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5月18日 宏观研究团队 对当前出口关键变量和趋势的几点探究 ——宏观经济专题 何宁(分析师)潘纬桢(联系人) hening@kysec.cn 证书编号:S0790522110002 panweizhen@kysec.cn 证书编号:S0790122110044 相关研究报告 《面对新均衡,拥抱消费新时代——兼评4月经济数据—宏观经济点评》 -2023.5.17 《货币政策突出三“稳”——Q1央行货币政策报告点评—宏观经济点评》 -2023.5.16 《国资央企要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宏观周报》-2023.5.14 2023年3月我国出口逆势上行,同比+14.8%,一季度同比+0.5%,4月出口同比 +8.5%,远超市场预期,市场对港口海运前瞻指标失灵、海内外口径下的贸易统计差额、重点出口产品流向、出口高增的可持续性等问题产生疑问。 疫后积压订单释放带动出口屡超预期 1.海内外贸易额统计差额长期存在 将海外口径下进口中国数据与中国口径下出口数据进行对比发现:不同口径下贸 易数据差额长期存在,且偏高偏低的现象皆存在。2022年东盟是统计差额的最主要贡献力量,转口贸易或是其中重要原因。 2.陆运占比低,出口商品结构变化是海运与出口数据背离的主要原因 实际上我国陆运出口占比较低,海运仍为我国出口贸易的最主要运输方式,我国 2023年一季度外贸集装箱吞吐量是中欧班列一季度货物运送量的72倍。集装箱吞吐量与出口数据背离的原因在于大宗商品难以通过集装箱船运载与高货值产品出口占比的提升,运价与出口背离的原因则在于供给端运力的改善对运价的主导作用。 3.疫后积压订单释放导致出口屡超预期 若无突发事件冲击,需求量难以出现“台阶式”下降或上升的情形,因此出口超 预期的因素或更多在于供给端。2020年2月与2022年4月后出口均出现反弹且 连续超出市场预期,指向疫后生产快速修复,前期积压订单释放。若将2022年 11月至2023年4月出口金额合并,其同比下滑2.1%,处于负增长区间。 新能源产业链与汽车出口高增成为出口新支撑 1.东盟重要性提高,原材料、机电设备与汽车为出口主要支撑 (1)分国别与地区看,对东盟及其他国家与地区出口恢复快于欧美地区。 (2)分产品看,出口韧性源于原材料出口的高增以及车辆、机械设备等中高端工业品与皮革鞋靴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同比的边际反弹。 2.新能源产业链产品出口韧性强,欧盟为重要拉动力量 (1)新能源产业链产品出口韧性较强。我国新能源产业链在世界占据较大优势, 2022年下半年以来,随海外需求衰退,半导体与电子消费品出口进入负增长区间,而新能源产业链产品出口维持韧性,2023Q1出口同比增长19%。 (2)出口欧盟新能源产业链产品维持高速增长。我国新能源产业链产品出口欧盟28国占比近1/3,远高于美国、东盟地区。俄乌冲突发生后,欧盟提出《“REPowerEU”能源投资计划》,将2030年可再生能源占比目标从40%提高至45%,近年来,欧盟需求成为拉动我国新能源产品出口的主导力量。 3.汽车出口维持高景气,整车表现好于零部件 (1)从产品上看,2022年以来整车出口表现好于零部件出口。2020年至今,我 国在车辆与零部件总体出口高速增长的基础上,新能源车辆出口占比由2020年Q1的2.5%提升至2023年Q1的22.6%。同比增速方面,新能源车辆>传统车辆>车辆零部件,占比最低的新能源车辆成为拉动车辆与零部件出口的最重要力量。预计在产业政策支持下,我国整车出口将维持高增长态势。 (2)从地区上看,欧盟支撑新能源车辆出口,美国、欧盟、东盟外的其他地区支撑传统车辆出口。与欧盟新能源政策相对应,我国当前新能源汽车出口主要由欧盟拉动。传统车辆方面,我国在生产技术、营销等方面落后于欧美,因此主要出口地区为欧盟、美国外的欠发达地区。 出口总量展望:产业优势支撑出口韧性,而中长期下滑趋势未变 在欧美经济衰退、全球经贸进入下行周期背景下,我国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产 业优势以及部分原材料产品的价格与供给优势,短期内总体出口表现好于越南、韩国。