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能儿童手表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自2017年以来,市场规模(以销售额计算)已从55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08.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8.6%。尽管智能儿童手表的技术更新速度相对较慢,导致市场均价下降,但受到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家长安全意识增强和儿童人口基数大的因素推动,销量依然保持上升趋势。智能儿童手表的市场渗透率正在提高,成为每个家庭的必需品。
预计到2026年,中国智能儿童手表市场规模将达到221.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预计为15.2%。当前,小天才智能儿童手表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特别是在中国大陆市场,其市场份额高达9.8%,排名第三。
智能儿童手表的分类包括哑终端形态、对讲型和手表手机形态。它们集成了定位导航、信息通讯、SOS求救、远程监听、智能防丢、历史轨迹记录、计步器、爱心奖励等功能,以精准定位和安全防护能力保障儿童安全。目标用户群体主要是3至12岁的儿童。
产业链分析显示,上游包括原材料供应商,如信维通信、博通、天马微电子等;中游为智能儿童手表生产商,如小天才、360、搜狗等;下游则面向消费者,包括移动、电信、联通、天猫、京东等。产业链上下游各有特点,上游注重材料和组件的供应,中游侧重产品生产,下游则涉及销售渠道和服务。
政策层面,中国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性政策和规范类政策,如《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儿童个人信息网络保护规定》等,旨在促进技术创新、保护儿童隐私和安全,以及规范智能儿童手表行业的发展。
市场竞争格局方面,小天才智能儿童手表在中国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其独特的优势包括专有的操作系统、体温监测技术、测温功能以及品牌宣传策略。此外,智能儿童手表行业头部效应明显,集中度较高。
智能儿童手表的供应链分析揭示了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全过程,包括手表配件材料、电子元器件的采购成本等细节。其中,显示屏和集成电路的采购成本受供应链稳定性影响,显示面板供应量充足,而高端传感器和芯片则依赖进口,成本较高。
中游分析聚焦于生产商的竞争格局,第一梯队以小天才、搜狗、华为等为代表,第二梯队则包括海尔、联想等企业。传统生产商在线下渠道优势明显,而互联网企业则侧重于线上销售。
下游消费端,智能儿童手表的市场需求主要来自企业消费者和个人消费者,特别是以中年女性为主的消费群体表现出高关注度。市场供给和用户画像均显示出一定的增长趋势和变化。
综上所述,中国智能儿童手表行业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得益于技术进步、市场需求增长、政策支持以及品牌竞争的加剧。未来发展趋势看好,但仍面临技术迭代、市场饱和和竞争加剧等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