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药物 作者 摘要 罗潘林 行业头豹分类/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生物制品制造/生物类似药港股分类法/消费品制造/医疗保健 关键词NHLHLFLCLL/SLLPTCLDLBCL 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临床表现多样,通常以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为特征,亦可侵犯鼻咽部、胃肠道、骨骼和皮肤等结外器官引起相应器官的受损,常伴有发热、消瘦、盗汗等全身症状。利妥昔单抗是治疗淋巴瘤的主要药物,在非霍奇金淋巴瘤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领域利妥昔单抗仍是临床经典治疗方案。 淋巴瘤药物行业定义 1. 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临床表现多样,通常以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为特征,亦可侵犯鼻咽部、胃肠道、骨骼和皮肤等结外器官引起相应器官的受损,常伴有发热、消瘦、盗汗等全身症状。利妥昔单抗是治疗淋巴瘤的主要药物,在非霍奇金淋巴瘤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领域利妥昔单抗仍是临床经典治疗方案。 淋巴瘤药物行业分类 2. 淋巴瘤分为霍奇金淋巴瘤(HL)与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两类,其中NHL约占90%左右,具有病理类型多,异质性强等特点。针对淋巴瘤不同病理类型,有不同药物分类。 类型名称 类型说明 霍奇金淋巴瘤(HL)药物 HL主流药物为PD-1,同时ADCs亦已获HL适应症。已获批适应症药物中,相对其他淋巴瘤,PD-1单抗具备优异疗效,PD-1单抗对霍奇金淋巴瘤具备突出疗效,原因在于,霍奇金淋巴瘤细胞对PD-L1为高表达。但目前,在已上市的PD-L1单抗中尚无获批霍奇金淋巴瘤适应症。ADC类药物中的本妥昔单抗亦具备不错疗效。 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药物 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是NHL的一线治疗方案,已获批适应症药物中,作为第一代CD20单抗的利妥昔单抗仍是一线治疗方案,而第二、三代CD20单抗(如奥法木单抗、阿妥珠单抗)并无DLBCL适应症。CD19CAR-T各款品种均取得优秀的临床试验数据,均获批适应症。PD-1/PD-L1对CLBCL不同亚型疗效存在一定的差异,帕博利珠单抗(K药,可瑞达)针对r/r-PMBCL具备不错疗效,适应症已经获批。 滤泡型淋巴瘤(FL)药物 PI3K抑制剂及CD20单抗是治疗FL的主要药物。已获批适应症药物中,PI3K抑制剂Idelalisib、Duvelisib及Copanlisib靶向单药治疗FL有较好的疗效。第二代CD20单抗Obinutuzumab拥有较好FL治疗效果,与来那度胺联合治疗r/rFL临床试验数据优异。 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药物 已获批适应症中,CLL/SLL治疗以CD20单抗为主,推荐治疗方案的主流品种为利妥昔单药。联用中,来那度胺与利妥昔单抗(美罗华)联用,针对复发/难治型患者具备较好疗效,在CSCO中位于2级推荐。BTK抑制剂的伊布替尼针对CLL/SLL已获批适应症。伊布替尼亦是诊疗路径中的一线用药。临床试验中,PD-1对CLL/SLL临床数据较差,但CAR-T疗法针对r/r-CLL具备不错疗效。PI3K抑制剂及BCL2抑制剂在临床上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药物 普拉曲沙是全球首个治疗r/r-PTCL的药物,其单药及联用对r/r-PTCL均有一定的疗效。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针对R/R型患者,联合传统化疗方案治疗取得不错效果。硼替佐米和来那度胺通过联用化疗在治疗rr-PTCL中也显示出一定的疗效。 淋巴瘤药物行业特征 3. 较大市场增长空间 高技术壁垒 监管趋严 药物质量与疗效一致性评价已为业内共识 随着行业相关政策的不断推出,生物类似药在质量、安全性及有效性方面的一致性评价标准趋严。 