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城市发展的新赛道与新维度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其他报告/报告详情/

国际城市发展的新赛道与新维度

2023-03-07苏宁、屠启宇、冯佳敏上海社会科学院楚***
国际城市发展的新赛道与新维度

国际城市发展的新赛道与新维度 总报告 GeneralReports 国际城市发展的新赛道与新维度*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版权所有,深圳图书馆下载使用 . 苏宁屠启宇冯佳敏** 摘要:面向2023年全球经济社会进入疫情后修复重振期的新局面,国际城市在枢纽和创新两大功能维度延伸出交会点,着力探索城市功能与发展转型的新赛道。相关赛道体现了基础、中端、高端要素与多层次创新因素的结合,主要涵盖高端制造核心区、土地配置改革试验区、大宗商品交易中心、金融科技高地、国际人才枢纽、绿色金融高地、艺术金融集聚区、离岸金融节点、世界级复合功能科学城、国际文化枢纽、数字孪生城市体系、开放式创新城区、数字文创集聚区、数据交易中心等14个发展方向。本报告对14条新赛道的特点与当前国际城市的实践探索及趋势进行 *本报告的前期研究得到上海市浦东新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研究项目“全球中心城市核心功能的发展趋势、案例研究及启示”的资助,特此致谢。 **苏宁,本书副主编,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室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城市经济、国际城市比较;屠启宇,本书主编,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主要研究方向:国际城市战略;冯佳敏,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研究所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城市经济。 了梳理分析。顺应新的发展需求,在国际城市的既有二维功能体系逐渐成熟的情况下,将视角转向以社会公平与文明贡献为核心的新维度。基于对20年来纽约、伦敦、东京、巴黎规划视角变化的跟踪研究,探讨了国际城市新三维功能体系的特点与理念内涵。 关键词:国际城市文明贡献社会公平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版权所有,深圳图书馆下载使用 2023年,全球经济社会进入疫情后修复重振期,叠加国际形势的一系列重大变化,经济全球化呈现出新特点。在世界环境的新变化影响下,国际城市以复苏与发展为主题着力寻找新的路径。国际城市发展长期依托的枢纽和创新两大功能维度延伸出的交会点,成为后疫情阶段城市发展转型的新赛道。与此同时,在长期依托流量与增量拉动、追求“强大”的基础上,面对后疫情阶段城市发展的新境遇,国际城市不断探索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城市功能维度,如何塑造先进文化、做出文明新贡献成为城市发展所追求的“终极目标”,也可成为城市功能建构的“第三维度”。 一国际城市核心功能的演进与新赛道选择 (一)国际城市功能体系的划分与演进方向 从国际城市的发展特点看,城市功能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核心功能,主要是承载要素流量的枢纽功能,体现为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功能以及创新功能;第二层次是延伸功能,主要是核心功能的配套功能,其空间分布更为多样、更具跨区域属性;第三层次是支撑功能,体现为保证城市运行的基本功能,包括城市运行相关的交通、能源、卫生、教育、环境、应急处置及城市治理体系等软、硬功能。在辐射范围与布局上,国际 城市功能具有外溢性、联动性特征,其功能作用与空间承载区域逐渐跨越城市行政区范围,具有区域属性。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版权所有,深圳图书馆下载使用 图1国际城市功能体系的划分 综合国际城市的核心功能与延伸功能,枢纽和创新是城市发展长期以来依托的两大功能维度。全球化格局的深化调整与产业链供应链的重塑,使国际城市的核心功能体系面临新的调整要求。在国际要素流动速度趋缓与规模缩减的条件下,单纯依托扩大承载流量规模的“速度—规模双扩张型”路径已难以为继,需要寻求新的流量配置道路。