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华宝证券]:充电桩行业深度报告(二):边际盈利改善,充电桩运营商有望迎来黎明前的曙光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充电桩行业深度报告(二):边际盈利改善,充电桩运营商有望迎来黎明前的曙光

电气设备2023-06-02胡鸿宇华宝证券؂***
充电桩行业深度报告(二):边际盈利改善,充电桩运营商有望迎来黎明前的曙光

边际盈利改善,充电桩运营商有望迎来黎明前的曙光 充电桩行业深度报告(二) 充电桩 投资评级:推荐(维持) 投资要点 充电桩运营市场空间广阔,市场不断探索盈利模式。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 和单车带电量的逐步提升,充电运服务收入规模有望得到大幅增长,预计到 2023年6月2日 证券研究报告|产业专题报告 分析师:胡鸿宇 分析师登记编码:S0890521090003电话:021-20321074 邮箱:huhongyu@cnhbstock.com 销售服务电话: 021-20515355 行业走势图(2023年6月2日) 资料来源:wind,华宝证券研究创新部 相关研究报告 《充电桩迎来加速期,出海认证+渠道+技术构建α壁垒》2023.5.17 2026年,中国充电运营商市场空间(电费+服务费)规模将达2105亿元,同比增速43%。充电桩运营是一门“高投资慢回报”的生意,建桩属于重资产,回本周期很长,为此,国内也在不断探索充电桩运营的商业模式,目前国内形成了资产型运营商、第三方充电服务商、车企充电运营商、众筹建桩运营商等多种商业模式,不同的模式在建设运营主体和服务提供方式上具有显著差异。 充电桩运营行业即将迎来黎明前的曙光。通过对海外厂商进行复盘,我们发现美国充电桩龙头ChargePoint、EVgo和BlinkCharging三家企业积极扩站,商业模式多元化,毛利率持续回升。参考美国龙头运营商的发展现状,我们认为在需求和政策补贴双重刺激下,国内充电桩利用率稳步提升,此外在盈利模式上,除了收取服务费的传统商业模式外,还可以通过需求响应、峰谷套利(调峰)获益,提高运营商的盈利能力,多种模式发展助推充电桩行业突破发展瓶颈,国内充电桩运营行业盈利即将到来。 看好充电桩运营商环节,行业格局好马太效应显著。国内充电桩行业存在资金、场地、电网容量和数据资源四大竞争壁垒,马太效应显著,充电桩运营行业龙头先发优势明显。目前国内公共充电运营商行业马太效应显著,呈现高度集中状态,行业CR5常年保持70%以上,CR10保持在80%以上。龙头特来电、星星充电市占率在20%左右,地位保持稳定;同时,以小桔充电为代表的腰部厂商也不断发力,市占率有所提高。代表性上市公司有特锐德(国内充电桩运营龙头,子公司特来电国内充电桩保有量第一名);万马股份(深耕充电桩多年,截至2022年在运营充电桩约为2.65万台)。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不及预期;充电运营行业竞争加剧;新型商业模式开拓不及预期;充电桩上游设备价格上涨风险 内容目录 1.充电桩运营市场空间广阔,市场不断探索盈利模式4 1.1.国内充电桩运营进入后圈地时代,市场空间广阔4 1.2.国内正在不断探索充电桩运营商业模式,未来盈利可期6 2.2.充电桩运营行业即将迎来黎明前的曙光8 2.1.国外头部厂商积极扩站,多元化商业模式毛利率持续回升9 2.2.国内需求和政策补贴驱动充电桩利用率提升,行业盈利即将到来10 2.3.多种模式发展助推充电桩行业突破发展瓶颈13 2.3.1.光储充放一体化模式解决行业建设运营痛点,未来有望加速推广应用13 2.3.2.运营商作为负荷聚合商,参与电力市场增加盈利空间14 3.3.看好充电桩运营商环节,行业格局好马太效应显著16 3.1.行业竞争格局好,头部运营商地位稳固16 3.2.头部企业具有先发优势和竞争壁垒,马太效应显著17 3.3.相关上市公司18 3.4.