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东亚前海证券]:新股报告:电荷泵快充芯片领域龙头企业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公司研究/报告详情/

新股报告:电荷泵快充芯片领域龙头企业

2023-04-09彭琦东亚前海证券金***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新股报告:电荷泵快充芯片领域龙头企业

公司深度报告 2023年04月09日 南芯科技(688484.SH)新股报告:电荷泵快充芯片领域龙头企业 公司首次覆盖报告 公司简介 公司在电荷泵充电管理芯片领域打破国外垄断,2021年出货量位列全球第一,为国内电荷泵快充领域龙头。公司在电源及电池管理领域产品线不断拓宽,目前已能够覆盖端到端的完整应用。受益于产品优势及国产替代进程,已进入OPPO、小米、vivo等终端品牌客户产业链。 核心看点 公司精准把握发展机遇,凭借电荷泵管理芯片实现收入飞跃。公司捕捉到了手机大功率充电市场的发展趋势,并早于2018年开始电荷泵充电管理芯片相关的研发,陆续推出了可与国际大厂比肩的高性能产品。2020年开始公司陆续打入一系列知名手机品牌供应链,实现了订单的激增和收入的飞跃。 公司有望充分受益于电荷泵充电管理芯片渗透率提高和单机价值的提升。手机品牌厂商未来将通过提升平价机型的充电效率来提高差异化竞争实力,因此作为大功率充电主流方案的电荷泵充电将会进一步向平价机型渗透。根据Frost&Sullivan数据,2021年全球配备电荷泵充电管理芯片的手机渗透率约为35%,预计2025年渗透率将提升至90%左右。同时,随各大手机厂商向更高功率的产品进行布局,超高功率的电荷泵充电管理芯片单价随之提高,且支持120W及以上充电功率的产品一般需要2-3颗电荷泵充电管理芯片,因此超高功率的充电方案也将带来单机电荷泵充电管理芯片数量的提升。 公司加大布局车载充电IC领域。在汽车电子领域,公司目前已有5款产品(4款DC-DC芯片及1款无线充电管理芯片)通过车规级认证并实现量产出货。公司在2023年将进一步拓展在智能座舱领域客户,在研的多颗车规级芯片将于2023年送样及量产,在车载充电IC领域实现收入放量。 投资建议 公司作为国内电荷泵充电管理领域龙头,率先打破国外垄断,凭借产品性能优势,进入OPPO、小米、vivo等终端品牌厂商供应链,并拓展至工业、汽车领域。未来有望在升降压充电管理芯片、GaN控制器等多条产品线上实现份额上的进一步突破。首次覆盖,给予“中性”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变动风险,产能保证金无法收回的风险。 盈利预测 项目(单位:百万元) 2022A 2023E 2024E 2025E 营业收入 1300.78 1570.81 1871.77 2419.62 增长率(%) 32.17 20.76 19.16 29.27 归母净利润 246.20 262.74 340.12 438.77 增长率(%) 0.89 6.72 29.45 29.00 EPS(元/股) 0.68 0.73 0.94 1.22 市盈率(P/E) 87.28 81.32 62.82 48.70 市净率(P/B) 19.89 15.98 12.74 10.10 资料来源:Wind,东亚前海证券研究所预测,基于2023年4月7日收盘价 评级中性(首次覆盖)报告作者 作者姓名彭琦 资格证书S1710522060001 电子邮箱pengq887@easec.com.cn 联系人沈晓涵 电子邮箱shenxh@easec.com.cn 股价走势 基础数据总股本(百万股) 360.00 流通A股/B股(百万股) 0.00/0.00 资产负债率(%) 53.38 每股净资产(元) 0.00 市净率(倍) 0.00 净资产收益率(加权) 0.00 12个月内最高/最低价 0.00/0.00 相关研究 公司研究 ·南芯科技 ·证券研究报告 正文目录 1.公司:打破国外垄断,电荷泵快充领域龙头3 2.行业:电荷泵充电管理芯片渗透率及单机价值量有望进一步提升6 3.公司优势:提供端到端完整解决方案,先发优势+本土化优势显著8 4.募投项目:加大车载充电IC领域投入8 5.