知识密集、长期而复杂的开发过程确立高准入壁垒 药物开发需整合多个学科的知识与专业技能,药物一般具有大型复杂的分子结构,且这一结构受生产工艺细节影响,各环节投入成本高,行业具有高技术壁垒。 患者医疗需求增长,政策利好推动行业发展 在癌症患者医疗需求增长,医疗保健意识不断增强,人均医疗支出提高,政府利好政策及研发资金投入增长的带动下,中国淋巴瘤药物行业在过去几年内增长迅速,年复合增长率达4.8%。 中国淋巴瘤药物行业特征包括:较大市场增长空间、高技术壁垒、监管趋严。 4. 淋巴瘤药物发展历程 中国淋巴瘤药物行业自1997年利妥昔单抗成为FDA准治疗肿瘤的第一个单克隆抗体开始进入启动期,科学家、临床学家、病理学家等对淋巴细胞的生物学特性认识不断清晰,最终达成共识。在2001年至2020年,众多淋巴瘤药物与疗法诞生,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目前淋巴瘤治疗水平提高,患者存活率提升,但医疗成本昂贵。如今有许多新疗法、新药出现,推动了淋巴瘤治疗的发展,但目前仍具有适用症与价格的局限性,行业未来仍具较大发展空间。 开始时间:1997结束时间:2001阶段:启动期 行业动态:抗人类淋巴细胞表面分化抗原的单克隆抗体相继问世,1997年,利妥昔单抗成为FDA准治疗肿瘤的第一个单克隆抗体。2001年,甲磺酸伊马替尼获批用于慢性髓系白血病治疗。 行业影响/ 阶段特征:淋巴细胞复杂的生物学特性、发育、作用的过程不断地被揭示,科学家们对其的认识不断清晰。 开始时间:2001结束时间:2020阶段:启动期 行业动态:2001年出版了《WHO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病理学和遗传学分类》,标志着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临床学家和病理学家在淋巴瘤的研究、诊断和治疗方面最终获得了共同语言,并在2008年、2011年及2017年多次得到完善。期间不断有新药获批应用于淋巴瘤治疗。 行业影响/ 阶段特征:以肿瘤细胞表面抗原或受体为靶点的大分子药物治疗、以细胞内信号通路和微环境为靶点的小分子药物治疗的药物在中国陆续获批应用,治疗水平提高,患者存活率提升,但医疗成本昂贵,2019年淋巴瘤患者总花费平均为32.6万元,自费比例为60%。 开始时间:2021阶段:高速发展期 行业动态:近年来,随着精准医疗的发展,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得到一定突破;以体内调控免疫效应细胞为治疗途径的CAR-T细胞治疗在部分淋巴瘤治疗中取得一定成功。 行业影响/ 阶段特征:许多新疗法、新药出现,推动了淋巴瘤治疗的发展,但目前仍具有适用症与价格的局限性,淋巴瘤药物行业仍待长远发展。 淋巴瘤药物产业链分析 5. 淋巴瘤药物产业链上游主要是原材料供应商,原材料主要包括:试剂、细胞培养基、层析树脂、辅料及其他耗材,国内供应商较多,原材料市场成熟,价格较为稳定,淋巴瘤药企可自主根据价格、供需等因素选择供应商。 产业链中游为淋巴瘤药物企业,因中国淋巴瘤药物行业发展当前大部分淋巴瘤药物处于研发临床阶段,少数产品获批上市,目前PD-1、CD20等靶点药物竞争激烈。此外,mRNA药物具有高安全性及较好的疗效,是极具前景的肿瘤治疗药物,未来有望应用于治疗淋巴瘤。目前Moderna公司治疗淋巴瘤的mRNA药物已进入临床Ⅰ期。 产业链下游为各级医疗机构及适用患者。中国淋巴瘤患者数量逐年增长,未获治疗的淋巴瘤病患人数庞大,药物需求逐年扩大。虽利妥昔单抗被纳入国家 医保目录,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药物可及性,但供需之间仍存较大缺口。随中国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支出规模逐步提升,各淋巴瘤亚型患者对于药物和疗法的负担能力提高,需求将不断扩增。 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其他机构 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淋巴瘤新发病例有9万例。预计2023年非霍奇金淋巴瘤病例数达9.2万例,并于2030年进一步增长至10.6万例。未获治疗的淋巴瘤病患人数庞大。自2017年起,利妥昔单抗被纳入国家医保目 录,医保价格为2,294元/10ml,其在市场上的知名度以及渗透率逐步提升,但供需之间仍存较大缺口。 随中国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支出规模逐步提升,各淋巴瘤亚型患者对于新药物和疗法的负担能力提高,需求将不断扩增。 