风险提示18 图表目录 图1:充电桩产业链构成4 图2:我国公共直流充电桩保有量(万台)5 图3:国内随车配建私人桩保有量(万台)5 图4:月度充电电量(亿度)5 图5:充电桩运营服务商的商业模式6 图6:2020-2022年国内EV乘用车平均单车电池装机量(KWh)6 图7:国内充电桩盈利难7 图8:“僵尸桩”现象频发7 图9:四种充电运营商主体代表企业7 图10:合伙人模式项目流程8 图11:ChargePoint业务构成10 图12:BlinkCharging业务构成10 图13:Evgo业务构成10 图14:特来电分时充电电价收费情况(元/kWh)12 图15:星星充电分时充电电价收费情况(元/kWh)12 图16:光、储、充、放一体化充电流程13 图17:2013-2022年锂电池价格走势14 图18:特来电光储充放微电网解决方案14 图19:负荷聚合商可以整合用户需求响应参与电力系统运营14 图20:聚合商在电力市场买电并调度电动汽车实现经济性15 图21:2021年国内充电运营商市场份额(以充电桩数量计)18 图22:充电桩结构示意图18 表1:充电桩运营市场空间预测6 表2:单个充电桩初始投资测算11 表3:单个充电桩成本及收入测算11 表4:充电桩平均日有效充电时间13 表5:针对不同充电场景,运营商聚合可调度资源参与电力现货市场增加盈利空间15 表6:电动汽车负荷聚合商的商业模式一一需求响应、峰谷套利《调峰)、绿证交易16 表7:国内公共充电桩运营商市场竞争格局16 1.充电桩运营市场空间广阔,市场不断探索盈利模式 1.1.国内充电桩运营进入后圈地时代,市场空间广阔 充电桩运营在产业链中处于中游环节。充电桩作为充电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能源汽车的能源补给装置,属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关键环节。近年来,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推动下,国内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增长,产业链加快完善。充电桩产业链主要构成包括: 1)上游:主要为充电桩设备元器件供应商,包括充电模块、继电器、接触器、监控计量设备、充电枪、充电线缆、主控制器、通信模块及其他零部件。其中,充电模块应用于直流充电设备,是直流充电设备的核心部件。代表企业有优优绿能、通合科技、许继电气、科士达、英可瑞、沃尔核材等。 2)中游:主要为充电桩整桩制造企业以及运营商环节,二者存在一定业务重合,很多主流的充电桩企业采取“生产+运营”一体化模式。代表企业有盛弘股份、绿能慧充、南方电网、星星充电、特来电、公牛集团等企业。 3)下游:主要是以新能源电动汽车和充电服务运营解决商为主。代表企业有蔚来、特斯拉、比亚迪、东方电子、施耐德电气、上汽集团等企业。 图1:充电桩产业链构成 资料来源:易观分析,华宝证券研究创新部 我国充电桩保有量和充电量不断提高,行业景气度高位运行。截至2023年4月底,国内 公共桩保有量达到202.5万台,同比+52.03%,环比+3.42%;同期国内随车配建私人桩保有量 达到406.7万台,同比+104.17%,环比+4.71%。从月度趋势看,国内公共桩及私人桩保有量均呈现平稳增长态势。与之相匹配的是月度充电电量也在逐级提高,2023年4月份单月充电量26.8亿度,同比+88.73%,环比7.63%,进一步凸显电动车及基础设施建设的景气度仍处于高位运行。 图2:我国公共直流充电桩保有量(万台)图3:国内随车配建私人桩保有量(万台) 资料来源:中国充电联盟,华宝证券研究创新部资料来源:中国充电联盟,华宝证券研究创新部 图4:月度充电电量(亿度) 资料来源:中国充电联盟,华宝证券研究创新部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和单车带电量提升,带动充电桩运营商市场规模扩大。充电桩运营服务商的商业模式为向新能源车车主收取充电电费和服务费,这两部分收入来源均与充电电量呈正比,充电电量又受到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和单车带电量的影响。根据GGII数据,2020-2022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单车电池装机量分别为46.1/47.3/51.4kWh,有显著提升,主要受长续航需求驱动所致。因此,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和单车带电量的逐步提升,充电运服务收入规模有望得到大幅增长。 