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蓝湖任洋辉:从GUI到LUI,自然语言交互将重塑软件2023-06-05 去年,设计协作软件赛道因为Figma以200亿美元被收购而被更多人看到,蓝湖和MasterGo作为这个赛道上的头部公司,也受到更多关注。 但今年整个软件赛道因为大模型的到来,似乎又有新的变化。前段时间,我也带着好奇跟蓝湖和MasterGo的创始人任洋辉探讨了不少关键话题。 对话蓝湖任洋辉:从GUI到LUI,自然语言交互将重塑软件2023-06-05 去年,设计协作软件赛道因为Figma以200亿美元被收购而被更多人看到,蓝湖和MasterGo作为这个赛道上的头部公司,也受到更多关注。 但今年整个软件赛道因为大模型的到来,似乎又有新的变化。前段时间,我也带着好奇跟蓝湖和MasterGo的创始人任洋辉探讨了不少关键话题。比如: 软件行业的价值会如何被大模型影响?软件的交互会发生怎样根本性的改变? 软件企业的使命和目标是不是现在就需要被重写? 和任洋辉聊到了很多对于软件行业富有前瞻性和启发性的观点,比如从他的视角来看,大模型对软件和交互都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对软件而言,需要直面AI吞噬软件的现状,重新思考软件在大模型时代下的新目标。 而对于交互,这恰恰是让他感到兴奋的变化,有很多东西值得重建。他认为,大模型对交互层带来的最大影响是LUI(LanguageUserInterface,语言交互界面)。GUI(图形界面)主导的软件,正在让位于GUI(图形界面)和LUI(语言界面)混合的交互形式。 这并不只是因为用户可以用自然语言表达需求,更重要的是,它使得软件不再只是一个工具,而是扩展到端到端的结果,直接向用户交付价值,通过把AI作为生产力,来放大人的价值。因为LUI是以人为中心的。 当然最让我有收获的,是任洋辉提出的软件行业应该有「向死而生」的心态,这样才有新生的机会。在这个时刻,把软件和软件行业的思维惯性放下来,看到根本性的变革和冲击会是什么,而「向死而生」不是一种悲观,而是一种进取的方式。 虽然是一次私下的非系统性交流,但是我认为我们的探讨值得拿出来引发更多探讨。所以还是征询了他的同意,释放出绝大部分内容与大家共享。 以下是对话正文: GPT的本质是计算的变化,给软件交互带来重大影响 Q:今年是不是一转过年来整个战略和人生都被巨大的技术变革冲击? 任洋辉:去年GPT3.5出的时候,我觉得它的表现体感友好。但是真正意识到这个事情到底有多深刻,还是了解它的技术底层——核心是对语言的解构。大多数人可能觉得ChatGPT是个ChatBot(聊天机器人),但本质上还是计算方式改变了它对于语言的构建和理解能力。 这个东西一旦有了之后,衍生价值会非常大,不管是带来对编程语言的变化,还是应用层的所有东西,完全不一样。它其实远远不是移动互联网级别的变革,类似于计算机革命,非常fundamental(根本性的变革)。 LUI最大的改变是:从开发者主导到用户主导 Q:计算发生变化,交互可能会跟着变化,至少历史上看是这样。 这个变革和我们其实有两个交差点,一个交差点是软件,一个交差点是交互。交互的话,我们原来用图形界面——GraphicUI,来设计人机交互。这次带来了自然语言的交互界面,也就是LanguageUI(语言用户界面),影响是非常大的。 任洋辉:这确实会给软件交互和未来整个商业经营带来很大变化。 现在很多的产品本质上来讲,其实是把很多产品或者应用的能力封装到一个GraphicUI里面,用户按照产品规则点击,实现某种能力。我怎么去画这个界面、界面之间的关系,怎么塑造这个迷宫,用户就要怎么来。所以GUI本质是以构建者为主导的一种模式。 但是LUI完全是Usercenteredexperience(需求者主导的模式)。有了LUI,现在通过GUI封装的能力,未来不一定会封装在所有应用里,这种能力更容易被API(应用程序接口)化,在不同的应用里被调用。 