型比较多,除了做PC构件以外,有些厂也可以转行做钢结构、做家具等,相对灵活。 根据市场需求,一些地方在继续投资建厂。离深圳市200公里的地方,比如开平、江门、博罗、河源等地有资源优势,沙石料、水泥相对便宜,会有一定成本上的优势,但是运距又比较远,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 5.山东关停并转的构件工厂约10%。 6.四川完全关停并转的不太多,估计1-2成。大多是缩小规模,维持最低程度的运行。但是ALC墙板企业关停多一些。 7.大连差不多有20%小企业关了。 8.唐山关停并转约30%。 9.甘肃省装配发展较慢,当地的房价水平较低,对装配式带来的价格增量没有强力支撑。甘肃兰州附近构件厂较少,没有关闭。甘肃天水暂时没有关停并转,一方面单位规模小,另一方面都是以前三线建设的厂,职工少,工资仅二千左右,多是50岁左右的老职工。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