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板领域加快突破,重视核心零部件国产化机遇: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提短板领域加快突破,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培育壮大新动能。核心零部件是高端装备产业的基础,关键部件实现自主可控关系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顺利推进。建议重点关注高端机床核心零部件方向,建议关注高档数控系统领域华中数控、科德数控;编码器及光栅尺领域奥普光电;丝杆导轨领域秦川机床、汇川技术等。建议重点关注流程工业关键部件进口替代,建议关注流程工业“大脑”DCS领域国产龙头中控技术,仪器仪表领域川仪股份,中高端变频器领域汇川技术等。 信捷电气:业绩短期承压,静待复苏及盈利能力回升。公司2022年实现营收13.4亿元,同比+2.75%;归母净利润2.22亿元,同比-26.9%;2023年一季度单季实现营收3.29亿元,同比+2.31%,归母净利润0.41亿元,同比-45.3%。 PLC作为设备控制层关键部件,客户粘性强,护城河宽,公司小型PLC在一般制造业优势依然明显,2022年实现5.11亿元收入,按睿工业数据2022年国内小型PLC市场规模84.1亿元,公司市占率为6.08%;公司将推出具有高响应性、强扩展能力的高性能PLC XF系列,瞄准光伏、锂电、3C等先进制造业,提升产品竞争力。另一方面,公司充分利用PLC品牌优势拉动驱动业务实现突破,凭借小型PLC产品已有的品牌优势及客户资源,随着公司自动化解决方案在细分行业的推广,将进一步带动伺服产品销量增长。 新股巨能股份(871478.BJ):公司是一家以机器人及相关智能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的供应商,一直专注于智能制造领域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创新,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以各类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辅助单元和智能工厂管理软件为核心的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自成立之初至今,公司主要产品已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包括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航空航天、军工、轨道交通、电梯及其他通用机械等装备制造。公司利用多年来积累的丰富项目经验、较强的技术实力、高质量的客户服务,并结合客户对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的需求、基于自动化生产工艺流程的深刻理解,运用自主研发的各项核心技术,通过方案规划设计、非标机械及电气设计、机器人及电气控制系统的编程以及自动化生产线的整体安装调试等关键环节,实现零部件加工的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满足客户的个性化、定制化需求。公司2022年实现营收2.74亿元,同比增长31.14%;归母净利润0.35亿元,同比增长15.92%;扣非归母净利润0.26亿元,同比增长23.73%。 新股曼恩斯特(301325.SZ):公司是一家专注于高精密狭缝式涂布技术工艺设计与研发,向客户提供涂布整体技术解决方案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高精密狭缝式涂布模头、涂布设备及涂布配件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公司的产品运用领域主要为锂电池正负极涂布,涂布效果优劣对锂电池的电池容量、内阻、循环寿命以及安全性等等都具有重要影响。根据中国电池工业协会证明,公司主导产品高精密狭缝式锂电池极片涂布模头2019年至2021年连续三年市场占有率为分别为19%、21%和26%,本土企业行业连续三年排名第一,且市场占有率连续增长。公司2022年实现营收4.88亿元,同比增长104.06%;归母净利润2.03亿元,同比增长113.45%;扣非归母净利润1.98亿元,同比增长115.84%。 投资建议:国内制造业正处于新一轮景气回升的过程,转型升级及“机器替人”将给高端装备行业带来广阔市场空间,维持行业“推荐”评级。