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华为]:2030数据存储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其他报告/报告详情/

2030数据存储

2023-04-15-华为零***
2030数据存储

数据存储 2030 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 前言 人类社会的文明史,就是一部信息存储方式和传播方式变革的历史。3500多年前,甲骨文出现,标志着人类的文明史开启;2100多年前,造纸术的发明,使得知识的传播更加便捷;60多年前,以机械硬盘为代表的数字化信息记录方式的出现,使得人们可以更加高效地存储和传播信息,进一步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传承。 未来十年,随着以5G/6G、AI、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新技术飞速发展,人类即将进入YB数据时代,数据存储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有望开启新的文明发展时代。以数据为中心的高效、绿色和安全的数据基础设施,必将推动人类社会向更高层次的智能化进程迈进,让人类在未来的智能时代中更好地理解世界、探索世界,并勇往直前,开拓未来。 数据存储2030 目录 01 未来数据存储场景 02 数据存储2030愿景及关键特征 数字化技术驱动人类发展从信息化进入数字化02 数字经济的发展推动人类社会即将进入YB时代15 先进介质应用20 以数据为中心的体系架构27 数据存储原生安全31 智能数据编织34 数据即应用38 绿色低碳存储41 03 04 数据存储2030倡议 附录 数据存储2030倡议 45 参考文献 46 缩略语 48 致谢 49 PART01 未来 数据存储场景 10年前,人类社会刚刚进入ZB数据时代,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刚刚起步;今天,这些技术已经深刻地改变人类社会,而人工智能、区块链、5G/6G、AR/VR、元宇宙等新技术,进一步推动社会进入一个新的智能世界阶段。 2030年,人类将迎来YB数据时代[1],对比2020年,年新增数据增长23倍,通用算力增长10倍、人工智能算力增长500倍[2]。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无缝融合,人与机器实现感知、情感的双向交互;人工智能无所不及,成为科学家的显微镜与望远镜,让我们的认知跨越微小的夸克到广袤的宇宙,千行万业从数字化走向智能化;数字技术持续演进,帮助人类利用数字手段加速实现未来智能世界2030。 未来十年,数字技术将帮助人类跨入智能世界,这是一个波澜壮阔的史诗进程,将开启一个与大航海时代、工业革命时代、宇航时代等具有同样历史地位的新时代。 数据存储2030展望 医 生命有质量 住 空间人性化 城市 有温度,更宜居 能源 绿色能源更智能 企业 重塑生产模式 数字可信 可信未来 食 普惠绿色饮食 行 移动第三空间 全球通用存力总量将达29ZB 同比2020年增长 全球每年产生的数据总量将达1YB 相比2020年增长 AI计算存力总量将达63ZB 同比2020年增长 倍 图1-1未来数据存储场景 数字化技术驱动人类发展从信息化进入数字化 医:让健康数据化,让生命有质量 过去的十年,是人类健康发展充满“生命力”的十年,据WHO(worldhealthstatistic2021)报告显示,全球人口预期寿命从2000年的66.8岁增加到2019年的73.3岁。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2030年全球60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达到16.5%,人类对医疗的需求也将激增[3]。WHO的2019数据显示,全球卫生费用支出占生产总值的10%,其增长快于全球经济增长。WHO也预测,2030年全球护士缺口高达570万人,医护人员总缺口高达1800万人。全球的医疗资源与人口增长分布形成剪刀差。 面向未来,如何降低医疗成本,丰富医疗资源和医疗形态,创造新的预防和治疗手段,将帮助解决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让人们少生病,让生命更有质量。在下一个十年,创新的解决思路正在不断涌现。