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行业深度研究报告:供给驱动与高质量增长
行业背景与发展历程
- 1949-1977:民航创建期,重点保障政府、军方及国际交往需求。
- 1978-2004:市场化改革期,行业从军事化管理过渡到企业化运作,逐步实现市场化改革。
当前行业发展趋势
- 供给与需求的非对称性:供给端高度管制,需求端高度市场化。
- 供给增长模式转变:从数量驱动向质量驱动转变。
供给影响因素
- 基础设施:包括机场、空域、航线、时刻等。
- 运输工具:飞机数量与飞行机组的人力资源投入。
关键供给分析
- 机场建设:机场投资逆势增长,数量和质量双提升。
- 空域改革:干线网络建设加速,空域管理改革显现突破。
- 运输权利:行政配置为主导的资源配置机制。
- 运输工具:飞机引进增速放缓,人机比逐年提升。
投资建议
- 白云机场:业绩预测显示,EPS有望从0.28元提升至0.90元,PE估值从52.4倍降至16.5倍。
- 海南机场:预计EPS从0.09元增至0.15元,PE从50.6倍降至29.5倍。
- 深圳机场:EPS从0.04元增长至0.33元,PE从178.8倍降至22.4倍。
- 美兰空港:EPS预测分别为0.69元、1.86元、2.98元,PE分别为21.97倍、8.17倍、5.10倍。
主要风险
结论
航空行业正经历从数量驱动到质量驱动的供给增长模式转变,机场投资提速、空域改革推进以及人机比的优化,共同推动行业向更高效率和更高质量发展。在此背景下,投资航空行业有望获得较好的回报,特别是机场类股票,建议重点关注具有明确增长预期的白云机场、海南机场、深圳机场和美兰空港。同时,需警惕经济复苏低于预期、政策执行力度不足以及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