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4月27日 每日信息速递 证券研究报告-每日信息速递 晨会 每日信息速递 证券研究报告 · 晨会 每日信息速递2023.04.27 · 【财经要闻速递】 国办发布15条措施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 《中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年度报告(2022)》发布 市场监管总局:中国将长期成为外商投资首选地之一 一季度民营企业贷款新增3.7万亿元同比多增1万亿元 交通运输部:预计营业性客运量和自驾出行量将创2020年以来“五一”假期新高 【行业要闻速递】 工业和信息化部:一季度我国软件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3.5% 石油流通行业蓝皮书:2023炼油产能或破10亿吨油站综合能源服务将提速 《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3)》:我国实现由二代向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全面跨越 一季度我国邮政行业增速逐月提速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杨长风:2022年中国卫星导航产业已达5500亿元 【个股重要公告】 新洁能: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减少42.2% 贝泰妮: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8.41% 陕西煤业: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0.58% 上海医药: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1.31% 大秦铁路: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3.19% 老白干酒: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61.51% 兴齐眼药: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减少73.91% 云南白药: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66.01% 东华软件:与腾讯云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将优先向市场推广其相关成熟AI技术产品 吉比特: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减少12.33% 分析师:徐伟 资格证书:S1330514080001 联系邮箱:xuw@hxzb.cn 联系电话:028-86199181 相关研究 每日信息速递2023.04.26 2023.04.26 每日信息速递2023.04.25 2023.04.25 每日信息速递2023.04.24 2023.04.24 【财经要闻速递】 国办发布15条措施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 □对吸纳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的,在符合发放条件的前提下,运用“直补快办”等模式,一揽子兑现社会保险补贴、吸纳就业补贴、职业培训补贴等政策 □鼓励金融机构面向吸纳就业人数多、稳岗效果好且用工规范的实体经济和小微企业发放贷款,支持其稳岗扩岗 □对于拓宽渠道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支持国有企业扩大招聘规模、稳定机关事业单位岗位规模、实施2023年百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等 国务院办公厅4月26日发布《关于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措施全力促发展惠民生的通知》(下称《通知》),从激发活力扩大就业容量、拓宽渠道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强化帮扶兜牢民生底线、加强组织实施等四方面提出15条具体措施。 《通知》提出激发活力扩大就业容量的多个举措。在加大对吸纳就业能力强的行业企业扩岗政策支持方面,及时梳理本地区带动就业能力强、涉及国计民生和生产保供的企业清单,配备就业服务专员,建立岗位收集、技能培训、送工上岗联动机制。对吸纳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的,在符合发放条件的前提下,运用“直补快办”等模式,一揽子兑现社会保险补贴、吸纳就业补贴、职业培训补贴等政策。支持各地在符合国家规定的前提下出台地方性政策,为吸纳就业能力强的行业企业扩大岗位供给提供有力支撑。 在支持金融机构开展稳岗扩岗服务和贷款业务方面,《通知》提出,鼓励金融机构面向吸纳就业人数多、稳岗效果好且用工规范的实体经济和小微企业发放贷款,支持其稳岗扩岗。支持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优化贷款审批流程,合理确定贷款额度,增加信用贷等支持,为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提供续贷支持。 在加大技能培训支持力度方面,《通知》要求,适应数字中国、健康中国、制造强国等建设和本地区产业发展需求,积极推动各类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职业培训机构和符合条件的企业大规模开展重点行业、急需紧缺职业(工种)技能培训。充分用好就业补助资金、失业保险基金、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账资金、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等资金开展培训,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等支持。参加失业保险1年以上的企业职工或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可申请技能提升补贴,每人每年享受补贴次数最多不超过三次,政策实施期限截至2023年12月31日。 《通知》还提出,继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参保企业上年度未裁员或裁员率不高于上年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目标,30人(含)以下的参保企业裁员率不高于参保职工总数20%的,可申请失业保险稳岗返还。中小微企业按不超过企业及其职工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60%返还,大型企业按不超过30%返还。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以单位形式参保的个体工商户参照实施。 对于拓宽渠道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通知》提出了支持国有企业扩大招聘规模、稳定机关事业单位岗位规模、实施2023年百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等举措。(上海证券报) 《中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年度报告(2022)》发布 据中国网4月26日消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甘霖介绍了《中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年度报告(2022)》有关情况。 甘霖表示,这是第23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国家质量强国建设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办 公室发布《中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年度报告(2022)》。《报告》从7个方面呈现了2022年中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的措施与成效: 一是概括了优化顶层设计情况。2022年,中国政府将打击侵权假冒、保护知识产权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强化政策指引,聚焦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加大统筹部署,提升打击侵权假冒合力;细化工作任务,落实相关纲要规划,保障知识产权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行。 二是简述了完善法律法规情况。2022年,中国政府结合侵权假冒行为新趋势,适应知识产权领域新变化,从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等多个层面,与时俱进完善法规制度,打击侵权假冒法治根基进一步筑牢。 三是介绍了行政执法工作情况。