同时,在国际科技竞争更趋激烈的环境下,创新的领域与基础已不再囿于科技领域,而向社会、文化、制度等“软”领域扩展,塑造体系化、多领域的创新路径成为城市需要深入探索与思考的重要命题。 在新的变化与需求之下,国际城市的枢纽与创新二维功能分别呈现出流量领域从实物向虚拟、增量领域从单一向复杂的扩展态势。在枢纽维度,国际城市承载与配置的流量类型,体现出从实物制成品、资金向数据流量演进的态势。在创新维度,国际城市的创新领域体现出从设计、科技创新向文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版权所有,深圳图书馆下载使用 化、制度创新的拓展与变化。这种功能维度的双向扩展与提升,不仅为城市核心竞争力与影响力的提升提供了支撑,也为国际城市在全球化新阶段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图2国际城市功能跃升与新赛道布局 (二)国际城市功能提升的新赛道 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快速推进带来的重大机遇,使国际城市的发展更多关注枢纽与创新功能维度的“线性”优化与能级提升,主要国际大都市中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与科技创新中心功能的快速提升与不遗余力的规划推进,反映出二维功能不断自我强化、向纵深发展的态势。而面对后疫情阶段国际经贸互动更趋复杂,以及经济合作区域化、板块化,国际城市在重视自身发展质量与稳定性的前提下,逐渐关注枢纽功能与创新功能的融合机遇,即寻找二维功能轴向交叠产生的新增长点,以此作为城市竞争 的“新赛道”。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版权所有,深圳图书馆下载使用 对于国际城市而言,此类新赛道是流量功能与增量功能互动的交叉领域,拓展了二维功能的边界与作用范围。同时,“新赛道”城市空间的结合,将为国际城市提供新的功能区,一方面有助于城市国际功能的进一步细分与延伸,另一方面能够提供新的发展活力,进而成为国际城市在新竞争格局下的功能“破局点”。综合当前国际城市核心功能转型态势、技术变化趋势以及未来国际城市发展的基础条件,从二维功能维度的变化出发,可以推演出14条国际城市功能重点发展的新赛道(见图3)。这些新赛道主要为各层次枢纽与创新功能的交汇点,且已有相关城市的探索实践。 图3国际城市发展新赛道 具体而言,以枢纽功能维度为视角,可对新赛道做出如下判定。 1.基础要素流量与多层次创新因素的结合 制成品、原材料流量与技术的结合,能够催生国际化高端制造体系的发展;土地要素与制度创新的结合,能够催生土地与空间配置改革的推进;制成品流量与制度创新的交互作用,能够催生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功能的发展。 2.中端要素流量与多层次创新因素的结合 资金流量与技术的结合,推动金融科技(Fin-Tech)领域的发展;资 金流量与科学体系,特别是低碳可持续领域科学成果的结合,有助于推动绿色金融发展;资金流量与文化创新因素的结合,有助于形成艺术金融中心;资金流量在制度创新的激励下,能够助推离岸金融中心的发展。 3.高端要素流量与多层次创新因素的结合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版权所有,深圳图书馆下载使用 人才和移民流量与科学体系的结合,能够推动复合型科学城与创新城区的发展;多样化移民和人才流量与文化创新的结合,有助于提升国际文化枢纽的能级;人员流动承载力与制度创新的结合,能够使城市具备全球人才枢纽的重要功能;数据流量与城市规划设计创新能力的结合,有助于发展数字孪生城市;数据流量与城市科学研发空间的结合,有助于打造无边界的开放式创新城区;数据资源与文化创新功能的互动,有助于推动数字文创体系的发展;数据流动与制度创新的结合,有助于推动国际化数字经济枢纽的发展,形成数据交易中心。 二国际城市功能新赛道的主要特点与实践 (一)新赛道1:高端制造核心区 国际城市通过技术赋能初级产品与制成品流量功能,能够有效提升所在区域制造业发展水平,并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型高端制造核心区。此类区域的发展,有利于城市先进制造业的影响力提升,同时能够带动周围产业发展,形成高端制造产业生态链与产业集群。2022年3月,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全球先进制造业网络枢纽》中提出了全球先进制造业网络枢纽(GlobalNetworkofAdvancedManufacturingHubs)的概念,并进一步提出在疫情等不确定因素影响下高端制造业核心城市与区域之间跨国乃至跨洲协作的积极作用,以及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效益外部性的新趋势。