预计5月出口同比将进一步下滑,二、三季度出口同比增速将连续回落,四季度后低基数效应凸显,出口同比或将有所回升。一、四季度出口同比增长,二、三季度出口同比下滑,综合来看,全年出口同比增速或将在0%左右。 风险提示:疫情演变超预期,外需回落超预期。 宏观研 究 宏观经济专题 开源证券 证券研究报 告 目录 1、疫后积压订单释放带动出口屡超预期3 1.1、海内外贸易额统计差额长期存在3 1.2、陆运占比仍低,出口商品结构变化是海运与出口数据背离的主要原因4 1.3、疫后积压订单释放导致出口屡超预期5 2、新能源产业链与汽车出口高增成为出口新支撑8 2.1、东盟重要性提高,原材料、机电设备与汽车为出口主要支撑8 2.2、新能源产业链产品出口韧性强,欧盟为重要拉动力量10 2.3、汽车出口维持高景气,整车表现好于零部件12 3、出口总量展望:产业优势支撑出口韧性,中长期下滑趋势未变14 4、风险提示16 图表目录 图1:海内外不同口径下统计差额长期存在4 图2:2021年以来港口吞吐量与出口数据拟合程度下降5 图3:中欧班列货物运输量远低于海运5 图4:2021年下半年以来出口价格同比维持高位5 图5:运价下降更多是供给端的持续改善所致5 图6:2023年3月出口数量同比大幅反弹6 图7:2023年3月出口各国家与地区同比增速全面回暖6 图8:三次疫情后出口同比均出现反弹并连续超出预期6 图9:从港口货物运输同比看“填坑”效应明显6 图10:我国生产运输在疫情冲击后修复速度较快7 图11:2017年以来,我国出口东盟等非欧美地区比重上升8 图12:欧美外的东盟等地区已成为我国出口的重要拉动力量9 图13:2022年Q4以来支撑我国出口增速与贡献出口同比边际变化的主要产品10 图14:新能源产业链相关产品约占机电产品2023年Q1出口额的23%11 图15:半导体与电子消费品占机电产品出口额一半以上11 图16:新能源产业链产品出口韧性较强11 图17:新能源产业链产品出口欧盟占比迅速提升12 图18:2021年以来出口欧盟新能源产品保持高增12 图19:欧盟是近来拉动我国新能源产品出口的主导力量12 图20:出口欧盟新能源电池维持高速增长12 图21:2020年以来新能源车辆出口占比迅速提高13 图22:2022年以来整车出口表现好于零部件出口13 图23:2019年Q3以来新能源车出口主要由欧盟支撑14 图24:2021Q2以来对欧盟新能源车出口好于其他地区14 图25:传统车辆出口主要由欠发达国家与地区支撑14 图26:2021年Q3以来车辆零部件出口增速放缓14 图27:原材料产品出口同比增速已处于下行区间15 图28:2023年4月我国钢材产品出口金额同比有所下滑15 图29:2023年以来义乌小商品指数同比涨幅持续提升15 图30:短期内我国出口表现将好于越南韩国15 在欧美需求衰退,越南、韩国出口快速下滑背景下,2023年3月我国出口逆势上行,同比+14.8%,一季度同比+0.5%,4月出口同比+8.5%,均超出市场预期。市场对此主要有两点疑问:1、出口增速为何与港口海运数据背离,我国陆运出口占比提高是否会削弱港口海运数据对于出口的指引作用?2、我国口径下出口数据与海外口径下进口中国数据存在较大差异,超预期的出口数据是否真实?我们认为:海运当前仍为我国出口的最主要运输方式,出口与海运数据背离原因在于出口商品结构而非陆运扰动;海内外贸易统计差异长期存在,供给端积压订单的释放才是出口数据“台阶式”上行的重要原因,后续出口或仍将继续承压。 1、疫后积压订单释放带动出口屡超预期 1.1、海内外贸易额统计差额长期存在 3、4月我国出口超出市场预计较多,且部分贸易伙伴口径下进口中国数据与我国口径下出口数据存在一定差异,从而对我国出口数据提出疑问。我们将海外主要国家与地区口径下进口中国数据与中国口径下出口数据进行对比发现:不同口径下的贸易数据差额长期存在,且对于不同国家与地区,偏高偏低的现象皆存在。以2022年为例,中国口径下对日本与欧盟的出口额显著低于日本与欧盟口径下进口中国的额度,而中国口径下对东盟与美国的出口额显著高于东盟与美国口径下进口中国的额度,并无单向的中国口径下的出口全部高于海外口径下的进口。