重点推荐顺产业升级方向及进口替代趋势的工业自动化、机器人、工业母机、机器视觉、检测检验等细分行业。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景气度不及预期;国内固定资产投资不及预期;重点行业政策实施不及预期;公司推进相关事项存在不确定。 重点公司盈利预测、估值及投资评级 一、行情回顾 (一)板块行情回顾 上周上证综指涨幅为0.67%,深证成指涨幅为-0.98%,沪深300涨幅为-0.09%。其中,机械(中信)板块涨幅为-0.32%。 机械各子板块船舶制造涨幅最大,涨幅为7.12%;机床设备涨幅最小,涨幅为-5.44%。 图表1主要指数当周日涨跌幅(%) 图表2机械行业细分板块当周累计涨跌幅(%) 上周涨幅最大的是传媒,涨幅为9.51%;涨幅最小的是电子元器件,涨幅为-5.36%;机械行业涨幅为-0.32%。 图表3全行业当周涨跌幅(%) (二)个股行情回顾 个股方面,上周涨幅前五名依次为金石亚药(39.0%)、维宏股份(30.6%)、中船科技(29.8%)、联得装备(25.7%)、紫天科技(21.0%)。 图表4涨幅前五 上周涨幅后五名依次为天沃科技(-25.3%)、博杰股份(-22.9%)、昌红科技(-22.2%)、华锐精密(-20.8%)、炬光科技(-20.6%)。 图表5涨幅后五 二、行业与公司投资观点 (一)行业及公司研究报告 1、信捷电气2022年报及2023年一季报点评:业绩短期承压,静待复苏及盈利能力回升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报及2023年一季报:公司2022年实现营收13.4亿元,同比+2.75%; 归母净利润2.22亿元,同比-26.9%;2023年一季度单季实现营收3.29亿元,同比+2.31%,归母净利润0.41亿元,同比-45.3%。 伺服占比提升而毛利率下降,期间费用率上升致盈利能力下降。公司2022年综合毛利率37.3%,同比下降3.04pct;净利率16.6%,同比下降6.73pct;期间费率21.6%,同比上升3.7pct,其中管理费用率增加1.4pct,研发费用率增加0.7pct,销售费用率增加1.9pct。 公司2022年驱动系统业务逆势增长11.9%达5.95亿元,占整体收入比重提升至44%,按睿工业数据2022年国内伺服市场规模223亿元,公司市占率为2.67%;而受激烈的市场竞争影响,毛利率下滑5.28pct至23.9%,伺服占比提升而毛利率下降导致公司整体毛利率有所下滑。受宏观经济影响工控需求出现波动,下游纺织、包装、木工等制造业需求缩减;另一方面,上游原材料价格高位,公司大力拓展市场和销售网络建设及扩张研发队伍,综合影响了公司盈利表现。考虑到上游大宗价格下行,芯片供需紧张局势缓解,经济进入修复上行期,盈利能力有望逐步修复。 制造业复苏在途,新兴产业拓展静待见效。短期看,国内经济景气度仍处恢复期;中长期看,我国工业经济结构正处在快速调整与升级中,新兴产业对工业自动化需求正快速释放,传统产业“机器替人”需求仍有潜力,工业自动化行业处在螺旋式成长过程中。 PLC作为设备控制层关键部件,客户粘性强,护城河宽,公司小型PLC在一般制造业优势依然明显,2022年实现5.11亿元收入,按睿工业数据2022年国内小型PLC市场规模84.1亿元,公司市占率为6.08%;公司将推出具有高响应性、强扩展能力的高性能PLC XF系列,瞄准光伏、锂电、3C等先进制造业,提升产品竞争力。另一方面,公司充分利用PLC品牌优势拉动驱动业务实现突破,凭借小型PLC产品已有的品牌优势及客户资源,随着公司自动化解决方案在细分行业的推广,将进一步带动伺服产品销量增长。 高研发投入铸就宽护城河,展现强成长性。公司2015-2021年研发人员数量由869人提升至3560人,研发费用由2.59亿元提升至16.9亿元,研发人员人均研发费用由29.8万元提升至47.5万元。公司近年研发费用率保持在10%左右的高水平。公司通过高强度研发投入,在电机驱动控制、工业控制软件、新能源汽车电驱总成、数字化等方面保持技术领先性,铸就宽护城河,引领新兴产业解决方案和关键领域进口替代。此外,公司2007-2022年营收CAGR达39.3%;归母净利润CAGR为34.7%。在疫情反复、缺芯涨价、需求放缓背景下,公司2022年依然保持强成长性,体现了公司穿越制造业景气周期的能力和成长的韧性。 投资建议:考虑到制造业复苏力度低于预期,我们适当下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3-2025年收入分别为16.1、19.9、23.