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步丈量系列之盐城:盐南、黄海新区及悦达 YY团队2023/5/12 摘要 无论是陆域形成的角度,还是行政的角度,盐城的地域纵深感是很强的。土地总面积将近1.7万平方公里,约等于2个苏州,3个上海(2.7倍),但人口密度是省内最低,主要是不宜居的滩涂、湿地面积很大。实际大半个盐城是江河泥沙淤积形成。大江大海力量的不断塑造下,南部海岸淤进,乃有淤积型大丰港和黄海湿地(世界自然遗产),北部海岸遭受侵蚀,乃有滨海港这种深水港。 陆运、水运交通角度看,盐城在历史上的通达性是比较缺失的。看水运,南北向则和京杭大运河有距离;东西向则淮河入海缺乏主航道。看陆运,高速、铁路动脉基本都是南北向往浙北或上海,更多是被虹吸。人口流失比较严重,从五普到七普,20年时间常住人口净减少140万人。不过随着对外开放 (滨海港和大丰港两个一类对外开放口岸,加上盐城南洋机场),至少外向维度有比较大的改观,滨海港及黄海新区是两个比较直观的载体。 务实角度来说,盐城在省内属于债务比较重的地市,22年预计平台有息债务/GDP的杠杆逼近100%,且在高杠杆的基础上,维持着债务高斜率,17-21年复合增速超17%。债务增速上是否管控、如何管控是当下比较关键的问题。且从23年以来利差收敛的幅度乃至发行票面来看,市场整体对盐城相对偏谨慎。 22年9月走过了东台和大丰,本次脚步丈量则去到盐城两个重要战略空 间,盐南高新区和黄海新区。前者主要是造宜居新城、吸引人口、土地升值逻辑,后者则是站在对外开放+绿电战略高位,是外向产业发展+港城逻辑。 具体而言: 01盐南高新区。整个高新区是从农田和荒地上建立起来的,而且没有工业用地,造城的收益回收来看,属于比较单纯的炒房逻辑,金融和大数据科创带这些加分项能否真正加分都存疑,但是盐南作为盐城押注的新中心,有政府资源、学校资源和公园、医院这些配套设施切入,地价确实一度走得很好。但是 2022年土地出让直接熄火,靠负债来维持经营的压力比较大。南海未来城还有 6,000亩整理好的土地待出让,其他的产业载体也好,古镇文旅也好,都是为这部分土地升值做嫁衣的。 02滨海港和黄海新区。黄海新区是滨海、响水各自的沿海区域构成的,海 兴负责土地的开发,盐城港负责港口的运营,但是暂时没有封闭运行,为了调动响水和滨海县的积极性,GDP和税收都给两个县。 实地观察来看,1)园区发展处在比较早期,看过国电投的码头、塔吊,以及中海油的LNG储罐,也看到了金光纸业的工地,其余备用地,确实是连片的荒地。路桥基建方面还不很完善。2)港口、码头、堆场的建设也有空间,2022年滨海港吞吐量超过一千万吨,但将来要作为盐城港的枢纽,2025、35年的目标是六千万和一亿二千万吨,是需要大量投入的。海兴近年债务增速比较快,盐城港历史包袱比较重,两者未来的债务负担不会太轻。在缺乏独立财政的前提下,信心来源主要是和盐城市的绑定深度和自身的战略站位(比如全国绿电示范基地)。 另外也调研了金控(黄海)和产控(悦达),对市级的金融生态和产业生态有所观察。悦达的边际信息不多,大逻辑上看,降杠杆、砍枝杈、聚焦主线 (汽车+域外传统能源不新增+盐城区域内的风光氢产业链)基本都有迹可循, 但是经营范围过广、汽车颓势、对优质资产控制能力弱的大矛盾也仍然存在。而调研到的债务管控方面,市级债务管控实际上是从2022年才开始,成本 和增速都有上限,但枪口抬得比较高,按15%的增速,6%的成本走,其实债务 斜率还是相当可观的。市级平台有一个资金池可用,可信的规模应该是20个亿。另外看到了清退高成本非标的趋势,由于三债统管,每一笔都进系统,在这个角度上还是比较严格的。 通过盐城上述区域和平台的调研来看,核心矛盾还是过去几年债务上得太多、太快,不过总体来看是不悲观的。一是之前相对缺位的债务管控在补齐,二是区域禀赋上的确有招引产业的合理性(比如海上风,以及港口成片土地的空间优势),三是平台无论是实质还是观念上,都和盐城市政府绑得比较深。 可以相信大管控背景下的以时间换空间。 如需全文或交流,请了解机构付费服务,联系人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