通过对健康状态实时数据追踪和建模,把防病与日常生活习惯结合起来,从“治已病”转向“治未病”,包括诸如下列场景: 构建知识图谱,让健康更靠谱 得益于互联网、物联网、AI等技术的发展,以及可穿戴设备、家用监测设备等产品的普及,对个人健康建模不再是奢望[4]。通过实时分析用户身体指标数据、医学临床反应、健康诊疗结果等,形成健康知识图谱;通过对比分析,为用户提供定制的健康解决方案;通过对营养、运动、睡眠等维度的干预,帮助用户逐渐改善不良生活方式,促进个人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比如业界有公司尝试构建饮食和疾病之间关系的健康知识图谱,可帮助用户改善睡眠质量,进行有效的体重管理,全年接受健康管理的参与者平均每天睡眠增加35分钟,体重减轻约1.5公斤,从而降低因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的相关疾病的发生概率。 传染病蔓延轨迹预测,让疾病预报更准确 利用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持续收集并分析全球范围内关于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新闻、报告和搜索引擎指数,从中提取有效数据,并进行科学建模和智能化判断分析,可以有效提升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响应速度和决策能力。比如说业界有公司使用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从官方公共卫生组织、数字媒体、全球航空公司票务数据、牲畜健康报告和人口统计声明等多种公共数据来源中,分析了数十亿个数据点,可以24小时不间断地分析疾病的传播与蔓延情况。 药效精确评估,从“千人一药”到“千人千药”AI通过学习成千上万的病理诊疗方案,并实时分析结合病人个体综合差异,可以帮助医生给出更具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新加坡研究机构创建了以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药效精准评估平台,该平台可以快速识别每位患者的历史临床数据,针对患者自身情况给出建议的用药剂量和联合用药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对肿瘤大小或肿瘤生物标志物水平进行修正。此外,这些数据还可用于患者疗程和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等。 AI精准识别靶区,减少错杀健康细胞 个性化的精准医疗的价值,也在帮助对抗人类的天敌-癌症上。在传统的癌症放射治疗过程中,放疗的靶区设定范围较大,消灭癌细胞的同时也误伤了大量健康细胞。自适应放疗借助AI技术,在放疗过程中自动识别病灶位置变化,对放疗靶区的影像进行精密地勾画,以实现精准照射,从而减少对健康组织的损害。目前AI精准识别靶区,已实现CT、超声、MRI等多种影像的靶区自动勾画,将原来2-3小时的勾画环节缩短至分秒级,使得放疗对健康组织的损害量降低30%。 面向2030年,人类可以依托高度灵敏的生物传感器技术与智能硬件支持,实时跟踪身体各项指标,并建立个人的健康知识突破,从而实现自主驱动个人健康,减少对医生的依赖。 在ICT技术的驱动下,通过精密的软硬件、强大的云边端计算能力和稳定的网络覆盖,使得便携化的医疗设备可以普及到在各个基层医院、社区、甚至家庭等多种场景,可以按需实时采集医疗数据并上传至云端处理中心,在云端构建大数据知识库,通过AI调度,实现远程医疗联动。构建云端知识图谱,需要数据存力的规模部署,以容纳更多知识集合。 华为预测 到2030年,全球通用存力总量将达到37ZB,相比2020年增长10倍;AI相关存力总量占比63%,相比2020年增长500倍。 食:用数据换产量,普惠绿色饮食 民以食为天,实现“零饥饿”被联合国列入2030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之一[5]。据统计,至今全球仍有超过6.9亿人在挨饿,预计到2030年,受饥饿影响的人数将超过8.4亿。农业从事者长期流失: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数据,在全球范围内,从事农业工作的人的比例从1991年的43.699%下降到2019年的26.757%。人均耕地面积减少:据世界银行数据显示,在1968-2018这50年间,全球人均耕地已从0.323公顷下降至0.184公顷,下降43%。