风险提示9 图表目录 图表1.公司产品覆盖端到端的完整应用3 图表2.公司电荷泵产品发展历程3 图表3.公司收入占比及下游应用(2022)4 图表4.公司核心技术团队经验丰富4 图表5.公司部分重要客户入股情况5 图表6.2021年公司收入实现跨越式增长5 图表7.公司归母净利润及净利率5 图表8.公司各产品线毛利率6 图表9.可比公司毛利率6 图表10.公司历年存货变动6 图表11.公司期间费用率6 图表12.手机充电技术方案对比7 图表13.2021年电荷泵充电管理芯片市场份额7 图表14.2021年各公司经营情况7 图表15.公司已量产出货的电荷泵充电管理芯片8 图表16.公司募投项目9 1.公司:打破国外垄断,电荷泵快充领域龙头 公司基本情况 公司专注于电源及电池管理领域,现有产品覆盖端到端的完整应用。公司产品包括充电管理芯片、DC-DC芯片、AC-DC芯片、充电协议芯片及锂电管理芯片。公司以USBPD为切入点,产品从初期的通用管理芯片和DC-DC芯片逐渐拓宽,目前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品线。 图表1.公司产品覆盖端到端的完整应用 资料来源:招股说明书,东亚前海证券研究所 公司把握住了特定行业阶段带来的发展机遇,凭借电荷泵管理芯片实现收入飞跃。公司起初以USBPD作为切入点,在充电管理领域推出相关产品。2017年左右电荷泵逐渐被用于手机大功率充电的趋势出现,公司于2018年5月开始电荷泵充电管理芯片相关的研发工作,于2019年底推出第一款电荷泵充电管理芯片,并于2020 年3月实现量产。一方面,公司受益于电荷泵作为手机大功率充电方案高速渗透;一方面,贸易摩擦背景下的国产替代,也为公司带来了机会窗口,公司经前期研发沉淀,推出了可与国际大厂比肩的高性能产品,进而打入一系列知名手机终端供应链。2022H1年公司电荷泵管理芯片占公司收入比重约72%。 图表2.公司电荷泵产品发展历程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东亚前海证券研究所 公司的电荷泵充电管理芯片出货量位列全球第一,升降压充电管理芯片出货量位列全球第二。2021年公司电荷泵充电管理芯片出货量近1.9亿颗,出货量位列全球第一。公司的电荷泵充电管理芯片已覆盖2:1、4:1、4:2、6:2等多种架构,包括集成不同充电协议的产品,截至2022年末公司已量产出货产品达14款,且在充电效率等主要性能指标上,已具备比肩或超越国际大厂的能力。同时公司是国内最早实现大规模量产升降压管理芯片(属 于通用充电管理芯片中的一类),并最早在笔记本电脑上实现应用的公司之一。 公司下游约75%的收入来自于手机客户,并布局工业领域和车载领域。公司在手机领域已进入荣耀、OPPO、小米、vivo等产业链,具备了直接配套的供应商资格认证,2022H1手机端收入贡献占比约75%,在全部手机端收入中,约96%的产品来自于电荷泵充电管理芯片。同时,公司有约20%的收入来自于笔记本/平板电脑、适配器等其他消费电子领域,约5%的收入来自于工业领域及汽车领域。公司的DC-DC类产品已在工业领域稳定出货;无线/有线充电类产品也已通过车规认证并实现出货,导入汽车前装市场。 图表3.公司收入占比及下游应用(2022)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招股说明书,东亚前海证券研究所 公司核心技术团队具有丰富的从业经验。公司核心技术骨干曾就职于模拟芯片龙头德州仪器(TI),且均具有15年以上的行业经验。2022年公司拥有全部技术人员214人,占总人数的55.73%。辰木信息、源木信息、闰木信息为员工持股平台,截至2022年底,三个主体合计持股比例16.59%,持股平台员工数合计110人。 图表4.公司核心技术团队经验丰富 资料来源:招股说明书,东亚前海证券研究所 公司主要采用fabless模式,65%以上成本来自于晶圆代工。公司的晶圆制造代工厂主要包括中芯国际、华 虹集团、东部高科等,其中中芯国际通过中芯聚源管理的聚源聚芯与聚源铸芯,间接持有公司的股份比例约3.3% (截至2022年底)。封测厂商主要包括长电集团、华天集团、嘉盛半导体、颀中科技等,且公司与主要封测厂商深度合作,购入专用设备交由部分封测厂进行芯片加工,进而绑定专属产能,以降低产能波动。 