我们认为,贸易绝对额产生差异的原因或在于各国进出口认定方式与统计口径不同。 2022年,中国口径下出口东盟金额明显高于东盟口径下进口中国金额,是贸易统计差额的最主要贡献力量,我们推测转口贸易或是该偏差存在的重要原因:中国将商品出口至新加坡、越南等东盟中转地区,中转地区进行加工或直接发往欧美,但不计入其进口中国的口径中,由此带来较大偏差。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典型中转贸易地区中国香港也贡献了一定的正向差额,部分验证了我们的推测。 图1:海内外不同口径下统计差额长期存在 东盟六国 日本印度俄罗斯 中国口径-海外口径总差额 中国香港 韩国英国 沙特阿拉伯 亿美元美国欧盟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500 -1000 -1500 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 数据来源:Wind、Bloomberg、开源证券研究所;注:各地区数据为中国口径下出口该地区金额-该地区口径下进口中国金额 1.2、陆运占比仍低,出口商品结构变化是海运与出口数据背离的主要原因 由于海运长期是我国主要的出口运输方式,市场通常使用海运运价与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等作为常用的预测出口的高频先行指标,但2023年3月末SCFI综合运价指数较年初累计下滑17%,全国主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3月同比增速仅为7.6%,远低于3月14.8%的出口增速,港口海运与出口数据发生背离,引发市场猜测是否因陆运占比有较大幅度提升,从而致使港口海运数据对出口的领先作用减弱。 事实上,我国陆运出口占比较低,海运仍为我国出口贸易的最主要运输方式。首先,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2021年前后,成本更低的海运承担了我国95%的外贸货物运输量1,且国铁集团数据显示,我国重要陆运贸易通道——中欧班列2023年一 季度运送货物45万标箱,而我国一季度外贸集装箱吞吐量为3258万标箱,是中欧 班列货物运输量的72倍。其次,我国出口的重要拉动力量——东盟各国中,除越南外,其他主要贸易国2与我国均无陆上运输通道。 1http://www.gov.cn/xinwen/2021-10/04/content_5640899.htm 2东盟十国中,越南、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六国与我国贸易额占我国与东盟六国出口总额的95%以上。 图2:2021年以来港口吞吐量与出口数据拟合程度下降图3:中欧班列货物运输量远低于海运 % 主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同比 出口同比 25 20 15 10 5 0 -5 -10 -15 -20 万标准箱外贸集装箱吞吐量中欧班列集装箱运输量 3413 3258 35 45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2019-02 2019-05 2019-08 2019-11 2020-02 2020-05 2020-08 2020-11 2021-02 2021-05 2021-08 2021-11 2022-02 2022-05 2022-08 2022-11 2023-02 500 0 2022年一季度2023年一季度 数据来源:Wind、交通运输部、开源证券研究所数据来源:Wind、国铁集团官网、开源证券研究所 我们认为出口商品货值提高与集装箱船供给端的改善或是港口海运与出口数据背离的重要原因。一则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上游大宗商品出口价格的升高是驱动我国出口同比维持高位的重要原因,而2023年Q1钢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