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对中国就业影响研究 电动化转型对就业影响研究课题组 2022年5月 课题组成员: 王晓明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徐念峰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应用与服务分会秘书长 鹿文亮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朱永彬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研究员余宝星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科普教育中心科研主管章智群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科普教育中心部长助理张葵叶中国能源网研究中心研究总监 于立东中国能源网研究中心研究员 ENTS CONT目录 05 第一章中国汽车产业电动化进展与就业现状 06 一、中国汽车产业电动化进展 06 (一)国内汽车产业电动化发展现状与进展评估 09 (二)电动化背景下汽车产业链变革与发展分析 12 二、中国汽车产业就业现状分析 12 (一)整车及关键零部件企业企业制造环节就业人员现状 16 (二)汽车后市场就业人员现状 19 (三)燃油汽车能源加注行业就业现状分析 26 (四)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站就业人员现状 31 第二章中国汽车人才培养体系与人才供给现状 32 一、普通高等院校人才供给现状 32 (一)普通高等院校相关学科(专业)设置情况 33 (二)普通高等院校人才供给数量 35 二、职业院校人才供给现状 35 (一)职业院校相关专业建设情况 37 (二)职业院校人才供给数量 38 三、企业继续教育人才供给现状 38 (一)企业继续教育人才规模分析 39 (二)企业继续教育人才供给预测分析 41 第三章汽车产业电动化对产业就业的影响 42 一、汽车电动化对整车及关键零部件企业人才需求的影响 42 (一)对整车及关键零部件研发人员需求的影响 46 (二)对整车及零部件生产制造技术技能人员需求的影响 46 二、汽车电动化对后市场销售及售后服务人才需求的影响 47 (一)对销售人员需求的影响 47 (二)对售后服务人员需求的影响 48 三、电动化对汽车补能行业就业的影响 49 (一)汽车电动化对加油站人才就业的影响 50 (二)汽车电动化对充/换电站人才就业的影响 53 第四章中国汽车产业人才就业供需分析 54 一、中国汽车中长期产销量预测 54 (一)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现状及趋势预判 54 (二)汽车市场中长期销量预测 59 (三)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中长期趋势预测 61 (四)中国汽车进出口情况分析 62 二、人才需求分析模型 62 (一)模型整体设计思路 63 (二)研发设计与生产制造人员 64 (三)销售服务人员 64 (四)售后服务人员 64 (五)补能服务人员 67 三、模型预测结果与供需分析 67 (一)整车及零部件环节人才需求预测结果 73 (二)销售及售后服务环节人才需求预测结果 80 (三)汽车补能行业人才需求预测结果 84 四、人才供需分析总结 84 Gap1:就业岗位数量与现有就业人员的规模性差距 85 Gap2:不同岗位、区域和年龄就业人员的结构性差距 85 Gap3:现有人员专业与岗位所需专业不匹配的技能性差距 87 第五章汽车产业电动化带来的就业影响及应对策略 88 一、汽车产业电动化带来的就业影响 88 (一)我国传统燃油汽车产业对就业影响进入稳定阶段,对社会经济影响巨大 88 (二)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带来的就业影响逐步显现,将对就业的总量和结构带来深刻变革 88 (三)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化发展,带动我国汽车产业人才知识结构、技能结构高级化 89 (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区域集中度提升,进一步优化人才区域布局 89 (五)我国新能源汽车国际竞争力增强,需求更多高端国际化人才 89 二、应对汽车产业电动化的就业工作思路 89 (一)应对汽车产业电动化的人才发展战略 89 (二)应对汽车产业电动化的人才发展主要原则 90 三、应对汽车产业电动化的就业政策建议 90 (一)出台促进汽车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和外贸政策,扩大产业就业容量 90 (二)做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就业影响评估和政策预案 90 (三)多措并举,在产业转型过程中稳定就业岗位、提供就业服务 91 (四)加强电动汽车行业人才培养 91 (五)出台劳动关系处理指导细则,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92 附件:新能源汽车补能行业人才需求预测模型 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对中国就业影响研究 4 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对中国就业影响研究 第一章 中国汽车产业电动化进展与就业现状 5 一、中国汽车产业电动化进展 (一)国内汽车产业电动化发展现状与进展评估 我国汽车产业正加速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发展,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在全球范围内率先明确了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国家战略,抢抓了发展先机。《“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是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中的重要一项。2020年11月2日,国务院正式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的目标。在相关部门、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取得 显著成效,突破了一批电池、电机、电控、专用平台等关键技术,产销量连续7年世界第一,成为引领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的重要力量。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从国家战略来看,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把新能源汽车放到核心战略发展地位,制定一系列的战略规划及法律法规支持产业发展;从市场前景来看,节能汽车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仍是市场主体,到2035年左右新能源汽车将成为市场主流产品;从技术趋势来看,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标志性、引领性产品,是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集成载体。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有关技术加速融合,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成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潮流和趋势。新能源汽车融合新能源、新材料和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种变革性技术,推动汽车从单纯交通工具向移动智能终端、储能单元和数字空间转变,带动能源、交通、信息通信基础设施改造升级,促进能源消费结构优化、交通体系和城市运行智能化水平提升,对建设清洁美丽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世界主要汽车大国纷纷加强战略谋划、强化政策支持,跨国汽车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完善产业布局,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和促进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引擎。 