打个类比,现在的软件很像电商时代之前,各个城市的线下商店。在一个地方有货、有人流量,就有生意做。但是电商来了,可以把原来所有的货物,提炼到统一的界面里,基本上你可以在一个地方拿到自己所有的需求。LUI给软件带来的变化,就像电商给门店带来的变化。 另一方面,对未来整个商业经营会有很大的变化。用户输入的需求可能会非常广泛,软件能够接收到很多潜在的需求;相应地,现在很多用户研究、客户反馈系统都不需要了。软件的赢家效应会越来越强。 和 Q:所以你的观点是:GUILUI本质的差别会带来结果上的变化,构建者主导和用户主导是两个不同的东西。这个逻辑是怎么推演出来的? 任洋辉:本质还是,用户输入自然语言进来,人的意图被解读的能力变成了一个通用能力,所有人都可以被解读。意图解读完,其实就对应到不管是应用内的API,还是应用外的API去提供这样的能力。用户意图被理解,应用本身提供的服务被API和能力化,这两件事情解离开了。 原来的计算能力下,(软件)没有办法解读你的意图,所以用GUI预设你的意图,或者说把你的意图展示出来。每个展示的界面背后,就对应相应的API。但这是一种固定的方式。 现在有了LUI,它能够解读你输入的所有意图,进而灵活匹配所有的API。我觉得未来所有的能力可能都会均匀化,比如说你在任何的APP都可以买货、都可以订机票、可以订酒店……只要你讲就可以了。这个API哪怕本应用里没有,它其实可以调用API市场里的,随时可以抽取。 原来的软件就像一格一格的世界。但我觉得,LUI把所有格都推倒了,基本上用户跟他(她)的需求之间会非常近。交互不再是被预设的,而是以用户为中心的;不再是被人工抽象过的,而是自然的。 对软件的变化 ——重新洗牌 是一种更自然的交互方式,相应地,它可能会让软件变得更通用,或者越来越 Q:LUI 件,也包括现在的生产工具、APP。 API化。任洋辉:我觉得API化是所有的东西,不光软 Q:你觉得会怎么变化? 现在每个APP里封装很多能力,这些能力也越来越会被API化。任何一个APP里面都可以调用更多的能力。所以未来有哪些APP会留存,其实跟现在的逻辑不完全一样。 任洋辉:原有软件其实是按照角色和场景拆分出来的:什么样的角色,在什么样的场景下用什么样的软件。现在,这个流转逻辑会非常复杂。 现在看起来,如果一个软件服务的是单角色、单场景,大模型很容易把它击穿掉,这个软件很容易变成通用型的能力。如果是多角色、多业务流在组织内的协作软件,它会相对更复杂一些。这是一个判断点,单角色还是多角色。 另外,它是一个完全用户侧的产品,还是能够黏住在客户侧的产品,也不一样。用户侧的产品冲击很大,能交付价值的东西可能很快就会被干掉。因为用户的切换成本非常低,有变化,用户很快就变了。这里面,不管是平面、翻译,甚至还有一些数据分析的用户侧软件,都会非常非常 单链还是多链,决定冲击速度 Q:用户侧的产品切换成本低,客户侧的切换成本高,后者切换成本高在哪? 危险。但是,客户的切换成本是很高的,所以越靠近客户侧的产品,它其实越能承载AI带来的这些变化。因为它在客户内的协同网络越复杂,反而变成加强它价值厚度的一种可能。 任洋辉:数据肯定是一个很重要的点。 另外,客户侧的产品,影响决策的要素多。特别是多角色、跨部门的时候,往往要共同去做决定,这对组织来讲是有成本的。用户的话,好不好用、谁便宜,自己就定了,不需要开会商量,是一个消费品的逻辑。所以客户侧的产品是可以相对容易守得住,可以承载变化的。 Q:你觉得这一波变化出来,对纯创意内容生产的工具公司是好事还是坏事? 但是那种做单角色、特别C端化的产品,去赌爆品的机会,也有可能成功,只是赢率太低了。有可能大模型再进展,或者垂类模型再进展,又把你覆盖了,这个循环可能会持续存在很久。 任洋辉:我觉得中长期来看利空会更多,如果现有玩家不能很好的结合客户场景和商业场景进一步进化,现有工具仅有的内容生产能力一定会被大模型带来的内容生产范式覆盖掉。