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发布2023/上 中国国内旅游市场 景气报告 烟台-蓬莱阁 鸣谢: 特别鸣谢: 目录 前言 03 背景介绍 04 景气分析 05 结语 15 WTA与浩华 16 版权声明 18 泰山在这里崛起 枣庄台儿庄古城 3 前 言 2020年以来,曾经高速发展的中国旅游产业,在疫情重创之下一度陷入“历史性艰难时刻”。诚然,内有中国政府对疫情风险强有力的控制,外有出境需求回流,国内旅游市场出现阶段性的缓慢复苏。但在国内此起彼伏的零星疫情爆发及各地严苛的管控政策之下,国内旅游市场始终处于困顿和低谷之中。伴随着国家对疫情管控措施逐步的合理化调整,2022年12月7日颁布的“新十条”无疑成为三年来国内旅游业最有实质性提振作用的政策之一。防控政策转变给市场恢复带来重大的根本性的转机。截至此次问卷调查结束时,国内各地也逐渐度过新冠感染的高峰期,这进一步加速长期被压抑的出行需求和意愿的释放。饱受三年疫情摧残的国内旅游市场开始迎来全面的复苏景象。 为追踪国内旅游业发展态势,方便世界旅游联盟会员以及全球从业者了解与判断中国国内旅游业的未来前景,世界旅游联盟联手全球领先的酒店及旅游业顾问公司浩华管理顾问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第9次发布《中国国内旅游市场景气报告》。 本次调查在问卷发放、回收和访谈过程中得到了文化和旅游部、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国旅游协会、中国航空运输协会、中国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携程、穷游网、途牛旅游网(途牛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桂林唐朝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上海春秋国际旅行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浙江君澜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亚洲旅游报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大力支持。本期报告的图片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提供,在此表示特别感谢! 背景介绍 为了更好地分析和比较中国各地区及城市的国内旅游市场,我们用特定的景气指数模型量化了受访者反馈并以指数形式呈现,以便更直观地反映受访者对国内旅游市场的预期。 每项问题所呈现的景气指数都反映了市场对整体业绩表现的期望值。该指数的范围在-150至+150之间,其中“-150”表示市场对预期业绩表现非常悲观,“0”表示对业绩预期持中立态度,“+150”则表示对市场的预期值十分乐观。在此次调查中,各受访旅行机构以2022年上半年为基准,对2023年上半年的业绩进行了预期比较,同时判断了导致预期变化的主要因素,并对主要客源地市场和到访目的地市场的未来前景进行了展望。 v 本次报告共收到来自全国25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305份国内旅游市场有效调查问卷。本次调查问卷截止于2023年2月7日,报告结论仅基于受访者就当时的市场形势所做的判断。 样本区域分析 华中, 14%华南,14% 华东,38% 西北,16% 华北,13% 西南,1% 东北,4% 样本区域分析 34% 旅行社业务经营企业 18% 社会组织类 16% 目的地管理/营销机构 4% 酒店 1% 航空公司/机票代理 27% 其他(高校/机关单位) 注明:问卷收集日期为2023年1月5日至2023年2月7日。 滨州无棣贝壳滩 综合景气指数 萧条局面扭转,市场信心急速回升 横向对比来看,受疫情防控放开政策的显著影响,2023年上半年综合景气指数自疫情以来首次高走至正值,并创下历史新高,这足见从业者对行业恢复发展所秉持的强劲信心和积极预期。 在此次问卷收集之前,国家疫情管控政策的利好转变已经发生,人员跨区域流动的阻碍消失,并且在政策开放后第一波感染高峰已逐渐平缓,人们在“阳康”后出行心态更趋于急迫和乐观。