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①公司发布2022年业绩预告。②公司发布股权激励草案。 2022年收入端实现快速增长,新接订单持续高增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47.40亿元,同比+52.50%,其中Q4实现营业收入16.97亿元,同比+63.88%,符合市场预期。分业务来看:1)刻蚀设备:公司刻蚀设备在国内外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在国际最先进的 5nm 芯片生产线及下一代更先进的生产线上均实现了多次批量销售。2022年刻蚀设备收入为31.47亿元,同比增长57.07%,细分产品结构来看,CCP设备龙头地位持续稳固,2022年共生产付运475个CCP刻蚀反应腔,同比增长59.40%,ICP设备快速放量,截止2022年底,Primo Nanova®系列产品在客户端安装腔体数已达到297台。2)MOCVD设备:2022年实现收入7.00亿元,同比增长39.05%,MOCVD设备在新一代Mini-LED产业化中,在蓝绿光LED生产线上取得了绝对领先的地位。截至2022年末,公司存货和合同负债分别达到34.02和21.95亿元,分别同比+93.04%和+59.96%。2022年公司新签订单约63.2亿元,同比+53.0%,进一步验证在手订单充足。随着订单陆续交付,公司2023年收入有望延续高增长。 毛利率持续提升&规模效应驱动下,扣非后净利率明显提升 2022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1.70亿元,同比增加15.66%;2022年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9.19亿元,同比增加183.44%。2022年公司销售净利率和扣非销售净利率分别为24.64%和19.40%,同比-7.90pct和+8.96pct,真实盈利水平明显提升。①毛利端,2022年公司销售毛利率达45.74%,同比+2.38pct,其中半导体设备毛利率达到47.00%,较上年增加2.38pct,MOCVD毛利率达到37.01%,同比+3.24pct;②费用端,2022年期间费用率为23.18%,同比-3.38pct,主要受益于规模效应下期间费用率下降。2022年公司销售净利率有一定下降,主要系2022年非经常性收益同比减少约4.37亿元,其中包括:1)2022年计入非经常性损益的政府补助收益同比减少约1.65亿元;2)2022年公司因股权投资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和处置收益同比减少约3.42亿元,主要系部分股权投资于2021年产生较大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2022年收益相对较小,以及公司持有的中芯国际的股票价格2022年有所下降。 2023年股权激励草案落地,利好公司中长期发展 公司发布股权激励草案,拟向激励对象共计1390人授予550万股限制性股票,约占本激励计划草案公告时公司股本总额约6.16亿股的0.89%。①本激励计划涉及的激励对象占公司全部职工人数的99.43%,可见覆盖范围之广;②本激励计划授予的限制性股票考核年度为2023-2026四个会计年度,每个会计年度考核一次。以公司2022年度的营业收入为基数,根据各考核年度的营业收累计值定比基数的年度累计营业收入增长率(X),确定各年度的业绩考核目标对应的公司层面归属比例,同时设定个人层面绩效考核要求,考核指标设定具有良好的科学性和合理性。③2023-2027年股权激励成本摊销为1.76/1.81/0.98/0.48/0.11亿元,整体费用可控。 积极持续推进新品研发,新基地建设打开成长空间 公司在巩固现有产品竞争优势的同时,积极推进新产品研发,打开市场空间。①CCP设备:积极与主流客户合作,定义下一代CCP刻蚀机的主要功能及技术指标,持续提升市占率,并公司自主开发了极高深比刻蚀机。②ICP设备:Primo nanova®ICP刻蚀产品已在超过20家客户生产线上进行100多个ICP刻蚀工艺的验证,工艺覆盖3D NAND、DRAM和逻辑芯片,并持续获得国际先进3D NAND客户批量订单。③MOCVD设备:积极布局第三代半导体设备,开发GaN功率器件量产应用的MOCVD设备,已交付国内外领先客户进行生产验证。④薄膜沉积设备:基于金属钨CVD设备,公司正进一步开发CVD和ALD,实现更高深宽比和更小关键尺寸结构填充,同时外延设备(EPI)研发进展顺利,已经进入样机制造和调试阶段。在产能方面,2021年公司连续启动南昌、临港产业基地、临港研发暨总部等建设项目,随着产能加速释放,为公司中长期增长奠定基础。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公司在手订单饱满,我们调整2023-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15.24和19.31亿元(原值15.44和20.28亿元),并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24.64亿元,当前市值对应动态PE分别为57、45、35倍。基于公司的高成长性,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晶圆厂扩产节奏不及预期,新品研发&产业化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