医疗机构及适用患者 下游参与方 下游分析 下游环节 神州细胞、信达生物、嘉和生物、正大天晴、浙江海正、东宝药业、江苏聚合生物、百奥泰、北京天广宝、东曜药业、山东博安生物技术、恒瑞医药、齐鲁制药、安徽安科生物、 产业链中游为淋巴瘤药物企业。因中国淋巴瘤药物行业发展当前大部分淋巴瘤药物处于研发临床阶段,少数产品获批上市,目前PD-1、CD20等靶点药物竞争激烈。恒瑞医药为行业内头部企业之一,有注射用卡瑞利珠单抗、注射用卡莫司汀2款已上市淋巴瘤产品,同时拥有7条临床管 线,靶点涵盖BTK、PI3Kδ、CD20等。 此外,mRNA药物具有高安全性及较好的疗效,是极具前景的肿瘤治疗药物,未来有望应用于治疗淋巴瘤。目前Moderna公司治疗淋巴瘤的mRNA药物已进入临床Ⅰ期。 淋巴瘤药物企业 中游参与方 中游分析 中游环节 中国科学器材有限公司、北京赛泰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赛默飞世尔生物化学制品(北京)有限公司、北京义翘神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泰格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润青岛医药有限公司、北京科园信海医药经营有限公司、上海奥星制药技术装备有限公司、四川伊诺达博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丹阳市恒安化工有限公司 淋巴瘤药物产业链上游主要是原材料供应商,原材料主要包括:试剂、细胞培养基、层析树脂、辅料及其他耗材,国内供应商较多,原材料市场成熟,价格较为稳定,淋巴瘤药企可自主根据价格、供需等因素选择供应商。 微芯生物的核心产品西达本胺,原材料主要为西达本胺原料药、聚维酮K30、乳糖、微晶纤维素等,其中原料药主要原材料为3-吡啶甲醛,丙二酸,N,N-羰基二咪唑,对氨甲基苯甲酸及4-氟邻苯二胺等。3-吡啶甲醛价格约为850元/千克,丙二酸价格约为85-90元/千克,N,N-羰基二咪唑价格约为150-300元/千克,聚维酮K30价格约为160元/千克,乳糖价格约为20-25元/千克,微晶纤维素价格约为70元/千克 原材料供应商 上游参与方 上游分析 上游环节 淋巴瘤药物行业规模 6. 中国淋巴瘤药物行业近年来呈稳步增长趋势,2017-2022年,淋巴瘤药物市场规模由146.4亿元增长到185.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4.9%。 行业主要受到以下因素影响,市场规模持续扩容:(1)中国淋巴瘤患者数量逐年增长,药物需求扩增。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淋巴瘤新发病例有9万例。预计2023年非霍奇金淋巴瘤病例数达9.2万例,并于2030年进一步增长至10.6万例。未获治疗的淋巴瘤病患人数庞大。(2)生物类似药及仿制药市场方面。利妥昔单抗是治疗淋巴瘤的主要药物,在非霍奇金淋巴瘤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领域利妥昔单抗仍是临床经典治疗方案,但利妥昔单抗生物类似药于2018年在全球主要市场推出,将对原研药物销量增长负面影响。同时利妥昔单抗已纳入2020年中国医保目录,支付不超过8个疗程,价格呈现降低趋势,药物的可及性逐渐提高。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2021年,中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由1.51亿增长至2.01亿,年复合增长率为11.1%,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未来下游端需求扩增,虽然目前利妥昔单抗已纳入医保,但由于未获治疗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病患人数庞大,以及各地区之间对于利妥昔单抗药物的报销比例不同,欠发达地区的病患仍面临使用利妥昔单抗药物的经济障碍,供需失衡,淋巴瘤药物行业仍具有较大发展潜力。据数据预测,至2027年行业市场规模将达237.5亿元。 中国淋巴瘤药物行业市场规模 据HL、NHL治疗患者数量与花费预估计算 数据来源:神州细胞招股说明书、淋巴瘤之家:《2019淋巴瘤患者生存报告白皮书》 淋巴瘤药物政策梳理 7. 政策名称:《“十三五”生物技术创新专项规划》颁布主体:国家科学技术部生效日期:2017-05-10影响:6政策性质:鼓励性政策 政策内容:提出提升生物技术原创性水平、打造生物技术创新平台、强化生物技术产业化的发展目标,支