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3.3、4.2亿元(23-24年前值为3.2、4.2亿元);EPS分别为1.84、2.35、2.99元,结合行业平均估值,及公司在控制层小型PLC较宽的护城河,给予2023年26倍PE,调整目标价为47.8元,目标涨幅空间30%,维持“强推”评级。 风险提示:制造业景气度不及预期;上游原材料成本仍处较高水平将影响伺服产品毛利率回升;公司产品在新兴产业拓展进度不及预期等。 2、苏试试验深度报告:设备与服务联动,产能与下游协同 “设备+服务”联动筑竞争壁垒,“产能+下游”协同促业绩兑现。 公司以试验设备业务起家,后向产业链中游试验服务业务延伸,经营模式具备行业稀缺性。设备和服务协同一方面奠定公司检测专业性壁垒,另一方面设备部分自供提升公司成本控制的灵活性,此外在经济环境较弱的背景下,部分设备客户转向采购公司服务业务,提升公司业务抗风险能力。 公司业绩兑现能力较强,尽管2021-2022年受疫情反复扰动,公司2021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4.0%;归母净利润增速首次超过营业收入增速,实现内生式的快速发展。2022年前三季度,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79亿元,同比+36.0%。 公司资本开支增速与营业收入增速基本呈现滞后一年的同向性,资本开支规划稳健,投入产出节奏把控能力强;历史募投项目目前正逐步进入投产、爬坡和达产期,预计2023年公司将进入2018年改扩建项目的达产期及2020年改扩建项目爬坡期及2022年改扩建项目的初步兑现期;预计2024年公司将进入2020年改扩建项目达产期及2022年改扩建项目的快速兑现期。 除产能投入产出节奏的把握,提前布局检测需求高增的下游行业也是公司业绩表现较强的关键点,公司在实验室改扩建项目提前布局新能源赛道,2019年收购上海宜特进入半导体领域,下游行业增速均超我国检测市场增速,反映公司较强的行业前瞻性布局能力。 产能释放叠加下游军工、新能源、电子电器需求高增,产能和需求形成共振,预计试验服务在2023-2024年业绩有望实现较为亮眼的增长。 我们测算2021年及2022年环境可靠性试验市场规模分别为365亿元/420亿元,2021年苏试试验在环境可靠性市场中市占率仅为1.8%,市占率提升空间广阔。 收购宜特进军集成电路测试行业,第三方检测市场空间广阔。公司2019年收购宜特进入半导体检测领域;目前集成电路专业分工模式趋势明显,从芯片设计企业检测能力及成本角度考虑,预计集成电路检测外包比重将不断提升;同时我国芯片设计厂商国产化进程不断加速,对应我国测试市场规模2022年或达374亿,市场空间广阔。 投资建议:公司设备与服务联动形成高壁垒;下游军工、新能源、电子电器等行业处于高景气阶段;公司产能扩张节奏把握力强;历史募投项目产能逐步进入投产、爬坡和达产的时期。我们预计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8.81/23.85/30.41亿元,同比增速为25.3%/26.8%/27.5%;对应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6/3.70/5.01,同比增长39.9%/39.1%/35.4%;根据可比公司估值法,考虑到检测行业优质成长性带来的估值韧性,给予23年40XPE,目标价约为37.6元。首次覆盖,给予“强推”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市场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产能释放进度不及预期。 (二)行业重要新闻 国家能源局:1-3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发布。 4月23日,国家能源局发布1-3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截至3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26.2亿千瓦,同比增长9.1%。其中,风电装机容量约3.8亿千瓦,同比增长11.7%;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4.3亿千瓦,同比增长33.7%。1-3月份,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868小时,比上年同期减少31小时。其中,水电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