今年元旦乃至春节期间旅游市场的火爆表现不仅印证了市场强势回暖的趋势,同时人们意识到免疫屏障似是已基本形成,这无疑给从业者市场信心的回归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此外,中国宏观经济的预期增长也给旅游市场的恢复奠定了积极向好的主基调。 历史国内旅游综合景气指数 68 25 21 -11 -16 -39 -30 -85 -121 2019上 2019下 2020上 2020下 2021上 2021下 2022上 2022下 2023上 但需强调的是,尽管受访者对2023年上半年国内旅游市场信心十足,指数表现甚至高于2019年,但这并不代表实际业绩将快速恢复至疫情前水平。景气指数的强势回升可归因于过去三年国内旅游市场一直处于低谷状态,任何重大利好都能够带来对市场预期的显著提振。但应留意的是,消费市场的信心仍需要进一步建立,疫情期间部分家庭和个人收入明显缩水,用于非刚需的旅游预算打有折扣。其次,民众对新冠病毒潜在的变异风险的担忧和主动规避,都会影响旅游短期内的规模性恢复。其三,经过三年的持续承压,旅游行业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均遭受重创,面对防疫政策的突然转变,旅游业供给端的运营条件、接待能力和资源配置等却无法立刻回到疫情前的状态,若要满足和匹配相对更快的需求回弹,供给市场仍需要一定的自我修复时间。 基于目前发展态势,您认为对于中国国内 旅游业而言,自2023年1月起预计还需多长时间能实现全面复苏? 12个月以上,6% 1-3个月,27% 7-12个月,19% 4-6个月,48% 周村大街 6 全面复苏预期 预期短时间内实现全面复苏的判断占主流 自2022年11月中旬,中央决策调整疫情防控政策后,各项优化防控措施陆续出台,这标志着全国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下的新阶段。对于国内旅游来说,人员流动障碍的清除,意味着全国旅游市场具备了恢复的根本前提和明朗前景。因此,今年本报告首次将针对疫情的专项问题——“疫情预计仍将持续影响的时间”,调整为“预期实现全面复苏的时间”。 受访者对全面复苏的时间预期普遍较乐观,48%的受访者判断从2023年1月份开始还需4-6个月国内旅游业能实现全面复苏,即预期在今年五一假期及暑假等一些关键时间节点真正显现出全面复苏的趋势,这无疑是政策转向、感染较早过峰以及开放后第一个春节期间旅游市场的急速升温给予业界巨大的复苏信心提振。然而,仍有部分受访者认为复苏节奏相对稳健。这不仅因为在政策转向初期人们对全国防疫形势存在观望情绪,并且旅游产业链上的各环节还会有反应滞后性和修复期。同时,也可能存在一些目的地和市场主体为快速挽回疫情损失而“抢跑”行为,以牺牲游客满意度而营造出短期繁荣,从而无法真正反映市场复苏情况。 全国国内旅游业绩景气指数 90 74 70 5962 50 30 10 -10 -30 2022年上 2023年上 旅游人次人均消费总收入 贵机构/地区旅游业绩景气指数 90 73 70 67 70 50 30 10 -10 -30 2022年上 2023年上 旅游人次人均消费总收入 东方圣地-曲阜孔庙大成殿 70 -8 65 -15 旅游业绩景气 各项业绩景气指数强势回正旅游人次的恢复更被看好 鉴于当前国内疫情形势稳定向好,出行的政策性限制也已取消,在全国旅游市场稳步向好的大环境下,受访者对国内旅游三大业绩指标回升充满了信心,景气指数均强势回正。相比之下,从业者对自身地区的业绩提升信心比全国整体更强,这主要与调研样本有关,样本中仅华东地区的受访者比重就已近四成,这些地区自身就能够产生较强的内生消费支持,也为当地从业者带来了更多的信心。 从分项业绩指标来看,受访者对于旅游人次业绩的恢复更加积极乐观,指数最高。相比之下,对人均消费和总收入的预期明显不及旅游人次。对于旅游市场的全面恢复而言,更多的是取决于大众旅游市场的恢复,三年疫情之下被压抑的出行需求得以快速释放,但在过去部分群体出现收入下滑,消费能力可能出现一定程度收缩。同时,相比纯休闲旅游需求,国内的商旅需求会优先恢复,这类旅游者在支出上也会有预算限制。另一方面,从供给端来看,为了促进旅游市场的复苏,各大景区和旅游企业都进行了大力度的促销,例如实施门票免费、打折或发放文旅消费券,以及推出高性价比产品,调动出行热情和提升流量是现下主要策略。 影响因素 以下各因素可能会对2023年上半年的国内旅游市场业绩产生怎样的影响?