土壤农药污染严重:据统计,目前全球64%的农业土地(大约2450万平方公里)面临着农药污染的风险,其中31%的土地面临着高风险。与此同时,随着消费的升级,人们对于饮食的需求越来越追求吃得健康,吃得放心。2018年,中国获得食品行业绿色认证的产品数量达到13,316个,2019年,这一数量增至14,699个,同比增长10.4%绿色认证产品的背后是对种植环境和技术更高的要求。 在迈向2030年的进程中,科技和数据正在为农业赋能,帮助突破种植条件的限制,全面提升粮食的产量,让绿色食品进入每个普通人的餐桌。包括诸如下列场景: 用精准的数据,让种庄稼不再只靠经验 正所谓“栽种有时,收获有时”(atimetoplantandatimetopluckupthatwhichisplanted)。传统农业何时播种,何时施肥,何时除虫,仅靠经验来判断,会让农业生产有着极大不确定性和产生诸多浪费。 ICT技术赋能农业能够通过对土壤湿度、环境温度、作物状况、地形的特征、气候预期、病虫害程度等分析,获得精准数据,通过精准控制,让土壤和作物处于最佳匹配状态。以玉米为例,仅依据数据进行的自适应播种这一改变,就能带来每公顷300-600公斤的增产。 农场数字工厂化,让农业生产不再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农业工厂化的一个典型案例就是在室内种植的“垂直农场”,即用数据构建突破地域限制的标准化生长环境。在垂直农场里,每个环节通过对光照、温度、用水和营养输送等的精确控制,为农作物构建起最为适宜的生长环境。垂直农场无需农药,无需土壤,减低对农业用水的浪费;不受环境气候影响,始终确保新鲜农产品的理想生长条件;创造全球可复制的智能农业模式,利用同一套ICT控制系统和数据模型,可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得到几乎一致的生产效果。业界公司的尝试显示,在7,000平方米的空间里,可实现蔬菜每16天收割一次,达到每年90万公斤的惊人产量。 面向2030年,我们通过ICT技术将更多的农田、农具、农作物等关键农业生产要素联接起来,收集并综合利用气候、土壤、农作物生长状态等多类数据,通过精准的数据分析,利用类似“垂直农场”这样的新种植模式,实现精准的农事操作,以提升粮食产量。 华为预测 到2030年,全球每年产生的数据总量达1YB,相比2020年,增长23倍; 未来随着数据不断在农业中体现,我们将逐步构建一个更有弹性、更绿色的粮食系统。全球农业每年产生的,数据总量达4ZB,相比2020年,增长23倍。 住:全屋智能数据交互,让空间更人性化 随着人们对居家体验个性化追求的不断增长,基于ICT技术的智能家居概念正被普及。据调研报告显示,近80%的千禧一代和69.2%的婴儿潮一代都对智能家居技术抱有积极的期待[6]。在英国,目前80%的消费者已经意识到智能家居技术,在消费者对技术趋势的认知度上仅次于移动支付,而互操作性已经成为他们当下最大的购买考虑因素。除此之外,对便利和安全的需求也驱动着人们对智能化空间的向往。 数字化和数据助力打造未来居家体验,包括诸如下列场景: 打造数字化的商品目录,通过自动配送,实现储住分离 随着物联网、万兆光纤等新型基础设施的触达,越多越多的新型社区理念不断涌现,为居民提供如社区虚拟团建、宠物智能管控等全局化的服务,促进居民与社区的一体化融合。其中有一些新颖的设计理念,解决了储物与居住之间的矛盾,带给人们更清爽的居家体验。 为你家里的物品建立一个数字目录,甚至进行3D扫描,将不常用的物品寄存在小区统一的仓库中。比如在某个周末,你需要为即将参加的派对挑选一套晚礼服的时候,可以通过全息投影的方式,虚拟选择一套合适的搭配。只需轻轻一个点击,小区自动配送系统,就会通过机器人或者楼宇输送系统快速地将你所选择的衣物送上门。 全屋智能结合场景式交互,打造亲切自然的居家体验 丰富的智能家居设备和传感器,通过稳定可靠、高联接、高速全覆盖的网络,将收集到的数据传递到家庭智慧大脑。其中的AI引擎,通过调节各类家居设备的运行和协同状态,以匹配用户的实时体验需求,最终给用户带来沉浸式、个性化、可成长的全场景智慧体验。多种多样的智能家居设备,通过不同的组合,形成多样化的智能场景。比如智能睡眠辅助系统,根据个体的生理健康特征和睡眠习惯,自动匹配床垫和枕头的软硬度;营造助眠的光环境,刺激褪黑素分泌;播放助眠音乐,舒缓心情;根据家庭环境中湿度、温度、氧气的浓度等指标,提供恒温、恒湿、恒净、恒氧的睡眠环境。 2030年,人们的家中将遍布各类智能家居,生活、娱乐将被新的交互模式来重塑;楼宇将安装各种智能管控设备;社区也将拓展更丰富的智慧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