图5:充电桩运营服务商的商业模式图6:2020-2022年国内EV乘用车平均单车电池装机量 (KWh) 资料来源:中国充电联盟,华宝证券研究创新部资料来源:GGII,华宝证券研究创新部 国内充电桩运营进入后圈地时代,市场空间广阔。随着电动车的快速发展,补能设施需求越来越大,充电桩作为电力基础设施,市场需求旺盛,根据我们测算,预计到2023年新能源 车保有量达到2050万辆,电费规模436.6亿元,同比增速65%;服务费规模263亿元,同比 增速59.6%。到2026年,中国充电运营商市场空间(电费+服务费)规模将达2105亿元,同比增速43%。 表1:充电桩运营市场空间预测 项目 2021A 2022A 2023E 2024E 2025E 2026E 新能源汽车年销量(万辆) 351.0 688.0 900.0 1140.0 1560.0 2025.0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 784 1348 2050 2931 4103 5581 yoy(%) 72% 52% 43% 40% 36% 单车带电量(kWh) 46.0 47.0 49.4 51.8 54.4 57.1 一年充电次数 52.0 52.0 52.0 52.0 52.0 52.0 全年充电量(亿kWh) 187.5 329.6 526.0 789.8 1161.0 1657.9 充电电费单价(元/kWh) 0.80 0.80 0.83 0.85 0.82 0.82 充电服务费单价(元/kWh) 0.50 0.50 0.50 0.48 0.45 0.45 电费规模(亿元) 150.0 263.7 436.6 671.3 952.0 1359.5 yoy(%) 0.8 0.7 0.5 0.4 0.4 服务费规模(亿元) 93.8 164.8 263.0 379.1 522.4 746.0 yoy(%) 0.8 0.6 0.4 0.4 0.4 电费+服务费合机(亿元) 243.8 428.4 699.6 1050.4 1474.4 2105.5 yoy(%) 76% 63% 50% 40% 43% 资料来源:中国充电联盟,华宝证券研究创新部 1.2.国内正在不断探索充电桩运营商业模式,未来盈利可期 重资产、回本周期长、单桩利用率低、粗放竞争等因素造成了充电桩运营行业盈利难。充电桩运营是一门“高投资慢回报”的生意,建桩属于重资产,回本周期很长。目前充电桩盈利难是行业的共识。2019年至2022年特来电的营收分别为21.29亿元、19.25亿元、31.04亿元,与之对应的净利润分别为-7512.26万元、-1.71亿元、-5132.08万元、-2600.02万元。盈 利难的主要原因是充电桩用户流动率和跨站率较高,甚至还有“僵尸桩”,导致充电桩利用率偏低。目前国内充电桩总体利用率不到10%,在北京、上海等城市甚至可能不到2%。国内充电桩运营企业出现行业性全面亏损,有粗放竞争、招标产品品质低下等内因,也有价格管理过死、存量电车量不够大导致资产利用率不高等因素。倒逼之下,行业顶层的管控未来可能会有调整和进步。为此,国内也在不断探索充电桩运营的商业模式。 图7:国内充电桩盈利难图8:“僵尸桩”现象频发 资料来源:特锐德公告,华宝证券研究创新部资料来源:充电桩管家,华宝证券研究创新部 目前中国充电桩领域有多种建设运营模式,不同的模式在建设运营主体和服务提供方式上具有显著差异。 图9:四种充电运营商主体代表企业 资料来源:易观分析,华宝证券研究创新部 第一类是以特来电、星星充电等为代表的资产型运营商,专注于自有资产运营,并与其他运营商和第三方平台开展合作,以实现用户端的流量互补。这种模式既有助于加速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推广,又能够快速整合社会资源,推动运营管理效率提升。采用充电运营商主导模式的充电桩,大部分为公用充电桩和专用充电桩。然而,该模式弊端也非常明显,运营商间数据分享意愿不高,导致车桩互联互通性较低,存在充电桩利用率较低的问题。 第二类是以能链智电、快电、朗科科技为代表的第三方充电服务商,不参与充电桩的投资建设,而是将各充电运营商的充电桩整合介入到自营SaaS平台,通过第三方充电网络连接用户及资产型充电运营商。对运营商而言,该模式通过大数据、资源整合分配等技术打通不同运营商的充电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