2022年,中国政府持续强化行政执法,聚焦互联网、农村地区、体育赛事等侵权假冒重点领域、重点市场、重点环节、重点产品,统筹谋划、靶向打击,整治到底、震慑到位,市场环境得到进一步净化。 四是阐述了强化司法保护情况。2022年,中国司法机关进一步加大刑事打击、检察监督、司法审判工作力度,密织法网、连出重拳,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同时,锐意创新、深化改革,着力构建长效机制,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进一步增强。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报告》的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部分,插入了大量典型案例,供大家参考研读。 五是总结了实施多元治理情况。2022年,中国政府积极拓展新思路、运用新技术,推进知识产权领域信用分类监管,强化部门协同保护,拓宽纠纷化解渠道,提升指导服务水平,打击侵权假冒能力进一步增强,社会服务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六是展现了宣传引导工作情况。2022年,中国政府系统宣介打击侵权假冒工作成效,注重强化以案示警,主动引导行业自律,大力营造不敢侵权、不愿侵权的行业风气。进一步提升社会公众保护意识,激发全民参与、共治共享的热情。 七是梳理了深化国际合作情况。2022年,中国政府坚持合作共赢理念,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两种资源,积极参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框架下国际规则制定,持续参与国际刑警组织、世界海关组织等框架下跨国联合执法行动,主动搭建国际平台,拓宽交流合作渠道,中国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全球影响力进一步显现。 《报告》指出,保护知识产权、打击侵权假冒需要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紧密合作。中国政府将全面履行国际义务和各项承诺,继续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违法犯罪,努力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同时,与世界各国加强交流、团结协作,共同探索保护知识产权、打击侵权假冒、优化营商环境之路,推动世界经济加快复苏,共同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上海证券报) 市场监管总局:中国将长期成为外商投资首选地之一 据中国网4月26日消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中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年度报告(2022)》举行发布会。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甘霖表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外商投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大力维护外商投资企业合法权益,对在中国注册的企业一视同仁,以优质服 务更好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近年来,我国发布外商投资法、《外商投资法实施条例》《外商投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行动方案》,对外商投资促进、保护和管理等作出统一规定。2021年,印发《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和《“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在顶层设计上部署推进外商投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今年1月,印发《关于进一步鼓励外商投资设立研发中心的若干措施》,加大对外商投资在华设立研发中心、开展科技研发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与此同时,我们还部署开展外商投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对侵犯外资企业知识产权行为加大打击力度,有效维护外国权利人合法权益。 中国政府一系列务实举措,为在华外商投资企业营造了良好发展环境。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国外在华发明专利有效量达86.1万件,同比增长4.5%,其中涉及国外企业5.8万家,较上年增加0.2万家。国外在华有效注册商标203万件,同比增长5.9%。良好的经济发展前景和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使中国继续成为全球投资兴业的热土,2022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1.2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3%。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为广大外商投资企业营造更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我们坚信,中国将长期成为外商投资首选地之一,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一定会有更好发展前景。(上海证券报) 一季度民营企业贷款新增3.7万亿元同比多增1万亿元 4月26日获悉,一季度,银行保险机构主要业务保持稳步增长。一季度末,银行 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397.3万亿元,同比增长11%;保险公司总资产28.4万亿元,同比增长10.5%。 一季度,人民币贷款新增10.6万亿元,同比多增2.27万亿元,银行保险机构新 增债券投资4.2万亿元;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1.95万亿元,同比增长9.2%,赔款与给付支出4932亿元,同比增长9.3%。 银行保险机构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提升。一是投放力度加大。一季度,制造业贷款新增2.2万亿元,同比多增3819亿元。民营企业贷款新增3.7万亿元,同比多增1万 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新增2.3万亿元,同比多增8088亿元。 二是服务方式优化。一季度末,企业类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17.4%,企业类信用贷款同比增长23.6%,循环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8.6%,均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三是融资成本降低。一季度,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较上年下降0.38个百 分点,民营企业贷款平均利率较上年下降0.06个百分点。 银行业保险业积极支持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持续加大对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等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资金支持,促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一季度末,高技术制造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8.6%,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超过50%;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贷款同比增长26.2%;绿色信贷余额同比增长34%。 与此同时,银行业保险业支持改善民生力度不断加大。个人住房贷款投放力度加大,92%用于支持购买首套房,合理满足刚需群体信贷需求;住房租赁贷款同比增长93.5%;支持就业创业,创业担保贷款同比增长17.6%;信贷资金持续投入教育、医疗领域,教育行业贷款同比增长17.5%,助学贷款同比增长21.5%,卫生和社会工作贷款同比增长18.5%;推动补齐第三支柱养老短板,一季度末,养老理财产品同比增长 173.3%,个人养老金理财快速增长,特定养老储蓄存款达到336亿元。 一季度,银行保险机构主要风险监管指标处于合理区间。初步统计,一季度末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3.9万亿元,较年初增加1259亿元;不良贷款率1.68%, 同比下降0.09个百分点;商业银行逾期90天以上贷款与不良贷款比例为82%,保持较低水平;银行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