Ⓒ ⒸWorldEconomicForum,“GlobalNetworkofAdvancedManufacturingHubs:AnnualReport2021,”https://www3.weforum.org/docs/WEF_Global_Network_of_Advanced_Manufacturing_Hubs_2022.pdf,April7th2022. 在高端制造核心区建设方面,东京大田区与芝加哥的制造业区域发展体现出适应国际城市发展要求的独特实践经验。如日本东京大田区的制造业以中小企业为主体,80%的企业规模在9人以下,通过企业间互补合作,形成产业生态链。该区域的中小企业中不乏冠军企业,如提供“永不松动螺母”的哈德洛克工业、生产iPod背板的小林研业等企业。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版权所有,深圳图书馆下载使用 美国芝加哥大都市区规划署(CMAP)提出建立先进制造业的计分卡评估体系,通过对产品、过程和人力进行全方位评估,增强该区域在生物、化学、金属制造领域的优势。同时,芝加哥制造业的大部分产品流动具有区域性,区域性供应链在先进制造业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芝加哥制造业通过为区域基建提供战略性投资,提升货运治理水平;利用周边交通体系的优势地位,合理规划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并反向促进制造业发展。Ⓒ (二)新赛道2:土地配置改革试验区 随着国际城市的快速发展,土地逐渐成为稀缺资源,如何对城市有限的土地和空间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利用,进一步提升利用效率,是相关城市普遍面临和关注的问题。旧金山、伦敦等国际城市在土地要素优化配置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通过推动土地优化分类、土地用途整合,并拓展混合用途空间,有效扩大了城市转型的空间供给,并提升了土地要素与新经济形态的集合效率。 旧金山湾区通过土地分类明确了未来着力发展的增长区域。旧金山湾区的“湾区2050”规划中对土地类别进行了划分,包括优先发展区(PriorityDevelopmentAreas)、优先生产区(PriorityProductionAreas)、交通便利区(Transit-RichAreas)和资源丰富区(High-ResourceAreas),并明确增长区域是未来30年解决住房和就业问题的重点区域。Ⓒ ⒸCMAP,“MetropolitanChicago'sManufacturingCluster:ADrill-DownReportonInnovation,Workforce,andInfrastructure,”February2013. Ⓒ“FinalPlanBayArea2050,”https://www.planbayarea.org/sites/default/files/documents/Plan_Bay_Area_2050_October_2021.pdf,October21st2021. 伦敦MakerMile创新社区则将制造(making)和制造业(manufacture)概念融入住宅商业区发展,将伦敦哈克尼和塔哈姆雷特地区打造成混合用途空间。2021年该区共有562家公司,包括技术和创意行业类公司400家, 传统制造行业类公司108家,以及重型设备和加工活动等企业54家。Ⓒ (三)新赛道3:大宗商品交易中心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版权所有,深圳图书馆下载使用 大宗商品交易功能是国际城市金融贸易中心发展的重要延伸功能,当前国际能源资源价格剧烈变动,凸显出这一功能的独特价值。新加坡等国际城市高度重视大宗商品交易功能的发展,利用区位优势与制度优势,强化信息的集聚效应,强化参与者的网络连接,有效提高了各国大宗商品运营主体的集聚度,提升了自身在本领域的话语权。 新加坡作为全球最大的商品交易中心之一,形成了广泛的运营参与者网络、丰富的人力资源池、完善的金融贸易基础设施、包容性的商业环境以及雄厚的物流基础,吸引了全球主要大宗商品生产商和贸易商落地。该地物流基础雄厚,可以提供中立的贸易竞争环境且便于厂商管理供应链。瑞士日内瓦则依托长期以来形成的国际交流和谈判中心地位,鼓励区块链和金融科技等创新技术发展,并通过税收优惠和宽松的经营政策创建了良好的大宗商品企业竞争环境,增强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