1、整体市场:“十三五”规划基本完成,2021年呈爆发式增长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相关数据统计,从2016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 2016年新能源汽车销量50.7万辆;2018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已迈入百万辆市场时代,截止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为463万辆,占汽车总量的1.78%,与《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中2020年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500万辆的目标存在小差距,整体目标完成度趋好。 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54.5万辆和352.1万辆,同比均增长1.6倍,预计2022 年左右提前实现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20%的规划目标。截止2021年,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超 800万辆,占全球市场的50%以上;累计建设各类充电桩130万个,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最大的市场。在 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呈现爆发式增长的趋势下,未来随着技术进步、基建完善等多维利好因素驱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有望延续增长态势,“十四五”规划目标完成形势向好。 400 单位:万辆 190% 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 352.1 增长率 300 140% 200 90% 125.6 120.6 136.7 100 77.7 40% 50.7 0 -10%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图12016-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走势 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目前以中欧为两大增长极,新能源汽车市场也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如图1),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313万辆,同比增长42%。随着疫情常态化带来的影响减小,欧美市场 在2021年都有着持续反弹。欧洲是靠政策强力驱动,车企坚定电动化路线,预估整体欧洲2021年新能 源汽车销量大概在215万台左右。2021年欧洲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达到了18%左右,其中仅纯电动车 的渗透率达到9.6%;2021年美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达到62万台,相比2020年的33.2万台,同比增长86.7%,这个数据还是在美国开始正式释放补贴之前。 图22012-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走势 资料来源:EVSales,平安证券研究所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白皮书(2021年)》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331.1万辆,同比增长49.8%。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的41.29%。根据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推算,全球新能源汽车制造业营业收入约为10671亿元。2020年,我国汽车销量达2531.1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36.7万辆,占汽车总销量的5.4%。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我国汽车制造业营业收 入为8.16万亿元,根据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推算,我国新能源汽车制造业营业收入约为4406亿元。2021年12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到19.1%,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渗透率达到20.6%,全年渗透率达到13.4%,预计我国2021年新能源汽车制造业营业收入约为7千亿左右。 随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快速提升,新能源汽车大规模普及,影响着人们的工作、生活及出行,对大众消费结构、出行方式、文化习俗等带来了巨大影响。《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白皮书(2021年)》预测,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1640万辆,整体渗透率将超过20%。据目前营业收入规模预测,2025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制造业营业收入约为17620亿元。预计2025年我国汽车总销量将达到3000万辆,预测新能源渗透率达到30%,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900万辆。 2、技术类型:纯电动为主导方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以纯电驱动为发展的主要战略方向,“十三五”前期自主企业大力推广纯电动产品,促进纯电动乘用车快速发展。2018年新能源财政补贴再次提高了技术门槛要求,与此同时《双积分》管理办法公布,合资企业为满足积分要求加速插电混动产品开发,助力其份额短期提升。但从2019年起,各企业加速纯电动产品布局,积极引进全新纯电动平台,成立高端纯电动品牌,促进纯电动乘用车快速发展,其占比维持在77%以上,2020年达到81%,未来新能源市场发展由纯电动主导的大趋势不会改变。 2016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在车辆平台化和模块化设计、整车批量化生产工艺、质量及成本控制、轻量化新材料应用等方面与国际领先水平差距逐渐缩小,在续驶里程、动力性、能耗等方面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当前,我国纯电动汽车(EV)进入到全新平台开发新阶段,逐步实现部件协同化、整车轻量化、整车架构高效化。通过代际升级,整车能耗、续驶里程、智能化应用等综合性能实现全面进步,产品竞争力显著提高。从具体性能指标来看,2019年,国产纯电动轿车平均续驶里程已从2016年的190km提升至360km,典型A级纯电动乘用车工况百公里能耗降至11~13kW·h(法规工况),典型高性能B级纯电动汽车百公里电耗达到16~17kW·h(法规工况),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典型纯电动客车电耗为3.0~3.45kW·h/100km·t(法规工况),提前实现2020年法规工况整车电耗小于3.5kW·h/100km·t的目标。2021年,国产新能源纯电动乘用车的平均续航能力已经达到400km以上,蔚来ET7、埃安L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