终端客户入股,给予公司重要订单加持。部分重要终端客户如OPPO、小米、vivo等集中于2020年11月及 2021年8月入股公司,并在订单上对公司有较大助力。公司的电荷泵充电管理芯片于2020年底至2021年初通 过重要客户验证,并于2021年在收入上实现了电荷泵充电管理芯片的跨越式增长。 图表5.公司部分重要客户入股情况 资料来源:招股说明书,东亚前海证券研究所 财务情况 公司2021年开始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实现跨越式增长,主要由于公司的电荷泵充电管理芯片陆续通过OPPO、小米、vivo等客户的验证,2021年搭载公司电荷泵充电管理芯片的各款手机机型陆续上市,带动公司芯片大量出货。根据公司公告,公司对OPPO、vivo、小米、终端客户A、荣耀的销售占比约为58%。 图表6.2021年公司收入实现跨越式增长图表7.公司归母净利润及净利率 资料来源:Wind,东亚前海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Wind,东亚前海证券研究所 公司2021年电荷泵充电管理芯片毛利率走高,一方面得益于产品型号逐渐迭代丰富,推出了单价更高的支持120W-200W充电功率型号的新一代超高功率产品;一方面由于新型号电路设计得到优化且尺寸较小,单位晶圆能分割的芯片数量更多,成本优势带来毛利率上的较大改善。 图表8.公司各产品线毛利率图表9.可比公司毛利率 资料来源:Wind,东亚前海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Wind,东亚前海证券研究所 公司存货中的原材料周转放缓。存货中的原材料主要为尚未进入封装测试工序的晶圆,前期考虑到晶圆、封装测试等供应链产能紧缺,公司提前备货。随终端市场需求减弱,以及行业普遍缺芯现象逐步缓解,客户下单回归理性,公司降低生产节奏。 图表10.公司历年存货变动图表11.公司期间费用率 资料来源:Wind,东亚前海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Wind,东亚前海证券研究所 2.行业:电荷泵充电管理芯片渗透率及单机价值量有望进一步提升 电荷泵充电管理芯片市场 电荷泵已成为手机大功率充电的主流方案。手机充电技术方案主要有开关充电、电荷泵及直充三种,其中开关充电作为手机必备的基础配置,一般只能用于18W功率以下的充电,手机大功率充电方案则需要增加电荷泵或直充方案。2017年之前,市场上手机大功率充电以直充方案为主,由于电荷泵在充电效率、线材和接口成本等方面优势突出,逐渐替代直充方案成为手机大功率充电的主流方案。从充电功率迭代情况来看,市场2017年左右推出支持40W充电功率的电荷泵充电管理芯片,在2019年左右推出支持电荷泵充电和低压直充的手机充电芯片,在2020年、2021年左右分别推出不同架构支持120W充电功率的电荷泵充电管理芯片。目前,安卓系手机大功率充电功率在33W及67W的较多,但部分领先厂商已推出高达120W-200W充电功率的手机;苹果手机充电功率目前不超过30W,无需电荷泵充电管理芯片。 图表12.手机充电技术方案对比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东亚前海证券研究所 电荷泵充电管理芯片渗透率有望迅速提升。根据Frost&Sullivan数据,2021年全球配备电荷泵充电管理芯片的手机为4.7亿部,渗透率约为35%。未来手机品牌厂商为应对产品竞争加剧,有望提高平价机型的充电效率以寻求差异化竞争,因此未来电荷泵充电管理芯片将会进一步向平价机型渗透。Frost&Sullivan预计2025年全球配备电荷泵充电管理芯片的智能手机渗透率将提升至90%左右。随低功率段机型逐步向高功率段进行升级,已覆盖主流手机厂商的公司将直接受益于市场空间的提升。 电荷泵充电管理芯片单机价值量有望进一步提高。首先,随各大手机厂商向更高功率的产品进行布局,超高功率的电荷泵充电管理芯片单价随之提高;其次,目前大功率充电市场主流产品为33W及67W的充电功率,120W大功率也已实现大规模量产,支持120W及以上充电功率的产品一般需要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