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离子电池产业研究:与锂电池错位互补,产业化东风已至
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原理相似,已进入产业化加速阶段。钠离子电池主流正极材料为过渡金属化合物和普鲁士化合物,主流负极材料为硬碳。钠电池相关研究从 20世纪 70 年代起步,随着材料商用可行性的实现逐步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2021 年,中科海钠、宁德时代等公司开始投入量产,钠电池产业化进入加速落地阶段。钠离子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相比具备成本优势和部分性能优势。钠离子电池在高低温环境中性能更优,不起火、不爆炸,具备更好的安全性。钠离子电池当前主要应用场景为大规模储能和低速交通工具。短期内,钠离子电池仍受限于能量密度低的性能短板,无法大规模应用在常规电动车,更适用于两轮车、公交车等低速交通工具。钠离子电池和锂离子电池并非竞争替代关系,更可能形成错位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