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中国经济发展预期 高铁开通及运营 机场建设及航线开通 旅游设施发展 中国股票市场表现 城市营销 0% 明显负面影响有限负面影响无影响有限正面影响明显正面影响 -23 影响因素普遍收获正面预期,疫情的负面影响和强度有所收缩;交通与旅游设施发展,以及主动城市营销对业绩的积极影响更强。 新冠肺炎疫情中国经济发展预期中国股票市场表现 40 34 该项因素景气指数由去年同期的-87,提升为-23,其带来负面影响及强度明显收缩,认为其对旅游市场无影响和有正面影响的受访者比重明显提升。 一方面,得益于国内防疫政策的全面放开,以及各地感染过峰和免疫屏障逐渐建立,市场将被彻底激活。另一方面,市场也在过去两年的常态化防疫中求存思变,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行业整体的转型升级,长远更有利于国内旅游业发展。 目前仍有过半受访者对该因素持有一定负面情绪。新冠疫情尚未完全终结,且从国外经验来看,后续仍存在病毒变异和感染的潜在风险,人们出行的意愿在主观上仍会有所顾虑,继而给复苏中的国内带来一定不确定性。 受访者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预期一改消极态度,在今年上半年大幅度提升回正。今年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更新内容,大幅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至5.2 %,远高于其对全球经济增长预期的2.9%。受益于疫情防控政策的主动优化和宏观调控政策的接续发力,中国经济保持住了长期向好的基本面。 股票与经济、政治和投资环境密不可分,过去一年股市在内外因素交加下跌宕起伏,今年全球上调了对中国的经济预期,受春节旅游复苏影响,港股旅游板块开市后纷纷大涨,携程、华住、中国中免等股创下阶段性新高,预期A股旅游版块将被带动,给予旅游从业者奠定良好的信心基础。 81 高铁开通与运营 84 机场建设及航线开通 横向对比各影响因素,受访者认为高铁及机场建设对国内旅游的发展最具促进作用,以上两项因素的景气指数最高。 一些旅游目的地新线路的开通,以及疫情政策放开使得市场恢复流动性,继而带来交通运力的有效恢复和提升,度假观光、商务差旅、会展活动等不再受阻,助力向旅游地的导流。此外,疫情后人们出游在目的地选择上有所变化,小众目的地,以及一些传统热门目的地的“平替”深度游成为越来越多人们出行的选择,但这不代表人们会降低对出行体验的要求,良好的交通可达性和便捷度在促进市场恢复中被寄予更高的期待。 城市营销 78 移动互联网时代,前有重庆、西安的短视频营销先例,后有理塘丁真、“最帅局长”刘洪一人带火一座城的爆红现象,积极的城市线上营销对目的地曝光度的提高和巨大增量价值的提升起着关键性作用,同时也成为向公众营造复苏之势和重塑出游信心的主要手段。因此受访者对城市营销因素积极作用于旅游市场的预期较高。 世界之最-尼山孔子像(72米) 74 旅游设施发展 76%的受访者认为旅游设施发展对国内旅游产生正面和明显正面影响。 近年来大众的旅游偏好和观念已悄然改变,此外,疫情期间高端出境需求回流也给市场供给、服务水准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求的变化促使旅游市场主体转而寻求传统的产品形态、业务板块和商业模式的创新迭代,例如传统景区 /目的地服务配套的升级、强在地特色的主题游、城市度假、社交游等新的玩乐体验,以及小众目的地的增加等。 受访者表示如果能够快速适应需求变化,并且积极地寻求目的地价值重点向内涵和体验转变,从而顺应个性化、品质化和多样化的旅游需求,会更有助于刺激市场的迅速回暖。 作为客源来源地的景气指数 77 79 61 63 56 国内客源地平均:61 41 47 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北西南东北 作为到访目的地的景气指数 76 76 73 57 64 60 国内目的地平均:65 50 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北西南东北 各区域景气指数 各区域信心全面提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