即便现在在积极地加大模型的功能,但是本质来讲,像平面这一侧,未来就是通用能力化,3D侧其实也是通用能力化。所有内容本身的生产或者创造的范式会完全变化。它不再需要那么复杂的专业门槛——从0开始调参去产生。 通过prompt(提示词)的方式产生之后,再通过比较简易的方式去调整产生,这是完全不一样的。因为内容最难的是:这个结构是什么样的,你画一个原画,这个头多大,结构是很难的。但是结构出来去调整它,相对容易很多。 原来的内容是 Q:codeengineering(代码工程)出来的,但是现在是promptengineering(提示工程)出来的。 任洋辉:内容生产流程变化了,平面、3D都是这样。原来从0到1出来,每个过程对专业化要求非常高。现在可能从80分调一下,这个要求降的非常大。以前是要无中生有,现在可以有中求精。而且,可能现在prompt出来的是80分,未来再进展到85分、90分,已经绝大程度击穿了大多数人的消费能力了,到了那个成绩的内容其实就OK了。 从这个角度去看,内容产品如果是单链,是有风险的。 Q:怎么定义单链和多链,协同办公产品算是多链或者「长链」吗? 我们做的跟内容稍微有一点区别,现在的GUI里,内容是比较少的,本质上它承载的是一系列动作,是业务逻辑。虽然是图象,但是本质上是业务流。各种按钮点击背后,是非常复杂的业务流和脑图visio。 任洋辉:在AI的面前,所谓的协同和合作,就是单链和多链的概念。如果是个人去表达,并没有复杂的业务流,可能是短链。有协同的至少是二链或者三链。 软件本质上要有最佳实践。涉及到人跟人的交互、人跟人的合作时,就有最佳实践。什么是最好的方式,它的工具是要承载最好的方式这个定义的。但是对于个人,最佳实践这个定义是比较薄的。 从软件本身来看,确实存在着这种视角去看它未来的发展前景:涉及到复杂链条的、企业级决策的、跟生产力相关的,缓冲多一点。 Q:如果非常单链条的事情,别人很容易就把你OTT(OverTheTop,是指互联网公司越过运营商,发展基于开放互联网的各种视频及数据服务业务。)了,直接调你一下,反正不调你,调别人也行。任洋辉:LUI最底层有两个价值。一个是让用户用得很爽;第二就是把APP的墙和软件的墙推倒了,你没有能力防住的话你就是API,这是挺残酷的,完全改变了现在做APP、软件的这种范式。 LUI使得软件走向聚合时代 上,你觉得未来还能有较大发展空间的软件,会有什么样的特性? 年内软件肯定会变化,刚才探讨了一些可能性,谁在攻、谁在守,谁有利、谁不利。在这种基于大语言模型的能力之 Q:拉个时间窗,5-10 任洋辉:过去,云和协作,是让软件拆分的过程。只要找到一个场景,找到一个角色,就有机会扩散。但是我觉得AI带来的变化,其实是一个新的聚合的时代。 从软件的角度来讲,它的数据增强的优势会更明显,用户侧的LUI的input(输入)会有更多样的需求。它的应用货架理论上会更无限,可以提供的能力也会更多。 其实它会带来不光是领域之内的优势的强化——有数据,可以提供更好的产品。它也会带来跨领域的竞争,比如说未来我们想做平面,一定是可以做的,并且不再需要做这个功能,就可以直接上了。甚至可以做3D,只要我们的技术结构可以支持,就可以上。所以这种跨领域的竞争会越来越大。Q:边界就可以被非常低成本地迅速扩展,去解决广泛的问题,因为它比原来简单了。 任洋辉:对,只要用户是一个有多元需求的用户。现在,我们的客户的组织架构是叫数字设计部,只管数字设计;未来融合成一个整体的设计,又管3D、又管平面等等,可能会有一个完整型的产品的需求。我们就能提供这样的能力,所以会让各种垂类东西的边界延展,可以处理的越来越多。这是一种变化的可能,垂类的一定会聚合,跨领域的也会聚合,未来需要的软件其实不需要那么多。 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变化,未来大概10年之内也会慢慢看到,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